第21章 章
第 21 章
兩人目光撞在一處,剎那間都有些迷離,任煙煙纖長的睫毛輕輕一顫,率先回過神垂下了眼眸。
什麽癡,崔硯池的癡是可以為了功名利祿毫不糾結地放棄自己的真心,是可以将自己付出的情感輕易抹去,就像那些過往從不存在一樣。
任煙煙瞬間清醒,連帶着眼神也跟着變得冷淡。
“你好了?我叫人上來。”她漠然看向崔硯池,冷聲問過他一句,随即拉響了連到一層的小銀鈴。
崔硯池搞不懂任煙煙為什麽忽然就對他收起了情緒,他覺得是自己做錯了事,卻想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麽。
不過他也習慣了任煙煙對他愛答不理,任煙煙不想理他,他便自覺地選擇了不去招惹,只是自己走到了一旁。
婉兒和阿碧伴着清脆的銀鈴聲走上二樓,一人手裏拎着裝着熱水的銀提梁壺,一人端着毛巾青鹽等物。
兩人進到房中,心照不宣地同時打量了一眼房中的光景。外間設了一個盆架,阿碧先去裏間給任煙煙梳頭,婉兒将熱水倒在盆裏,擰好了帕子遞給崔硯池擦臉,崔硯池從小到大身邊跟着的都是小厮,婉兒動作體貼,他不習慣,便接過帕子略略撤了一步,低聲道:“我自己來。”
婉兒識趣一點頭,自去收拾被褥,她疊着被子,悄悄向阿碧望去,阿碧也在偷偷看她這邊,兩人目光相遇,同時一番偷笑。
當我看不到嗎?
任煙煙對着鏡子輕嗽一聲。
阿碧被抓了現行,心虛一吐舌頭,趕緊收回了視線。
崔硯池的動作通過銅鏡隐約可見,任煙煙猶在想着先前的那一刻失神,她眸光落在鏡中崔硯池所在的位置,有些冰冷,又有些悵然若失。
“姑娘,不如就和大人在這兒用早膳吧,時候不早了,要等收拾好去浮翠閣,都能吃午飯了。”
任煙煙餓了一早上,胃隐隐有些難受,先前便吩咐了婉兒去拿些小糕點上來,婉兒端來一碟熱糕,向任煙煙提議,任煙煙不滿地瞪崔硯池一眼,崔硯池自知理虧,只能移開了目光裝做沒看見。
“可以。”任煙煙點點頭,見崔硯池睡了一晚,腦後的頭發多少有些散亂,轉過頭略一思忖,又向阿碧道:“你給我把頭梳好之後,給他也梳一梳。”
“書閣那邊有伺候的人,我先回去亦可。”
崔硯池站在簾外拒絕,一身的不自在再明顯不過。任煙煙莞爾一笑。
“崔大人現在就想走呀?”
她又俏又嬌地揶揄一句,又道:“做戲做全套,橫豎你今日無事,就在這兒多呆一會兒,吃了早飯再走吧。”
于這些唇舌往來上,崔硯池自認輸任煙煙一籌。遠近親疏皆不是,他只覺和任煙煙相處比處理禦史臺那些複雜晦澀的案宗還要困難。
這邊兩人收拾停當,婉兒那邊也擺好了早飯。任煙煙與崔硯池相對而坐,婉兒和阿碧站在一旁伺候,天光朗亮,不論是做戲,看着倒很似新婚的家常和諧。
飯吃到一半,樓上的銀鈴響了,外間有事通傳,婉兒下樓去詢問是何事,回來時手裏多了一封信箋。
“什麽事情?”
任煙煙順理成章地以為是找她的,不想婉兒卻是将信遞向了崔硯池。
“許禦史家着人來送拜帖,花郎問大人收不收。”
許飛沉?
崔硯池接過拜帖展開看過,沉吟一瞬向任煙煙道:“許兄下午想帶着一個朋友來家裏拜訪,你如果不方便,我就和他約在外面。”
他說罷,想了一想,又補充說:“許兄的那位朋友是東宮的幕僚。”
東宮?
任煙煙玩味一挑眉頭,輕描淡寫道:“沒什麽不方便的,家裏一直沒來過客人,許大人想來來就是了,免得又傳出我的壞名聲,說我連你與友人平常來往都容不下。”
她擡頭望向阿碧,吩咐:“你叫人把蹈和館收拾收拾,下午大人好待客。”
崔硯池原以為任煙煙一定不喜歡與她無關的人來打擾,但見她三言兩語就将事情安排定了,一時有幾分訝然。
阿碧領命前去蹈和館,婉兒也下樓去向花郎回話,房間裏只剩任煙煙和崔硯池兩人,任煙煙饒有興味地瞧一眼崔硯池,抿嘴笑道:“崔大人,原來你與東宮還有來往。”
崔硯池當然明白任煙煙指的不是單純的來往,他無意對她隐瞞,便只是言簡意赅地解釋道:“是因為李紹。”
齊帝命東宮主辦李紹一案,崔硯池與東宮扯上關系不奇怪,任煙煙端着碗思索了片刻現下京城的局勢,忍不住試探問道:“東宮想找你做什麽?”
“或許是拉攏吧。”崔硯池倒是回得直接。
崔硯池這回在揭發李紹之前做足了準備,是以武彥哲雖然想要保下李紹,但也不可能在如山鐵證前徇私枉法。
禦史臺由李紹繼而牽扯出了原州地界一大串的人口瞞報,齊帝震怒非常,立即下令各郡縣立即重新度田,嚴查田宅逾制。
齊帝不念李紹過往之功,不理朝中求情之聲,判處了他斬立決并三族流放,齊帝雷厲風行,各豪強大家一夜惶惶,皆怕下一個遭殃的就是自家。
任煙煙不大關心政事,但李紹一事鬧得甚嚣塵上,她多少也曉得事情嚴重。
太子心懷革新之意,素與武家不睦,如今崔硯池借禦史臺将武家壓制了一頭,東宮在這時候找上門,很難不叫她多想。
“那你會被他拉攏嗎?”她瞧着崔硯池問,有些讨厭他叫人看不出任何态度的臉色。
任煙煙每每說到這種事情都是既聰明又糊塗,崔硯池不禁笑了。
“郡主,我是監察禦史,是不會被拉攏的。”
任煙煙實在是不擅長和人曲折過招,崔硯池回答得滴水不漏,她馬上憋不住道:“這是套話!”
“不是套話,是真心話,”崔硯池無奈笑着搖了搖頭,“我不會和東宮走在一處。”
他覺得任煙煙既聰明又糊塗,就是因為她可以看清形勢,卻做不到不形于色,次次都能叫人輕易地看穿了她所思所想。
不過他想,她也不必不形于色。
任煙煙十分不解,反問崔硯池道:“為什麽?太子日後總是要繼承大統的,你就不想要争他青睐,日後得他重用?”
“郡主,我不近東宮,一是因為太子有自己所謀之事,而我亦然t。我或許在某些事情上與他同路,但朝中形勢瞬息萬變,我不願被他掣肘。二是因為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我身處禦史臺,結黨無異授人以柄。”
崔硯池的語氣溫和坦率,不急不緩,但任煙煙聽着聽着,心裏卻生出了一絲畏。
每回崔硯池與她談到朝事,都叫她覺得他不僅冷靜、從容,還有種義無反顧的堅定。
她覺得崔硯池似是抱定了一種決心,一種不管遇到什麽困難,遭受什麽挫折,付出多少代價,都一定要實現目标的決心。
這種悍然叫她起敬,因為她有很多抛舍不下的東西。
她猝然問:“你為什麽跟我說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