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離家1
離家1
宋征曾兩次心軟。
從平王府裏出來時已近午時,太陽挂在頭頂上,他轉頭見牆邊蹲着一個人,憑借着自己在軍中對着許多人練出的過目不忘的本領,斷定那就是曾見過的沈四小姐。
是叫……沈雲輕?
沈雲輕正蹲坐在牆邊,低頭看着自己衣服上那個大洞,發出一聲嘆息,突然聽見有人喊道:“沈四小姐?”随後一個身影擋在了她的面前。
這會兒的太陽看着格外地高,也格外地亮,沈雲輕擡起頭有些看不真切,微微地眯起了眼睛。
那人見狀蹲下身來,同她溫和地笑道:“我是宋征,你還記得我嗎?”
“宋征!”
沈雲輕想起來了,眼睛亮了亮,語氣中帶着驚喜,“當然,你上次救過我們,我記得你,沒想到今天在這裏遇到你。”
“是啊,”宋征也沒想到。
他問:“沈四小姐你在這做什麽?”
聞言,沈雲輕的眼神跟着心情又一起低落下去,她抱着膝蓋,偏過頭輕聲道:“我不叫沈四小姐,沈雲輕,你叫我雲輕就好。”
其中顯然有隐情。
她不肯說,宋征也不好追問,這世上有兩種事情不能輕易沾染,一是別人家事,二是女孩心事,眼下的情況恐怕也不外乎是這兩種。
距離上次見面不過月餘,沈雲輕既然回了家,見了自己的父母親人,就沒有獨自一人在這兒的道理,宋征想,此時最明智的選擇應該是禮貌離去,他們只有一面的交情,不出意外以後也會是陌路之人,有些話并不适合對陌路人說。
交淺言深是大忌。
但沈雲輕瘦瘦小小的一點蹲在那裏,臉色是倔強又可憐的神色,宋征猶豫了一下,到底還是沒有拔腿就走。
不僅沒有走,他挪了挪腳下的位置,索性和沈雲輕一起并排蹲靠在牆邊。
“你是在這裏找什麽東西?”宋征試探問道。
沈雲輕不說話。
宋征再問:“在這兒等什麽人?”
沈雲輕還是沒反應。
宋征又問:“還是你迷了路?”
這句說完剛落,沈雲輕抱着膝蓋,總算從鼻腔輕輕發出了“嗯”的一聲。
那就是迷路了!
想沈雲輕剛回來不久,對細粱城的路不熟也是情理之中,宋征提議道:“要不我送你回去吧?不過我沒去過沈家,你記得是在哪條街道上嗎?或者我帶你去也行。”
他自問足夠耐心,沈雲輕卻把頭搖的飛快。
“我不回去。”
“為什麽?”
宋征看着沈雲輕面色糾結的樣子,忽然福至心靈:“你是……在家中遇到了什麽難過的事嗎?”
沈雲輕:“……”
看來真教自己猜中了,見她咬唇不語,宋征面上不動聲色,心裏卻敲起了邊鼓。
他曾救過自己,想必今日也是好心,沈雲輕糾結了一會,還是有些難為情地交待了:“我其實是爬牆偷跑出來的,我不回去,我要回香積寺找我師父她們。”
宋征有些哭笑不得,怪不得她如今獨自一人,形容狼狽地蹲在這兒,翻牆?虧她想得出來!
“你是為什麽偷跑出來呢?”
沈雲輕眸色暗了暗,有些晦澀地開口:“因為我實在是在沈家待不下去了。”
沈雲輕從小到大沒幹過這種翻牆爬樹的勾當,努力了好久,還刮壞了一件衣裳,才好不容易跳到了大街上,卻又在沈府外迷了路,細粱城四通八達的道路每一條看起來都那麽地陌生,她本意只是想找到車行,租一輛馬車回寺廟裏去,不料竟然步步艱難。
既然如此,自己費了那麽大勁偷跑出來又有什麽意義呢?實在是太蠢了!
她在心裏罵完自己,轉頭滿懷期冀地看向宋征:“你能幫我找輛車嗎?”她掏出錢袋晃了晃,“我有錢!只是一直迷路,這座宅子倒是挺大的,糊裏糊塗就走到了這裏。”
雖然不順,準備的倒還挺充分。
宋征瞥了一眼沈雲輕口中這座挺大的宅子,正是平王府。
平王衛夷雖是幼子,卻是繼後齊氏所出,先太子遇刺身亡後,他就不僅是幼子,更是陛下僅剩的唯一嫡子,之所以沒有被封太子,是因為陛下已有皇孫。
皇孫名喚衛戍,為先太子妃玥姬所出。
東宮騰不出來,衛夷長大後陛下所賜的府邸自然就大了些。
離家出走的人連路費也帶了,不一定是好事還是壞事,宋征自覺自己若是不答應,眼前無論如何是要走的,路上再出了什麽意外就不好了,可也不能真應了,她一定是和家人鬧了不愉快,說不定這會兒沈家人已經發現人不見了,只要多拖住她一會兒就好。
于是應道:“好,我幫你。”
說着,他站起來,但或許是起地太快沒有站穩,總之,宋征一個趔趄險些跌倒,幸而旁邊的沈雲輕眼疾手快,将他扶住了。
“多謝,”宋征感激道。
他看看周邊,伸手指道,“我好像是蹲久了腿有些麻,我看那兒有個面攤,勞煩你扶我去坐一會兒。”
沈雲輕看過去,見是對面一家面攤,老板是個頭發白了大半的老頭兒,此時正在鍋臺前煮面,旁邊支了一塊遮蔭布,略擺了幾張桌子椅子,幾個路過的人在那裏埋頭吃面。
“好。”她點頭道,扶着一瘸一拐的宋征走了過去。
剛坐下,宋征便對着老頭兒叫道:“來兩碗面。”
老頭兒應了一聲。
沈雲輕沒什麽吃飯的心情,可還來不及拒絕,宋征就已經熟練地從面前筷筒裏抽出兩雙筷子,分給沈雲輕一雙:“拿着,你正好吃點東西,要是走了,在路上想吃飯可就沒有這麽方便了。”
有些道理……看着遞到面前的筷子,沈雲輕還是接了過來。
她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宋征看起來是個很好的人,先前救命的恩情還沒報答,現在又要麻煩人家,于是趕緊從袖子掏出錢放在桌子上。
“這頓飯我請,謝謝你之前救我,還有這次也願意幫我,以後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報答你的。”
宋征不在意地笑道:“沒什麽,救人救到底,說起來當初還是我帶你回的細粱城。”
說的是那日夜行進細粱城。
“不過,”他話鋒一轉,“你總要跟我說清楚你為什麽要走吧?否則我把你送走了,你家人來找我要人,我什麽都不知道,怎麽跟他們說呢,我幫了你,你也不能讓我惹火燒身吧?”
也是,沈雲輕不想再額外給宋征添麻煩:“你就說是我自己要走的。”
宋征低頭笑了笑。
“沈姑娘,”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道,“這可不是在你原來待的那個小廟。”
“這裏是天子腳下,虞國的都城,紅口白牙說不清楚,一切都要講王法,我說你是自己走的,你父母不信要拿我見官可怎麽辦呢?放走了你,我一張嘴解釋不清是要吃官司的。”
“這麽嚴重?”沈雲輕呆呆地張嘴。
“可不是。”宋征心裏好笑,面上還是一本正經。
沈雲輕低下頭,用一只手撐着下巴,另一只手拿着筷子尾巴“嘚嘚”地點着桌子。
自己一時負氣跑出來,若說前因後果,自己也說不清是對是錯。
說不說?又怎麽說呢?
恰好這時老板把他們要的兩碗面煮好了,端上來後,宋征将其中一碗往沈雲輕那邊推了推:“吃吧。”
他說:“邊吃邊說。”
沈雲輕:“……”
平心而論,沈雲輕覺得沈家沒什麽不好,事實上沈夫人對自己是很好的。
只是有時候這種好反而生分。
當日回到沈家後,沈夫人除了先前哭了那麽幾次,後面便異常地有精神,臉上也有了笑意。沈老爺用完早飯後照例出門去,沈家幾個小姐也各有各的功課,她拉着沈雲輕回了自己的小院,心心念念的小女兒接了回來,想到從今天起多年的遺憾沒有了,她就只有歡喜,和一顆按捺不住想要彌補的心。
沈家幾個姐姐都住在後院,沈夫人卻別出心裁地把沈雲輕的住房單獨設在了自己身邊。
她說:“小雲兒你以後就跟着娘住,我特意給你收拾了西廂的屋子,你姐姐她們都在後院,你看這屋裏還缺什麽,或者要有不喜歡的,娘也馬上讓人給你添置、給你換。”
早晨的太陽照進屋子,顯得格外亮堂,寬敞的屋子裏各式陳設一應俱全,紗窗碧綠,妝臺琳琅,垂幔半遮的床上鋪着嶄新的的寝具,四角系着的香囊散發着幽幽的清香。
還能有什麽不滿意?
沈雲輕想,這地方比自己原來住的不知好了、又大了多少!
見她說喜歡,沈夫人笑意更深,甚至要立刻幫她把帶來的行禮收拾了,沈雲輕拒絕不動,丫鬟們要幫忙也不行。
“小雲兒,你這是……”她打開沈雲輕的包袱,笑意卻凝固了。
只見包袱裏裝的是兩身換洗的衣物,和七八本經書,沈夫人拿起來看了看,書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磨損,顯然是經常翻閱造成的。
沈雲輕尚且沒覺得有什麽不妥,衣服是從沈家帶來的,經書是自己經常翻閱的,但沈夫人的興致已經低落了下去,饒是她有些愚鈍也感覺得到。
她徒然解釋道:“我東西不多,這些經書是我日常在寺廟裏看的,下山就一起帶來了。”
但這話顯然不是沈夫人想聽的,她依舊是那樣哀戚美麗的一張臉。
為什麽?沈雲輕在腦中拼命地想。
卻想也想不明白。
她為什麽是這種反應,她為什麽不歡喜了?
沈夫人鼻子一酸,愛憐地看着眼前手足無措的小女兒:
她還小,什麽都不懂,哪裏知道當母親的心腸呢!
當年送走這孩子本就非沈夫人所願,這麽些年雖然一直對外說沈雲輕是在寺廟積福,事實上她自己再清楚不過,是婆母要立威,她的女兒要去吃苦受罪。
家裏三個姐姐平日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羅綢緞,唯有小女兒在深山古寺裏啃着蘿蔔青菜,沒有過好衣裳,逢年過節也沒有熱鬧瞧,只能對着冰冷的佛像一遍遍地念着佛經,這佛經诘屈聱牙,給若璃若琬她們這樣的年輕女孩兒誰能看得進去?也只有她苦命的小雲兒。
以至于回家了,大老遠的竟然只有這兩身衣裳,拿着幾本經書當寶貝似的帶來帶去。
沈夫人徑自感傷,想了這許多,沈雲輕一概不知。
若她說出來還好,那麽沈雲輕就會告訴自己的母親:其實我的日子沒你想得那麽難過,我從來沒見過,當然也就不會羨慕什麽好衣裳,好熱鬧。
至于诘屈聱牙的佛經,從小到大念慣了,師父她們還要靠佛經來教寺裏的孩子們識字,多虧了這些經書,還有師父,沈雲輕才沒真成了個大字不識的文盲。
她們母女二人俱猜不到對方心裏所想,于是沈雲輕只能對着母親臉上綴着的幾滴眼淚無措。
她錯愕地想:“這淚又是為了什麽?”
“為什麽她見到我就要落淚?”
沈雲輕的前十五年過得淡淡然,她不傷心,也不動心,不高興,也不流淚,沒有體味過這樣豐沛的感情,也沒有面對過這樣親近的人,她在佛前香火裏熏得近乎無知無覺,下山離開寺廟後卻要處理這樣棘手的事,難得她在心裏默默抓耳撓腮。
不明白,太不明白了!
沈夫人淚眼婆娑:“小雲兒,你以後就在自己家了,不用再看這些什麽佛經了,細粱城裏有很多有意思的東西,後面娘慢慢帶你去看。”
跟佛經又有什麽關系?
雖然直覺有些不對,但鑒于她娘似乎的情緒比較脆弱,沈雲輕眨眨眼睛,還是順從地回道:“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