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曹操早就知道蕭佚從徐州隐居的地方出來, 在陳留重新住了下來,本想時不時過去在蕭佚那裏留個好印象的曹操察覺到自己手下文人幕僚之間不太友好的氛圍,具體來說就是本該是至交好友的荀彧和郭嘉關系突然緊張起來, 連一向寡言少語的荀攸對郭嘉都有點小小的異議, 偏偏戲志才作為共同好友天天一副看好戲的模樣,這讓曹操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自己手底下的人身上。
只能叮囑自己的兩個兒子和蕭平相處時多注意些,曹操試圖處理自己的好友和自己欣賞的小輩之間的關系,無果。
對峙黑山賊時曹操帶走了荀攸和荀彧, 留着關系好的戲志才與郭嘉在陳留等待,等袁紹上表他為東郡太守後, 曹操本以為自己又要和蕭佚錯過, 誰料蕭佚跟着郭嘉荀攸二人一同來到了東郡。
大喜過望的曹操沒想到這麽快就能從蕭佚那裏得到良策——他絲毫不認為能融入進荀彧郭嘉這個小團體的是只有武力的草包, 他命旁人為蕭佚新添置席位,“來人!給蕭先生加座, 安置在奉孝身邊吧。”
荀彧荀攸坐于一邊, 戲志才郭嘉坐于另一邊, 總覺得讓蕭佚坐在雙荀身邊會破壞掉什麽的曹操下意識選擇了郭嘉。
知道曹操什麽都還不知曉,只是随口安排了座位, 荀彧瞪了一眼對面那個眉眼間都帶上喜意的郭嘉。
被瞪的郭嘉覺得反正沒什麽傷害就這麽忽略過去, 他扭過頭看着第一次自己來到曹操面前獻策的蕭佚, 懷疑對方是不是轉了性子, 不然按照之前幾次應該是他們從蕭平那裏拿到計策, 然後他們四人先行看一遍, 再将這個策略以自己的名義獻給曹操。這樣就能确保計策的真正主人蕭佚, 不會與曹操有什麽牽連。
怎料今日居然是蕭佚自己來了。
“蕭先生不知有何良策可破如今局面。”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曹公既然要面對的是董卓的軍隊,那不妨拉攏忠漢之臣。”蕭佚的目光看向豫州, “世人皆知孫将軍之勇猛,亦知孫将軍對大漢的赤膽忠心,若是能在此戰得孫文臺相助,曹公面臨的壓力會小上幾分。”
孫堅這個選擇之前曹操有考慮過,“可是先生,操與本初交好,本初與袁公路關系在這幾年逐漸惡化,孫将軍為袁公路手下,又怎麽會背主來助操?”
“曹公這話說得就不對了。”蕭佚狀似疑惑點了點自己的唇角,“曹公與孫将軍不是同一個主君嗎?不都是大漢之臣?又哪來的背主棄義?”
是極!是極!
孫文臺處處受袁公路的限制,已與家臣無異,但是他孫文臺可是大漢帝王親封的豫州太守,他真正該效忠該聽話的應該是被囚禁在長安的皇帝!
經此點撥的曹操眼前一亮,他誠懇地請蕭佚繼續說下去。
Advertisement
“陛下遠離兖州被囚長安,又有董卓黨羽把持言論不可能會提供任何幫助。再打着反董的旗幟也不會有多少漢臣前來投奔,他們無法篤定這一次是不是第二個酸棗聯盟。”蕭佚示意他們稍安勿躁,“所以這一次曹公的口號應該是為漢室複仇。”
“為葬于皇陵的諸位先帝報挖墳掘墓之仇,為弘農王劉辯複鸠酒毒殺之仇。”
天下士人誰敢說曹操做得不對?誰敢不贊同曹操之舉?臣子為帝王複仇,這上好的向遠在長安的皇帝表忠心的行為世人誰不想參與進來,牟利者再度牟取利益,匡漢者又有了新名頭繼續對抗董卓。
這個計策是不是有點不太符合他們平素在曹操那裏塑造的世外高人形象了?郭嘉借着喝水的動作向戲志才暗中表達自己的疑惑,這樣讓清長說下去真的不會有事嗎?
沒救了,主公看起來同樣很震驚。戲志才半扶額前的碎發回應。
震驚于這個計策的曹操停頓半晌才接着問了下去,“這個口號太過空泛,無法掩蓋操為本初報仇的初衷。”
“所以佚為曹公準備了一份大禮。”蕭佚作揖,請求曹操允許門外随行二人入內一同商量。
曹操應允。
随行二人步入營帳,不知為什麽這二人頭上都帶了鬥笠,鬥笠下壓遮掩住了二人的容貌。待二人在帳中站定,他們一同取下鬥笠在曹操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面容。
目睹二人長相的曹操大驚失色,連忙起身壓低聲音向其中一名年齡年幼的少年行禮,“操,見過弘農王。”
等等,弘農王不是被李儒毒殺了嗎?那眼前的這個是……??!
“第一次見如此相像的替身,這就是清長送予操的大禮嗎?”曹操看起來樂呵呵的,他轉向蕭佚求證自己的猜想,“旁邊這位就是史子眇史道人了吧?”
蕭佚笑而不語。
“是替身……對吧?”曹操的笑容有些挂不住了,他轉而開始尋求同盟,第一個找的就是荀彧,“文若應該也是這麽認為的。”
荀彧輕嘆一聲挪開了視線。
“一定、一定是替身,總不能是死而複生?!”曹操氣有些喘不過來,他顫顫巍巍地擡起手指做最後的争辯。
郭嘉和戲志才與曹操對上視線,他們眼中是一副過來人的模樣,郭嘉勸慰道,“主公還是抓緊習慣清長眼中的世界,習慣了主公就會發現”
曹操像是對幾人這幅淡定的模樣理解不了,“一切都很平常?”
“不,是還有更震撼人心的事情。”荀攸接着說。
曹操:……
沒幾年就要邁入不惑之年的曹操一時氣血上頭暈了過去。
沒想到身體一直健壯的曹操會這麽突兀暈倒的荀彧起身,在營帳外叫人喚來随行的大夫替曹操診治,荀攸郭嘉戲志才三人看着摸着鼻子不好意思的蕭佚也很無語。
郭嘉借着說話的機會就往蕭佚身上趴,伸出一臂摟住蕭佚肩膀一副哥兩好的模樣,“清長下次再有這般大的計劃時可否和嘉說一聲?着實有些吓人了。”
“不是說曹孟德敢五色大棒仗殺蹇頂的叔父,又敢獨自一人刺殺董卓?這般勇猛膽大的人物怎麽會被吓暈?”劉辯蹲下身觀察着曹操,許久沒有這般真實觸感的他蠢蠢欲動,似乎想做一些幼稚的行為。
荀攸在一旁不斷用眼神示意郭嘉別太過分。
比起關注旁邊那個還有很多艱難險阻要走的好友,戲志才對劉辯現在的狀态更感興趣,面容有血色胸膛有起伏看起來與一個活人沒什麽兩樣,戲志才向蕭佚求解,“他這不會真的是死而複生吧?”
清長應該也不會為了一次計策就去違背原則随意讓人重新活了過來。
“沒有,佚不過是讓他短時間內能被活人看見,每日大約只有兩個時辰的時間。之後董卓身死我就會将他渡往地府,史子眇也會自歸道觀不再過問凡間俗事。”有些嫌棄郭嘉太重的蕭佚推了推賴在身上的人,“起開,奉孝你好重。”
蕭佚推拒郭嘉的時候不忘記囑咐史子眇和劉辯二人時刻帶好鬥笠,不要在計劃實施前叫旁人看去自己的面容。
大夫匆匆趕來讓兵士将曹操安置在席子上就這麽匆匆地看起病來,大夫是個上了年紀在折傷與創傷上頗有經驗的老人,他驅散開周圍圍着的幾位文人,又細細給曹操切脈後開了幾副安神寧心的藥,“太守無事在,只是受到驚吓太大,讓他好好休息一晚就行。”
“幾位大人也別圍在這裏,容易讓太守氣悶不得好轉。”叮囑完最後一句的大夫準備去藥房煎藥,不放心的老人又一次細心囑托他們不要再讓曹操遭受驚吓。
謝過大夫的荀彧不着痕跡地瞪了眼郭嘉,他看着蕭佚心虛的表情有些無可奈何,“主公等會醒來暫時先別說你那個計策,讓主公先緩一緩,若是等不及清長可先将自己的計劃告知彧等。”我們再幫你潤色一下轉告主公。
明晃晃表露自己意思的荀彧對着劉辯一禮。
覺得荀彧所說挺有道理的蕭佚順着自己被打斷未說完的計策說了下去,“你們也知道佚有些神異之處,所以我想的計策大多都依賴于一個兆。”
“世人講究吉兆兇兆,卻因為黃巾之亂對道士有了偏見,但他們的偏見從不涉及這些兆。佚便是要借冤魂索命一說,讓曹公得一個奉兆行事、替冤魂尋仇的名義。”
至于劉辯的存在……
“曹公替陛下的皇兄弘農王伸冤,向暴虐無道的董卓報仇,這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嗎?”
蕭佚說出了自己計策中最後的籌劃,“不過此計需要主公在東郡舉辦一個比較大的祭奠儀式,到時候佚會讓劉辯在衆目睽睽之下顯形,滿眼血淚地控訴董卓當年所作所為,而後就需要文若讓手底下的人不經意間宣傳出去,用這件事情來掩蓋袁紹在這場戰争中的存在了。”
這個計策還是過于玄乎,荀彧有些擔心那些諸侯将領是否會相信這件事情。
“相不相信都無所謂,忠漢之人看到的是主公誅殺奸賊的決心。”郭嘉回答了荀彧的問題,他從這個計策裏看到了更多,看起來像是為了漢臣但似乎着重點在曾修繕皇陵的孫堅孫文臺身上。
清長在計劃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