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房柳氏來找阿璃時,阿璃正在燈下勾一個小樣,這是為冬衣準備的繡花。柳氏坐在坐席上,品着侍婢煮的茶水。茶自是好茶,這茶湯也不是她房中的丫頭煮得出來的。不愧是大房親自調、教的小丫頭。
柳氏抿了一口,默默等着阿璃将小樣勾完,見得她擱筆,趕緊起身,去案前瞧了一眼,恭維道:“還是阿璃這花樣畫得好,改日,不知能不能給嬸娘也畫一幅。”
阿璃倒是大方,笑道:“嬸娘若是喜歡,這幅送你也成。”
柳氏彎了眉眼,“這可如何使得?”
“嬸娘從小待我如己出,阿璃孝敬你也是應當。”
聽得這話,柳氏膽子大了些許,斂了斂臉上尴尬笑容,在阿璃旁邊席地跪坐,因這邊沒有墊子,地磚難免冰冷,阿璃只低眸瞥了一眼,也不說話。
柳氏捏了捏衣角,分明是個乳臭未幹的黃毛丫頭,她怎生在她面前竟然緊張都手心全是汗。
“今日聽得你去了鋪子?”
阿璃端起茶盞,輕啜一口,緩緩道:“阿勉也大了,是該學着做事了。茶莊的生意總不能全麻煩叔父和堂兄。”
“都是一家人,說這些話便見外了。”柳氏尴尬笑道。
“可畢竟阿勉是阿爹的親兒子,來年都該成家了,若是還不知事,我這個做阿姐的如何告慰阿爹的在天之靈。”
“阿璃說得是。”柳氏賠笑。
“以後還要仰仗叔父和堂兄多指點他才是。”
“客氣客氣,都是應該的。”
阿璃又不接話了,柳氏繞了一圈沒繞到正題上,這下不止手心是汗,額頭也隐隐急出來了汗意,旁邊的兩個侍婢看得暗自偷笑,阿璃卻恍若未覺,重新展開一張紙,準備再勾一幅花樣。
柳氏急了,一把按住阿璃提筆的手腕,阿璃斜眼看她,“嬸娘可是有事?”
柳氏只覺手下的手腕滑膩如凝脂,自己生汗的手握住它,直有暴殄天物之覺,忍不住便拿絲娟替阿璃擦了擦。
“其實是季掌櫃那邊的事。”
阿璃面色無多,放下筆,做出洗耳恭聽狀。
柳氏斟酌了一翻,““你堂兄剛納了他女兒為妾,他就做出這等事,我們面子上也不好過。這事,你看……”
阿璃粗略算過,光是這一家鋪子賬面虧空的便有四千多貫錢,這還只是她粗略看的,若細查漏洞,只會更多。
對于普通百姓而言,這簡直就是巨額,可不過一兩年時間,江雄就有這本事挪用這麽多。
“我本也不欲計較這些,可咱們江家的生意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好歹也是這江陵城排名第一的茶商,莊子也不少,若一家如此大的漏洞不聞不問,其他人紛紛效仿,那江家再大,也能被蛀蝕空了。嬸娘你說呢?”
柳氏臉上青一陣白一陣。
“我記得,離家前,嬸娘管家每月支給他的也有五貫錢,那時他還能剩下一些給阿爹買些小玩意孝敬,如今不知道這錢是如何支派的?”
柳氏悚然一驚,這是連家中的開支要過問的意思麽?趕緊應付道:“這不多了三個侍妾,他那頭開銷自然大了不少……”
“可再大也不該虧空了茶葉鋪的錢。如今阿婉也該置辦嫁妝,開銷也不能少,嬸娘不能顧此失彼,也要為阿婉考慮考慮。”
柳氏霍然起身,怒火攻心,“你這是在拿阿婉威脅我!”
阿璃似笑非笑看她,也不說話,那雙眼睛明明含着笑意,卻越看越冷,凍得柳氏莫名打了個哆嗦,心裏不住打鼓。
這個阿璃莫非就是在逼她失了分寸,把事情鬧大,屆時好拿二房的把柄,她不能讓她輕易得逞。阿婉馬上就要成親,眼下并不是跟她鬧翻的時機。
屋裏的氣氛像是凝滞了,沒一個人來打圓場,柳氏變得愈發尴尬起來,想要找個臺階下都不行,只得自己低下頭,“我的意思是,你能不能看在嬸母二叔曾經照顧你的份上網開一面,将這事給抹過去。”說罷,眼圈一紅,“我就這麽一個兒子,平日難免慣着些。他取三房侍妾,這不也是為了江家開枝散葉麽?也不知道為何,至今沒一個人有動靜,嬸娘也是心急啊……”
若是上一世,柳氏像這般示弱,阿璃是真會心軟的,畢竟她私心裏還是将二房當做一家人。一家人再有嫌隙,那都是一家人,吵兩句也就算了,沒有隔夜仇,可在被人那樣算計之後,她早已心灰意冷。
面對柳氏的哭述連眉頭都沒動一下,“我心裏倒是有兩個法子,不過我年紀輕,有些地方難免想得不周到。”
柳氏立刻擡頭,擦了擦眼角虛僞的淚水,“什麽法子,但說無妨。”
“說來也簡單,要麽讓堂兄将所有虧空的錢補上,所有鋪子一視同仁……”
這一點,柳氏當然不會同意。
阿璃仔細觀察着她的反應,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要麽,一分為二,堂兄想如何處置屬于你們那一份,我一句不問。”
柳氏又激動了。她今日去周姨娘那裏探過風聲,只是這回周姨娘不知道怎麽了,口風緊得很,她只依稀覺得不妙,沒想到阿璃竟然打的是這個主意。
“叔叔嬸娘對江家功不可沒,我自會斟酌,不虧待你們這些年的辛苦經營,但,嬸娘心裏也要有一杆秤,好生度量一翻,哪些該得,哪些不該得。”
柳氏走出碧水園時,感覺整個人都虛脫了,仿佛幾十年的經驗就打了這麽一場口水仗,還輸得一敗塗地。
那頭江雄見她出來,趕緊迎上去,道:“如何?”
柳氏搖頭,“給你阿爹寫信,說阿璃要分家,叫他回來主持大局!”阿璃不給她面子,這個叔父的面子總該給了吧。
分家什麽的,她不是沒想過,但是,若是能獨占整個江家家産,誰又會願意守着一半過活?這兩年他們大手大腳慣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阿璃卻并不理會她這些,有些東西總要給人一個慢慢适應過程,就如她被陸煥之送人這件事,适應了,其實也就那麽一回事,人性如此,也不必傷懷。
摸摸肚子,算算日子,也差不多要有反應了,分家是必須的,她不會再将自己置于二房的陰險算計之下。
想到那個夭折的孩子,不由得又想到為了她擋下一塊巨石的趙阿四,心頭驀地一動,她重生,改變了一些東西,說不定跟她一同死去的趙阿四也改變了什麽。
提筆畫像,按照夢中記憶的人臉,畫出趙阿四的模樣,轉頭交給星兒道:“你幫我去問問這個人,看是否有人見過。”
星兒一看,竟然是個男子畫像,偏着腦袋又看了半晌。
阿璃疑惑:“看什麽呢?”
“娘子畫的這畫像,我似乎在哪裏見過。”
阿璃猛地起身,起得太快,眼前一黑差點栽倒,星兒趕緊扶住她,“娘子小心着些。”
阿璃卻抓住星兒不放手,“你在那裏見過?”
星兒撓撓頭,叫來倩兒,倩兒拿着畫像一看,“我知道,前些日子,也有人拿着這個畫像四處詢問。”
阿璃一時有點懵。
倩兒将她們遇到的事情大致說了一遍,似乎就是兩個男子,不像本地人,口音她們也聽不出來是哪裏來的,拿着畫像,到處打聽,經過了他們的茶莊子,還在茶農家中留宿了一晚。
阿璃前世眼睛不太好,其實并不識得自己出嫁時走過的路,但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離她的茶莊的确不算遠。
難道也有人跟她一樣,在找趙阿四?
這邊她還在尋找,那頭顧臻已經接到蜀地的飛鴿傳書。書信上說,找到了他畫的山崖,但附近村莊都打聽過,并沒有這個人。
沒人?
莫非自己真的只是做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夢而已?
一顆緊壓的心髒終于放松了幾分。
将飛鴿傳書放到蠟燭上,那頭燕十六來禀宮中來人了。
顧臻看着書信化為灰燼,扯開嘴角露出一個諷刺的微笑,他回京已經快一個月,那位終于想到見他一面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