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祭英烈(4)
祭英烈(4)
清明前的天氣總是陰晴不定,前一會兒還在下着蒙蒙細雨,到了下午天空又放晴了。
雖然天氣預報預測清明前一天是陰天,但為了避免突然下雨的情況發生,學校還是給每個參與活動的學生發放了雨衣。
天空陰沉沉的,苕溪實驗小學的校園裏卻十分熱鬧。
五六年級的班主任正在班裏交代孩子們檢查書包。
俞心站在自己班教室的講臺上,囑咐孩子們整理好必帶的物品,她的胸前也佩戴着鮮豔的紅領巾。
“檢查一下你們的書包,書包不能太沉。雨衣,一瓶水,外加一袋面包。小組的藥品由各組的組長保管。”
她有些不放心,走到孩子們中間一一檢查,确保無誤後才重新走回講臺。
“同學們,今天這次實踐活動意義非凡,老師希望大家在徒步的過程中能夠發揮互幫互助精神。”俞心看了眼窗外布滿陰雲的天空道,“八點半,集結號會通過廣播準時發出,大家一定要迅速集合到位,按照四縱隊在大廣場上排列好隊伍。”
早上八點半,嘹亮的號角聲通過校園廣播傳遍實驗小學的角角落落。五六年級的學生在各班班主任的帶領下整齊有序地跑下樓來到操場外邊的大廣場上集合。
每位學生胸前佩戴着紅領巾,頭上戴着明黃色的安全帽。他們雙手捧着自制的紙花,昂首挺胸,目視前方。
平日裏,每個班都會有集會時講悄悄話、吊兒郎當的學生。可此刻,孩子們卻像忽然間長大了一般,各個精神飽滿,嚴以律己。
校長和幾位副校長站在隊伍前方的臺階上,做着活動前的最後動員。
吳校長手拿話筒,說話中氣十足:“同學們,同志們,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我們的春季實踐活動有了新突破。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徒步追尋英烈足跡,做自立自強新時代少年。目的是感悟曾經英烈們的一往無前,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和力量,堅定信仰……”
緊接着,六年級的學生代表也上臺做了發言,發言的最後他帶領全校七百多名五六年級學生背起了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Advertisement
廣場上的學生一個個跟着背起來,聲音整齊響亮,無形中有一種少年人獨有的蓬勃力量向上迸發。
俞心站在班級隊伍的前頭,鮮紅的隊旗迎風飄揚,那一刻她的眼中滿含熱淚,不由自主地跟着學生一齊呼喊起來:“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洩汪洋……”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孩子們的聲音一聲更比一聲高,在校園上方久久回蕩。
兩名大隊委員走到整個隊伍的最前面,展開活動橫幅。紅色的寬幅上,寫着本次祭英烈活動的宣傳标語。
校長再次激動地舉起話筒:“現在,我宣布,本次春季實踐活動正式開始。”
大部隊開始動起來了,随行的教師和家長志願者們也在其列。孩子們步伐矯健,整齊有序。
避開了早高峰,再加上臨時交通管制,道路十分暢通。俞心和一名年輕的交警領着自己班的孩子往前走,副班主任和家長志願者跟在班級隊伍的最後面。
校長及各中層領導,走在學生隊伍的外邊,交警鐵騎隊一人在前方開道,其他幾人在隊伍後邊及周圍護航。
“同學們,這一次徒步,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課。心中有夢想,腳下就有力量。相信自己,堅持到底,用我們的雙腳去丈量土地,用我們的毅力去慰問英靈……”
浩浩蕩蕩的大部隊走在城市寬闊的馬路上,不時能聽到學校大隊輔導員深情而充滿力量的話語,激勵着學生勇往直前。
道路兩旁的人行走道上,有家長關切地巴望着隊伍,試圖找尋自家孩子的身影。有好奇的圍觀群衆,随着學生隊伍前進,拿出手機錄起了視頻。更有鼓掌叫好的熱心市民,對着人群吶喊,給孩子們送來鼓勵。
俞心慢慢改變位置,走到隊伍外側,與高天益并肩,她步履不停,關心地問着:“覺得怎麽樣?咱們單程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你一會兒要是覺得體力不夠,就把你媽媽給你準備的登山杖用起來。”
高天益并無喘息,聲音裏滿是興奮:“俞老師,我覺得自己現在有使不完的力量。你放心,我會堅持到底的。”
俞心展顏一笑,欣慰地說:“老師相信你,如果有困難,跟你們小組的組長提出來,組員會幫助你的。”
班裏沒有一位學生缺席的,最初搖擺不定的高天益家長最終還是選擇了尊重孩子的意見。只是在活動開始前再三囑托俞心,要時刻關注高天益的變化。
俞心邊走邊環視隊伍,發現沒什麽問題後打算走到隊伍的前面去。下一秒,一位交警鐵騎隊員從她身邊緩慢駛過。
她不由地轉頭看向那人,一身亮色的騎行服,頭戴白色安全頭盔。肩背寬闊,英姿飒爽,莫名的熟悉感撲面而來。
心頭隐隐躍動,那人撇頭掃過人群,隔着面罩,俞心依舊能認出這雙綴着星光的眼睛。程屹真得來了!她想。
無聲地對視片刻後,俞心移開視線,徑自走到了班級前方。
安全頭盔下,程屹望着俞心纖瘦的背影,眼角微顫。很長一段時間,他都默默地跟随在隊伍旁邊。直到快要抵達目的地時,才越過人群,往最前方駛去。
路程的後半段,孩子們開始放松下來,一邊小聲地說說話,一邊相互鼓勵着往前走。通往烈士陵園的路并不都是平坦的大馬路,越接近陵園,路越不好走。
“同學們,這裏有一段泥路,大家可以攙扶着走。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都不怕,這麽一段上坡的泥路你們怕嗎?”大隊輔導員的聲音又一次響起。
“不怕——不怕”孩子們的回應氣勢十足,足以證明他們的勇氣和決心。
俞心再次走到高天益身邊,了解他的身體狀态。高天益的小胖臉紅彤彤的,額頭也滿是細密的汗珠。他一手拿着登山杖,一手用紙巾擦着汗。
“老師看你剛才都是自己走的,這會兒才用登山杖做輔助。天益,你比老師想象中的還要厲害!”俞心由衷誇獎道。
高天益“嘿嘿”笑了兩聲,,腼腆道:“謝謝俞老師,我本來還以為自己能不靠輔助走下來的……”
俞心溫柔地摸摸學生的發頂,鼓勵道:“加油!再走十幾分鐘,咱們就能到目的地了。”
家長志願者一路跟随,用無人機拍下了一幕幕動人的畫面。長長的隊伍行走在泥路上,鮮紅的隊旗緩緩飄揚,色彩亮麗的安全帽組成了一條蜿蜒的河流,一路流向英烈們長眠的地方。
不知是誰帶頭吟唱起動人的歌謠,最後竟演變成了全隊的大合唱:“少年自由少年狂,心似驕陽萬丈光。千難萬擋我去闖,今朝唯我少年郎……”
一曲歌罷,烈士陵園的大門也已經為學子們敞開。七百多名師生及家長志願者恭敬地站在園中,為逝去的英烈默哀致敬。
低頭沉默的三分鐘,回憶起戰争年代先烈們抛頭顱灑熱血的光輝事跡,有人不禁淚流滿面。
俞心眼角濕潤,她想起了學生時代,老師帶領他們走路去掃墓的日子,也是這樣的莊嚴肅穆,也是這樣的心靈激蕩。
而如今,她從前輩手中接過理想的旗幟,踐行着自己的使命。她想,這一腔熱血,她付出得心甘情願。
身着制服的警察,擡着區政府和教育局送來的祭奠花籃,步伐整齊地走向烈士墓碑。那一步一步邁向階梯的沉重步伐仿佛敲在莘莘學子的心頭。
而後是學生獻花環節,孩子們走上臺階,循着英雄的墓碑緩慢往前走。那一塊塊石碑上刻着的名字或許他們從前從未見過,那些英雄的事跡也許只是模糊地聽過。
但這一刻,他們穿越了時空,與地下長眠的人面對面,從那過往的歷史中汲取了力量。
輕輕地擦拭墓碑,在碑前擺上親手制作的紙花,記住英烈的名字和故事。和親愛的同學老師們席地而坐,一起啃着幹糧。
這些,都将會在七百多位少年人的人生中刻下鮮明的印記。
“俞老師,今天的活動真是太有意義了。我敬獻鮮花的那個墓碑上,刻着的名字正好是我了解的一位英雄!我爸爸還給我講過他的故事呢……”秦立靠到俞心身邊,激動地說。
“我也認識!”
“我打算回家去好好了解一下那位英雄的故事,我記住她的名字了……”
“俞老師,我決定暑假讓爸爸媽媽帶我去山西看一看,我要去探尋先輩們的足跡……”
學生七嘴八舌議論開了,一群人圍着俞心,有說不完的話。俞心神情放松地坐在孩子們中間,耐心地回複着千奇百怪的問題。
天空中的陰雲慢慢散開,太陽探出頭來。那一縷溫柔的日光照在一張張朝氣蓬勃的臉上,也照在俞心白皙清秀的面龐上。
程屹站在人群的不遠處靜靜地看着,眼底盛滿熾熱的愛意。
他喜歡的女孩是如此的耀眼!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