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翠居別院
翠居別院
“慕容秋。”
他嘴裏念着,心中卻不斷地揣摩與那人有着怎樣的聯系。
他向來不是個相信緣分的人。
眼前這個人出現的節點實在過于湊巧了些。
“你與姑蘇慕容氏,有什麽關系?”
晏蘅聽他問話,自知瞞不住他,她現在能做的只是将那時間再拖延一下,在他調查出她的底細之前利用一切的機會報仇。
只是……不知道他如今究竟是因為什麽留下她,可是他的神情,分明是因為……這張臉。
莫非?
“小女本是姑蘇慕容氏的遠親,許是多年前連着宗的。只是到我這一輩,便未曾來往過了。”
她說得懇求,似乎真的是慕容氏的一家窮親戚。
苡秦卻刨根問底道:“既然是姑蘇人士,為何會出現在京都?你的父母呢?”
晏蘅用力在大腿下掐了一下,一時疼得掉下淚來,“前年姑蘇的一場饑荒,餓死了無數鄰人。小女跟随父母四處逃難,只是山高水遠,父母在路途之中……便已去世了。”
“倒是可憐。”他這樣說着,臉色卻分毫也沒有憐憫之情,“既然如此,往後,你便在翠居別院做個丫頭吧,也算是為你尋個去處。”
晏蘅心中驚詫,“只是,小女恐怕還需與京都的朋友道別。”
他卻一副看不出喜怒的神情,“難不成,你想要忤逆朕的意思?”
Advertisement
“小女不敢。”她急忙說道,瞬時頭已經垂得更低。
辇駕上的君王冷笑一聲,示意身旁的人将她帶下去,便沿街繼續走了。
只留下晏蘅獨自一人跪在原地。
苡仁經過她的身側時,那雙冷漠的眼睛便在她的身上停留,看了許久,不知他在想什麽,轉過頭去的時候,便望着遠處出神。
晏蘅待那些皇親貴戚的轎子緩緩從自己的身旁行過,方才站了起來。
一旁的小太監,隔着衣袍輕輕托起她的手,“姑娘,您如今真是走了大運了。”
“是嗎?”她尚有些恍惚,不知自己是在夢中還是現實,“真像是一場夢啊。”
小太監忙道:“既如此,我們就走吧。”
“公公,可否容我同朋友道個別。”
他臉上盡是為難之色,“方才陛下已經說了,姑娘如此,是要為難我啊。”
“公公,小女并無此意。只是,陡然消失,恐怕也令京中朋友傷懷。”她眉目間有了哀傷之色。
“罷了。您将要告知的朋友家住何處告訴我,一會兒我安排轎夫盡量從那裏繞着走。”他一語畢了,精明地望向晏蘅,“只求姑娘往後飛黃騰達了,可莫要忘記我。今日,就當是我把寶壓在姑娘身上了。您恐怕不知,咱們這位陛下,自登基之後,後宮便只有一位皇後娘娘。這些年來,您還是陛下第一次開口要留下來的人呢!”
晏蘅心裏有種說不上來的不對勁,她隐隐感覺,這苡秦絕不是因為男女之意留下自己。至于究竟是為了什麽,恐怕與晏家的滅門慘案相關。
“那就勞煩公公引路了。”
她這樣說着,卻分明沒什麽恭敬之色。既然擺明了是你情我願的交易,又何必因此而懷着什麽感謝之意呢?
那公公也不介懷,想來他如今既然被派上這種差事,在宮中的地位自然也不會高。
所謂病急亂投醫,便是如此了。
晏蘅上了轎子,在轎夫的颠簸中逐漸遠離了人群,待到那一處幽靜街道之上,小太監同那轎夫耳語兩句,趁這空隙,從晏蘅手中接過方才為她尋來的紙筆。
待小轎往前走了,他便折返回來,将那紙條塞進門縫裏,又将筆随便尋了一處地方扔掉。
做完這些,他不疾不徐地趕上轎子,貼在布幔旁問了一句,“姑娘可安好?”
意即,你要做的事情,我已經幫你辦好。
她冷淡地答了一句,“尚可。”
兩人一路無話,待走到那別院門口,她從轎上下來,這才看清所謂翠居別院的真面目。
恢宏大氣的建築,令人想象不到這裏究竟為何定名為別院。
那小太監笑了笑,“姑娘,便只能送您到這裏了。陛下的旨意早已抵達,此間自有人引您進去。好歹緣分一場,只消您記得奴才的賤名楊屋。日後縱然是有個小差事,也不至于找錯人。”
“我記下了。”她點點頭,自往那府門中走去。
今朝遭逢一場,也算是他日的緣分吧。
門口有個身穿綠袍的姑娘,看着臉頰粉撲撲的,杏眼柳眉,是個親人的長相。縱使是不熟悉的人,也難免在心中對她親近幾分。
“是慕容姑娘吧?我是這翠居別院的管事,您叫我黃香就可以了。往後在這別院,要是有什麽住不慣的,只管尋我。便是這底下的丫頭子伺候得不周到了,也只告訴我就是了。”她這才走近了拉住晏蘅的手,“我看姑娘年紀不大,同我家中妹妹一樣的,若是不嫌棄,只管叫我一聲黃香姐姐好了。”
晏蘅擠出一抹笑來,“黃香姐姐,多謝您關照了。”
黃香的态度,究竟是同那小太監一樣的心思,還是說那苡秦派來傳消息的人特別囑咐的呢?若是前者也就罷了,利益使然。可若是後者,她的複仇計劃大抵要不了多久就能實現了。
黃香領她進去,一路介紹別院中的各處。晏蘅點點頭,心裏卻記下了別院中的路線圖,開始計劃着入夜應當如何溜出去。
可行到居處附近的時候,她隐約感覺到自己的住處周圍伏着幾道氣息。想來都是習武之人,雖刻意收着,卻也被她覺察到了存在。
晏蘅轉身對黃香道:“多謝黃香姐姐,我自己進去就好了。”
黃香也不見怪,笑道:“屋內大多物什都備好了,若是有什麽缺的,便告訴我,我為你補上。”
“好。”晏蘅應了聲,然後推開房門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