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這才到山頂,她累得氣喘籲籲,就坐在一邊的石墩上歇息,眼睛看向了山神廟,結果發現廟門是打開的。
陸修善再不敢多待,立刻起身回到廟裏。這不回去看還好,一回去看她就傻眼了,本來幹幹淨淨的廟宇被翻得處處淩亂,那些挂在廟中的紅綢被偷走了,陸修善平常睡覺的小屋裏也被裏外翻了個遍,她的被褥,還有裝的一床蘆葦墊子都被拿走,小偷幾乎沒給她留什麽,要說留了什麽,那就他沒找到的東西。
陸修善藏在柴堆裏的幹貨。
這些東西他沒發現,不過柴火也搬運走了一半。索性沒翻到她藏貨的地方。
“啊這……”她真是頭都大了。
陸修善氣也不是,不氣也不是,只能自認倒黴。她把暖暖放在床上後,又把荷花供養在了山神像前,又把山神廟裏裏外外都清理了一遍,然後開始思考要怎麽防範小偷這個問題。
據說上一次大頭和尚就是被偷走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人幹的。她這才才弄好一些東西,如果全被偷走了這個冬天和秋天就別想過了。
陸修善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挖地窖,挖一個可以藏東西的小地窖,一來節約空間,二來也可以範防于未然,免遭偷竊。
說幹就幹。
陸修善下山找黎大哥借了把鐵鍬,然後上山了。地窖的地點她設定在廟內的佛像後,這裏正好供桌可以藏一下地窖口。
地窖她挖了三天才挖好,挖得不深就幾米,再深挖不下去了,然後弄了很多石頭來給鋪牆。再用木板子敲在牆壁上,撲在地上,把幹貨放在了裏頭。
這樣就偷不到了。
她想。
想完又開始想這些蓮子該怎麽辦,怎麽處理才能更好賣。她準備分兩部分,一部分用來研磨成粉,做成藕粉出去擺攤,一部分按原味賣,看看古代那些大戶人家多少銀子收。
翌日,她就扛着半麻袋蓮子下去了。黎大哥告訴他,村子裏有專門研磨谷米的人,給些錢給他就能辦了,他們才往那送去的蓮子。不過他們送去的很少,只有一小袋,主要是給孩子和黎大嫂吃,多吃他們舍不得。
Advertisement
陸修善拿的就很多,采回來一麻袋拿半袋出去。黎大哥連忙拉住他說:“你這樣不行的,弄成粉粉不容易賣出去。街上賣蓮子的很多,願意收的人少,都是收蓮子米,粉粉貴。鎮子裏就那麽幾戶有錢人家收,不過我們回來得這麽晚,估計人家要買也早買了。”
“呃……”“這個你就不知道了,弄成粉粉才好賣哩。”
“好吧,那我等你的好消息,如果賣得好,可別忘了拉上你嫂嫂一起賺錢呀。”
“當然。”
陸修善告別了黎大哥,去到了他說的村上倒數第三戶人家家裏研磨蓮子粉。這家人裏住的是一對老夫婦,兒子去城裏當衛兵去了,他們老兩口在家中做些幫村裏人研磨谷米的小生意。
磨全靠院子裏一頭結實的驢拉動。陸修善帶的蓮子很多,給了一百五十文銀子磨粉,需要三天才能磨好。
看着驢磨得辛苦,她刻意去外面割了一籮筐鮮草來給它吃,然後再離開,三天再回來。
這三天裏她也沒閑着,在家裏準備做藕粉的配料,比如紅豆,糖,不過糖實在太貴了,在古代平凡人家是吃不起的。她只能買一點替代甜味的水果熬成漿替代糖,嘗着味道也不錯。
另外還有芝麻,紅棗,等等瓜果之類,弄好這些東西,就差個小推車來試試。
沒有小推車。
沒關系。
陸修善家裏是做木匠活的,她的父親會做,她耳濡目染看過一些,按照腦子裏的記憶學着做,結果發現完全做不成,就改做成了箱子,共有四層格子的箱子,裏面能放很多小料,可以背着走。
等到蓮子粉磨出來後,她便迫不及待的做了好幾碗拿到山下去給黎大哥一家嘗嘗。
黎嫂子吃得直亮眼,說自己沒吃過這麽好吃的藕粉。她們吃的話都是開水燙一下的藕粉,沒有放這麽豐富的東西。
黎嫂子吃得覺得新奇,看着這些小水果片等等東西,就問:“哪裏來的那麽多小果子?”
陸修善笑道:“山上采的。我兩座山都跑過了。”
黎大嫂若有所思的道:“難怪。就是這些果子,還有些許我根本不認得。”
陸修善說道:“都在山野叢林間,不起眼,見過得少嘛。”
黎大嫂吃完這一碗藕粉,心情沉重的把碗放下了,說道:“我呀,要跟你黎大哥搬家了。”
陸修善聞言一驚:“哈?”
黎大嫂臉上半喜半愁,嘆了一口氣說:“你黎大哥說,小饅頭到了要讀書的年紀。他又特別喜歡寫寫畫畫。你大哥說要去到城裏,去供小饅頭讀書。”
“城?”陸修善不禁奇怪:“這兒還有城呢?”
黎大嫂說:“那有點遠,搬家都要搬上半個月。”
陸修善:“這麽遠啊……”
黎大嫂:“沒辦法,私塾只在城裏設立。我們這樣的山窩窩裏很難有個私塾。你黎大哥跟我攢了半輩子的積蓄,就是為了小饅頭,希望他能有點出息,我們以後的日子也好過。”
陸修善點點頭:“能理解。”
黎大嫂把碗還給她,說:“這個房子我賣給了張老頭,以後我們就不住在這了,你呢,好好照顧自己,我們以後有緣還是會見面的。”
陸修善點點頭,心中難受,将打包下來的藕粉交給她。黎大嫂卻拒絕了,對她說:“你一個在山上住挺不容易的,自己弄點也難,好好留着吧。”
事已至此,陸修善也不好挽留,非常感激的說了句:“謝謝。”又說道:“要不我上去做些菜,你們晚上來廟裏吃飯?”
黎大嫂拒絕了:“哎呀,我們這搬家忙着呢,還是算了。”
“好吧。”陸修善只得遺憾離開。
她想,這黎大哥黎大嫂一走後就沒有什麽好唠嗑的人。她以後還是得多來村裏逛逛,跟村民們多熟絡一些,也不至于那麽孤獨。
陸修善回到廟裏,想要規劃和開始建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房子。作為一個木匠的女兒,對于木頭上的事情,她是十分拿手的,廟裏添置的桌椅板凳,都是她手工做的。
但是木頭房子還是第一次。
她只玩過建築系的游戲,不過那都還是大學以前了,現在要自己去動手做,還是令她非常覺得有挑戰性的,不過她天生愛冒險,這點挑戰對她來說也不算什麽。
在那之前,她要去把準備好的藕粉拿去賣。她用竹筒做的容器,把芝麻,果幹,果肉,還有熬的果醬,等等,放在一起,然後抱着暖暖就下山了。
穿過來的這些時日裏,暖暖被她養胖了,抱着可沉,她走一路歇一路,到最後累得氣喘籲籲,坐在村門口的石墩上,擦着汗說:“不行,我還是得幫你綁在身上,我可實在抱不動你這個小家夥了。”
暖暖咬着大拇指,在襁褓裏好奇的盯着她,閃閃的大眼睛,就跟天上的星星一樣明亮,粉嘟嘟的臉頰就跟小蘋果似的。
陸修善是越看越喜歡這小家夥,忍不住低下頭親親她的小臉頰,然後從背後的竹箱子裏,拿出包小孩的東西把暖暖給纏綁在了身上。
這樣,輕松多了。
好在暖暖不吵不鬧,非常聽話,讓她好是省心。說實話,她還是第一次知道原來有孩子可以這麽好帶,就像個布娃娃似的,又可愛又乖巧,又不鬧人。
她一路順利到了春來鎮。
這是離村子最近的鎮子,鎮子規模不大,但流通的人口多,附近的村子裏的人基本都會來這趕集,或者賣東西。
陸修善在這裏賣過好幾回了,認識了好幾個賣菜的大娘。大娘們老遠就站起來跟她打招呼,幾個人看她背那麽大的竹巷子,又抱了個小孩,于是左挪挪右挪挪給陸修善空出了一個位子。
陸修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