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衆生相
第3章 衆生相
賈環就坐在趙姨娘身邊的椅子上。趙姨娘伸手摸着兒子的額頭,疑惑的道:“環哥兒,你沒得病發癔症吧?呵,我離開賈府?多少人想坐到我這個姨娘的位置還坐不到呢?”
賈環道:“娘,你這個姨娘當的有什麽滋味?太太想要罰你,随便找個借口就讓你跪的膝蓋紅腫。這種沒保障的日子過得有什麽意思?”
他是肯定不能接受這種被随意懲罰的生活。
賈環親近的話讓趙姨娘低落的心情好了些,再想着今天賈環進來将她“救”起來,心裏又舒暢三分。她日後就指望這個兒子。兒子的親近、懂事自然讓她高興。
心裏高興,但趙姨娘嘴裏還是在罵:“呸,你這個沒造化的種子!我有丫鬟、婆子伺候,有這間小院住着,每月月錢2兩銀子。不用灑掃、燒火做飯,這日子不知道過的多好!你将來屋裏大老婆能不罵小老婆?”
賈環一陣無語。貌似趙姨娘對她“灰暗”的人生挺滿意的。
想也是,趙姨娘是賈府的家生子,能夠成為賈政的小妾,完成從奴才階層到主子階層的轉變,足夠成為賈府丫鬟界勵志的楷模。
正在給趙姨娘揉膝蓋的小鵲低着頭笑着插話道:“三爺,姨奶奶的這間小院,府裏不知道很多人都眼紅呢。大房的幾個姨奶奶,周姨奶奶都沒有哩。”
這句話撓到了趙姨娘的癢處,從小吉祥手裏接過茶碗,喝了一口,得意洋洋的道:“那是因為我生了環哥兒,在老爺面前受寵!”
“嚯。”賈環牙疼。趙姨娘雖然“三五不着調”,這話倒沒說錯。年輕貌美的她确實比王夫人有優勢。王夫人已經四十多歲,這年頭可沒有現代美容保養的技術。即便保養得體,年老色衰免不了。他今天剛見過王夫人。
然而,趙姨娘不管在賈政面前如何受寵,但她在賈府裏處境并沒有多大的改善。這不僅僅是她為人和智商的問題。
王夫人并不是一個只會念佛的人。
小鵲忙活完,給趙姨娘放下褲腿,出了房間收拾。趙姨娘舒坦的靠在椅子上,奇怪的道:“環哥兒,你病了一場後倒像開竅了一樣,懂事多了。你說的離開賈府是怎麽回事?我勸你是熄了這個心。你出去連自個兒都養不活。你分得清五谷雜糧嗎?”
說到最後又變成嘲諷。這才是趙姨娘說話的風格、語言特色。
賈環沒打算沒有吐露自己的真實想法,幹笑兩聲,遮掩道:“娘,我是想過幾年自己弄個莊子,大小事自己做主,不用給人磕頭,到時候接娘去享福。”
Advertisement
趙姨娘不屑的斜7歲大的兒子一眼,譏笑道:“還享福?環哥兒,你是這兩天跟着你舅舅在城裏玩野了心吧!別淨撿好聽的說,求我也沒用。我可沒錢給你買莊子。”
賈環就笑了笑。趙姨娘不願意離開賈府是情理之中。她人生的全部都在這裏。賈環也不勉強。日後賈府傾頹時,他再來接趙姨娘吧!
趙姨娘不滿的道:“環哥兒,你笑什麽?你這個沒造化的。府裏的家産又豈止一處莊子。沒點志氣。再說天底下有不磕頭的地方嗎?皇帝都要給太上皇、太後磕頭……”
趙姨娘絮絮叨叨的說着她對賈政家産的“野望”、磕頭經驗以及趙國基打小報告她得知賈環行蹤的得意。
賈環只是喝茶、傾聽。趙姨娘“想法”挺不錯的,以後好像還找人詛咒賈寶玉和王熙鳳。但是争家産這種事在他看來挺無聊的。有王夫人在,她哪裏有機會?
至于趙姨娘洋洋得意的介紹磕頭經驗,他只能理解為趙姨娘的階級局限性。他的目标是不給人磕頭。
随意的說着閑話,天色将晚。兩個丫鬟小吉祥和如意兩人穿着青、藍兩色鬥篷進來說《國朝史略》已經送到李纨的住處,還得了李纨的賞錢。她們倆嘴裏念着珠大奶奶的好。
“我知道了。”賈環跟着趙姨娘回來後,就讓小吉祥去找如意交代了還書這件事。
天地間,雪下越發的大。窗外的走廊、庭院、走道都變得白茫茫一片。
賈環、如意就留在趙姨娘這裏吃晚飯。小鵲從廚房裏要了晚飯過來,幾道小菜。五人圍在條桌邊吃飯。也沒講什麽上下尊卑。
賈府裏的廚房分為大廚、小廚、公廚。趙姨娘吃的是最差檔次的公廚。打回來的飯菜有點溫涼。小吉祥倒了熱茶在案幾上。賈環索性兌了開水吃飯。
寒風呼號,裏屋裏燈花跳躍,溫暖怡人。
飯後,賈環看趙姨娘、如意、小鵲、小吉祥說笑着抹骨牌。時間緩緩的流走。
……
……
小雪下了一夜,第二天才停。天氣冷,賈環也沒讓趙國基帶着他在京城裏到處逛,了解風土人情。連着兩天在家裏和如意說話,翻翻書。
倒是趙姨娘在得閑的時候過來看賈環時讓賈環出去玩耍,不要悶在家裏。
前天下雪時,賈環和趙姨娘的關系略微親近些。趙姨娘已經接受兒子病好後像個小大人般的事實,對他的管束放松很多。賈環的時間現在可以自由支配。
臘月二十五下午,天晴。小年祭祀剛過。賈環在趙國基的陪同下出了賈府的角門,順着榮國府南街,去四時坊中繁華的街面閑逛。
周朝的京師并沒有如同漢代長安那樣分為東西市;也不像隋唐時期對城中住處分為東西南北,富貴各不相同;反倒是有點類似于北宋的汴梁。民居與商業自然融合。其中,通往皇宮四條通衢大道沿街的商業最為繁華。
趙國基是個三十多歲的漢子,青衣小帽,看起來面有菜色。為人木納。
賈環和他交談之下,沒有得到什麽有用的信息,便不再刻意的和他攀談。只是,沉默的看着街面上來來往往的商旅、行人、巡兵、苦力,在酒樓、鋪子、米店、布店、茶館、藥鋪、書店、會館、衙門、青樓各處看着。
賈環記得紅樓夢中寫了一句:四海升平,異族紛紛敗亡。從大周朝的京師來看:繁華是繁華,人口稠密。商業活動頻繁,主要集中在“衣食住行”等服務行業,手工業倒不多見。
但這座城市也絕非什麽世外桃源。臨近寒冬,街面上也見到衣衫單薄、褴褛的人,有的是貨郎、有的是苦力、有的是菜農、有的是無業貧民。
賈環也無法從一座城市來判斷周朝的國力、社會情況。
逛到下午四點多,賈環和趙國基回到賈府。二門外候着的幾個小厮都是紋絲不動,仿佛沒看見賈環和趙國基一樣,懶洋洋的在一旁聊着天。
趙國基将手中的小包袱遞給賈環,“環哥兒,沒事的話,我先回去了。”
按規矩,他是要叫賈環“三爺”。但是稱呼早在這些天逛街的時候改過來。賈環隔三岔五的也會給他十幾個銅錢作為“導游費”。
“嗯。舅舅,謝謝你陪我逛一下午。”賈環接了包袱,和氣的說了一聲,這才步入垂花門。
趙國基目送着賈環消失在院落和園林間。木納的臉上流露有一絲關心。
他感覺賈環仿佛是變了一個人,根本就不像7歲的孩童,倒像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從這些天賈環在街上賣東西和人交談中可以看的出來。他搞不懂賈環為什麽這麽做,但看賈環像有大學問的人。
……
……
賈環的包袱裏裝的是在街面上買的一些零嘴、胭脂水粉,還有幾刀竹紙,用作練習毛筆字用。
回到住處,小吉祥和如意兩個丫鬟早等着。眼巴巴的并排坐在套間外的杌凳上。兩人穿着石青色、水粉色的丫鬟背心。兩個蔥嫩般的小女孩。
賈環微笑着将冰糖葫蘆、蜜錢楊梅、胭脂水粉一一從包袱裏拿出來,“喏,吉祥如意,你們倆要的東西。”
吉祥如意是一句打趣的話。小吉祥的年紀只有六歲,比如意還小兩歲。趙姨娘給她們倆取了這麽個喜慶的名字。
如意和小吉祥兩個小姑娘,喜滋滋的舔着冰糖葫蘆,笑着齊聲道:“謝謝三爺!”
賈環就笑着搖頭,小丫頭嘴饞。進了裏屋,将竹紙放在書桌上。門簾外傳來小姑娘們興奮的歡呼。逛街順路幫忙買點瑣碎的東西他并不介意。
賈府裏的胭脂水粉采購早被人中飽私囊,派發下來的都是劣質品。小姐、丫鬟們都是托人去外面買。賈環幫小吉祥和如意代購,不收手續費,質量與價格相符。如意這些天攢了零花錢就會托他買。連帶着小吉祥、小鵲并趙姨娘、他自己屋裏的幾個小丫鬟都托到他這兒來。
将書桌上寫着“三藕浮碧池,筏可有螞蚱!”的竹紙收起來,賈環坐下來随意的寫着字。
這些天下來,他對繁體和簡體之間的轉換已經完全适應。使用繁體字越發的娴熟。
這時,門簾挑起來,如意吃力的拎着一大木桶水挪過來,笑容滿面的道:“三爺,可以準備洗澡了。”賈環每次逛街回來會洗個熱水澡。她會從廚房裏将熱水分批的提來準備好。
賈環放下毛筆,和如意一起擡着木桶,“我來吧!”他天天鍛煉俯卧撐,手臂上很有些力氣。
如意不樂意的撅嘴道:“這是婢子份內的事情。”
賈環就笑了笑,不再多說。讓小姑娘每天提水,他心裏倒是挺過意不去的。但也知道,如果他自己去廚房打熱水,如意多半要挨訓。沒有煤爐真不方便。
……
……
新年抵近。二十八日,賈府在寧國府賈家祖祠祭祖。周朝開國,封了開國勳貴四王八公。賈府先祖兄弟賈演、賈源兩人封榮、寧二國公。二代榮國公賈代善。
子孫爵位如今是:族長賈珍,三品爵威烈将軍;賈赦一等将軍。
寧國府榮國府至今已經是落日餘晖。按照賈母自己的說法:“我們這樣的中等人家……”這就是賈府在周朝的定位。
賈環跟着賈政、賈寶玉、賈蘭一起參加祭祖。賈環作為小透明,毫無存在感,跪在煙霧缭繞的祖祠末尾,結結實實的當了一會觀衆。倒是将賈府近支的男丁都照了一次面。
祭祖男丁計有:賈珍、賈蓉、賈薔、賈菌、賈赦、賈琏、賈琮、賈政、賈寶玉、賈環、賈蘭等。
祭祀完畢。除夕當晚,賈母在榮國府中聚宴作樂。賈府二門內的花廳中,人來人往,大都是女眷、丫鬟、仆婦。滿屋子裏香氣撲鼻,綢緞绫羅。幾個美女穿金戴銀、花容玉貌。
仆人們在王熙鳳的調配下盡然有序,鴉雀無聲,盡心的端茶上茶。
賈政、王夫人、邢夫人、李纨、賈寶玉、林黛玉、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等人悉數在場。衆人圍着坐在正中的賈母說笑。賈寶玉更是在賈母懷裏。
賈蘭和賈環的座位挨着,緊張的悄聲問道:“三叔,待會要作詩,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