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入學日
入學日
潇湘書院迎來開學季,學女乘坐各家的馬車進了京。
至于郭悅剛到城門口就被自稱丞相府管家的人請到別的地方,人生地不熟,她當然直接拒絕。
轉而就帶着春桃去了潇湘書院。
正好在去拜見夫子的路上碰見了玉清酒。
距離上次見面已經過了一個月。
玉清酒的氣色比之前好了。見到她示以微笑,便真如她所說一般轉身先走。似乎不打算與她同行。
“小姐,玉小姐好像變得有點冷漠。”
郭悅不知道該怎麽回答,畢竟都被那樣描述,她們前世是戀人之類的話。再待在一起只會不自在吧!
而且她覺得玉清酒是有意戳破這層窗戶紙,目的是要她對未來的劇情置身事外。
但郭悅特別讨厭她對自己擅做主張。還表現的輕車熟路一般。
看起來前世沒少這麽安排她。
“不用管她。”郭悅道。說完唇一撇擡步就将春桃甩在後面。
絲毫沒發現自己此時的口吻就好像在賭氣一般。
春桃雖然不知道發生什麽,但她了解大小姐。
大小姐好像跟玉小姐冷戰了?
Advertisement
教書先生的宿舍都是單間,非常奢華,繞過長長的回廊,找到松花樹下一處傳出琴聲的院子。
沐陽郡主曾私下提醒她,給她分配的夫子是從國子監下派的。
這就代表她之前将張老師的勵志名言拿出來,已經吸引到這位大人物的注意。
不巧的是玉清酒與她是同一個夫子。
還有楊天慧,楊小姐。
楊小姐已經穿上學生服,潇湘書院的學生服采用的紅袖邊白底衫的儒袍樣式。
發型像個少年郎般統一束起,采用的是高馬尾。為得是節省梳妝時間多讀書。
對于這個小細節,郭悅看得出來學院辦學并不是過家家酒的态度。
不過從院前路過的學女,還有人穿着學生服,抱怨難看不說,發型還是繁雜的朝天髻。
不一會兒就被一位持着戒尺的女先生抓住。
“那邊的學生,院中的規矩可曾細讀?”
方才有說有笑的學女頓時吓得臉色煞白:“李夫子,本,本小姐還沒來得及。”
“一刻鐘內放下頭發去前場集合!”女先生放下戒尺提醒道。
郭悅非常欣賞這一幕。
學生就該有學生的樣子,夫子有夫子的樣子。
她突然有點期待書院生活了。
耳邊幽幽傳來清冷的聲音提醒她:“李夫子是教梅花班的。”
“我們在松竹班。”玉清酒不知何時已經站在她身邊,吓了她一跳。
郭悅飛速拉她的距離,好像避什麽危險的東西一樣。
“剛剛不是還在裝不認識?怎麽突然靠了過來?”郭悅還故作嫌棄撣了撣肩膀上的衣服。
她這個動作,反而令玉清酒情緒緩和一笑:“清晨入院時,見郭小姐疏遠的氣勢,我便想今天或許不該觸郭小姐的黴頭。”
“免得郭小姐氣郁難消。”
這娴熟的倒打一耙。
郭悅忍不住哼一聲:“怪我咯?”
“怪玉某不善察言觀色,誤解了郭小姐。”玉清酒放軟聲線輕綿綿的好像羽毛,突然有一種哄人的語氣。
郭悅渾身不自在,不過緊蹙的眉頭卻已經松了。
“算了,伸手不打笑臉人。你說什麽就什麽吧!”
玉清酒眯着眼眸笑了笑:“郭小姐真是善良大方。”
郭悅可不想繼續在這裏站着,便先敲了門。
裏面的琴聲戛然而止,夫子渾厚的聲音傳出:“進。”
郭悅走進門,看見一屋的樂器,甚至還有西洋樂器,吉他和長笛。
看來這位夫子非常喜歡音樂。
她突然想起老父親在自己出門前交給自己一個長條精致山竹花紋的禮盒。
顯然早就打聽到這位夫子的喜好。
不過夫子雖然彈着琴,但滿屋的西洋樂器,要麽就是琵琶與二胡,一應俱全,唯獨沒有竹笛。
難不成夫子不喜歡竹笛?
郭悅瞬間猶豫了。
到底要不要送給夫子?
這時她煩的女人又在她身邊開口了。
她都沒察覺玉清酒已經站在身側。
玉清酒循着镂空窗的裏室,掃了一眼,委婉建議道:“不送的話,就白來了。”
又一副她什麽都知道的樣子。
郭悅就不爽她一副預言家的模樣,她直接讓春桃把禮盒拿出來。
自己帶着禮盒踏進裏室,就被守在門口的書童攔在外面:“這位小姐,男女授受不親,有事止步于此再由小的代為轉告。”
“學生長途跋涉從江南而來,乃金陵府郭家之女,郭悅。今日是入院的第一天,特此來拜見傳授道業的夫子。”
書童接過禮盒示意她離開。
郭悅轉身便要離開,夫子的聲音從屏風後又傳出:“郭學女,往後在書院的日子一切務必要遵從玉學女的指示。”
這是一句提醒。
郭悅颔首表示感謝:“謹遵夫子的教誨。”
她低頭那一刻明顯感覺夫子的視線落在身上,不過很快就移開了。
輪到玉清酒拜見夫子,她直接越過書童進去了。也不知道她與夫子聊了什麽,送了什麽東西,一樣很快就出來了。
*
裏室的兩位年輕學女離開後,原本正坐在椅上的夫子立即起身,恭敬地拱手:“娘娘,她們已經離開了。”
原來屏風後還坐着一位端莊的女子,她含笑道:“吳學士,清酒與那位新來的學女似乎頗為投緣。”
“郭悅在江南名聲備受争議,但近日作風良好,以沐陽郡主為首便推薦了此女入院。”夫子道。
“清酒倒不像玉相,專從寒門挑學子。”女子溫婉的語氣漸漸冷淡下來。
說的便是當朝丞相最近為了籠絡寒門學生的心,打着以詩會友的名義,私下資助門生。
但凡接受資助的學子就形同在踏入朝廷之前就入了玉府的門。
怕是未來幾年的科舉,來考的基本是玉相的門生。
日後這批人若入朝為官,又将壯大玉相在朝中的勢力。
扶持寒門學子本未可厚非,學子懷感恩之心也實屬人之常情,可怕就可怕在這些懵懂學子為朝中老臣所利用。
“郭家的江南如日中天,倒不如借助郭百富在當地的威望,招攬一些可靠的學子。”
“娘娘是想利用潇湘書院轉移玉相的注意力,再培育一批南子與其抗衡?”
這位娘娘卻含糊其辭道:“互相轉移,先培養可造之材為主。”
吳學士立即明白娘娘的意思。
無論外面鬧得如何沸沸揚揚,最終被選定與玉相抗衡的人才都在潇湘書院與另一個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