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
越國公府作為開國功臣的子孫,自越國公高松壽以下,成年男丁均是官身,正室夫人也都是诰命。元日朝賀,百官命婦天不亮就得進宮,高三爺與高四爺雖然有心與高睦套近乎,也不敢在除夕多飲。
為了留存體力應對次日的朝賀,越國公府還放棄了圍爐守夜的習俗,飲過屠蘇酒後,三房和四房就如同往年一樣,打算返回自家府邸了。
高三爺和高四爺辭別高松壽時,高睦也趁機來到了舞陽公主身邊,低聲提議道:“公主,我們也回去吧。”
“回我們府上嗎?”
高睦肯定地應了一聲。對于如今的高睦而言,只有去舞陽公主府,才是“回去”了。也只有舞陽公主,會對她說“我們府上”。
“我們不在越國公府過夜嗎?”舞陽公主有些猶疑。聽父皇之前的意思,她必須與高睦一起在越國公府過年,如今來都來了,年夜沒過完,就急着離開,父皇知道了,又會怪罪高睦吧?
“不用留宿。”高睦大約猜到了舞陽公主的顧慮,解釋道,“明晨元旦朝賀,五鼓之前,我就得進宮,公主也需要去東宮朝賀太子妃。按品大妝,頗費功夫,還是回公主府更方便。三哥與四哥也是因此,所以都回府了。”
周圍有人,有些話,高睦不好說得太直白。皇帝金口玉言,将高睦擡到了高松壽的兄弟輩上,那麽,她禮節上只需要與高三爺、高四爺看齊,就不算失禮了。既然“三哥”“四哥”都能連夜回家,她這個“五爺”,自然也不用留宿。
而且,高睦有必須離開的理由……舞陽公主不能與父母一起過年,本來就悶悶不樂,留在越國公府這個陌生的地方過夜,只能讓她更憋悶。
舞陽公主本來就不想來越國公府,既然高睦說得在理,她當然是願意離開的。
高松壽處死朱姨娘後,為了向高睦示好,特意擺了一桌酒賠罪,卻沒能成功。他以為高睦仗着驸馬身份翅膀硬了,不敢再指望沾舞陽公主的光,只求相安無事。聽說高睦與舞陽公主要走,他也沒有過多挽留,恭敬地将舞陽公主送出了大門,權當是送菩薩了。
舞陽公主雖然不管事,手下卻不缺靠譜的管事。主人半夜回府,府中的奴仆卻有條不紊,将舞陽公主的車駕喜喜慶慶地接進了門。
舞陽公主不想讓高睦擔心,應景地笑了兩聲,還對高睦征詢道:“我們是去歇息?還是繼續守歲呢?”
“公主,我們放花爆吧。”早在高睦進門時,她就已經派人去搬煙花了,此刻剛好來了。
“好。”舞陽公主過年最喜歡的就是放花爆,此刻見高睦有興致,拿不出反對的道理。
Advertisement
“你們都退下吧,花爆放着就好。”高睦從搬煙花的小太監手上接過了點火用的線香,就想遣退他們。
紫荊見高睦打算自己放煙花,連忙勸阻道:“驸馬,他們都是專門伺候花爆的,還是讓他們來點火吧,當心傷着。”
“無妨,我不會傷着。”
花爆炮竹又不識尊卑,萬一炸傷驸馬了,如何得了?紫荊顧慮高睦的顏面,不好說出心中的反駁。
沒等紫荊再次開口,高睦已經果斷地遣退了送花爆的小太監,還以體恤奴仆的名義安排了一桌膳食,把紫荊以下的侍女全打發走了。
院中只剩高睦與舞陽公主後,高睦點燃線香,遞到了舞陽公主面前:“公主,去放花爆吧。”
“讓我來點火嗎?”
“公主不想試試嗎?別怕,線香這麽長,花爆的引線也不短,公主點燃引線後就回來,不會有危險的。”
“我不怕!”舞陽公主眼前一亮,興致勃勃地接過了線香。
要不是父皇一直不許,她小時候就想自己放花爆了!她會怕?笑話!
“砰——”
随着煙花的綻放,舞陽公主惆悵的心緒似乎也随之升到了天空,暫時被抛在了九霄雲外。她忍不住感慨道:“這還是我第一次自己放花爆呢,真好玩。”
“我知道。”
“你知道?知道什麽?”舞陽公主不解。
“公主上回說過,想自己點花爆,皇上卻一直不肯。我知道公主是第一次自己放花爆。”
“高睦,你支開紫荊她們,是為了能讓我自己放花爆嗎?”
“我是想告訴公主,在宮外生活,能做很多從前做不了的事情。”高睦凝望着舞陽公主的臉龐,第一次露骨地表達關切。
宮外比宮內自由,這不是明擺着的事情嗎?舞陽公主不明白,高睦怎麽會沒頭沒腦地說一句廢話。
高睦眼看着舞陽公主面露迷惑,猶豫了一下,直白地解釋道:“我知道,宮中是公主的家,公主想回家過年。我想和公主說的是,比起回宮,在宮外生活,公主可以想騎馬就騎馬,想出游就出游,想自己放花爆就放花爆。所以,希望公主不要太難過……”
舞陽公主心神大恸。她扔掉手中的線香,一把抱緊了高睦,痛哭道:“高睦,我沒有家了!”
自幼離群索居的高睦,本來就不擅長安慰。面對嚎啕大哭的舞陽公主,她立時慌了手腳,笨拙地認錯道:“是不是我說錯話了?怪我嘴笨!公主大人大量,不要和我計較,快別哭了。或者公主罰我吧,只要公主不哭,怎麽罰我都行……”
舞陽公主聽着高睦的遷就,越發找到了情感寄托。她的眼淚越哭越多,卻搖頭否道:“你沒有說錯話。幸好還有你,能陪我一起過年。”
如果沒有高睦,舞陽公主現在想哭都不知道找誰哭。她真的很慶幸自己身邊還有高睦。
幸好還有我嗎?
舞陽公主簡簡單單一句話,卻讓高睦的三魂七魄都感到了觸動。她動情地回擁舞陽公主的身軀,輕柔又堅定地應道:“公主放心,只要你願意,我會永遠陪伴你。”
舞陽公主正處在人生中最孤獨的時刻,正是在高睦身上感受到了安全感,她才會在高睦面前放肆痛哭。高睦的表态,正中舞陽公主的下懷,她想都沒想,就連哭帶笑地應了聲好。
自幼就渴求親情而不得的高睦,太理解無家可歸的無助了。她不再急于擦幹舞陽公主的眼淚,而是一寸寸地收緊了雙手,将身前這個姑娘抱了個滿懷,好用行動告訴她:她會一直陪伴她。
哭也好,笑也好,她都陪她一起。
舞陽公主本來就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在高睦身上找到安慰後,她很快哭盡了愁腸。
擦幹眼淚後,舞陽公主才真正擁有了過年的興致。她重新點燃了一根線香,還命人搬來了府中所有的煙花。
皇帝知道舞陽公主喜歡煙花,又覺得今年是舞陽公主婚後的第一個新年,所以特意将貢品中的精品煙花賜給了舞陽公主。
這些貢品煙花在舞陽公主的操弄下争相綻放,仿佛照亮了整個公主府的天空。舞陽公主與高睦在煙火的光芒下笑成一團,也将她對宮廷的依戀徹底抛到了煙花照不到的黑暗中。
趁着高睦的新正假期,舞陽公主還與高睦去京外轉了一圈,實現了她留宿京外的願望。
到得開春時節,皇帝見舞陽公主習慣了出嫁女的身份,又重新對她開放了宮門——時常派人來召舞陽公主入宮。如此一來,舞陽公主隔三差五就能見到父皇母妃,徹底消化了離家別居的落差感,恢複了從前的無憂無慮。
不對,确切地說,舞陽公主比從前更快樂了。
高睦說得沒錯,生活在宮外,可以做很多從前在宮中做不到的事情。她想騎馬,高睦陪她出城;她想習武,高睦陪她對練;她想登山,高睦陪她徒步;她想放花爆,高睦陪她點火……高睦從來不會說,這不是女孩子該做的事情。無論她想玩什麽,高睦都會陪她一起。
從前只能一個人偷偷“胡鬧”,如今卻有人陪她一起盡情游戲,讓人如何不快樂呢?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高睦的假期太少了。舞陽公主感覺自己每天都在盼望高睦休沐。
幸虧還有高睦寫給舞陽公主的話本,陪她打發無聊的後院時光,不然舞陽公主更覺得度日如年了。
落在紫荊等人眼中,舞陽公主不是在數着時辰盼望驸馬,就是捧着驸馬的手跡傻樂,一看到驸馬回府就雙眼放光,偶爾出行還非要與驸馬出雙入對,竟是個情比金堅的模樣。
不知不覺間,就連府外也聽說了舞陽公主夫婦恩愛。如此一來,皇帝當初“驸馬升行”這個挑戰倫常的作法,也從仗勢欺人的強勢,變成了妙點鴛鴦譜的聖明。
皇帝見舞陽公主成婚之後學會了遵從《女誡》,本來就十分滿意,聞知此事,更是龍心大悅。
既然小夫妻給皇帝長臉,皇帝也不小氣,抛出了心中早已計劃好的嫁妝——
趁着清明将近,皇帝再次擺出了追念威忠武公王昂的姿态,命高睦奉祀王昂,承繼威國公府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