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32章
多年的努力都是白費,這種難受的滋味,高睦太明白了。她有心安慰舞陽公主,絞盡了腦汁,也無法為皇帝想出辯解,只能說道:“就當是強身健體了,公主別難過。”
“我不難過呀,但是我是真的很想習武,要不高睦你教我吧?”
“好。”高睦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她不知道舞陽公主為什麽想習武,不過,只要舞陽公主喜歡,就夠了。
舞陽公主當初纏着皇帝撒嬌了許久,皇帝才松口教她習武,她還準備多求高睦幾聲,沒想到高睦這麽痛快就答應了。舞陽公主大喜過望,興奮地抱緊了高睦,贊道:“高睦你最好了!”
在舞陽公主口中,高睦已經不是第一次“最好”了。高睦從小到大很少受到誇獎,原本十分不習慣,如今早已适應了舞陽公主嘴上抹蜜的風格。她只是笑着拍了拍舞陽公主的手臂,示意舞陽公主放手。
圍觀的侍女們,以為驸馬與公主借着比武的機會打情罵俏,早在高睦将舞陽公主鎖在懷中時,她們就害臊地壓低了腦袋。舞陽公主要是再不松開高睦,她那些侍女,都該将腦門埋進地裏了。
皇帝教給舞陽公主的武藝雖然只是些花架子,倒也算是給舞陽公主打下了習武的基礎。有了高睦的指導,再加上舞陽公主用心,她的習武之路,總算步入了正軌。
高睦原本抱着陪玩的心态教導舞陽公主,見她刻苦,便也拿出了十分的認真。如此一來,舞陽公主白天自己訓練,晚上就盼着高睦的指教,日子過得分外充實,竟将出游之心都抛到了腦後。還是高睦拿出了張弛有度的道理,休沐之日時,主動邀請舞陽公主去京外玩耍。
“真的沒人攔我們?看來還是你說得對,父皇真的許我出京玩了。那我們上回出京,母妃怎麽說父皇很生氣呢?母妃不會騙我的。”
舞陽公主腳傷康複後也足不出戶,除了一心練武,也是顧慮劉賢妃的告誡。順利出京後,舞陽公主回望着身後的安泰門,聯想起回門那日母妃鄭重的告誡,又有些不解。
與舞陽公主同車而坐的高睦,自然聽到了舞陽公主的嘀咕。
高睦曾親耳聽到皇帝說“女貴貞靜”,她相信,既然劉賢妃說皇帝曾“生氣”,那大約不是空穴來風。她大致能猜到皇帝生氣的原因,又有些不忍心告訴舞陽公主。轉念一想,如果不和舞陽公主說清楚,萬一舞陽公主踩到皇帝的底線,挨罵挨罰,只會更難過。
斟酌一番後,高睦說道:“上回高睦陪公主出京前,公主曾自己騎馬來安泰門。本朝士女無故不出中門,出門則須遮掩面龐,否則便視為失禮。皇上注重皇室顏面,賢妃娘娘既然說皇上生氣,恐怕是為了此事。”
“是這樣嗎?”舞陽公主嘆道,“我真不明白,為什麽女子就不能上街,上街也得把臉遮住。從前父皇明明許我在禦道上跑馬的。”
從前的舞陽公主,尚未成婚,在皇帝心裏,可以享受“孩子”的待遇,所以能多出一點自由,如今,她卻是“成婦”了。皇帝對公主的要求,是做天下婦人的表率。
Advertisement
這種微妙的差別,高睦心知肚明。她猜測,曾向皇帝哭訴“兒臣不想做大人!”的舞陽公主,也隐約感受到了“成婚”帶來的變化。高睦不願招出舞陽公主的眼淚,對她哄道:“遠離京城後,誰都不認識公主,公主想怎麽騎馬就怎麽騎馬。京外寬敞,比在禦道上騎馬痛快多了。”
“這倒是。”舞陽公主相當好哄,她深以為然地點頭道,“京外騎馬好玩多了!”
高睦看着舞陽公主燦爛的笑容,慶幸自己為她争取了出京游樂的機會。
“不過今天太冷了,不适合跑馬。”舞陽公主話鋒一轉,興致勃勃地問道,“高睦,我們今天去哪玩呀?”
越國公府的老家舞陽地處北方,冬日不乏大雪堅冰。高睦在舞陽度過了五年少年時光,曾經不無羨慕地看着高廣宗他們呼朋引伴地玩雪玩冰。可惜京城位于江南,即便深冬,冰雪也屬罕見,不然,若是帶舞陽公主玩冰嬉,她一定歡喜。
沒有冰雪的冬季郊野,對于一般的游人而言,沒有多少娛樂價值。但是舞陽公主偏愛野趣,對城外的一切都充滿好奇,高睦倒是不愁舞陽公主失望。她從北國冬景中抽回神思,應道:“公主喜歡登山嗎?我聽說東山風景優美,還可俯瞰琴湖。或去琴湖劃船釣魚,也……”
“東山?東山人不多嗎?”舞陽公主雖然只是第二次出京,卻對京外的著名景點耳熟能詳。據她所知,東山上的寺廟香火鼎盛,就連京中的官眷也時常上山還願,她要是去了,恐怕會被人認出來。
高睦離京多年,對京城內外的風物都比較陌生,為了陪舞陽公主盡興,她特意打聽了京城附近的名勝,自然知道東山的名氣。被舞陽公主截斷了話頭,高睦也不生氣,她篤定地笑道:“天寒地凍,并非登山的好時節,想必東山之上游人不多。況且冬至将近,官宦之家,都需籌備祭禮,公主不必擔心遇見舊識。”
“那我們就去東山吧!”舞陽公主拍手道,“我早就想去爬山了!宮裏的山都太矮了,一點意思都沒有,我一直想去真正的高山上看看!”
高睦所料不錯。東山之上,果然游客稀少,偶爾遇到行人,也不過是附近的山民。
忽略宮中的人造小山,舞陽公主算是第一次爬山,哪怕邊走邊玩,等到山頂時,也免不得氣喘籲籲了。
“原來爬山這麽累呀。”
嘴上喊累,舞陽公主臉上卻全是笑容。注意到山下渺小的城鎮,她不确定地問道:“高睦,那邊是房屋嗎?”
“嗯。”高睦順着舞陽公主的手指,認出了城池的輪廓,笑道,“是京城的房屋。”
“京城竟然這麽小!”舞陽公主啧啧稱奇。那麽大的京城,她騎馬橫穿都要跑半天,如今瞧着,一個巴掌就能遮住。
舞陽公主的感慨,與經書中那句“登泰山而小天下”有異曲同工之妙,觸動了高睦的笑點。她見舞陽公主對京城感興趣,還順着方位,給舞陽公主指出了京城的各個地标建築。
“高睦,你好厲害呀,你不是年初才回京嗎,怎麽什麽都知道。”
高睦看得出來,舞陽公主這一次的誇獎,不是習慣性的嘴甜,而是由衷的贊賞。她有些不好意思,解釋道:“是書上看到的。”
“什麽書?書上還會寫這些嗎?”舞陽公主的啓蒙課本是《女誡》、《列女傳》之類的閨訓,她自己喜歡的志怪話本,也不會涉及方輿地理,她還真不知道書中會介紹京城。
“我朝京城是前朝舊都,前朝國史地理志第一卷 中,就詳細記錄了京城規制。”高睦自己是以男子的身份接受教育的,她卻知道,時下的女子,大多只能學一些女教之書,甚至,有些書香門第将“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糊塗話奉為圭臬,根本不教女兒認字。舞陽公主在書籍上孤陋寡聞,實在不值得奇怪。高睦停頓了一下,又問道:“公主想看嗎?我書房就有前朝國史,公主若是想看,回府之後,我拿給公主。”
舞陽公主一聽到婦德婦禮就頭痛,偏偏這些東西就是她的蒙學課程,害得她從小就讨厭讀書,差點淪為文盲。後來還是為了看話本,她才多學了幾個字。
一聽說看書,舞陽公主連忙擺手:“我不想看,我最怕讀書了。”前朝的國史嘛,是父皇最喜歡看的一本書,她是知道的。前幾年,她見父皇都快把前朝國史翻爛了,覺得那套書一定很好看,還想拿過來瞧瞧。結果父皇說,這不是姑娘家該看的書。後來,她背着父皇,偷偷翻了翻,都是些繞口的之乎者也,也沒什麽意思。
舞陽公主緊張的樣子讓高睦有些忍俊不禁,笑畢,她又在心中嘆了口氣。她小時候也不喜歡讀書,明理之後又覺得,學習之路就像腳下這座山峰,攀登之時固然辛苦,卻能一路飽覽勝景,登頂之後,更是耳目一新。
但是,高睦覺得讀書好,是因為她擁有男子身份。高睦扪心自問,如果她沒有女扮男裝,如果她像普通姑娘一樣,注定過相夫教子、老死後宅的生活,她還會覺得那些辛苦是值得的嗎?懷才不遇的痛苦,恐怕會讓人遺憾終身吧。
舞陽公主就算博古通今,也毫無用武之地,她何必喊她看史書?高睦定了定神,望向了簡單而快樂的舞陽公主,溫和地征詢道:“公主餓了嗎,我們下山用飯吧?”
“我還想在山頂上坐坐,天還早,我們晚點再下山吧。”舞陽公主果斷地搖了搖頭。
“那就先吃點點心吧。”高睦猜到了舞陽公主舍不得下山的可能,随行帶了些糕點,一見舞陽公主不走,她就對護衛招了招手。
軍隊中出來的護衛,都是野外生存的好手,他們很快布置出了一處簡易的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