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回村
第2章回村
蘇半夏冷冷地看着唐紅珍,心底忽然傳來一陣抽痛。
沒想到原主殘留的情緒還能影響到她。
她看着唐紅珍那刻薄的臉,為原主這個可憐的小姑娘感到不值與悲哀。下鄉回來過年,家裏人不說想辦法讓她回城,反而逼她嫁給一個老男人,當後媽。
“你說真的?”蘇半夏一字一句,沉沉地替原主問着。
唐紅珍怒火中燒,見蘇半夏沒有絲毫着急與求饒,怒火燒得更旺。
個小兔崽子,去下鄉當插隊知青才三年,竟然敢違抗她的命令!看她怎麽收拾她。
“一口唾沫一口釘子。”唐紅珍紅着眼眶說着,“你不答應去相親,就從這個家裏滾出去。”
說罷,唐紅珍怒瞪着蘇半夏,心裏卻有些得意。
她就不信了,她一個當媽的,還拿捏不了自己的女兒?
蘇半夏二話不說,轉身拉開櫃子門,拿出自己的行李袋,将自己少得可憐的東西收拾好。複習資料和課本,衣服等,一股腦給放進自己的行李袋,幹脆利落地拉上拉鏈。
介紹信什麽的,她怕丢了,夾在書本裏,這會兒也不用特地去收拾。至于錢票什麽的,則是一直帶在身上的。這些倒不用收拾。
唐紅珍見蘇半夏不按劇本出招,提着行李袋就想走,頓時有些急了,但是看到蘇半夏那桀骜不馴的臉,忍住了,威脅道:“你可是要想清楚了,你今天走出這個門,以後就別想再進來。”
“那是自然。”蘇半夏話剛說完,提着行李袋就往大門走去。
唐紅珍氣得臉都紅了,兩眼死死地瞪着蘇半夏,似乎要将蘇半夏的背給盯出一個洞來。
蘇半夏拎着東西快速地出了大門,走下樓梯,正準備走出院子的時候,被一個胖乎乎的老太太叫住了去路。
Advertisement
她定眼一看,是住在一樓的莫老太,紡織廠辦公室主任莫主任他媽,打着替兒子帶孩子的名義過來這裏住,但是正事不做,天天出門閑逛,吹牛。
蘇半夏眼骨碌一轉,聽話地站定。
“半夏啊,這都快過年了,你拎着行李去做什麽啊?”莫老太上下打量了蘇半夏一眼,臉上滿是好奇,八卦地問着。
“回大隊。”蘇半夏應着,眼眶立刻就紅了,“我媽讓我和一個二婚帶兩個娃的老男人相親,我不願意,她就讓我滾出去。”
莫老太的眼睛瞬間大亮,嘴巴微張,就想再問些什麽,只是蘇半夏卻不想再說下去,她怕再耽誤下去,今天就沒有汽車回大隊了。
等蘇半夏一出門,莫老太立刻就改了方向,來到了紡織廠大院旁邊小涼亭裏,這新鮮事,她得跟平時一起打牌的姐妹唠嗑一下。
蘇半夏拿着行李,來到了車站,掏出介紹信和錢,購買了最近一趟回大隊的汽車票。
幸好她下鄉的地方就在玉城的新江縣黃泥塘林場,離市區不算很遠,坐汽車只需要三個多小時,并且有直達的汽車,若不然,她估計得去招待所住一晚才能走。
汽車一個小時後才發車,蘇半夏去附近的國營飯店吃了一碗炸醬面,又去附近的供銷社購買了一些日用品什麽的,這才去候車室等車。
下了汽車,蘇半夏背着行李走了半個小時,終于到達了知青點。
黃泥塘林場是在玉城的新江縣,離縣城有約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在黃泥塘山嶺的中間。
說是林場,但是蘇半夏卻不是在林場工作,而是在黃泥塘大隊當知青,主要工作是下地幹活,種茶樹,采茶葉炒茶等等。
蘇半夏用袖子擦了擦臉上的汗水,氣喘籲籲地站在知青點門口,她兩眼無神地看着那一扇大門,雙腿像是灌了鉛似的,再也沒有半分力了。
背着那麽多東西,走了半個小時,她能走完,全憑一身正氣。除了軍訓和旅游,這幾乎是她走過最長的路了,也是最累的路。
簡單地休息片刻,蘇半夏正準備掏出鑰匙打開門,門卻一下子就從裏面開了。
那人看到她,很是驚訝,問着:“半夏,你不是回家過年了嗎?怎麽又回來了?”
這人是知點青的老大姐丁敏,她今年三十多歲,是老三屆知青,66年高中畢業,畢業那一年高考制度暫時取消,大學無望,不得已,68年下鄉,72年結婚,嫁給本村人,是一個回鄉知青,叫李勝。
原主知道她,因為原主下鄉的時候,還是李勝去接的,丁敏夫妻兩人給予原主不少幫助。
丁敏在黃泥塘大隊是有房子的,她怎麽在這裏?
“家裏有些事,我就回來了。”蘇半夏輕描淡寫地說着,而後看着丁敏。
丁敏點點頭,說:“王青櫻臨走時,把你們知青點的鑰匙給我,讓我幫着打掃一下,貼一下對聯。”
這是解釋她為什麽這個點在知青點。
高考恢複後,他們知青點十個知青,有三個考上大學離開了知青點,剩下的七個,有三個找了關系,出了錢,讓家裏買了工作回城了,還剩下四人。
一個是原主,另外一個則是王青櫻,她是知青點現在的大姐,另外兩人,一個叫田沁,一個叫邱鐵原。
他們這四個,既考不上,也沒有錢和關系找工作調回城裏。
蘇半夏道謝。
丁敏嘆了一聲,都快要過年了,蘇半夏卻出現在這裏,很顯然,這其中不知道肯定是有不為人知的事。
“大過年的,你自己一個人也不好煮飯,這幾天過來我家吃飯。”丁敏一臉關切地問着。
蘇半夏卻是搖了搖頭,說:“謝謝敏姐,只是這大過年正是全家團聚的時候,我也不好過去打擾。”
“我自己一個人随便煮點就行了。”
眼下雖然不是□□的時候,但是每家每戶的糧食是有定量的,再者,年關好不容易才吃上一頓肉,她也沒有那麽厚臉皮去吃。
丁敏見她态度堅決,也不好再說什麽,她幫着蘇半夏将東西給扛進去,這才搖搖頭,輕嘆一聲,轉身離開了。
蘇半夏見她一離開,趕緊将門反鎖,而後重重地舒了一口氣。
她穿越過來沒有多久,一些小習慣等跟原主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原主下鄉三年,家人分辨不出來倒還好說,丁敏這些知青認識原主的時間長,跟他們待久了,指t不定她什麽時候就露出馬腳。
短時間還是不來往那麽密切才好。
不過,大年三十那一天,丁敏給蘇半夏送了一碗菜,蘇半夏也回贈她半碗菜和一碗麥乳精。
這個春節是蘇半夏過得最寒酸的一次,自己一個人煮飯吃飯,守着知青院過年。
不過,也正是有這幾天的空閑時間,讓她好好規劃未來。
種田是不可能種田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種田。
買工作回城,更加不可能,即便有機會,她也沒有那個錢。
等到改革開放,去做生意這一條路子也行得通,但是她沒有什麽本錢,并且還不一定能吃得那個苦。
思來想去,那只剩下讀書這一條路了。
只是距離她高考已經過去八年了,高中的知識她已經忘記得差不多,想要讀大學,得集中全部精力來備考,那工分什麽的就顧不上了。
也幸好原主有些積蓄,能支撐她一年半載。
說到這個,就不能不說原主的工作。
她雖然是黃泥塘林場的插隊知青,但是因為她從小就跟着爺爺學習中醫,會看一些小病,并且她爺爺還傳了她幾個狗皮膏藥的方子,她就靠着給別人看病開藥和拿狗皮膏藥換東西攢了小金庫。
小金庫的錢足足有五百多塊,所以即便蘇半夏一年半載不去賺工分,也能活下去。
确定好自己的目标還有制定好學習計劃之後,初二那一天,蘇半夏就開始看按自己的複習計劃看書,刷題……
好在雖然換了一個時空,但是她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還在,即便是沒有老師,她也能按照自己的學習計劃複習。
初六過後,知青點剩餘的三個知青陸續到達。
王青櫻是最先到達的,邱鐵原第二個到,田沁最後到。至此,蘇半夏終于将這些人在記憶中對上號。
王青櫻雖說是知青點的老大姐,實際上人比較年輕,今年才二十三歲,邱鐵原和田沁兩個都是十九歲,比原主大一歲。
王青櫻留着□□頭,穿着一件軍大衣,個子高挑,面容姣好,皮膚有些微黑。她的臉就像現代人所說的那一種國泰民安的臉,很有辨識度。
田沁個子是他們四人中最矮的,估計只有一米五五,嬌小玲珑,一頭烏海的頭發紮了兩條辮子,方臉,眼睛較小,長得普通。
邱鐵原長得倒不錯,個高,很精神的一個小夥。
他們三個都是玉城人,所以都是趕在假期的最後一天回到了黃泥塘林場。
“半夏,你什麽時候回來的?難得回去一趟,怎麽不在家裏多住些日子?”王青櫻掃了一眼院子裏挂着的衣服,好奇的問着。
“年前就回來了。”蘇半夏應着,“回早點看書複習,七月份要高考了,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她這話一出,整個知青點的人頓時很是懊悔,他們竟然貪圖家裏的安逸,完全忘記有高考這一回事,一直拖到今天才回來。
衆人安頓好之後,蘇半夏提出她這半年不打算下地賺工分,集中精力複習,備戰高考。
王青櫻等人聽了,都羨慕不已,他們也想向蘇半夏一樣,全身心投入學習當中去,只是因為自身條件有限,做不到。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赤腳醫生的。
蘇半夏沒理會這三人太多,她模仿原主的動作和說話習慣,也不知道是不是她一得空就窩在房間裏看書,所以一直到初十,這三人也沒有發現她有什麽不對。
趁着還沒有開學,這日,蘇半夏起了個大早,先去大隊那裏開了一張介紹信,然後前往新江縣高中。
她想進入學校複習知識點,這樣更有效率一些。
只是她來得太遲了,學位已經滿了。任憑她怎麽說,就是不招生。
蘇半夏心灰意冷地走出學校的門,走到供銷社想采購點東西回去,卻看到供銷社門口圍着一堆人。
她轉身就想走,卻聽到:“壞了,這小孩的眼睛翻白,臉色青紫,快不行了!”
蘇半夏一聽,也顧不得什麽了,快速地從人群裏擠進去,看到這場景,臉色大變,大喊道:“我是醫生,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