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這些年家裏的生意越做越大,方伯勇的位置越來越高,和家裏稍微有些關系的,這樣的機會肯定不想放過,沒有發請帖的,也要腆着臉過來送紅包,又是加了好幾桌。
方仲偉和鄧霞也是臉面有光,來得人越多,得好處的也是他們,這一場大學酒,他們夫妻兩就是只進不出,得的禮錢也是自家的。
于麗英不痛快也不會和孩子過不去,還是擺出高高興興的樣子,幫忙招呼客人。
方知濃和方如初在一邊躲清閑,和宋俊凱一起玩玩游戲機,周圍圍了一圈小孩子。
方毅也叫了高中同學,現在名牌大學生還是比較值錢的,大家也很樂意保持聯系,以後讀大學出來還是要回到家鄉的,大學裏天南海北的,倒不如初中高中的關系用處大。
隔得遠的也過來了,天湖鎮現在可比以前發展得好多了,鎮上有大酒店了,街道也多了不少,主要還是圍繞着住宅區,太湖邊上還搞起了觀光臺,別人來玩也有個能走走看看的地方,一到夏天,太湖邊上都是游泳的人,現在污染還沒有那麽嚴重,近處的湖水非常幹淨。
這也得益于這些年天湖鎮的經濟發展,圍繞着光電産業,鎮上出現了許多小工廠,一開始只是家庭作坊的形式,招幾個人,然後逐漸發展起來。
吃晚飯的時候,他們和鄧霞的娘家人坐一道,男人那邊應酬多,家裏的女人都不願意和他們坐一桌的。
鄧家老太太和鄧霞的嫂嫂外甥女就和他們湊了一桌,鄧家老太太是個有點胖胖的老太,笑得時候有個豁牙,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嘴皮子利索得很。
鄧家不是天湖鎮人,天湖鎮在江浙交界處,隔壁就是湖州,天湖話反而更偏向湖州話,和真正的蘇州話還是有不同的,鄧家是湖州那邊村子的。
“親家母,還是你家人丁興旺,這孫子孫女坐一圈,豁,多熱鬧,哎,就我不争氣,只生了雯雯她爸爸一個兒子。”鄧家老太太笑眯眯地看看方知濃又看看方如初。
沈老師笑着說:“現在一個就挺煩人了,我家來了五個,小時候可別提多煩人了。”
五個?鄧家婆媳腦子裏還卡頓了一下,哪裏來五個,看到宋俊凱,才意識到沈老師這是把外孫也給算上了。
這鄧家要是算上外孫也不少,鄧老太當年生了四朵金花才生了個兒子,鄧霞是小女兒,這要是算上外孫,鄧家可不少。
鄧老太可就羨慕人家兒子多,可惜這計劃生育,下面只有個孫女,沒得挑,但老人就是自家和別家觀念很強,女兒家的兒子和兒子家的閨女,那還是後者更重要的。
沈老師就不覺得嫁了人就是別人家的,女兒還是自己女兒,所以方小琴和幾個哥哥嫂子更親近。
Advertisement
鄧家嫂子說道:“诶,小時候哪有不煩的孩子,這大了就是回報了,您看看這幾個孩子,都聰明機靈的,別人家出一個一本高材生就高興死了,你們家一個接一個,如初高幾了?”
“高三了,俊凱也是,明年我們家兩個高考生。”于麗英接話道。
鄧家嫂子捧場地說:“你們家孩子都是讀書的料,基因擺在這兒呢,如初他爸當年就是大學生,如初中考不是考了全市第三嗎?我們家雯雯能給我考個全校第三我就樂瘋了。”
鄧依雯撒嬌着說道:“我也有考過啊。”
方小琴道:“就是啊,孩子都這麽好了,要求不要太高,雯雯剛上高一吧。”
“下半年高二了。”
鄧依雯也是個能說會道的,飯桌上妙語連珠,總有種極力表現自己、套近乎的感覺,方如初和宋俊凱說游戲說得起勁,完全不care,就算被cue,也就瞟一眼。
這個年紀的小姑娘總有一些小心思,然而碰到方如初這樣的,注定是幻滅的。
“聽說你們村要拆遷了啊?這能分多少錢啊?”鄧老太問道。
沈老師保守地說:“還不知道的,具體的文件還沒下來,但拆是肯定要拆了,可能就是賠塊地,賠點錢吧。”
“那也很好了,這還有錢呢……”
鄧家嫂子說道:“放你們家就劃不來了,這別墅才幾年啊,建得這麽好,就要拆遷了,多心疼啊。”
鄧老太後知後覺,忙道:“對,你家這房子,就吃虧了。”
說實話,沈老師的确也心疼這房子,當初造的時候也花了大價錢,才住了多少年就要拆掉了,可不心疼嘛。
劉翠如道:“這也沒辦法,還是要看上面怎麽說,別家肯定是想拆的,總不能因為我們家就不拆了,伯勇也去問了,上面說出的條件不會差,村裏頭還是安置到一塊的。”
鄉下拆遷不像城市,很少會賠商品房的,一般是另外給一塊地再給錢,村裏一起造房子,造價還能劃算一些。
當然對于一般人家拆遷還是比不拆遷好的,因為在擁有了新房子的同時,還是會多一點錢的,起的房子還可以的是小別墅。
果然拆遷戶也是要看地方的。
吃過晚飯,一般飯桌上剩下的菜會挑一下好的帶走,主家會分給關系親近的人家,但方家人不愛吃隔夜菜,也不是有錢了以後的習慣,就是樂意每天勞煩一些,做新鮮菜吃也不願意吃隔夜的。
沈老師就讓鄧霞給方家其他的親戚都分別拿一點,畢竟這麽多桌,一家拿一只蹄膀回去也是好的,他們家又不愛吃,這麽多好菜拿回去幹嘛,所以沈老師拿了一個蹄膀以後就婉拒了鄧家婆媳熱情的邀請。
眼瞧着大家都要走了,也沒見鄧霞讓方家的親戚倒點菜回去,反倒是鄧家的親戚都倒了起來,于麗英瞧着搓氣,挨個到桌上和方家的老嬸嬸們說,讓他們倒點菜回去。
就一條,這錢是他們家出的,于麗英就有這底氣。
鄧霞也沒敢說什麽,方仲偉也是不要吃剩菜剩飯的,所以她自己也沒有倒多少。就她幾個姐姐家還有娘家倒得最多,于麗英就惱怒,他們家花得錢,她娘家拿也就拿了,就只顧她娘家了,方家這邊的親戚就不是親戚了?
婆媳幾個都挺看不過眼的,把遠一點的親戚都送回去,鄧家那幾個親戚,也就當甩手掌櫃了,男人們都喝酒了,只能女人開車,鄧家四個姐姐一個兄長,五家人全都要接送的,于麗英和劉翠如把家裏遠一點的親戚送回去以後,就打道回府了。
鄧老太兩手提着油乎乎的菜,問道:“小霞,你嫂嫂和你弟媳呢?怎麽沒車了?”
鄧霞也喝了點酒,剛讓廠裏的司機送了大姐二姐一家回去,三姐和老娘一家都還等着,這飯店裏已經沒有人了。
“我給她們打個電話,喂,麗英,你送好了嗎?還在送啊,你什麽時候好啊,我爸媽還沒回去……翠如姐呢?也在送啊,凱文呢?他不是也會開車嗎?”
“凱文還在實習期,夜路不好開,你娘家有點遠,還是不要讓他開了。不是有廠裏的司機嗎?”于麗英挂了電話以後,心情突然有些美妙了起來。
有時候她都不知道為什麽要為這樣的人生氣,這麽多年了,又不是不知道她是什麽樣的人。
鄧霞弄到了十點種才回到家裏頭,方仲偉酒都醒了,問道:“你怎麽這麽晚才回來?”
鄧霞氣呼呼地說:“我爸媽等到了九點多才有人來接,我還是走回來的。”
“跟你說,把家裏的車也開過去。”
“家裏頭這麽多車,我們又要喝酒的,開過去幹嘛。還不是麗英和翠如,送人送人,送送就不回來了,就廠裏的司機一輛車。”鄧霞埋怨道。
方仲偉唔了一聲:“今天人是有點多,又多了三桌人。”
鄧霞瞪着眼,連說下去的欲望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