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今年暑假,方季康帶兩個孩子去日本玩了一周,這幾年他們也都養成了這個習慣,寒暑假帶孩子出國玩,小長假帶孩子在國內玩,帶孩子玩也是給自己放個假,夫妻兩現在各有事業,于麗英為了顧家,生意擴張的速度比較緩慢。
方知濃上初中之後,她才能專心顧生意,方季康最近在創立慈善部門,夫妻兩搭檔,一起捐助困難地區一批藥物,自家的生意得了實惠,又贏了名聲。
方季康也開始資助自己家鄉,在天湖鎮辦了個康達小學,康達集團的員工子女可以優惠入學,并且捐助低保戶,康達已經到了可以轉型的階段,欲望和野心是會增長的,在鎮上的時候,方季康不滿于一家小工廠,如今是W市知名企業,方季康又不滿于一家普通企業。
不前進就是後退,企業家沒有野心那就不是企業家。
暑假的時候,一家人又要搬一次家,上海的別墅可以入住了,全程都是交給家裝公司的,進入兩千年以後,家裝公司也成熟多了,也講究裝修風格了,以前是方知濃沒有話語權,這一回家裝她就提了要求,按照她喜歡的風格來。
方季康選擇到上海來也是因為如今上海經濟發展迅速,許多公司紛紛到上海設立分公司或者辦事點,W市畢竟還只是一個縣級市。
他們新的小區是上海新開發的高檔住宅區,方季康的生意夥伴推薦的,戶型設計非常人性化,小區裏超市、健身房一應俱全,方季康和于麗英還在感嘆,放以前哪裏敢想象。
搬到上海之後,方季康把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也都接過來玩了半個月,就不辦什麽酒席的了。他是沒什麽空,讓司機帶幾個孩子在上海逛了個遍。
2000年以後,方季康把那輛桑塔納換掉了,給公司公務用,自己換了一輛奔馳,于麗英也自己買了一輛奧迪,兩個人都不是多奢侈的人,也不大舍得給自己花個幾百萬去買輛車,覺得性能好,不掉面子就行。
去年方凱文考上了北郵之後,今年是于眉高考,她成績一般,只考了一所南京的二本院校,但這好歹也是于家第一個可能也是這一代唯一一個大學生,于麗英這個做姑姑的獎勵了她三千。
于明南原本是比方如初大幾個月大,但由于方如初提早一年上小學了,所以他今年中考,那個分數根本沒辦法去上普高,三星普高都沒人願意收。
李利芳也是揚眉吐氣了一番,女兒考個本二已經算很好了,工作不用愁,快樂都是對比出來的。看王芬急上火,求爺爺告奶奶想把于明南送進高中,李利芳就隐隐痛快,對于老太亦然,看她偏心出個什麽貨色來。
于振國和王芬也過來問方季康有沒有辦法,他們知道方季康現在可是市裏的名人,和政府領導關系都不錯。方季康的确是有法子的,但有句實話他說不出口也不好意思說出口,明南自己根本不是想學的,你送他進去學也是浪費時間浪費錢,還不如去好好學一門手藝,或者送去當個兵吃吃苦頭。
家裏的孩子方季康心裏都有數,明南顯然是被慣壞了的,一點也不懂事,做家長的,孩子做錯事就知道打,明南小時候被于老太寵壞了,在他們面前還收斂一些,真應該送去吃吃苦。
但做父母的,方季康也能理解于振國夫婦的心,就也試着幫他們打聽了一下,這個分數怎麽樣才能上那幾所學校,反正肯定是要出錢的。
方季康問了幾個三星高中,基本上都要出一萬左右,于明南這個分數和錄取分數線真是差了十萬八千裏,有些人家差個幾分,出一萬,校長還是看在他的份上,給了這個價格。
Advertisement
于老太張嘴就是:“XX中學呢?”
李利芳當場就笑了:“那可是最好的高中,明南這分數差得可不是一點兩點吧。”
瞧于振國和王芬的神色,竟然還有些期待,他們可不就是想搭一下方季康的人脈,如果他們找人,肯定沒辦法,可方季康肯定有啊。
于麗鳳看不過去,道:“明南這個分數,上個三星高中就不錯了,進XX中學有什麽用?又跟不上,更不學了。”
于老太嘟囔:“這最好的肯定教的好,也都是好學生,指不定明南就跟着上進了呢!”
方季康就告訴他們,這個分數進去,大概得要去捐一棟教學樓,夫妻兩沒了妄想,在三星裏選了一所相對較好的,交了擇校費進去的。
還好方家的孩子讀書都不錯,方毅是W市第二好的高中,宋俊凱小時候皮,長大了倒也認真了,中考大爆發,考進了全市前五十名,方小琴送他去蘇州市裏的一所高中就讀。
也讓方季康少操了好幾份心,不由得感慨:“其實孩子最重要的反而是上小學前那幾年,那幾年教好了,長大了大差不差。”
等把孩子們都送回去,方季康說要請上海的朋友來家裏吃飯,和他們一樣,住在這個小區,就是經過他介紹,才買的這個小區。
據方季康說,他們這個合作一做就許多年了,當初康達還沒叫康達的時候,多虧了他這一單生意,廠裏才有起色的。
當天一大早,于麗英就去買菜了,方季康親自下廚,聽到門鈴響了,方知濃去開門。
一家三口穿着休閑卻不失體面地提着東西站在門口,方知濃道:“是周叔叔嘛?爸爸!周叔叔來了。”
周建為笑着說道:“濃濃都這麽大了,上次見到你還小不點一個。”
方知濃是真不大記得,只能笑着說:“叔叔阿姨,你們快進來坐吧。”
方如初過來幫忙提東西,方季康和于麗英從廚房裏走出來:“老周來了啊,先坐先坐,今天嘗嘗我的手藝。”
于麗英嗔怪道:“你們還帶什麽東西啊,以後就鄰居了。”
周太太笑着說:“一點點小禮物,給孩子的。”
周建為擺了擺手:“一回生二回熟,第一次來要的。如初都這麽大了,阿樾,在學校有沒有見過如初哥哥?”
方知濃有些被周太太那一身淡雅的氣質給迷住了,周太太完全就是那種知識家庭出生的女性,溫婉知性,忍不住看了好幾回。
周樾無奈地說:“爸,我是初中部的。”
方如初笑着說:“以後肯定就能見到了。”
“對,以後你們三個一起回來一起去學校。”方季康高興地說,想起廚房裏的菜,忙道:“你們先坐坐,一會兒就可以吃了。”
周太太柔和地望着方知濃,親和地說:“濃濃長得像季康,還是季康和麗英有福氣,女兒多乖啊,原本我生阿樾還想着要是個女孩子多好。”
周樾好似習以為常,方知濃覺得這母子倆長得真的挺像的,周樾那種清貴的氣息大抵也源自其母。
“喏,跟老方說,這閨女給我們讨回去做兒媳婦了。”周建為半開玩笑地說。
方如初有些不悅。
方知濃倒是沒尴尬,俏皮地回複道:“這可不行,新時代可不興指腹為婚。”
周建為和周太太都笑了,周太太白了他一眼:“在孩子面前亂開這種玩笑,你讓孩子多尴尬。”
周樾和方知濃對視一眼,都客氣中帶着疏離。
周建為讪笑,卻更加喜愛這姑娘,落落大方進退有度。
恰好夫妻兩做好菜了,到飯桌上去閑聊了,方季康做菜還是很像樣的,于麗英反而不如他,幾道大菜都是方季康做的。
周建為稱贊道:“沒想到你還有這一手,看來以後可以經常來蹭飯吃了。我和雪蓉都不會做飯,小的時候我家小子最怕我們做飯了。”
周樾慢悠悠地夾菜,道:“你們哪裏是做飯?分明是燒家。”
周建為罵了句臭小子。
兩家一直保持着多年的交情,方季康提起當初那一段艱難的日子,還是很感謝周建為,周建為比他先富起來,當時在上海已經發展很不錯了。
方季康說道:“濃濃如初,你們還記得小時候,我給你們帶回來一套積木不?就是你們一直玩的那個樂高,喏,就是阿樾的,我看阿樾玩得這麽好,就本想問一句哪裏有的賣,你們周叔叔就做住把阿樾還沒玩的積木讓給你們了。”
方知濃愣了一下,這件事情她肯定是記得的,那是她第一套樂高,還在W市的家中收藏着。
周樾朦胧之間有了一些印象,他和方知濃脫口而出:“樂高城鎮!”“那套樂高城鎮嘛?”
方知濃笑着說:“那套還在我W市的家裏,那套真的很經典。”
周樾疏離也淡去幾分,道:“對,那套我後來再買已經停産了。”
周樾為什麽會記得,大概就是因為後來他想要再買一套的時候,就告訴他,這一套沒有了,人對于求而不得的東西總是會念念不忘。
“我下次把它帶過來,這也算是老古董了。”方知濃稍感歉意。
周樾笑着點點頭,岔開話題:“你買了最近新出的那套太空系列嘛?”
兩個人都是樂高的愛好者,聊起樂高來,就少了那一份生疏。
兩方父母喜聞樂見,方如初卻是挑了挑眉,盯着對面那小子似有似無地看了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