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素餅、酸梅湯
素餅、酸梅湯
仲秋時節的晌午,天氣異常悶熱,連吹來的幾縷風都是溫熱的,非但沒能解暑,反倒平添了幾分燥熱。
山腳下的茶鋪裏,正坐着幾個過路的旅客。
因着炎熱的驕陽,茶鋪在樹蔭下支了幾個茶棚,茶棚底下擺開幾張看上去有些年頭的方木桌和幾條有些跛腳的長木凳,底下用石塊墊了墊,使其不至于太過搖晃。
“客人,你們的茶和點心!”一身粗布短打的夥計将一只茶壺擱到木桌上,上完茶後又轉身端了一盤簡單的點心,盤中疊放着幾塊素餅,邊上圍了些瓜子花生之類的堅果。
“嘿,沒想到這荒郊野嶺的,竟然還能吃到這麽不錯的茶點!”其中一位客人随手拿了一塊糕餅送到嘴裏,本以為這山腳下的茶鋪裏,茶水點心的味道肯定不盡如人意,只不過是趕路途中,随意歇歇,吃些茶水點心,解解渴墊墊肚子罷了。
哪知道這塊看似不起眼的素餅一入口,他就愣住了,這素餅子,怎得比他在城裏的糕點坊裏買來的,還要好吃一些?
入口先是酥松的外皮,一層又一層,咬下去又是柔軟細膩的口感,麥香濃郁,還有芝麻和花生的味道,尤其是中間包裹着一層紅糖餡,跟以前吃過的寡淡素餅完全不同,甜而不膩,配着微微苦澀的茶水一起喝,味道正合适。
“真的假的?”同行的夥伴顯然也是對這偏僻的山腳下的吃食不抱什麽期望,本只想喝點茶水應付應付,等進城後再去酒肆裏好好吃上一頓的,聞言頗有些不信,但見他真的吃了一塊還不夠,又伸手拿了第二塊,才将信将疑地試着也取了一塊嘗了嘗。
素餅的樣子和以前吃過的并沒有什麽不同,只是更圓潤了些,也更鼓囊一點,糕餅中央用紅曲點上了個紅點,看着倒是怪有趣的。
他怕被同伴給诓騙,只敢先小小地咬了一口,這一口下去,沒有咬到餡料,只吃到了素餅的餅皮,嘗來的确酥軟可口,出現在這小小的茶鋪裏,确實算是難得了。
只是他們往日裏都是吃慣了好吃食的,眼下這素餅雖然可口,倒也還算不上特別稀奇。
“你怎的只咬這麽一點?”先吃的那一位看到同伴只咬了那麽一小口,一邊忙着咬自己手裏的餅,一邊悉心指導,“這裏頭包的紅糖餡才是點睛之筆,要一口咬到餡料,餅皮和紅糖一起嚼下,滋味才好!”
同伴于是又咬了一口,驚異道:“果真如此!”
“那是,為兄還能騙你不成!”
“哎,你們倒是給我也留一塊啊!”他們還有一位同伴剛才去解了手,等他回來時正看到他的兩位同伴在争搶盤中剩餘的素餅,又聽到他們對素餅的誇贊,雖然還沒嘗過,但看他們的架勢,搶上一塊肯定是沒錯的。
Advertisement
三人把素餅吃光的同時,一旁又來了兩位書生模樣打扮的年輕人,因為晌午在茶鋪的棚下歇息的旅人不少,一旁已經沒有空的桌子,兩位書生正在跟旁桌的人商量着能否拼一下桌。
“今日似乎看到了不少趕路的書生。”他們三人還有些疲乏,看看天色,左右離進城還有五十裏地,他們又都有馬匹,在天黑之前進城不是什麽問題,于是就決定在此處再歇息一會,就着堅果喝喝茶,聊起了別的話題。
“可不是,光我瞧見的就有好幾個了!”
“你們不知道?”他們中因晚到而只吃到一塊素餅的那位,清了清嗓子,給其他兩人講解道,“馬上就到了山中書院入學的日子了!”
說着,伸出兩根手指,向兩位同伴指了指山上的方向。
兩位同伴不由擡頭順着他指引的方向看去,只見山頂遙遙,除了漫山郁郁蔥蔥的高大林木和林間蜿蜒而上的山道之外,看不到其他景物。
等他們重新回過頭來時,發現這位熱心為他們講解的同伴已經趁他們不備,把被瓜子掩蓋在下面的漏網之餅給撈出來,狠狠地咬了一口,此時正眯着眼,沉浸在紅糖的甜美之中。
“好你個老三!”
“哎你們可別冤枉我!這山中書院,真的在這山上!”只不過這山高聳入雲,從山腳下往上看,哪裏能望得到在山頂的書院呢。
“這書院是什麽來頭,很有名嗎?”他們三個關系甚好,自然也不會真的在意一塊素餅的事,況且另兩人方才已經多吃了幾塊,只是佯裝生氣,話題很快就轉回到書院上。
“這書院呢,本來沒什麽名頭,只不過這方圓幾百裏,就這麽一間書院,有想在書院求學的學子,就只能來這兒上學。”
“那這麽說來,來書院上學的,也就是附近鄉縣的學子,可這一路上,看到的不少學子,似乎是從外地趕來的?”
這些學子看着都風塵仆仆的,口音也不像是本地的,行囊包裹帶得不少,其中還不乏衣着考究,身後跟着仆從的富家子弟。
“這就要說到,去歲書院裏,來了個新的夫子。”
“不就是一個新的夫子嗎?這有什麽稀罕的。”
“稀罕就稀罕在,這位新夫子t,以前可是國子監的博士,據說還是探花出身的嘞!”
“這倒的确是個稀罕事了!不過國子監的博士,到這僻遠的書院來做什麽?”
“這我可就不知道了。”排行老三的這位吃完素餅,擦了擦手,提起茶壺給大家的杯中添了茶水,“今年的天氣真是怪得很,往年這個時候,都得穿上夾衣了,結果現在還是忒熱!”
話題于是又被引開到今年反常的氣候上,說着說着,衆人都有些發愁,也不知道這遲遲不退的暑熱還會持續多久,再這樣下去,怕是會影響地裏秋播的莊稼。
“這熱茶水喝着還是不夠給勁啊,要是這時候能來上一碗冰雪冷圓子就好了!”
“得了得了,在這郊外,有茶喝有餅吃就不錯了,哪裏來的冰窖,給你做冰雪冷圓子!還是快些喝完,早點進城吧!”
“哎幾位客官,我們這兒雖然沒有冰雪冷圓子,但是有解渴消暑的酸梅飲子,酸酸甜甜很是解渴,要不要來上一碗?”他們的對話被一旁的茶鋪掌櫃給聽了去,掌櫃圓圓胖胖的臉上堆着笑意,往一旁退了一步,露出身後的一個大木桶來。
這酸梅飲子是茶鋪最近賣得最好的,在這裏歇腳的大多都是趕路的旅客,疲乏又幹渴,加之天氣炎熱,在井水中冰鎮過的酸梅飲子,入口冰涼清爽,飲下唇齒生津,甜中帶酸,酸後回甘,比起茶水來,價錢也不貴。
今天過路的旅客尤其地多,一大桶酸梅飲子,在晌午前就賣得一幹二淨,桶底僅剩的薄薄一層只供最多三碗,掌櫃原本是打算留着自己喝的,但看到這三位客人明顯手頭闊綽,臨時就改換了主意,打算把酸梅飲子賣給他們,萬一他們喝得高興了,說不定還能給上不少賞錢。
反正自己明天也能喝上嘛,還是先賺點銀錢要緊……
幾位客人果然來了興趣,聽到價錢也只要三文錢一碗,于是都要上了一碗。
剛才來上茶點的夥計正在忙着旁邊的另一桌客人,掌櫃的見其忙不過來,就自己動手,從桶中舀了最後的三碗酸梅飲子出來,端到桌上。
酸梅飲子提前用紗布過濾了一番,哪怕是最底下的這幾碗飲子,也沒有影響口感的殘渣,依然是清爽的口感,輕松就順着咽喉滑下,不過色澤上的确要比剛做出來時濃上幾分,顯出有些厚重的深褐色來。
“好喝,果真好喝!”三人一口氣喝完,仍然意猶未盡,掏出他們的水囊來,“給我們再灌上一壺吧!”
“真是不巧,幾位客官了,酸梅飲子今日已經賣完了,剛才您幾位喝的是最後的幾碗了。”掌櫃賠着笑,面上不顯,內心懊悔着,早知道就該多準備點酸梅飲子的!
不過這準備酸梅飲子,其實關鍵不在于他,而是在……
掌櫃側轉過頭,看到他茶鋪裏的小夥計給客人上完茶水,正在爐前看着煮茶的火候,神情專注而又認真,似乎絲毫沒有注意到臉上不知何時蹭上的爐灰。
要是早知道這看起來細胳膊細腿,說話有氣無力的小夥計,居然懂這麽多新鮮玩意兒,自己怎麽說都不會只同他簽了一個月的短工契,要白白放走這麽一棵招財樹了!
哎,事到如今,想這些還有什麽用呢,悔之晚矣啊,晚矣!
在一旁忙碌的桑秋倒并不知道他的老板此時豐富的內心活動,眼下正在給三位客人打包素餅。
這素餅的新奇改良做法,其實是她想出來的。之前,茶鋪裏的素餅做得又硬又噎,寡淡無味,要不是為了填飽肚子,在這歇腳的客人都不想吃上幾口。
那天恰好是做素餅的夥計身體不适臨時告了假,掌櫃聽說桑秋也懂做餅,勉強同意讓她頂上,結果平時做一次能賣上好幾天的素餅,當天就賣得一幹二淨。
掌櫃大吃一驚,連忙去嘗了嘗桑秋留在後廚的僅剩的幾塊素餅,嚯,沒想到素餅這吃食,居然都能做得如此美味可口!
于是桑秋在茶鋪的地位直線上升,等原先做素餅的夥計休完假回來,發現桑秋頂替了他的位置,一開始還忍不住怒氣沖沖,等他嘗了嘗桑秋做的餅,就立馬說不出話來,甘拜下風。
況且桑秋來茶鋪幫工的時候,就說好只做一個月的短工,不會長留,搶不了別的夥計的飯碗。
只是令掌櫃和夥計們都沒有想到的是,桑秋竟然毫無藏私,在他們面前大大方方地就把素餅的做法給展示了出來,甚至還手把手教學指導,讓他們都把這方子給學了去。
桑秋的動作熟練又利索,很快就把客人們要的素餅用油紙給打包完畢,再用麻繩捆起來,系了個結,方便提拿。
“給,幾位的素餅,都給包好了。雖說這素餅稍放上幾天不成問題,但容易受潮變得不酥脆,還是盡早吃更好些。”掌櫃從桑秋手裏接過素餅,幫幾位客人裝到他們的鞍袋裏。
這幾位客人果然出手大方,除了應付的茶水點心錢,還另外給了不少賞錢,其中也有桑秋的一份。
桑秋拿着賞錢,心裏美滋滋的。這大頌朝有着給賞錢的風俗,差不多就類同于現代社會裏的小費,衣食住行,凡是有關服務行業的,或多或少,都會收到客人給的額外賞錢。
她把賞錢收好,見兩桌客人都吃飽喝足,相繼離開,茶鋪一時不是太忙,于是又一頭鑽進後廚,幫着做新一批的素餅。
一直到天色漸沉,香噴噴的素餅熱騰騰地一鍋接一鍋地出鍋,桑秋才想起來,這一天除了一大早吃的一碗陽春面,還沒吃過別的東西。忙起來不覺得,現在手頭的活幹完,桑秋才覺得腹中空空,需要進食。
正想着晚上的暮食吃點什麽,桑秋就聽到掌櫃喚她過去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