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三合一
三合一
下午三點, 五組嘉賓準時在村口集合。
“下午好,這個村子以木雕出名,男女老少多多少少都會寫木雕的手藝。” 劉鵬拿起來面前栩栩如生的木雕介紹說, “木雕藝術起源于新石器時期,距近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
“今天咱們大家一起走進木雕藝術當中,跟着老師傅學一學怎麽雕刻。”
劉鵬說完又給大家介紹身後站着的木雕老師傅們。
他們都是村子裏雕刻了有三十年以上的老師傅。
這一期劉鵬不光是直播綜藝,還和當地政.府.聯手來扶貧, 盡力改變村子落後貧窮的局面。
來之前劉鵬了解過這個村子, 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很多人都掌握着木雕技術, 不過現在需要木雕藝術品的越來越少。
除了附近的村鎮,銷路根本打不開。
村鎮哪兒有什麽消費能力,都是買些小物件。有錢的人家又是喜歡購買收藏那些朋友推薦的大師傅雕刻的, 像是他們這種山村的手藝人, 根本走不出去。
尤其是近幾年, 越來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 都放棄了從小開始學的木雕手藝。
木雕手藝是村子裏老一輩留下來的手藝,村長希望能留下來。
可是大趨勢變了。
有些村鎮變成了旅游景點, 家家戶戶不是改造成民宿就是變成飯店, 不說賺的盆滿缽滿,養活一家子不是問題。
村長二十多歲的時候也想要村子成為個旅游景點,可是這裏太偏僻了,只有那麽一條路, 山高路又險,不安全。
村子裏的風景再怎麽漂亮, 進村的路危險也吸引不來游客。
Advertisement
五年, 村長折騰了整整五年。
他年年都去縣裏找人幫忙,今年是頭回收到答複的一年。
————縣裏說, 有許多大城市的明星想要來這裏拍節目,給介紹到他們村子去。節目是直播形式的,只要明星們一進入村子,他們就會被全世界看到。
一切全看村長能不能自己把握住機會。
村長和劉鵬打電話溝通确認,又去外出打工的兩位老師傅家中一遍遍拜訪,求着老師傅們請幾天假回來。
劉鵬想要村子出五位老師傅配合完成一個雕刻環節,村長也知道這是宣傳村子的好機會,不能找人應付。
有兩個手藝最好的老師傅,在去年也随着年輕人外出打工去了。
村長去了天天拜訪,才将人請了回來。
村長看着五位老師傅站在鏡頭面前,他眼眶控制不住的發熱。
等再攢攢錢,村子裏修修路,日子總能越過越好的。
*
“這是鄭師傅家裏,鄭師傅家的木雕是村子裏存量最多的,咱們今天學習雕刻的場地就在這兒。” 劉鵬走在最前邊介紹着。
然後他把話遞給了五十多歲的鄭師傅,讓他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木雕。
姜臨看着剛才還沉默腼腆的鄭師傅,在談論介紹自己喜歡的木雕技術時候,侃侃而談,毫不怯場。
她的目光從鄭師傅兩鬓斑白的發,一直往下打量着這位老師傅。
最終目光在老師傅半空中揮舞的右手上停下,更确切來說是他右手大拇指的斷指上。
殘缺了手指,照樣把木雕學的出神入化,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不知道下了多少苦功夫。
“各位,在動手學習木雕之前,我先講幾點注意事項,一定要戴好防割手套,別看它醜,作用可不小呢。” 鄭師傅說完,拿起身側的袋子,挨個給嘉賓發防割手套。
小朋友們還小,別說刻刀了,吃飯的時候自己的筷子還不一定能夠握得住,節目組給小朋友們安排的是上色彩繪。
雕刻好後第的木雕,由小朋友們統一上色。
五張桌子,坐着五組嘉賓。
由于姜臨和弟弟都是成年人,兩個人由鄭師傅負責教導雕刻,其餘的嘉賓都是一對一。
姜臨第一次接觸這種手工木雕,對一切都很是好奇。
“剛開始學先從最簡單的圓開始,先在腦海中想一想自己喜歡的圓形的圖案、動物或者卡通形象都可以,不要太複雜。” 鄭師傅一邊擺放木頭,一邊對兩人說。
他們木雕藝術也在随着時代發展不斷變化,他都給小孫子雕刻了許多卡通人物。
什麽黑貓警長、叮當貓、海綿寶寶派大星之類的,名字很多,他也記不住,只記住了那些都是卡通人物。
敲定下來的結果是,姜臨選擇雕刻兔子頭,姜來選擇熊貓頭。
身體不适合新手練,一整個雕刻成形的話需要投入的時間極長。
再加上嘉賓們都沒有基本功,原來需要四小時的時間,可能六七小時也還沒有完成。
會越雕刻越沒有耐心,直播間的觀衆甚至也不會長時間觀看,劉鵬不能讓那些影響直播觀看人數的事情發生。
鄭師傅指了指兩人手邊的筆說:“下邊就把你心目中想要雕刻的圖案畫出來,你想象的兔子是什麽樣的,那就在上邊畫什麽樣。想象的熊貓什麽樣,就畫一個什麽樣的熊貓出來。”
畫畫這件事情姜臨與姜來都有基本功,寥寥幾筆便勾勒出圖案雛形。
幾張桌子距離近,姜臨動作的迅速讓隔壁桌上的時瑜白信心大漲。
“那我就選擇蛋仔,不過是多了手和腳而已。” 時瑜白自信滿滿。
隔壁桌子畫的都很規矩板正,他的小羊蛋仔也不會很差。
時瑜白執筆,在畫第一個圓的時候就犯了錯。
“師傅,這我能不能再換個新的,身體好像太圓了。” 時瑜白不滿地看着木塊上的圓形。
他想要的蛋仔應該是橫向兩邊橢圓一些,他畫的整體都是圓潤的,第一筆就很不完美。
登時讓時瑜白懷疑起了他的小羊蛋仔,那接下來還會好看嗎。
師傅看了眼,輕飄飄地道:“這樣就很漂亮,新手第一次這樣的表現堪稱完美,根本不需要換,都快趕上我當年了。”
話一出口,時瑜白的滿意度瞬間提升。
師傅則是繼續微笑在旁邊指導。
這些他都懂,明星需要誇獎。
參加節目前,村長耳提面命培訓他們幾人,對于明星不能像對自己徒弟或者村子裏那樣嚴格。
徒弟畫錯了或者雕刻錯誤,打就完了。
不打不長記性。
明星是萬萬不能的,他們幾人教導徒弟是手中持的木板都給沒收了。
一切的要求都是要誇贊。
不管做成什麽樣,都要誇獎。
要誇第一次做成這樣很厲害了。
堅決要把他們誇到自信心爆棚。
不然的話,下次誰還進他們村,誰還會想要來跟着學木雕。
葉恬恬實在是不想要學雕刻,沖着那醜陋的防割手套,她這輩子都不會推薦人來學木雕的。
她的世界不能出現這麽醜陋的。
礙于這是場直播,她忍下了,不過剛戴上她就又取下來了。
葉恬恬狀似猶豫了一會兒,兩側臉頰染上紅暈,有些不好意思:“師傅,有沒有小一點兒的手套,我手太小了,戴上這個手套有點大,不是很方便。”
師傅皺眉看向面前扭捏的女明星,壓下心中的無語,解釋說:“防割手套都是這樣的大小,大家戴的都一樣,你戴上後讓手指頭用力向前,試一試。”
別人都能戴,就她不能戴。師傅心中有很不好的預感,直覺面前的女明星事兒多。
葉恬恬順勢提出:“那我不戴呢,直接握着刻刀好像更順手。”
師傅真的忍不了了,剛才講的第一條就是必須要戴上防割手套。
學雕刻不戴防割手套,就相當于騎電車不戴頭盔,開車沒有駕駛證一樣,都不是安全行為。
師傅是真的煩這樣磨磨唧唧的人,冷冷地說:“她都能戴上你咋不能哪兒,我看着她的手更小。”
村長一直站在後邊,注意到他的發言,咳嗽了一聲提醒。
師傅這才想起來培訓時候說的要誇獎,這可是明星,他們村子現在需要關注,這可都是錢,千萬不能和錢過不去。
果然,自我疏導了一番,師傅把葉恬恬當做錢來看,誰也不會嫌棄粉紅紅的錢對自己講話。
“我不是那個意思。” 師傅扯了扯嘴角,牽出一抹微笑:“我是說你戴上比她戴更合适。”
話語中的“她”指的是右手邊的清歡。
清歡比葉恬恬要矮一些,骨架也更加纖細。
清歡刻的好好的,聽到隔壁師傅對葉恬恬說的話,“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她手中還握着刻刀,胸腔的震動讓她身體也随之抖動。
剎那間,手中的刻刀沒有握好,從她畫線的部分劃了出去。
清歡的笑随之變聲成了惋惜:“哎喲喲喲,這給我心疼的。”
葉恬恬相當尴尬地在那裏,她剛說自己手太小不合适,這邊師傅又說她戴上剛合适。
讓她現在有些下不來臺。
交待出去讓出去買皮筋的小孩兒回來,村長拿着皮筋上前解圍,賠笑道:“不好意思,是我這個做村長的沒考慮周到。”
“主要是平時來做木雕的都是我們這種漢子,不講究慣了,沒有像你們這樣漂亮的大明星。” 村長伸手遞上剛買來的皮筋,“這是我剛讓人買來的皮筋新的,綁上應該就不會出現什麽問題了,怪我才想到這回事兒。”
說完村長先給了葉恬恬一對皮筋,然後挨個桌子開始發放皮筋。
他是村長,要顧全大局,考慮到方方面面。
只給葉恬恬一個女明星的話,會顯得事兒有些多。
清歡是真的需要皮筋,她對村長道了謝,然後直接套在了手上。
姜臨也套上了皮筋,她心裏也在吐槽葉恬恬事兒多。
這麽愛對比喜歡和別人形成對照組的人,最終肯定會被自己造的孽反噬。
女嘉賓都套上了皮筋,只有葉恬恬
————這個憑一己之力讓她們獲得皮筋的中心人物,只有她沒有戴上,也沒有像村長說謝謝。
直播間的網友對這次事情的發生,展開了激烈的讨論。
【村長真不容易,照顧完這個又照顧那個的】
【葉恬恬是不是有啥大病,解決問題的方法也給了,這又不戴了】
【我發現從上節目開始,是不是直播都是照妖鏡,平常慣會裝模作樣的明星,遇到直播都顯出原型了】
【葉恬恬比清歡還大只,還她的手小,再小也能戴上手套啊】
【她簡直是沒有腦子,防割手套防割手套,不戴上萬一她受傷了,她的那群有毒粉不得把節目組撕了】
【我就沒有見過這麽能折騰的明星,之前還說什麽善良恬,這都是哪裏凹出來的人設】
【村長為了照顧葉恬恬的情緒,買來了皮筋給所有嘉賓都發了下去,只有葉恬恬嫌棄沒有戴上,男嘉賓是不需要,她手那麽小為什麽不戴上呢】
……
葉恬恬的人設從上了直播綜藝就開始一崩再崩,讓某些有心上直播綜藝蹭蹭熱度的藝人望而卻步,生怕一個不小心會在鏡頭面前沒收住。
錄播綜藝可以剪輯拼接,直播卻是不行。
姜臨學東西快,又有畫畫功底在身,她和姜來是最先完成的一組。
“不錯,第一次能雕刻成這樣相當不錯。” 鄭師傅豎起大拇指誇贊。
他只是在旁邊進行了簡單的指導,一切全靠他們倆悟性快。
時瑜白雕刻的蛋仔,最終在師傅的誇贊中,成型的是個奇奇怪怪的樣子。
當他畫的兩邊腿不對稱時,師傅誇獎:“不對稱才是最美的,也代表了獨一無二。”
當他耳朵雕刻成了三角形時,師傅稱揚:“這就是藝術,這才是藝術!”
當他滾圓的身體逐漸變方時,師傅感嘆:“多麽美麗又獨特的蛋仔,讓人看了就想收藏。”
在師傅的一路鼓勵下,時瑜白的小羊蛋仔奇奇怪怪,但也真的好可愛
————醜的可愛。
殊不知師傅在看到時瑜白終于雕刻完成的時候,後背已然是大汗淋漓。
他畢生的知識大概都用在了誇獎時瑜白身上。
那些贊揚的話讓他說的根本不通順,不過總算是讓人完成了雕刻。
上色環節就容易多了,随意選擇顏色,怎麽塗抹都可以。
姜臨塗了一個藍色兔子,她覺得這裏的天空很澄澈漂亮,她要擁有一個天空般幹淨的兔子。
姜來的熊貓色彩就更多了,揚言要補足大熊貓沒有彩色的遺憾,讓熊貓看到彩色。
所以,除了黑白兩種顏色外,這裏有什麽顏料他就給熊貓頭塗抹什麽顏料,成為了最花的一個木雕。
雕刻完天基本上也黑了,葉恬恬那個事事要追求一衆嘉賓中最好的性子,雕刻出來的卻什麽也不是,天黑了也沒有雕刻完。
“好,大家完成的都差不多了,也不能白白讓師傅們教導咱們,這頓晚飯大家露一手請五位師傅,作為答謝。” 劉鵬話一出來,沒有完成的嘉賓也不再讓她動手了。
天黑了哪怕是燈光再亮也有危險。
劉鵬設置這個環節,是希望大家有團隊意識,能夠凝聚在一起,齊心協力做一頓飯。
沒有誰是全能的,每個人都有各自擅長的。
你擅長煲湯,他擅長炒菜,另外一個擅長做面點。
大家從五湖四海聚在一起,沒有說誰是全能的,把自己擅長的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力,節目才會越做越好,這頓飯菜才是完美的。
“要不這樣吧,咱們一起做飯,還在這裏,從家裏做好飯後端出來,在這兒熱熱鬧鬧的,怎麽樣?” 姜臨提議說。
自己家裏和沒有什麽多好的菜,中午就那麽一塊肉,節目組提供的是面粉、大米和雞蛋,保證他們這群嘉賓能湊合生活。
感謝五位師傅對他們今天的教導,怎麽能用那些簡陋的飯菜。
姜臨想其他人家裏肯定也是這樣的情形,時瑜白就更不要說了,他只會做一頓泡面。
他們倆的桌子相鄰,那位師傅是怎麽誇獎時瑜白的她都看在眼裏,這麽有耐心的好師傅,用一頓泡面打發,那實在是說不過去。
他們家有豬肉,時瑜白提供老幹媽增味兒,清歡提供餃子,馮韻提供羊肉,葉恬恬貢獻出獲得的大蔥。
姜臨想,再加上雞蛋,他們不說能夠湊出一頓特別豐盛的飯菜,但絕對不會太簡陋。
加在一起發揮出來的力量比單一的力量要大得多。
姜臨的提議,時瑜白第一個同意,他本來就是要去姜臨家蹭吃蹭喝的。
馮韻也沒有意見,她單獨招待的話就是一盤炒羊肉,她自己都嫌可憐人,有些拿不出手。
葉恬恬沒有意見,她可太讨厭今天教她雕刻的師傅了,半分都不想要用飯菜招待他。
更不想要在飯桌上同讨人厭的他講話,聚在一起完美避免這樣的應付。
是以葉恬恬也贊同。
接下來的時間,各自回家開始炒菜,時瑜白在姜臨家打下手,主廚是姜臨和姜來。
飯菜做好後,時瑜白一道一道用碗扣上,然後端向村口的長木桌上。
人到齊的時候,劉鵬也将中午的牛肉送了上來。
五位老師傅則是從家裏帶了飲料來,本來是酒水,還是鄭師傅說女人孩子多,大家都改成飲料。
那些飲料,還是村長幾次拜訪兩位老師傅家裏曾帶上的禮物。
飯桌上,姜來大大咧咧問了鄭師傅的手是怎麽回事:“鄭師傅,您這手是不是在雕刻的時候受的傷?”
姜臨夾菜的動作一頓,她也想知道,其他人也都看向了鄭師傅,不懂傷在哪裏。
鄭師傅伸出來右手,活動活動大拇指,讓大家看了清楚。
“不是。” 鄭師傅笑笑,“雕刻倒沒有這麽大的危險。”
他解釋道:“這是我小時候跟着大人做工,不小心被割斷的。”
“拇指斷了之後才學的木雕,到現在已經四十一年了。” 鄭師傅想了想,又說:“我十一歲學的木雕,到現在不敢數,都四十一年了。”
當年他手指斷了,再出去做工已經不合适了,只會招來嫌棄。
是他的師傅說只要肯吃苦,有毅力能堅持,便是右手只剩下兩根手指也能學木雕。
學木雕全靠自己的毅力,不看手指多少。
也是木雕給鄭師傅的後半輩子指明了方向,他靠着這門手藝養家糊口。
“可惜現在時代變了,木雕賣不出去了。” 鄭師傅悠悠嘆了口氣。
身邊一同學藝的老夥計都放棄雕刻了,不放棄不行,賺不到錢,孫子孫女未來上學都要花錢,再生個二胎,根本養活不起。
現在早已經不是給口飯就能生活的時代了。
村子裏的貧困是肉眼可見的,從進村的那條曲折蜿蜒的小路就能看出來生活的不易。
送走五位老師傅後,劉鵬拿出了嘉賓們自行雕刻的木雕,說:“咱們大家也都切身體驗過木雕,知道其中的艱難與不易,也在村子裏生活了一天,這裏少有壯勞力,都外出打工去了。”
“這裏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咱們既然來了這裏,自然也要盡一份心意。”
劉鵬話還沒說完,姜來已經在身上摸自己的錢包了,打算把銀行卡捐出去。
不止他一個人有這樣的想法,時瑜白也在四處找手機,打算直接轉賬。
姜臨問:“導演,那我們能做些什麽?” 是捐款還是幫助他們就業?
劉鵬賣了個關子,也吊足直播間的網友。
“需要做的就是今晚上好好睡覺,明天誰也別掉鏈子,明天早上七點半,我在這裏等候各位。”
吊足胃口才能讓明天的直播間人數繼續攀升,現在就揭秘那誰還有耐心看。
直播間的觀衆也紛紛表示自己想要盡一份力。
【導演把捐款通道開通吧,我們直播間一人捐一塊錢也足夠了】
【就是,咱們人多力量大,可不能讓手藝被埋沒】
【同意!咱們大家一起捐款】
【鄭師傅也真不容易,學了這麽多年,到老了雕刻的木雕竟然賣不出去】
【這種木雕在我們這兒最起碼要五十起步】
【這村子挺漂亮的,尤其是嘉賓們吃飯的飯桌這裏,可真好看,很想去,但是那條路我應該爬不上去】
……
在嘉賓們都洗漱休息的時候,劉鵬、村長和鄭師傅還在忙碌,直至月上中梢三人才分開。
第二天清晨,都起了個大早。
節目組早就準備好了統一的服裝,不是當地特色服裝,而是節目組印刷的有雕刻元素的衣服。
節目組準備的是整套服裝我。
男女同款,僅有的區別在女生下裝是裙子,男生是短褲。
其餘的從顏色到布料都一模一樣。
姜臨在綜藝上鮮少穿裙子,指不定什麽時間就要做任務,難免要跑要跳的,裙子不方便。
她穿着節目組提供的衣服,還有些不太适應。
從屋子裏換好衣服走出來的時候,姜臨吸引足了直播間的目光。
一雙長腿筆直勻稱,皮膚瓷白,只是站在那裏,就讓人移不開眼睛。
“是我臉大嗎?” 姜來在屋裏一邊穿着衣服一邊懷疑人生。
姜臨對着鏡子側編辮子,聞言問了句:“怎麽了?你臉怎麽了?”
姜來換好衣服,長舒一口氣走出來:“姐,你看看這衣服領子這麽的小,做的時候也太不合适了,總不能是我臉大。”
姜臨繼續編自己的辮子,頭也不回地說:“怎麽會是你臉大,是衣服的問題,領口那裏太小太小。”
“再沒有比你臉還完美的了。” 姜臨感嘆一句。
姜來站在姜臨身後照鏡子,擡手撥了撥額前的碎發:“我也覺得,可真帥!”
姐弟倆人在鏡子面前臭美了半天,你誇誇我,我誇誇你。
直播間的觀衆笑的肚子疼。
【這倆人變着法誇自己】
【姜臨根本不用看哈哈哈哈,只要是涉及到臉的問題,那必須和臉沒關系】
【我把姜臨編頭發的過程全部都錄屏了,那麽問題來了,我為什麽還沒有學會!!!】
【他們倆一個帥一個美,這到底是啥樣的家庭啊?啥家庭養出來這麽一對寶兒】
……
兩個人商業互吹完彼此的美貌之後,換鞋出發趕往村口。
葉恬恬在姜臨出現的時候,悄悄換了個位置。
當大家穿着一模一樣的時候,她不會站在比她高還比她漂亮的人身邊。
那樣的話她會完全淪為陪襯。
所以葉恬恬帶着葉馨馨站在最邊緣的角落。
嘉賓們聚在一起的時候,位置的排列都有要求,按照咖位去排列位置。
不然節目播出後,粉絲會為自家藝人打抱不平。
所以在葉恬恬溜去邊緣位置的時候,劉鵬又把人叫了回來。
葉恬恬和姜來的咖位差不多,兩個人是要站在一起的。
而此刻的葉恬恬再也不想着去蹭姜來的熱度了,她只想要逃離,不想和姜來同框。
在葉恬恬靠近的時候,姜臨很自然的和姜來交換了位置。
她不會給葉恬恬接近弟弟的機會。
葉恬恬喜歡蹭熱度那就蹭她的,她無所畏懼。
兩個人心态不同,直播中展示出來的表現也不同。
葉恬恬認為自己成了姜臨的襯托,整個人都有些萎靡低沉。
現在和夢境中的表現越來越不同了,姜臨的心情也越來越好。
她整個人勇往直前無所畏懼,渾身像是充滿了溫暖的小太陽,光芒萬丈的。
姜臨周身的氣勢壓的葉恬恬更加擡不起頭來。
“我先講咱們今天的任務,講完以後就開飯。” 劉鵬推着小推車出來。
小推車上邊擺放了三層木雕,小巧又精致。
劉鵬拿起來一個木雕介紹:“今天的任務就是直播,現在有很多直播帶貨大家也都清楚。”
“村子裏有許多木雕,都賣不出去,今天五組嘉賓各自直播賣貨,賣的就是這些木雕,比一比看哪組銷量最多,冠軍組有神秘獎勵。”
說完,嘉賓們用早飯,劉鵬還在布置直播間。
他們要宣傳的不僅僅有木雕,村子裏自上而下看到的風景很美,背後還有澄藍的天空,很适合打卡拍照。
難點在于這邊的路。
劉鵬也想要幫助村長建立起旅游産業,讓他們有自己的事業,而不是依靠明星帶貨的昙花一現。
統一的服裝、統一的背景、使用的也是節目組創建的賬號,要在這樣的情況下直播賣貨也有不小的難度。
“歡歡,你直播賣過貨嗎?” 吃過飯後,姜臨問清歡。
她想要從清歡那裏取取經。
在場的除了清歡以外,都沒有接觸過直播。
清歡可是一播播一天的大博主,她的能力毋庸置疑。
姜臨話音剛落,大家的目光全部聚集在了清歡身上。
清歡享受了一會兒萬衆矚目的感覺,很遺憾地說:“我也沒有帶過貨,我直播不是唱歌就是漫天聊天兒。如果知道有這麽一天的話,我一定去找帶貨大博主們取取經。”
直播和直播帶貨是不一樣的。
前者你打開聊天就行了,後者還要帶貨,是有任務要求的。
一下子就從平常的聊天變成了壓力。
“怕什麽。” 葉恬恬插嘴說:“喜歡你的人會支持你的。”
她語氣中帶着傲慢與不屑,有些藐視一切的意味。
葉恬恬心裏是真的瞧不起這些人,暗道這是一群土狗。
廣告代言都沒有拍過。
轉念一想,葉恬恬釋懷了,這群人不是歌手就是網紅,要麽就是天天被人黑上熱搜的小演員,沒有一個能夠接到代言的。
葉恬恬不想再同這群沒有接過代言不懂粉絲經濟的人講話。
接廣告代言很多都是粉絲買單。
粉絲會沖着喜歡你就去買你代言的産品,哪怕用不到也會買下來收藏。
也有很多有錢的粉絲,一下子就拍下好幾款代言的大牌來送人。
這麽想,葉恬恬的心瞬間平衡了起來。
姜臨就算比她漂亮又如何,她粉絲比姜臨多,喜歡的人比姜臨多,她演過許多電視劇,是國民小花。
最重要的是,她有顧總喜歡,顧氏娛樂的當家人。
她可是要嫁進顧家的女人,絕對不能在這麽點小事上內耗糾結。
姜臨感受着右手邊的葉恬恬神經兮兮的,眼底對他們隐隐有些瞧不起。
她也不知道葉恬恬在高傲些什麽。
吃過飯,工作人員搬來了直播的桌子。
木雕産品全部都擺放在桌子上,桌子的前方是三腳架。
身後就是自然光,陽光是最好的濾鏡,劉鵬又給節目組省下了一筆燈光支出。
“嘉賓們各就各位。” 劉鵬掃視了一圈五張桌子,确定都沒有問題,并且身後懸空的地方都圍有欄杆确認安全後,說了開始:“三二一,直播開始。”
五組嘉賓的桌子之間,相隔十來米,保證直播間不會串聲。
劉鵬節目組的直播也照常開着,他們綜藝直播沒法帶貨上鏈接。
*
節目組把五個直播間的鏈接都分享在微博,再加上粉絲們自己口口相傳,直播間的流量是源源不斷的。
姜臨也不算第一次接觸手機直播,上次她去劇組體驗的時候,也是自己對着手機直播。
不過帶貨直播還是第一次,那時候也不讓看評論,現在可以大大方方的看直播評論。
“Hello大家好,我是姜臨。”
“我是姜來。”
姜臨對着直播間揮了揮手打招呼,她清楚地看到直播間右上角的人數才一百七。
“現在直播間的人數一百七,好像太少了。” 姜臨戳戳姜來的胳膊,說:“你發發微博,咱們直播間的人數這也太少了。”
不遠處的葉恬恬,耳朵一直在豎起來監聽這邊。
她早在直播開始就發了微博,希望粉絲能多多支持她。
葉恬恬看了看直播間右上角的人數後,揚聲喊了出來:“現在直播間人數已經到三萬加了,非常感謝各位寶寶的支持。”
清歡默默看着自己快要十萬的人數不說話。
別的不說,她自己就是主播,網絡上的粉絲量還是很可觀的。
姜來發完微博以後,就當成了人形支架,手裏拿着木雕讓姜臨介紹。
“直播間的朋友們,你們好呀,可以看看直播間的鏈接,你們看看又沒有喜歡的木雕,喜歡就可以帶走,快遞包郵到家。”
“這些木雕都是師傅們精心雕刻出來的,放在家裏當裝飾品或者是給小朋友當做玩具也可以,木雕表面打磨的都很光滑,不會有毛刺出現。”
姜來還很配合的用手在木雕表面摩擦。
他們兩人都沒有直播帶貨的經驗,直播間最忌諱放不開。
姜臨遠遠瞧了一眼,時瑜白和清歡都在唱歌,葉恬恬自己不知道在那裏講些什麽。
他們倆總不能也唱歌,最後還是直播間的評論給姜臨想來了辦法。
【姜臨姐姐,你可以讀讀直播間的評論】
姜臨看到了這一條,反正他們直播間現在人數還沒上來,幹脆就先讀評論聊聊天。
“謝謝這個名字是兩條橫杠的小可愛建議,那我們就開始讀評論啦,大家有什麽問題都可以發出來。”
姜臨調整了一下凳子,讓她和姜來對準手機屏幕上的評論。
姜臨微微低頭看向評論開始解答:“我身上的衣服嗎?”
她捏起衣角繼續說:“這套衣服是節目組提供的,姜來身上的也是。穿上還挺舒服的,不過領口這裏做的有點緊,不太建議。”
“衣服沒有鏈接,大家可以看看這裏的木雕,木雕的鏈接都在直播間,喜歡的可以拍下來。”
直播間要不停的講話,姜來也讀了一條評論,“問問我姐昨天的發箍是什麽牌子的,你很喜歡。”
姜來發現直播間的很多評論都是問姜臨要這個要那個的。
中間夾雜着幾條誇贊姜臨顏值的。
姜臨也看到了要發箍牌子的評論,她現在可是在給木雕帶貨,怎麽可能提其他牌子的名字呢。
不過姜臨也注意到評論區那麽多好奇她身上穿的戴的,她腦海中有個大膽的想法。
她也挑選了一個木雕捧在手裏。
然後繼續讀評論。
直播間的人數攀升的很快,微博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
“有小可愛想要我出一個編發教程,這個頭發就是側邊的麻花辮,在編的時候大家弄的松散一些就可以了。”
姜臨用拿木雕的手撥弄了一下頭發說:“個人認為啊,麻花辮的精髓是淩亂,亂一點風吹吹很美麗。”
“不過再怎麽美麗也沒有我手上的木雕漂亮,有喜歡的小可愛就直接拍下來,還喜歡哪個我可以拿起來讓你們仔細看看的。”
姜臨的直播葉景澤是知道的,他時時刻刻都在帶着藍牙聽直播。
直播間的鏈接葉景澤都看了,木雕藝術品做的确實很棒,不過倆人一件也沒有賣出去。
直播間的評論半點兒都沒和木雕扯上關系。
葉景澤合上了文件,開始打字發言:
【木雕存量多少,我想要的木雕很多很多。】
姜臨在一衆評論中,一眼就看到了這條評論,她帶着欣喜念了出來:“名字是‘鄰家哥哥’的小可愛,問木雕存量多少,你想要很多。”
姜臨剛把這條評論念出來,旁邊蹲着的村長聽到了就在一旁很小聲的喊:“七千。”
一邊喊村長還一邊比劃了個“七”,擔心聲音小了姜臨聽不見,他又用手比劃。
“存貨量有七千,不夠的咱們師傅還會雕刻的,都可以直接拍下來。” 姜臨聽到了,朝村長那邊比劃了個“OK”的手勢。
葉景澤問了問,還沒有開始拍,七千個木雕對于他來說還有點兒少,集團員工不止七千。
問完問題以後,葉景澤開始研究直播間的禮物。
他打算刷會兒禮物,多咨詢關于直播的問題,堅決不能讓姜臨直播間冷場。
禮物刷完還是沒有人拍木雕的話,他會直接拍下來。
姜臨見到終于有人問直播了,講的更加努力了。
還沒接着講兩句,她看評論的地方就被擋起來了。
————屏幕中間突然冒出來粉藍相間的旋轉圖案,在她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圖案上方緩緩出現了三個字“嘉年華”。
圖案持續了三秒,消失後姜臨精準捕捉到評論區的解釋,明白了嘉年華是直播間有人在給他們刷禮物。
嘉年華也是直播間價格最高的一個禮物。
姜臨想說不用刷禮物,可以拍下來木雕,回去還能欣賞。
話還沒說得出口,一下子又是十來個嘉年華。
都是來自同一個ID——鄰家哥哥。
葉景澤刷完禮物,又在評論區發問:【你昨天雕刻的木雕賣不賣?】
經過十來個嘉年華的閃爍,姜臨對“鄰家哥哥”這個ID已經非常眼熟了。
鑒于對方刷的那些嘉年華,姜臨說:“那個木雕我可以送給你,謝謝你,不用再刷禮物啦。”
“喜歡的話可以點進商品鏈接,帶走自己喜歡的木雕。”
不知是葉景澤問題的帶動,還是姜臨手持木雕的宣傳,原本為零的銷量開始有了變化,并且不斷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