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章
第 29 章
二人一到安洋城門前,就被眼前熱鬧繁華的景象震驚住,若說這裏是京城,差點貴氣,可若說這裏是靠近邊關的縣城,這位未免也過于繁華了。
即便是處于南下北下必經之路的德康城,也不見有這裏一般的繁榮,百姓們身上穿着的衣服幾乎沒有補丁,穿錦緞的雖是少數人,卻也不少見。
二人牽着馬順着人流往前走去,遠遠地就看到衙門口排了不少的人,他們都舉着手嚷嚷着什麽。
楊淼和徐朗對視一眼,牽着馬湊在了人群的身後,這才聽清那些什麽在說什麽。
“我之前接過活兒,我繡工好,做出來的衣裳針腳密實。”
“我也會,我年輕的時候,還幫着炎照軍做過鞋子呢。”
“好好,你們都到左邊排隊,一件衣服押金一百文,繳納押金之後拿好契書領取衣料,會木工的人到右邊排隊登記。”
衙門口一個衙役大聲嚷着,原本混亂的人群,逐漸有了秩序,反倒顯得楊淼和徐朗二人有些突兀,那衙役看着他們站在原地未動,不悅的蹙蹙眉。
“你們二人會做什麽?”
這話把楊淼問得一愣,徐朗下意識回道:“我會行醫。”
衙役聞言一臉的不耐煩,氣呼呼的揚了揚手,“閑雜人等不要在這裏擋着衙門口,郎中過來湊什麽熱鬧。”
被人轟趕,楊淼和徐朗也沒有不開心,他們心裏裝着事兒,便也沒有多留。
“咱們現在去哪裏?直接去村子裏?”楊淼有些不知道該如何下手,這事兒若想知道因果,還得等着他父親過來才行。
“這事兒不急,咱們還是先回村裏,說不定村民也能多少知道些消息,衙門這邊咱們再做打算。”徐朗有了功名在身,但未領官職,即便是想去衙門裏打聽,也不是容易得事兒。
“好。”
Advertisement
兩人騎馬回村,這裏的一切對于他們二人來說過于陌生,卻又十分熟悉,這條官道上的一草一木未見先聞。
周圍的田埂子,都如同腦海裏浮現出的樣子一樣,故事聽得多了,此刻再見這些絲毫沒有陌生生疏之感。
楊淼指着不遠處的田埂,“朗哥哥你看那邊,是不是爹爹說救助那對姐妹的地方?”
炎照軍在這裏起疑,也是因這裏靠近邊關,時常有敵軍偷襲不說,就在楊昭和溫煜相識的那一年冬日,一場大雪降下,死了不少的人,當時的朝廷不僅不去救助,還因為擔心天災之後有大疫,于是派出官吏在村子裏放火。
他們要燒死那些逃過雪災之人,有那麽幾個不服天命的,在混亂中逃了出來,變成到處流浪的村民,甚至還想着在夜間偷襲槐柳村,占為己有。
溫煜和楊昭在這裏救助了一對姐妹,從她們嘴裏得知了流民的計劃,不僅保住了全村的人,還将那年輕的流民招攬進了炎照軍中。
這段故事楊淼十分喜歡,總覺得十分刺激緊張,每次聽完,都對他父親和爹爹多了些崇拜。
比起他在京中,如同金絲雀般的生活,爹爹嘴裏講述日子,才是他更為羨慕向往的。
這會兒站在這裏,他的胸中鼓囊着一股情緒,說不清是什麽,有感動有崇拜,有對百姓遭遇的惋惜,也有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徐朗策馬來到他的身邊,看着周圍的風景,回憶着故事裏的描述。
“應該是這裏,瞧,那不是夫人說的桑樹嗎?”
他拿着馬鞭,指向不遠處的田野裏一顆茂盛的大樹,此刻那屬下站着幾只羊,一位牧羊人半靠在一塊巨石上曬着太陽。
悠閑惬意的讓人羨慕不已,那幾只羊歡快的蹦跳着,甚至還有兩只前蹄趴在樹幹上,吃着垂下來的桑葉。
這樣的日子看得楊淼心熱,嘴角忍不住勾起來,“真好啊。”
一個村民從田埂子上,挑着扁擔走過來,聞言看了他們一眼,“這不是家家都有的日子,有什麽好的。”
放羊在這裏早就是家家都在做的事兒,這位村民甚至都忘了,十多年前,別說放羊了,家裏菜園子中多長出兩顆菜,能都讓一家人開心好一會兒。
自從永安帝登基之後,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甚至都忘了那些糟心的日子。
聞言楊淼笑笑沒說什麽,和徐朗對視一眼,“走吧,老房子這麽久沒有人住,咱們回去有的打掃了。”
那村民走出去幾步,聽到楊淼這話,停下了腳步,轉頭眯起眼睛,細細的打量着他們,看了半晌還是覺得有些眼生。
“你們是哪個村裏的?”
這裏的農田離近官道,不在村子裏,可以說是三村交彙的地方,若不是他們村子裏的人,那就是別的村子裏的,村民也是好奇的随口一問。
聽他問自己話,楊淼笑着有些得意,“我們是槐柳村的。”
“槐柳村?我就是槐柳村的人,我怎麽不認識你們啊?”
不過一炷香的時間,楊淼和徐朗騎馬來到村口的時候,村民們都等在那裏瞧着,女人家手裏還在做着針線活,男人手裏雖然握着鋤頭,可也瞧得出,早就等在這裏,并沒有勞作。
以為白發蒼蒼的老人坐在一旁,看着他們下馬走近,他在周圍人的攙扶下站起來,眼睛眯着讓人看不到他的目光,眼尾向下耷拉着。
顴骨側面還有幾個老年斑,腰背彎了下去,走起路來也是搖搖晃晃。
楊淼看出他這是沖着他們過來的,于是趕緊上前一步,不待他開口,那老人倒是先問道。
“你們真是楊家的孩子?”
故事的确聽了不少,可聽得再多,楊淼也認不得眼前之人。
只是看到周圍人對他十分恭敬,猜測着這應該是祖宗輩分最高的人了。
“正是,我父親是叫楊昭,爹爹是溫煜。”
聽他這樣說,周圍的村民都有些激動,不由得竊竊私語起來,只見眼前的老人聽完開心的笑了。
“好啊,好啊,老朽還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楊家的人了,你父親和爹爹可還好?”
老人身上的親切感讓人無法忽視,雖是第一次見面,可楊淼就是覺得熟悉親切,将手裏的缰繩遞給徐朗,他轉身攙扶住老人家的手臂,溫聲的回答着對方的話。
“我父親爹爹都好,我還有個雙生哥哥,過幾日他們就回來了,這不是讓我們先回來收拾一下,擔心家裏住不下這麽多人,張奶奶還把他們家的鑰匙交給了我,說可以收拾一下去他們家住着。”
老人家笑呵呵的,聞言笑聲一頓,遲疑的問道:“張奶奶?可是張喬他娘?”
“正是,張叔現在是戶部尚書了,公務在身不能回來,他們還叮囑我,回去的時候,給他們捎帶些咱們村子裏的山芋,說京城裏的山芋,都沒有咱們槐柳村的好吃。”
幾句話下來,村裏的人也不在懷疑對方的身份,若說承恩伯一家的情況,村裏都是知道的,可連張家的事兒都知道,那絕對錯不了。
看着徐朗和楊淼二人,一個儒雅矜貴,一個清秀可人,即便是穿着粗布衣裳,也遮不住那一身的貴氣,完全不像是村裏人的娃。
可偏偏,這兩孩子的父親正是村裏土匪出身,爹爹更是一個小可憐,唯唯諾諾的小哥兒,哪成想一朝成了伯夫人,還養了兩個這樣貴氣精致的孩子。
老人家開心過後,像是想起了十多年前的事兒,他眼角有些濕潤,臉上卻帶着笑。
“當年你們父親定親的時候,我還去吃席了,當時鬧出一個笑話,可把我這個老臉丢盡了,這會兒說起來,還像是昨日的事兒,一轉眼,你們都長得這麽大了。”
他拍拍楊淼的手背,感慨之後想起來正事,“收拾屋子的事兒你們不用擔心,一會兒我讓我兒媳她們過去幫着收拾,你們今日就在我家裏吃飯吧。”
“老村長,您就歇歇吧,不如讓孩子們去我們家吃,我家今日殺了雞,正好可以待客。”
老村長揮揮手,“今日我給兩個孩子接風,等着楊昭和他夫郎回來,你們再請我可就不管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