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39章
策劃案中包括家具品牌建立、整合代工廠(家具鋪)、引進招商、設店選址、品牌推廣等等,雖然只是個大框架,但能讓人看得明明白白。策劃案中還有一些沈書英聞所未聞的專業詞彙,李鈴蘭都細心地在旁邊用不同顏色的筆做了标注,整個案子,比彙報更“漂亮”!
沈書英:“這是你寫的?就昨天一晚上時間?!!”
李鈴蘭看出沈書英吃驚,但她無所謂解釋不解釋,點了點頭,直接表達訴求。
“沈老師,家具展銷會一個月後就舉辦,時間很緊張,我們眼下有兩件事得趕緊做:一,注冊公司,成立自有品牌;二,在全村乃至全鄉鎮,确定能長期合作的家具鋪,談分成簽好協議後,讓家具鋪最好在三周內趕制出用于展銷會的家具,三周後,我負責給家具拍照作圖,制作成宣傳冊和招商方案,一個月後,我和林溯拿着宣傳冊和方案去跑展銷會。”
這些舉措乍聽起來很簡單,所有事似乎水到渠成,但其實風險很大。李鈴蘭說完,期待地看着沈書英,心髒砰砰砰跳得很快,她希望有人能支持自己。
然而,沈書英卻猶豫了,合上策劃案,看向歪靠着木臺的林溯:“你什麽想法?”
林溯沒想到沈書英會問自己,看了李鈴蘭一眼,站直身體,回答道:“我覺得挺好的。”
“先一起開公司,再去說服其他家具鋪免費制作家具?”沈書英顯然對林溯的回答略有失望,以為兒子壓根沒動腦子。
林溯不服氣,賴賴地大點頭:“我知道,我覺得可行。”
一方面,他親身去過市裏,實地看過市裏家具店的情況,他和李鈴蘭觀點相同;另一方面,也是主要原因,他現在覺得,就沒有李鈴蘭辦不成的事!
李鈴蘭等着沈書英做決定,而沈書英依舊在考慮。
氣氛暫時凝滞住,這時,門外傳來一道清亮的女聲:“我不同意。”
三人聞聲看過去,是沈老師的女兒,沈婉。
沈婉是中學數學老師,平時早出晚歸去學校或做家教,相比家裏其他人,和李鈴蘭接觸得不多,但也一直把李鈴蘭當妹妹,對她很友好。她反對,完全沒有針對李鈴蘭的意思,只是因為,她不想讓媽媽冒險。
沈婉進來後,坐到李鈴蘭對面,她深知自己這是給李鈴蘭潑冷水,面上略有抱歉,先解釋道:“不好意思,今天我剛好休假,無意間聽到你們談話,我對家具制造肯定沒你們懂得多,不太懂什麽建公司做品牌這些,但我畢竟是教數學的,關于數字的內容就敏感些,聽到你們說和其他家具鋪簽協議談分成,我有些疑惑,也很擔心。”
Advertisement
她怎麽可能不懂家具制造?
家裏是幹這個的,枕邊的老公也是上門給人做家具的,她當然懂,只是自謙罷了。李鈴蘭明白沈婉的意思,沈婉就是這樣,溫溫柔柔,細心周全,做什麽說什麽都能讓人很舒服。
李鈴蘭:“沒關系,婉姐,你問。”
“好,問的不對的地方,你多擔待。”
沈婉從沈書英手中拿過筆和本子,翻到一張空白頁,在上面寫下數字“1”,問道,“歸根結底,你們是想先讓各個家具鋪做好家具,以便拍照制作成冊,在展銷會拉投資、順便售賣家具。”
李鈴蘭:“對。”
沈婉:“這些所需的家具,是讓家具鋪自由提供,還是得按照你們要求的款式、材質制作?”
李鈴蘭:“按我們的要求制作。”
沈婉點頭,記錄完畢後,在本子上寫下“2”:“大概需要多少件,預估費用是多少?”
這些李鈴蘭都粗略算過,站起身從角落自己的包裏拿出小本子,翻到計算那頁,報出所需要的家具品類和數量:“這只是暫時預估的理想數量,具體的,我還得查查其他地方辦過的展會情況,以作為參考,目前這些大概需要五十多萬。”
李鈴蘭剛說出數字,沈書英吃了一驚。
沈婉在本子上寫下“3”,繼續問:“咱們這邊的家具鋪,全部是接到客戶給的全款才開始制作家具。所有家具鋪都不會提前存貨,就算有也頂多存一兩件,只是為了趕集賣,而且這些存貨品質中下價格低廉。參加展銷會,想必都得是高品質的貨,必然需要家具鋪新做。那你們準備先付款嗎?付五十萬?”
李鈴蘭嘆了口氣,索性一股腦全說了:“我的打算是,說服各個家具鋪按我的要求,免費制作出家具,到時候拉到投資,再付他們全款。這是市裏第一次舉辦家具展銷會,到時候也會有很多市民去買家具,我們現階段沒有租金、管理費等成本,價格比其他家低,在售賣市場有很大優勢。”
沈婉:“萬一賣不掉呢?這些錢從哪裏出?”
李鈴蘭回答不上來,她有先知的金手指,有信心能賣掉,也有破釜沉舟的膽識,但別人不知道,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在賭。
沈婉的擔憂李鈴蘭理解。
媽媽沈書英已經五十多歲,辛苦大半輩子攢到一些養老錢,這個家具鋪也是媽媽半生心血。現在她丈夫和弟弟都接了沈書英的班,兩人雖然努力,但其實在家具制作上天賦不高,賺得都是辛苦錢,得靠着家具鋪謀生。
沈婉不願家人冒險,怕萬一到時候讓各個家具鋪制作的家具賣不掉,被各家具鋪追債,不僅錢不保,可能連他們家家具鋪都會開不下去,到時候家人怎麽辦?
沈婉合上本子,将手搭在李鈴蘭手臂上,宛如開解安慰妹妹似的,溫聲道:“知月,聽姐姐的,不要太激進。這個展銷會可以參加,但我是覺得,咱們用自己家家具就成,少是少了點,就當試水,如果效果好,明年再把量提上去。”
沈書英認可女兒的觀點,也勸了李鈴蘭幾句。
不可否認,李鈴蘭确實有自私的成分在,她預想中最難的,不是最後能不能賣出家具,而是最開始怎麽說服村裏各家具鋪,讓他們按照她的要求免費做家具。
她畢竟年紀小,做家具的年頭很短,但沈書英有權威性啊。
沈書英之前是老師,口碑好,之後家具鋪生意紅紅火火,通過做家具家裏蓋了二層樓房,買了輛卡車,她說話在現階段更有說服力。
眼下,沈書英顯然不可能再參與進來,李鈴蘭難度加大,但她知道,絕對不能放棄。
九十年代經濟發展快,變化也瞬息萬變,現在市裏家具市場有局限,也許明年就沒有了,機會錯過就很難再找補回來。
“沈老師,婉姐,你們的擔心我理解,但我還是想試試,你們放心,我自己有分寸。”李鈴蘭擡了擡唇角,語氣輕松,好似開玩笑似的說,“那咱家家具鋪,可要先做我的第一家‘代工廠’奧。”
“可以有。”
沈婉終于輕松地笑了,拍了拍林溯的肩膀,爽朗道,“我得上班,幫不上你什麽忙,有需要這小子的地方,随便你使喚,我這個當姐的做主啦。”
李鈴蘭:“好。”
話說到此,結局明了。
雖然難度增加,但李鈴蘭想,不試試怎麽知道不行呢?
而且,說得冷血一點,沒有沈老師家加入進來,後續公司和品牌的收益全是她一個人的,是挑戰也是機遇。
沈書英心裏過意不去,畢竟她家家具鋪現在賣得好的款式,幾乎全都是李知月之前設計的,今天這事雖說沖動,但“知月”也是想帶他們一起賺錢。沈婉離開後,沈書英特意又強調了好幾遍,讓林溯接下來一個月重點幫李鈴蘭的忙,自家家具鋪的活兒他們倆都先放一放,盡管去忙展銷會的事情。
對沈老師一家,李鈴蘭是有感激,但這件事上,她知道,必須“親兄弟明算賬”,大家互惠互利而已。因此,這次合作,李鈴蘭和“代工廠”的第一份協議,便是先和沈書英簽訂的,其中包括林溯的人員費用。
李鈴蘭将林溯叫到小房間,兩人需要溝通接下來的工作內容。
“坐。”
李鈴蘭拉開椅子,示意林溯坐下,接着把本子和筆推給他,“要記的東西有點多,可能得好一會兒。”
林溯悶聲坐下,臉色很不好看。
李鈴蘭:“怎麽了?哪裏不舒服?”
林溯搖頭,把玩着筆,低頭看向桌上的本子,依舊不說話,鼻子裏悶悶地出着粗氣。
是的,他不太爽,不爽媽媽和姐姐那麽保守,但現在他還一事無成,還處在靠家裏的階段,沒有他說話的份兒,他更不爽自己幫不到李鈴蘭。
李鈴蘭歪頭,用手在他面前晃了晃:“不舒服的話,要不要先去休息會兒?”
“我支持你。”林溯擡眸,看向李鈴蘭時,眼睛裏竟有幾分視死如歸的情緒,“我覺得肯定能拉到投資,也能賣掉家具。”
啊?
原來孩子是因為這生氣。
可能因為是他畢業後第一次脫離家人,自己出去工作,卻不被家人支持,生氣很正常。
李鈴蘭微微擡起唇角,拍拍他的肩膀:“所以,我們倆一定要拼盡全力,争取把這事幹成,證明給大家看!”李鈴蘭目光堅毅,朝林溯伸出掌心。
林溯終于沒那麽緊繃,別扭地和李鈴蘭擊掌。
林溯:“開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