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發現真相
發現真相
秋東心裏有了五六分猜測, 細想下來覺得如今藍固業的處境反而是最危險的,因為封餘婉想讓她提出的過繼孩子繼承家業的提議得到藍将軍認可的話,首先要做的就是除掉藍固業。
所以他專門趁藍固業出門的時候, 想辦法給他提了個醒。
藍固業手裏握着突然從人群裏“偷襲”他的小石子,仔細一瞧發現了裏面包裹的紙條, 待看清內容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紙條誰寫的?上頭這話什麽意思?封家有人會對他不利?具體是誰?為什麽?
一肚子的疑問,可惜找不着人去問, 頭都要炸了。
他果然不适合這種動腦子的事情,出門透個氣的功夫被人告知“有人要害他”, 心情怎一個糟糕了得。
要是秋東小表弟在這兒就好了, 小表弟腦瓜子好使,一定能想明白其中關竅。
不過藍固業這人有個優點,想不明白照做就是了,秋東對他還算放心。
此外,封餘婉不是極力促成烏植回奇州一事,為此不惜和親妹妹翻臉,堪稱迫不及待嗎?
偏烏植那蠢貨真受不得激, 一心鬧着要帶老婆孩子回奇州請族老出面做主。
秋東讓人給封氏送了信,請封氏幫忙暫時拖住烏植。
封氏雖然不知兒子此舉是何用意, 依然照做了。
她跟烏植一起生活十多年, 最是知道如何拿捏對方的軟肋, 烏植再鬧的時候直接出面甩了兩個大耳瓜子, 告訴對方:
“要麽乖乖聽話, 要麽等着玉石俱焚。”
果然烏植被她被吓住, 安靜了好些日子。
封餘婉折騰許久, 想辦的事情一件都沒成,日漸暴躁, 沒少在封家鬧騰。
秋東可不管封家人正遭受着什麽,安心等人來。
藍将軍來的比他想的還要早兩日。
彼時秋東借住在榮州城外一處僻靜的寺廟,環境清幽,鮮少有人打攪,每日逗逗寺裏的小沙彌,聽大和尚講講去山下化緣遇上的趣事,順道兒聽些玄之又玄的佛法,日子過的好不快活。
藍開禮尋來的時候,秋東正趴在一顆高大的梨樹上摘果子,樹下守着一圈兒仰着小腦袋舉起手等着接果子的小沙彌。
小孩子童心未泯,叽叽喳喳,給這一處僻靜之地帶來不少煙火氣。
寺裏生活清苦,小孩子貪嘴,秋東用繩子将竹籃吊下去,裏頭清甜多汁的果子被小沙彌哄搶一空。孩子們雙手抱着足有他們小臉兒大的果子啃的滿足,仰頭看樹上靈活跳躍的秋東時,眼裏全是欽佩仰慕。
秋東在樹上和藍開禮打量的視線對上,朝對方扔了一個果子。
藍開禮準确接住,小沙彌們欽佩的目光便齊刷刷又落在藍将軍身上。
突然被一群小光頭敬佩了的藍開禮有些懵,将果子在袖口擦了兩下就往嘴裏塞:
“好甜!”
秋東自個兒嘴裏也叼了一顆,三兩下落在藍開禮面前。
“藍将軍?”
“烏秋東?”
初初見面,這位長了一把絡腮胡子,體格健壯的将軍便站在古寺的大梨樹下,盯着秋東眼睛看了許久,恍然道:
“孩子你的眼睛很像我一位故人。”
語氣裏是全然的善意。
接着對方又來了一句:
“你這張臉也讓我覺得十分親切。”
被人一再提醒這雙眼睛特別,秋東就算再傻也該注意到問題了,何況他又不是真的傻蛋。
咔嚓啃了一口這些日子很得他胃口的梨子,秋東很直白的問:
“是嗎?像誰?”
兩個初次見面之人好似也沒有太多生疏,一人一個梨子,靠着大梨樹席地而坐,小沙彌們被大和尚喊去做功課,兩人耳邊是朗朗誦經聲,便随着遠處的鐘聲,好似有些話也就能輕易說出口了。
“聽說你和固業相處的不錯,說來你可能不信,孩子你長的很像固業的生母,尤其是那雙眼睛,簡直讓人一眼難忘,方才一見,甚至讓我産生了些許錯覺。”
秋東又啃了一口梨子,心裏知道對方說這話是為了表明他對他沒有惡意,于是主動道:
“我的信您收到了?不知您是何想法?”
能來這一趟,就說明對方心裏也是存了極大懷疑的。
藍開禮三兩口啃完梨子,随手薅了一把嫩草在手上擦了擦,眉頭微皺,一番話似是經過深思熟慮後艱難做出的決定:
“你姨母為我養育兒女,操持家業,是我虧欠她良多,不論如何,此事我都得親口去問問她。孩子,她不是一個心狠手辣之人,我作為枕邊人最清楚這一點,不管你心裏懷疑什麽,先聽聽她的解釋如何?”
秋東哼笑一聲:
“她要是肯解釋,就沒有如今這一出接着一出的了。”
昨兒他去城裏溜達,還聽人說封家正鬧的邪乎着呢。
藍開禮沒解釋,打他這兒封餘婉謀算的那事就成不了,除非他唯一的孩子固業突然沒了才有可能。所以當初固業跟着妻子來榮州的時候,他便暗中派了人保護。
那些人是連妻子都不知道的存在。
他其實更傾向于妻子被什麽人拿住了把柄,不得不如此反常。
封家人拿封餘婉沒辦法是因為他們有所顧忌,畢竟封餘婉如今是外嫁女,說到底封家還得顧忌藍家的态度,不敢逼迫太過,将事情做的太難看。
當然了,其中定然也有封家不忍心對封餘婉下狠手的緣故。
可他不同,他作為丈夫,封餘婉如今執迷不悟要做那等荒唐事,他堅持的話,休了她封家都無話可說,所以這個惡人,只能他來當了。
藍開禮起身,雙手背在身後,面容堅毅,語氣也帶了幾分不容置疑:
“我沒時間這種可笑的事情上一而再的消耗,所以孩子,你想知道什麽,等去了封家再一并問吧。”
秋東将果殼準确丢進垃圾桶裏,去不遠處的水缸裏洗了手上沾染的汁水,語氣淡淡聽不出高興還是不高興:
“求之不得!”
藍将軍摸摸鼻子,心道他方才是不是表現的太嚴厲吓着了孩子?聽說這孩子和固業一般大,從小到大吃足了苦頭,過的很不容易,他一個長輩初次見面不說溫言軟語的安慰,還兇巴巴的,确實不太好。
他不過是習慣這種說話方式罷了。
天知道他見着這孩子心底抑制不住的喜悅親切差點兒讓他指尖兒都跟着戰栗。
這哪裏是妻子口中那個“姓烏的沒一個好東西,打骨子裏就卑劣”的壞種?
身上那股讀書人特有的說不出的勁兒,擱在朝堂上那些淨會扯皮克扣他糧饷的文官身上他恨不能上去揍兩拳,可擱這孩子身上,他怎麽瞧怎麽順眼,還莫名有種無言的驕傲。
就跟固業第一回上戰場活着回來,還砍了敵人五個首級時他那種驕傲一模一樣。
秋東可不知這位姨丈心裏的九曲十八彎兒,用帕子細細擦了手,将爬樹弄亂的衣袍整理好道:
“咱們這便走吧,早一日解決早一日安心,只是希望到時候局面不如将軍所想,将軍還能一如現在,秉公處理才好。”
“自然!”
藍将軍可不是個莽夫,他來之前就已經設想過最壞的局面,之所以将事情放在榮州解決,便是想着萬一封餘婉被人捏住了什麽難堪的把柄也不好傳到并州,只要她還是他的妻,那她在并州就還是風風光光的将軍夫人。
“甚好,在下正好也有一事想尋将軍夫妻問個清楚明白,那便一起吧!”
秋東順着聲音來源瞧去,竟是前些日子在榮州城見過的夏成墨夏大人。
想起這位大人當時所說,秋東心裏那五六分想法便成了七八分。
他細細觀察藍将軍的反應,果然,他瞧見夏成墨後眉頭微皺,似有兩分遲疑,同時,将一刻鐘前對秋東說的話也對夏大人說了一遍:
“敢問閣下是何人?不瞞您說,在下竟覺得與閣下有幾分相熟。”
這要再來一句“莫非是前世見過的”,豈不是妥妥的海王加登徒子?
夏成墨是個端方君子,聞聽此言也很是有禮的拱手,不過說出的話就不怎麽溫和了:
“将軍不知下官,下官卻對将軍的大名如雷貫森*晚*整*理耳,翰林院學士夏成墨,見過将軍。”
藍開禮被不軟不硬的刺了一句,面上不見惱意,眼眸微眯:
“姓夏,可是并州夏家?”
“正是,并州書院山長正是家父。”
藍開禮詭異的沉默了。
他們藍家可以說是四代從軍,打從他爺爺那代起就在軍中做火頭軍,到了他爹那代終于在羽林衛混了個百戶的職位,好歹手底下管着上百號兄弟。
他們兄弟這一代,雖然天各一方可也算更進一步。到了子侄輩更是沒敢放松警惕,嚴加教導,也算是在軍中紮下根兒去。
可他們這種堪稱是“軍方世家”的人家,自來就跟文官和讀書人尿不到一個壺裏去,從朝堂上互相攻讦到地方上互相謾罵,動不動拳腳相加也是常事。
他雖然常年駐守并州,卻從未跟并州的讀書人深入的打過交道。一來為了避嫌,二來雙方确實不在一個圈子,說起來對夏家人如雷貫耳,真真的見面卻是第一回。
藍将軍看看大外甥那雙熟悉的眼睛,再看看這位小夏大人這張有四五分相熟的臉,一時覺得腦瓜子不太夠用。
“不知這位大人尋本将軍和夫人有何事?”
夏大人還是那副溫溫和和的樣子:
“不若等見了夫人,咱們一并問吧。”
反正是不想在這兒浪費時間的意思,催促之意甚為明顯。
喲吼,秋東心裏歡呼,這下有熱鬧瞧了。
雖然他也是這份熱鬧的一部分,可不妨礙他給生活找點樂子。
三個心思各異之人同行,藍将軍也不知如何想的,放棄了騎馬,鑽進夏大人的馬車內,三人六只眼睛互相瞪視。
索性各個都是心性堅硬之輩,不會被任何人的氣場影響情緒。
夏大人還很親切的問秋東:
“你如今的身份名帖還在谷家嗎?聽聞那谷陶被判了流放兩千裏,你科舉受到影響了嗎?”
藍将軍一聽便不悅道:
“烏植究竟是怎麽當爹的,這點事都辦不妥當,怎能讓你因那種事影響前程?”
秋東瞅瞅忽然如沐春風的小夏大人,再瞅瞅莫名散發善意的藍将軍,眼角忍不住抽搐一下:
“多謝關心,知州大人明察秋毫,谷陶一人犯事并不牽連家人,也不曾影響我院試,何況他正式判刑前我已然參加完院試。”
夏大人皺眉:
“你那沒用的爹娘比我想的更加不頂用,不過沒關系,此事本官幫你料理了,你日後且安心讀書,不必為這些不必要的事情耗費心神。”
藍将軍不滿:
“雖然都是親戚,姨丈不好說的太難聽,可此事你爹娘确實太不濟事了些,往後有困難你可以找姨丈,像此次這般寫信就很好。”
秋東:“……”
你們已經崩人設了你們知道嗎?
夏大人你的高冷不可接近呢?藍将軍你的霸道說一不二呢?
這才見面多長時間,你們的人設就丢了真的好嘛?
顯然此莫名對秋東有好感的二人并不覺得哪裏不對,甚至隐隐有幾分硝煙味兒的兩人還能因為關心他而暫時統一戰線。
聽聞他打算去并州游學時,二人雙雙表示歡喜,聽聞姨母拒絕那一幕後,夏大人表示:
“她算老幾?憑什麽聽她的?”
藍将軍表示:
“她是糊塗了不成?”
秋東聳肩,糊沒糊塗,等見着人才能知曉。
不過顯然封餘婉是沒糊塗的,不僅沒糊塗,且精明着呢。
整個封家再次因秋東和藍将軍三人的到來而聚在一起時,封餘婉厭惡的看着秋東:
“怪不得這些日子藏頭露尾不敢冒頭,原來是等救星呢,将軍是你請來的!”
秋東可不慣着這人蹬鼻子上臉的毛病,自顧尋了個位置坐下,正好在藍固業邊兒上,聞言冷冷一笑:
“是又如何,我谷某人事無不可對人言,活得坦坦蕩蕩,不懼任何人,無愧于心,不似某些人藏頭露尾,遮遮掩掩,仗着多活了幾年對小輩耍威風,小人行徑。”
“還當有多硬的骨頭呢,出去了就別回來呀!”
“封家還輪不到你做主,你說了不算!”
封家老太爺坐在上首,眼看秋東好不容易回來,這兩人又要吵起來,生怕他一氣之下又不見蹤影,忙道:
“不知賢婿今日匆匆而來,可是出了什麽要事?”
甚至都沒來得及問夏成墨的身份,只當是藍将軍帶來的人。
夏成墨也很滿意這個效果,他坐在秋東邊兒上,眼神晦暗不明,不停在藍将軍和封餘婉身上打量。
秋東塞了他一顆橘子,讓他将大喇喇的目光收一收。
再看人家就要将你當登徒子叉出去了兄弟。
夏大人剝開橘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氣直入肺腑,喚回了他的心神,偏頭小聲跟秋東道:
“這個時節的橘子都是去年冷庫裏的存貨,幹巴巴沒意思,吃多了鬧肚子。趕明兒你随我去并州,并州盛産新鮮水果,吃起來才帶勁兒呢!”
秋東另一側的藍固業也湊過來小聲道:
“是啊是啊,我們并州好吃的可多了,不過我們那邊口味比較清淡,小表弟你過去了之後飲食方面要習慣好一陣子。”
秋東目光炯炯,別以為這樣我就看不出你們不想聽人打嘴仗,沒話找話!
夏大人隔着秋東上下打量一眼藍固業,眼神複雜極了,在秋東看來,說一句又愛又恨也不為過。
藍固業被瞧的莫名其妙,不安的往秋東身邊靠了靠,做出小鳥依人狀,小聲抱怨道:
“你都不知道這些日子我滿榮州城的找你,過的是什麽糟心日子,下回離家出走你幹脆帶我一起好了。
你隐藏的太好,大舅二舅他們使勁渾身解數愣是沒把你找出來,在家裏又氣你躲他們的行為,又驚嘆你這能力,我瞧着他們又怒又笑,怪害怕的。”
秋東同樣塞了一個橘子給他。
可閉嘴吧你,沒見封餘婉已經快要用眼睛把我瞪出兩個洞了嗎?要是眼睛能殺人,我早沒了幾十遍了。
此時,堂上藍将軍正一臉凝重的對衆人道:
“在座的都不是外人,那小婿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當着岳父岳母和舅兄的面兒,我想問餘婉要一個明白話——你究竟是如何想的,是不是有甚麽苦衷,在座都是你的親人,再沒有不體諒你的,你不妨直說,有問題一起想辦法給你解決。”
這話已經很給封餘婉留臉面,很為她着想了。
在場唯一的外人夏大人,不僅坐得穩,還一點兒身為外人的覺悟都沒有,目光灼灼盯着封餘婉,好似要在她身上盯出一個洞來!
所有人都在等封餘婉的答案,封餘婉卻垂眸,閉口不言。
秋東忽然輕笑一聲,将手中橘子皮随手擱在桌上,站起身走到中央,笑盈盈道:
“姨母不肯說,那不若我先打個頭,問您一問吧。”
封餘婉輕飄飄瞥了秋東一眼,似是很不屑跟他說話的樣子。
秋東完全不在意對方無禮地舉動,笑的非常燦爛:
“其實有件事我好奇很久了,據您所說,您和烏夫人姐妹情深,見不得她被烏植那等小人蒙蔽,才厭惡烏植,乃至于厭惡每一個都姓烏的包括我對吧?”
“哼,正是!”
“可我不明白一點,既然您都對烏夫人這般有感情了,為何烏夫人婚後有好幾年時間你們之間書信聯系都少的可憐?烏夫人頻頻寫信求和,過了好幾年你們雙方才有了正常聯系?
難道說厭屋及烏,您連烏夫人這個一道兒長大的妹妹也厭惡上了?這豈不是本末倒置,拿出來很難說服人呀!”
封餘婉當年給人的解釋是惱妹妹不聽話硬要嫁給烏植,她看妹妹日子過成那樣覺得鬧心,不如不知道,日子還能糊裏糊塗過下去。
可這話被秋東單獨拎出來一提,在場之人誰心裏不打個突——
你惱怒妹妹不聽話日子過的糟心,難道不應該更疼惜她嗎?親人之間恨鐵不成鋼的同時還放不下,時時牽挂,才是正常的。
就連鄭氏對那兩個不争氣的兒子,也是惱極了,卻無法放任不管。
你封餘婉直接斷了和妹妹的聯系,把對妹夫的不滿嚷嚷的所有人都知道,就不怕妹夫心生惱怒,借此報複你妹妹,讓她的日子更不好過?
這是一個口口聲聲姐妹情深的人能幹出來的事嗎?可別說你想不到這一點,在場誰都不是蠢貨。
封家衆人這段時日對封餘婉也是惱的狠了,此時看她的目光意味深長,探索,不解,複雜的很。
尤其封氏,當時年輕不懂事,人又被養的單純了些,從來不懷疑姐姐對她的感情,只覺是她把姐姐氣狠了,還堅持寫了許多求和信,希望姐姐能諒解她。
如今看着封餘婉的眼神,充滿了探究和打量。
秋東見她不答,也不着急,笑眯眯似是脾氣很軟和的樣子:
“沒關系,讓我來幫您回憶一下,您其實并非在烏夫人婚後便與她斷了聯系,因為烏夫人生孩子那年您還路過奇州城,甚至住在烏家隔壁對吧?
所以您是在那之後才逐漸與烏夫人疏遠的,那麽,是期間發生了什麽才導致的呢?”
封餘婉冷笑一聲,并不作答。
打定主意要沉默到底的樣子。
所有人把目光投向封氏。
封氏苦思冥想半晌無果,喃喃道:
“當時我月份已經很大了不便挪動,連出宅子迎接姐姐都做不到,隔壁宅子還是烏植幫着從李老爺家借的。
姐姐在兩府之間來回忙活探望,尤其聽聞姐姐帶的家眷中也有婦人随時可能生産需要她操勞,我知道那胎對姐姐的重要,便叫她不必日日守在我身邊。
後來聽誰說那邊的先生了,不過我沒甚麽精力去關注,因為當時我也快生産了,隐約聽說那邊生的是個男孩兒。
第二日姐姐帶着那孩子去探望過我一回,說是知道我愛操心,讓我親眼瞧瞧孩子,那以後就是她的親兒子,是我的親外甥,藍家有後,我再也不必憂心她老無所依。”
如此聽确實沒什麽問題,秋東卻緊接着問:
“她帶着孩子去探望,您親眼見那孩子了嗎?你們待了多長時間?期間您确定她沒離開您的視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