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
第 1 章
‘滋啦——’
土牆灰瓦的廚房裏,趙玲利索地把豆角倒入鍋裏,翻炒一會兒後,往鍋裏加少許水,蓋上蓋子焖煮。
“媽,”一個中年男人走進來,打了聲招呼,“洋洋鬧着要去城裏吃小籠包,彩娟一早帶着他坐最早那趟班車去縣裏了,我今天早飯在這兒吃。”
趙玲應了一聲:“嗯,粥煮好了,你倒進不鏽鋼盆裏,放大洗菜盆用冷水晾一晾,我炒個豆角就能開飯。”
“好。”中年男人端着煮粥的鍋出去了。
幾分鐘後鐵鍋裏的豆角熟了,趙玲給豆角加鹽調好味,翻炒一小會兒,把豆角盛出來,又往鍋裏加了半瓢水和一個雞蛋,用餘火煮着。
菜端到桌上,她拿出一個空碗,往碗裏夾幾筷子豆角和一些小鹹菜。
中年男人端着兩碗粥走進來,看到後說:“給靈靈夾的?您還說彩娟慣着孩子,我看啊,咱們家您才是最慣着孩子的人,靈靈還沒起呢?”
老太太白他一眼:“吃你的,少叽歪,孩子之前高三學習多緊張啊,人都瘦了好幾圈,剛回來那會兒,看着跟個小竹竿一樣,也不知道她媽怎麽照顧的,好不容易熬過去了,放假就該松快松快。”
中年男人忙告饒:“行行行,我不說,我喝粥。
————————————
夏日早晨的陽光穿過下半截被報紙糊住的老式木窗,灑落在窗前的書桌上。
書桌上壓着一大塊透明玻璃,玻璃下面是幾張鋪展開用來墊桌子的報紙。
遮不住光的白色窗簾被清晨的微風吹得一蕩一蕩的。
有點掉瓷的搪瓷杯、木架床、白色蚊帳、粉色大牡丹樣式的毛巾毯、荞麥枕、鐵殼子藍色扇葉的老式臺扇、青磚瓦房……
Advertisement
喬慕從床上坐起身,看着眼前陌生又熟悉的一切,有些回不過神。
自己這是在做夢,還是……
“靈靈——靈靈——”有個很熟悉,但後來只能在夢中聽到的聲音在喊她的小名。
随着聲音由遠及近,房門被人打開,一個圓臉眉目慈祥的老太太探頭進來。
喬慕的視線轉過去,看清了,真的是自己奶奶!
趙玲往裏看了一眼說:“已經起來了就趕緊刷牙洗臉去吃早飯,早飯在廚房大水盆裏晾着。”
“今天你大姑媽家的成林表哥訂婚,我們得早點過去幫忙,我去菜地再摘點黃瓜、西紅柿、豆角什麽的,給你大姑媽帶去,省得她還得去買,在城裏吃顆菜都得花錢呢……”
老太太絮絮叨叨地往外走,拿起菜簍往自家菜園走。
床上,喬慕緊緊地攥着拳頭,很努力地壓制着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流露出一絲一毫的不對勁。
因為見到沒來得及盡孝的老人,而心中翻湧着五味雜陳的情緒,她指甲已經随着攥緊的拳頭,陷入手心的肉裏。
很疼,也說明自己現在經歷的一切并不是夢。
老太太離開後,喬慕低頭看一眼手心,還好,雖然很疼,但手心那層皮沒破,沒出血。
她站起來走到門邊,拿起挂在門邊的大紅色塑料框圓鏡。
鏡子裏的自己,年輕、鮮嫩,臉上滿滿的膠原蛋白,沒有一絲皺紋,頭發烏黑濃密發尾帶着些微自然卷,紮成辮子有粗粗的一條。
上輩子她有段時間抑郁、失眠、掉頭發,一度忘了自己還有狀态這麽好的時候。
梳好頭發,走出房間就是堂屋。
堂屋的牆上挂着那種過一天撕掉一張的老式日歷。
日歷上有今天的日期——1996年7月26日星期五。
這一年,她十八歲,這是高考結束後的那個漫長的暑假。
喬慕刷完牙,用沁涼的井水洗了把臉,沸騰的情緒徹底平靜下來。
廚房的大洗菜盆裏,放着一個裝着濃稠大米粥的不鏽鋼盆。
這個年代,他們這兒鎮子附近的村子不說日子過得多富裕,種水稻的地方,大米粥還是吃得起的。
尤其是石坡村這種距離鎮上很近,又距離縣城不太遠的村子。
當然有些人家為了省點,也會往大米粥裏摻一半玉米碎,但村裏跟鎮上大多數人家都愛吃白米粥、白米飯,畢竟以前那些艱苦的年月,他們吃粗糧、雜糧的粥飯已經吃到膩了。
喬慕把不鏽鋼盆拿起來,果然在盆下面的水裏看到一個雞蛋。
這肯定是奶奶特地給她煮的,倒不是偏心她,其實家裏孫輩來奶奶家都會有這個待遇。
只是現在就她一個孫輩在奶奶家住着,奶奶才只煮了一個。
她爸跟她大伯早就分家了,原本奶奶該跟長子一起住,分房子的時候,大伯也能多分兩間房。
可老太太跟兩個兒媳關系都不太好,誰家都不想去,于是她就說要自己住,那兩間房歸她自己。
喬慕她爸媽在城裏都有工作,廠子給分了房子,一家人不常回鄉下。
而喬慕她爸在老家分家分到的房子,加上老太太自己的兩間,剛好能把老宅一分為二。
老宅順着院子中線砌一面牆,就這樣分家了,之後老太太就一直住在喬慕她爸分到的這邊,她自己的兩間房。
而喬慕從小跟奶奶一起住,是奶奶帶大的孩子,考上高中後才回到城裏父母家。
喬慕拿起雞蛋剝好,放進自己碗裏,又往碗裏盛了大半碗粥。
再打開碗櫃,碗櫃裏果然有單獨提前夾出來,留給她配粥吃的菜,除了小鹹菜腌蘿蔔,還有她比較喜歡吃的炒青豆角。
吃完早飯,把碗筷都洗好放好,喬慕到小雜物房找出一頂草帽戴上,也背着一個背簍往菜園裏去。
南方盛夏的早晨,才七點十幾分,太陽已經有些熱烈。
菜園裏,趙玲已經摘了滿滿一背簍菜,看到喬慕過來趕緊擺擺手:“你來幹嘛,我都摘好了,這一簍加上昨晚上摘的就夠一擔,多了他們也吃不了,你趕緊回去換衣服,等會兒我們趕八點鐘的班車t。”
喬慕沒聽:“八點鐘的車還早着呢,大姑媽上次回來不是說現在縣城西紅柿價格又漲了嗎?我多摘點,要是大姑媽用不上就帶到縣城菜市場去賣。”
關于奶奶的事,喬慕曾經在心裏反複懷念,她的記性又非常好,所以很多事情她都記得。
即使有些事情光靠回憶記不太清楚具體細節,在接觸到相關的場景、物件或者味道後,也能想起來。
前年她們這兒西紅柿價格好,很多人一窩蜂地種植西紅柿,結果可想而知。
去年跟風種植的人太多,西紅柿泛濫,價格跌得非常狠,又沒有別的銷售渠道,白送都嫌采摘麻煩浪費人力物力,很多西紅柿爛地裏,今年都被拔了種別的作物。
所以今年種的人就少了,西紅柿價格又慢慢回升。
奶奶去年也跟風種了一小片,好在她一個老人家,平時還要養雞養豬養牛,沒那麽多心力去管理菜,就只種了菜園那一小片地,倒是沒多大影響。
今年她種的西紅柿拔了一多半,剩下的都是長得特別好的植株,實在舍不得全部拔掉,就留下繼續種着了。
雖然只留下不到二分之一,但是菜園裏的西紅柿結果還是很多。
上輩子的這段時間,她們祖孫倆給所有親戚,還有處得好的鄰居送一圈,剩下的也還是吃不完。
家裏的雞吃西紅柿都吃到膩,今年不如試着賣賣看。
“去縣城菜市場賣?這能行嗎?”老太太沒去過縣城賣菜,只偶爾去鎮上賣。
因為她除了大兒子外的幾個兒女都在縣城工作,怕自己去縣城賣菜被人家看不起,傳出去給自家兒女丢人。
至于鎮上嘛,村裏很多老頭老太太都去,她也混在裏面就不顯眼。
喬慕可不管那些,現在的人都能流傳‘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這樣的話,誰還能跟錢過不去?
“沒事,賣不出去我就帶回家裏,反正這玩意兒又不容易壞,切一切,買點白糖拌一拌,也是一道好涼菜呢。”
“那行吧,”老太太也就問一句,有些事她自己不幹,卻也不阻止別人幹,“你摘些好的,可別摘那歪瓜裂棗的。”
喬慕點頭:“我懂,您放心吧,太陽這麽曬,您趕緊回去喝口水歇一歇。”
“不用,這麽點活兒哪兒累得着我。”老太太又過來幫喬慕摘西紅柿,她不覺得能賣出去,但這不妨礙她給孩子幫忙。
兩個人一起摘,速度快得很,不到二十分鐘,喬慕帶來的背簍就滿了。
她去旁邊池塘裏摘了兩片大荷葉,蓋在背簍裏的西紅柿上面,既能防掉又能防止西紅柿被曬蔫兒,畢竟石坡村等車的地方可沒有遮陽的東西。
祖孫倆回家換好衣服去路邊等車的時候,離八點都還有好幾分鐘。
鄉下的班車也不準點,而且一般會晚點而不是早到,八點過後,她們又等了十來分鐘才等到車。
等車去縣城的人不少,喬慕擠上車,眼疾手快搶了個位置趕緊回過身去招呼:“奶,你快來坐,這兒有個位置!”
趙玲忙擺手:“你坐你坐,我又不累,二十來分鐘的車程,我站一會兒沒事……”
不等她話說完,喬慕已經拉着她按到座位上:“您忘了您還暈車呢,怎麽能站着。”
坐都坐了,趙玲确實暈車,雖然不嚴重但還是坐着更舒服點,就沒繼續推讓。
同樣去縣城的同村老人沒搶到座位,站在旁邊羨慕地說:“還是趙大姐你有福氣啊,孩子又機靈又孝順。”
“我家靈靈确實從小就機靈,”趙玲忍不住笑眯了眼睛,“可別只說我,你這不是也去城裏小兒子家過好日子嘛!你家小子是真有出息,聽說在城裏升官了?”
“嗐,什麽升官啊,就是在廠裏當了個小領導,手底下才管着二十來個人,這算什麽官呢!”
雙方開始互相吹捧,一直到下車還唠得意猶未盡。
而喬慕眼睛看着車窗外,心裏想的卻是找個借口,回家城裏父母家住幾天,又不讓父母知道。
她的錄取通知書,應該就是這幾天送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