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宋寧出機場的時候外面在下雨,他習慣性地戴上衛衣的帽子,随意打了輛計程車。
把行李放後備箱,他打開車門,司機師傅問他去哪,他說:“長青路,謝謝。”
一路上車速很慢,下雨在堵車。司機想說點什麽活躍一下氣氛,從後視鏡看了一眼後座的青年,還是輕咳了一下,把音樂電臺打開放歌。
司機天南海北拉過數不清的游客,一看就知道宋寧的長相絕對頂頂好,戴着口罩都擋不住他周身的氣質。
可惜就是太安靜了,除了一上車說了句話,這幾分鐘愣是沉默如金,不知道是旅途勞頓還是心情不好。
眼瞅着還帶着點高冷的氣質,不太容易接近的那種。
司機的話都到嘴邊了,硬是給咽下去,又把音樂電臺的聲音大了一個度。
宋寧要是知道司機的心理活動,估計只能無奈笑笑不說話。
他只是不擅長和別人說話。
更确切點說,他有點社恐。
宋寧小時候只是不愛說話不愛笑,對陌生人天然有着距離感。
上了幼兒園,有的小朋友在樂呵呵交朋友,有的小朋友哭喊着要爸爸媽媽,只有宋寧一言不發,自己在角落裏玩着小積木。
幼兒園老師委婉和宋爸宋媽說過這個問題,父母吓得帶他去醫院檢查,跑了好幾家醫院,拿到了相同的檢查結果。
什麽毛病都沒有,就是性格原因。
這樣的“距離感”到後面一路發展,變成了社交恐懼症。
Advertisement
不喜歡和人靠的太近,不喜歡和陌生人說太多話,宋寧有時還會特意回避人多的場合,因為會感覺到不太自在。
他喜歡一個人獨處,就這樣一路學習、跳級,再反複重複這個過程,直到今年畢業。
按照常理說,這樣的人是沒有太多朋友的。
但是宋寧有。即使他不擅長社交,但這些年的好友也不在少數,絕對算不上孤僻的類型。
這一切都要得益于他有一張臉。
這張臉,怎麽說呢,就算他不理人,也有無數的人飛蛾撲火要和他做朋友,或者是想和他談戀愛。
表白對象涵蓋男女老少,各個性別年齡段都有。宋寧從一開始的臉紅耳熱、不太好意思拒絕,發展到已經可以面無表情地說完一整套拒絕流程了。
宋寧這次回石城,是來參加他小學同學王初的婚禮的。
王初頗有點打不死的小強精神,小學一見到宋寧就發誓要和他做朋友,當天舉手對老師說要和宋寧做同桌,初中宋寧去省城也沒斷了聯系。
宋寧雖然有些社恐,不是很喜歡和人交流,但也不是什麽冷血生物,不知道人情冷暖。在王初不斷的聊(騷)天(擾)中,也和他處成了哥們。
王初和他老婆是閃婚,認識三天一拍即合就決定領證。
給朋友們發結婚請柬的時候誰也沒想到他要結婚,本人在群裏說得挺大度:“有空就來,沒空就不來。反正婚禮辦的也不大,就是給我爸媽一個交代。”
然後轉頭給宋寧發:“義父!你一定要來!”
宋寧:“……”
王初:“義父!”
宋寧:“……好。”
王初感動得不行:“義父,你來了和我說,我去接機!”
為了這一聲“義父”,宋寧連夜訂機票回國,來看自己乖兒。
手機乍一開機,蹦出來許多消息。有宋爸宋媽讓他報平安的,有朋友問他回國沒有,還有王初發的無數條消息。
一點開都是問他什麽時候到,好去接機。
宋寧告訴他自己已經到了,再簡單回複了一下其他消息,就放下手機,偏頭望着窗外飛閃而過的樹木還有高大樓房。
五月份還沒有到最熱的時候,兩邊的樹木籠罩着蔥茏的綠意,那些建築和宋寧記憶裏的幾乎變了一個樣。
宋寧在石城讀的幼兒園還有小學,後來父母趁着房地産的東風賺了錢,把他帶去了省會,在省會上了幾年學,又出國讀書。
總體也算的順遂,沒有什麽太大波瀾。
——除了外國人實在太熱情了這件事。
-
音樂電臺幾首歌放完,很快到了目的地,出租車停在小巷外,宋寧付了錢,拎着行李箱飛快往裏走。幸虧下的小雨,不然剛回來就要被淋成個落湯雞。
輪子轱辘轱辘地滾過濕漉漉的青石板路,停在一戶門前。門是朱紅色的老式大門,挂着銅鎖。
宋寧往兜裏一摸,熟練地掏出鑰匙開門。
這房子是宋寧姥姥姥爺的,現在兩人跟着宋爸宋媽在省城,有時候假期宋寧會和姥姥姥爺回來住一段時間。
這幾年也沒來過了,只是定期讓家政上門打掃衛生。
院子裏面空蕩蕩的,沒什麽雜草。
之前牆角種着一排排綠油油的蔬菜,還支着架子。夏天的時候絲瓜的藤蔓就纏繞在上面,結成一片陰涼。
宋寧很喜歡那片角落,裏面經常會有些在書上記載的昆蟲在這片菜地上出現,他可以仔細地看螞蟻搬家看一下午。
他的影子和螞蟻的影子一起随着太陽的變化而變化,時長時短,最後被夜晚的陰雲覆蓋。
這是宋寧小時候很快樂的一件事。于是當他注視到院子的角落時,都忍不住微彎了一下唇角。
進了客廳裏面倒是很幹淨,家政剛打掃完沒什麽灰塵,所有家具都清理過一遍。
宋寧把口罩一摘,疲憊地捏了捏眉骨。
他連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現在一回來感覺全身上下哪裏都不得勁,尤其是現在放松下來,更是疲憊加倍。
沙發坐都沒坐,宋寧又拖着行李箱上樓了。
沒別的原因,他受不了自己還沒洗澡就坐在幹淨的家具上。
一推開門,宋寧有些遲疑地頓住腳步。
他卧室的大床前挂着一幅海報。
海報的邊緣有些泛黃,上面張貼着幾個有些掉色的字體,海報的中間有一個小少年,看着年紀不大,約莫有十歲出頭的樣子。
眉眼還沒長開,略有些青澀,不過已經顯現出優越的五官。
他戴着個黑框眼鏡,臉頰上有些灰,笑得很燦爛。彩色的字體上寫着“十一月二十五號,相約電影院”之類的話。
宋寧差點以為來錯卧室了,他遲疑一下,想起來了。
這海報是王初給自己的,海報上的人應該叫……聞殊?他思索一下,很快從記憶裏找到這個名字。
聞殊童星出道,少年時因為一部電影一炮而紅,海報上就是聞殊當初出演的角色,叫雨聲。
雨聲的身世悲慘,加上聞殊演技夠好,賺足了觀衆的眼淚,狂攬一大堆媽媽粉姐姐粉。
當時王初上初中,看完電影哭的稀裏嘩啦的,非要去首都把這小孩帶回來當弟弟。
他連家當都收拾好了,拖着行李箱找到身在省城的宋寧,想讓他和他一起去找聞殊。
天知道宋寧放學的時候看見王初在學校門口對他揮手是什麽感覺,他那張常年冷着的臉都差點沒繃住。
宋寧一邊穩着王初,一邊撥打了王初爸爸的電話。
最後王初痛吃一頓來自父母的竹板炒肉,被打的嗷嗷叫。
不過他還是沒放棄對小雨聲的憐愛,海報收集了很多,在宋寧回石城的時候還送了他好幾張。
在牆上的應該就是其中一張。可能家政阿姨以為是掉下來的,又給貼上去了。
距離這張海報已經過去了十多年,前段時間研究所裏還有師弟師妹提起他,說的很激動,兩個人好像都是聞殊的粉絲。
宋寧聽了一耳朵,不過他不知道是誰,又漠不關心地略過去了。這些人的名字在他耳邊劃過去,有時對他來說還不如實驗中的一組數據更讓他感興趣。
現在乍一看見海報,臉和名字聯系起來了,宋寧感嘆了一下,還是那麽火啊。
他小心地把海報撕下來,沒損壞其中的邊角,沿着縫隙折疊整齊。
最後循着記憶抽開衣櫃最下層的抽屜,裏面放了不少他小時候的東西,他把海報和那些物品放在一起,又給關上。
宋寧沒有丢東西的習慣,他物品不多,基本上每一件都放置得很好。
包括那一疊海報。
-
手機震天響,不知道響了多少遍卻始終無人接聽。
最後一點電量消失殆盡,屏幕閃了閃,最後自動關機。
在關機前的最後一秒,屏幕上密密麻麻全都是另一個人的崩潰,經紀人的怨氣比鬼還大。
【聞殊!不是說好要接劇本了嗎?老子劇本給你找來了,你人呢?!】
【你都歇了半年了,你公司的那個誰誰誰這半年都接了兩個劇本一個綜藝了,再不出來活動活動,營銷號又得說你過氣了。】
【隔壁周濤一直拉踩你,這你都能忍?】
【你人到底跑去哪了?!】
人?
當然是已經落地石城了。
聞殊全副武裝,他身高腿長,戴着黑框眼鏡棒球帽還有口罩,把整個人擋的嚴嚴實實的,一根頭發絲都沒露出來。
就算他親爸親媽來了都得愣一下才能認出自己家兒子。
聞殊沒管沒電的手機,他心情挺好,懷揣着蓄謀已久的某種想法,輕輕哼着不成調的歌,擡手打了個的。
他來石城可是有大事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