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天山雲頂
第63章 天山雲頂
當着莫非的面, 墨臨跟老鐘确認了對方的身份,老鐘字裏行間說着抱歉,但人已經在國外了, 就這麽不負責任的走了。
“放心吧, 小莫這孩子不錯的, 我和他誰去都一樣。”
老鐘說完就挂了電話, 似乎還挺忙。
見墨臨打完了電話,莫非悠然自得的點了根煙:“不是有意要隐瞞你的,我就是想側面了解你的病情……不過我看你挺正常的, 不像老鐘說的那麽嚴重啊?”
墨臨淡淡地品着茗:“這裏不讓抽煙, 我們換個地方聊。”
莫非直接摁滅了煙:“行吧。”
莫非沒想到, 墨臨說換個地方,竟然換到了警局的審訊室, 不過他并沒有表現出過分驚訝和抵抗,整個人仍舊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每次進警局, 都有種回家的感覺,真好。”
墨臨知道他在說反話, 不然怎麽會那麽怕遇到警察。
墨臨:“最好是這樣,這裏沒別人,身份證給我看看。”
莫非原想搪塞過去,但想到墨臨已經帶他出了酒店, 他現在也算是逃出來了, 便給了對方一個面子, 從口袋裏掏出了身份證, 扣到桌面上。
墨臨看了一眼, 挑了挑眉:“你把鬼面南笙的身份證順來了?”
莫非撓了撓後腦勺:“我的身份證被鬼面南笙給拿走了!”
墨臨:“你們兩個到底什麽關系?身份證都能換着用?”
莫非:“別提了, 拿錯了!”
墨臨知道對方又在搪塞他, 他對老鐘的人沒什麽警惕的,只是單純的好奇對方的身份。
Advertisement
莫非盯着正對面那雙淺淡的眸子,片刻之後,無奈的說道:“我叫莫非,你知道我能幫你就行了,就算你不信我,也應該相信老鐘的眼光。”
墨臨自然是信老鐘的,這沒什麽說的,既然對方不想多說關于身份的事,想必是有什麽隐情。
“你的事我會和楊警官解釋。”墨臨細長的手指在桌面上緩慢敲着:“你最好老實一點。”
“我哪敢不老實!”莫非笑了一下:“您是誰我還不知道嗎?”
莫非收起桌面上的身份證,出審訊室之前,忽然想起了什麽:“你帶保镖了?”
墨臨神色一沉:“有什麽問題嗎?”
莫非見墨臨反問他,随即一笑:“也是,你們這種身份的人,身邊怎麽可能沒有人跟着,你家那位知道你帶保镖這事兒嗎?”
墨臨看了一眼手表:“你還有三分鐘的時間離開這裏。”
見對方不想說,莫非也沒再說話,轉身出了審訊室。
而此時殡儀館的解剖室裏,顧原正在對大梨的屍體進行解剖。
“胃黏膜上出現大片褐色彌散狀出血,也就是維斯涅夫斯基斑,符合凍死特征。結合心髒充血、肺部淤血、腦體積增大、腦膜充血等征象,基本可以确定死因為凍死。”
顧原說完結論,楊牧迫不及待的追問:“你覺得這名死者和前兩名死者有什麽相識之處嗎?”
這句話算是問到點子上了,顧原在解剖這具屍體的時候一直在和前兩具屍體做對比:“脾髒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縮。”
見對方似乎不太明白,顧原又解釋到:“人的核心體溫下降時,為了保證重要器官的功能,防止熱量散失,血液會從四肢流向重要器官,這也是肺和腦部出現淤血的原因,與此同時脾髒也會收縮,将儲存的血液供給重要器官。”
楊牧:〝前兩具屍體的肺部和腦部沒有發現淤血,是否可以排除凍死的可能?〞
顧原:“之前解剖屍體的法醫并沒有往這個方向考慮,一方面,屍體發現的現場溫度比較高,另一方面,前兩起案子的死者身上并沒有如此典型的凍死征象。”
楊牧:“那你覺得,之前的兩起案子,有沒有可能是凍死?”
顧原:“我認為有可能,但缺少證據,你們手上還有前兩名死者的血液樣本嗎?”
“有!”楊牧激動的問:“有什麽問題嗎?”
顧原:“送去驗一下死者的血糖,如果血糖有明顯上升,說明可能存在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楊牧一臉疑惑。
“人體在受寒初期,神經—□□的調節作用會使得人體發生保溫反應。”顧原淡淡的說到:“這種反應會使骨骼肌收縮産熱,以彌補熱量的散失,而收縮的能量來源就是糖原,這個過程中,胰島素分泌減少,體溫降至28攝氏度左右時,人體喪失大部分功能,生命停止後,用來産熱的葡萄糖就游離在了血液中,因此血糖會升高。”
“原來是這樣!”楊牧激動地說道:“我這就讓人把兩份血液送去化驗!”
幾個小時後,化驗結果出來了。
前兩名死者血液中的血糖都超過了正常值,這一點驗證了顧原的猜想。
警局辦公室裏,顧原果斷的拿起了黑色馬克筆,在白板上寫下了四個字【疲勞凍死】
對于這個結論,一開始他也有疑慮,但在檢查過命案現場後,這是最有可能的結論。
顧原解釋道:“高強度運動、大量散熱、能量補充不及時、保溫措施不夠,這些情況會導致熱量的流失大于熱量補給,人類的體溫就會在短時間內急劇下降,當人體核心區溫度降低至35℃以下時,機體就會出現一系列問題,最後導致心肺功能衰竭死亡。
也就是說,疲勞凍死發生時,周圍的環境不一定是極度寒冷的狀态。假設死者死前發生過劇烈運動,身體處于疲勞狀态,加之所處的環境空氣流動大,能不斷的帶走身體熱量,使得散熱大于産熱,人體核心區溫度就會不斷下降,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溫措施,就會發生疲勞凍死。”
聽完顧原的分析,楊牧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他不得不佩服這位法醫的判斷和推理能力,與此同時,他的腦子裏閃過很多關于前兩起案子的細節。
他記得,發現前兩具屍體的時候,房間裏的溫度都很高,應該到了30度左右,暖氣開得很足,空調制熱也開着,現在一想,倒是非常可疑!
兇手很可能故意調高室內溫度,混淆視聽,遮掩殺人手法,可是監控并沒有拍到死亡時間內有人進入房間,兇手是怎麽控制現場溫度殺人的?
難道是遠程遙控?
想到這裏,楊牧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難怪墨老師一開始就在追問他有關于空調遙控器的事,難道他們那個時候就已經猜到了?!
“墨老師,那個遙控器到底有沒有問題?”楊牧轉頭問墨臨。
“我們在遙控器的電池裏發現了一塊電路板,你們可以讓人好好檢查一下,或許上面留有兇手的指紋。”
楊牧有些愣住了,沒想到兇手竟然會把電子元件藏在電池裏,他更納悶的是,他們怎麽就發現了!
看着墨臨遞來的物證袋,楊牧只覺得驚訝,這麽小個電子元件,竟然能被藏在一節小小的七號電池裏!
電子元件的分析結果很快就出來了,和他們推測的一樣,這的确是一塊接收遠程信號的電路板,不僅能夠操控次聲波發射器,還能遠程調控酒店的空調和暖氣溫度。
不過遺憾的是,無論是電子元件還是次聲波發射器上都沒有找到人類的指紋,足以見得,兇手是個非常謹慎的人。
另一旁,楊牧梳理着整個案子的脈絡,困擾了他們一個月的離奇死亡案件,竟然就是靠這種元件遠程控制制造出來的!
他已經明白了兇手大致的殺人手法,但還有一些事沒想明白:“為什麽兩名死者死前都泡在浴缸裏?難道這也是兇手能夠控制的嗎?”
“兇手無法控制他們,但他可以監視他們的行為,然後控制次聲波發射器和室內的溫度,浴缸面前的那面鏡子,就是兇手監視死者的工具,除此之外,他還需要一臺無人機再能實施計劃。”
顧原向大家演示了兇手如何通過無人機和鏡子監視屋子裏的人。
“浴室的鏡面做了防霧處理,如果有人在浴缸裏泡澡,通過鏡面反射後,從酒店以外的某個角度是能夠看到洗澡人的,一般人看不到,需要借助外物。
無人機可以飛到指定的位置,利用攝像頭返回畫面,這樣兇手就能知道是否有人在浴缸裏泡澡,在确定有人泡澡後,兇手便可以啓動次聲波發射器,利用低頻率的次聲波讓泡澡人的昏迷,之後遠程操控地暖和空調,令室內溫度迅速下降,并利用空調吹出的冷風和浴室濕度的優勢,制造出失溫現場,讓死者在昏迷的狀态下發生失溫死亡。
兇手不用踏入酒店,就能殺人于無形,設計很巧妙,但任何一個環節出錯,殺人計劃就可能無法完成。”
楊牧覺得顧原說得有道理。兇手需要将設備提前安裝好,還要确保要殺的人入住那間屋子,并在對方泡澡的時候執行計劃……他需要長時間的監視,這一套計劃下來,很可能會路出馬腳。
楊牧:“馬上徹查接觸過天山雲頂的所有裝修工人!另外,調取酒店周邊的監控,尋找案發時操控無人機的可疑人員!”
楊牧剛說完,手機就響起了震動,是墨臨發來的Excel表格。
墨臨:“天山雲頂的近兩年的裝修記錄表發給你了,上面有工人的身份證信息,你們可以挨個排查。”
楊牧一聲令下,整個警察局都忙碌了起來,現在大家都很有信心抓住兇手,不再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
【作者有話說】
月底是有點忙的,這裏給大家跪鍵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