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買年貨
買年貨
臘月二十八,今年的最後一個趕集日。
米媽早就約好了同村的姐妹一起去趕集,今天心情好,還特地帶上了米蜜。吃過早飯,米媽收拾收拾,便背上了背簍,出發了。
“張家妹兒,收拾好了不,出發了。”米媽站在一個鄰居門前,喊道。
“來了來了。”被叫做張家妹的婦女走出來,看到米媽,笑道:“馬上啊,我拿個小背簍。”
跟大人一起去趕集,不用一直走去鎮上,在半路上遇到有三輪車經過,三個人便坐上了車,不一會兒也就到了。
臨近年關,趕集的人超級多,一條三公裏的街道被擠了個水洩不通。賣水果的,賣稀奇菜的,賣糖的,賣瓜子花生的……米蜜看花了眼,以前也會跟着米媽趕集,但過年之前的集市,賣家特別多,各種物品也特別多。
走到一家服裝店前,米媽和張家妹兒駐足。米媽拿着一件毛衣在自己身上比劃着,“欸,你覺得這件怎麽樣?”
店老板笑嘻嘻的走過來,“大姐,你喜歡這件?我們這裏有試衣間,你去試試吧,這款我們今年賣得最好,上身挺不錯的。”
“是嘛,這款賣得最好?”米媽笑問。
店老板點頭,“不騙你,這是進口貨,你要是喜歡,我便宜賣給你。”
“進口貨?”
“對對對。”
“你騙我們吧,那還不是中國産的。”
“怎麽會呢。說多也是無用,你去試試,如果你喜歡,我便宜點賣給你。”店老板極力推銷,畢竟這是年前最後一場集市,能多賣出去一件就多一分收入。
米媽笑着把背簍拿下來,遞給一旁的米蜜,跟張家妹兒說:“那我去試試。”
Advertisement
“行,我陪你去。”張家妹兒說着,兩人便走進了店裏。
米蜜站在一邊,也沒跟進去,只是看着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和街道兩邊的商販,感受這份大家都有的對新年的期盼。
米媽再出來的時候,已經買下了那件毛衣,看得出來她很高興,那便就好。
幾人再在街道上逛着,買了很多年貨:瓜子、花生、糖果、水果,涼菜、豆腐、還有一些本地沒有的蔬菜,米媽還買了兩條魚,臨了,滿滿一背簍。
“米蜜,那邊有一家服裝店,賣小孩子衣服的,你去看看,看中了就買下來。”米媽走了一段路,對米蜜說道。
米蜜笑着答,“好的,媽媽。”
去年家裏的收入不太好,所以都沒添新裝,今年收入不錯,米媽今天特地帶上米蜜,也是讓她自己選新衣服來了,畢竟孩子大了,各有她自己的審美觀。
米媽最終選擇了一套灰色的運動裝,帶絨毛的那種,很保暖,穿着也正合适。米媽和張家妹兒上前,都挺滿意她的眼光,而後米媽大手一揮,“過幾天冷空氣又要來了,你光穿這一身恐怕不行,再去選一件棉襖。”
于是,米蜜便又高高興興的去選了一件米色的棉襖,搭配上那套灰色的運動裝,整整好好。
米媽看到她試好衣服出來,笑着問店老板:“老板,孩子這套衣服多少錢?”
老板算了算,笑道:“這樣好了,一口價,你給180元就行。”
“這麽貴?你算便宜點啦,我們家裏孩子挺多的,改天我又帶其他孩子來買。”米媽講價道。
“大姐,你看看這衣服的質量嘛,它都值這個價的,要不我也不會亂喊價。再說了,今天都是最後一場集市了,我們也是要銷貨,不然也不會給你算得這麽便宜。”
“哎呀,小孩子的衣服嘛,穿幾天就小了,就又要買新的,到時候還不是要來光顧你們的生意啊。”
“話是這麽多,但就因為是孩子的衣服,成本高,我們也賺不了幾個錢的。”
“便宜一點便宜一點,再來照顧你生意。”
米蜜站在一邊,默不作聲,她有點驚嘆于米媽的講價技巧,這大概就是生活賦予她的智慧。最終,米蜜的新衣以85元一整套成交,米蜜都驚呆了,她覺得自己要好好和米媽學習,學習如何省錢,如何好好生活。
米媽不僅給米蜜買了一整套衣服,給米爸也買了一整套,自己則買了一件毛衣和一條棉褲。家裏今年收入不錯,生活條件也随之有一點點小小改善,只希望之後會越來越好,生活不要辜負他們的勤勞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