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買賣
第四十九章 買賣
小夫郎先前太瘦,現在養回來些許肉,整個人顯得更矜貴漂亮。
林清玖被誇得瞬間沒了脾氣,拉着許灏瑞那只被他拍開的手輕揉,軟着聲音道:“那你也不能總捏我臉昂。”
許颢瑞聽着他那軟乎的語氣,下意識擡手想捏他軟乎的臉蛋,眼見他似要發怒的眉眼,霎時手一拐改為替他撩起滑落在臉龐上的發絲,別在耳後。
才徐徐道:“嗯,我記住了,不捏。”
小夫郎這才滿意低拿着荷包回房內。
許灏瑞昨日給梨樹施肥的時候,發現這顆梨樹已有好些年頭,長得很高,樹枝也很粗壯。
于是現下他找來了一塊光滑的厚木板,在其兩端鑿了兩洞,又從儲物室內取來了一條粗麻繩。
拿着這些工具走到樹下,挑選了根結實的樹枝,将繩子穿過木板,綁到樹上,做了一個簡易的蕩秋千。
不能白白浪費這樹可不是,還能讨好小夫郎。
他坐上秋千試了試,覺得夠結實,就把小夫郎從屋內喊了出來。
林清玖在房內數着銀子,數得不亦樂乎,他将銀子放好後,噠噠噠地跑到許灏瑞身旁,“阿瑞,喊我做什麽?”
許灏瑞拍着秋千上的木板,“來清哥兒,你坐上去。”
他将小夫郎抱上木板,“清哥兒,抓牢兩邊的繩子。”
“呀——”秋千蕩起,引來林清玖一聲驚呼,随後便是歡樂的咯咯咯清脆的笑聲。
許灏瑞在一旁看着漂亮的小夫郎在空中蕩漾,見秋千快要停下時,便伸出手推一把。
Advertisement
趙老頭與老夥伴提着火籠迫不及待地回家,裝上炭後與家人顯擺。
之後每天一有空,幾個空閑的老大爺就捧着火籠,在村裏四下溜達,給人展示自己新到手的新奇物。
多虧了他們的功勞,來找許灏瑞的定做火籠的村民越來越多。
春節親戚間頻繁走動,不少鄰村的人都知道這火籠這一物,都紛紛打聽到許灏瑞家中,前來定制。
因此許灏瑞年後幾天一直在與竹子打交道,編織的速度越來越快,他一個小時就能編一個,一天只編七個。他編了幾個火籠,林清玖就幫忙用麻繩纏了幾個。
許唐氏開始也眼饞了火籠許久,在打聽到氏許灏瑞編織的,她拉不下來臉去找許灏瑞。
畢竟元日那日,她當着許灏瑞的面說三九天後,她與老頭就不烤火盆,她總不能現在又上門去打自己臉。
眼不見為淨,若無其它事,她都不出門與人唠嗑。
直到年正月初三,許迎寶帶着一家子過來探親,了解火籠一事後,與她說:“娘,我見村中比我大不了幾歲的鄉親,都拿着火籠烤火,你與爹都一把年紀了,也該要拿一個暖和暖和身子。”
“灏瑞這小子也真不懂事,也不知道給您二老送兩個過來。”
許唐氏難得不動怒,也沒有搭話。
許迎寶接着道:“娘,家中可還有瓦盆?我拿去灏瑞那給你們要兩個火籠回來,別人有的咱也得有不是,平常燒柴火,炭多得很,這不比火盆好?”
許唐氏被她說得越發心動,假裝勉為其難地同意,拿來兩個瓦盆,遞給許迎寶,“你讓錦銘去,你是長輩哪能上門給侄兒拜年。”
許迎寶唇角一僵,“也是。”她招手喚來兒子良錦銘,她背着許唐氏,對兒子擠了一下眼道:“銘兒,拿着這瓦盆到灏瑞家,讓他做兩個火籠,你知道路吧?”
良錦銘接收到自家娘親的暗示,搖頭:“我不知道他家在哪兒啊。”
許迎寶看向許唐氏,提議道:“沒事娘,還是我親自過去吧,平兒他們又跟着大嫂回娘家去了,什麽長輩不長輩的,只是上門去說下事情而已。”
許唐氏見狀,也只好點頭。
良錦銘見他娘走出門口,轉身與許唐氏道:“外祖母,我去喊妹妹過來陪您聊天。”
他将妹妹叫了來,自己就跑出院外,追着娘親的腳步。
院中的正與許昌盛閑聊的良生看了他一眼。
“寶姑?銘哥,你們這是?”
許灏瑞聽到敲門聲,放下手中的竹篾,前來開門,就見寶姑捧着兩個瓦盆,和良錦銘站在院外。
許迎寶笑道:“今兒回娘家,見着村裏不少人都拿着火籠,打聽了一下,才知道是你小子做的,就從你祖母家拿來兩個瓦盆。”
“你祖母人就那樣,她說話難聽,那些不好的話別往心裏去,今兒這兩個就當給寶姑做的,你把銀子一起收了。”
許迎寶把銅板一起遞過去。
許灏瑞接過瓦盆,“寶姑你們進來坐,給祖父祖母編織火籠,是我該做的。”他沒有接過銅板,畢竟是原身的祖母,就算不待見他,他也不能不幫忙。
就算不是許迎寶拿過,是許家其他人,他也會照樣給編火籠,不然村裏人估計會覺得他人孝,這年代就這樣。
“清哥兒,寶姑和銘哥來了。”許灏瑞沖廚房裏忙活的林清玖喊道。
現在正好是午時,林清玖正在廚房下面,聽到許灏瑞的聲音,他從裏面伸出頭來乖巧地叫人。
許灏瑞将瓦盆放在過廊,将人帶入堂屋坐下,端來兩碗茶水。
“寶姑,銘哥,你們先坐會兒喝口茶,我去幫幫清哥兒。”
“哎,不用忙活,把清哥兒叫來,咱們坐下來聊聊。”
“好。”
許灏瑞口上應着,轉身回到廚房,揉起了面。
一陣過後,他端來兩碗面,遞給許迎寶與良錦銘,再返回去幫林清玖端。
許迎寶嗔怪道:“說了不用忙活,我們在家裏吃了才過來的。”
“事先不知道寶姑過來,一切就簡,還希望您別介意。”許灏瑞溫和看着寶姑道。
許迎寶打量着他倆道:“行了,別和寶姑說這些客套話,你們近來過得可好?”
許灏瑞應道:“挺好。”林清玖随着他話聲點頭。
見他們寒暄的差不多後,良錦銘從碗中擡起頭來問,“灏瑞,你怎麽想到火籠這種東西的?怪新奇的。”
“以前和人學的,後來忘了。”
“天寒時突然想了起來,就給夫郎和師傅各做了一個,再後來村裏人見着,都過來了。”
許灏瑞長話短說,解釋一遍。
因他們原也接觸不多,他也沒覺得奇怪。
”哦。”良錦銘點頭,吸了一口面,接着道:“我爹說,他在各個村裏賣貨,都還沒見過火籠這玩意,若是拿到其他村子或鎮上賣,鐵定能賺銀子。”
“你要是有時間可以多做些,他倒是想拿去別的村子賣。”
林清玖聽聞雙眸一亮,欣喜地看向許灏瑞。
許灏瑞情緒沒有多大波動,對良錦銘道:“你要是感興趣可以和我學,我一個人也做不了那麽多供姑父賣。”
良錦銘一想也是,“成,我等會兒和你學。”轉即想到,“可我學會了,我回到鎮上也沒有竹子,不如你在村裏方便。”
許灏瑞想了想,“要不這樣吧,咱們做個買賣,你負責提供瓦盆,我負責找人給編織。”
“一個火籠收你六文錢,你一個賣二十文錢,買一個瓦盆要十文錢,你要的量大,可以向瓦器店的掌櫃議價,讓便宜個一兩文錢。”
良錦銘摩挲着下巴,“我要和我爹商量一下。”
“嗯,該的。”
許迎寶見他們講完,便催促道:“別光顧着說話,再不吃面都要涼了。”
許灏瑞與良錦銘齊齊點頭,不再說話,都埋頭吃面。
吃完面後,許灏瑞便在院中教良錦銘編織火籠。
許迎寶和林清玖在竈臺上洗碗。
許迎寶關切問:“清哥兒過得可還習慣?灏瑞有沒有欺負你?”
林清玖朝她笑着道:“習慣,阿瑞不會欺負我的,他待我很好。”
許迎寶見他提到許灏瑞,眉眼皆是笑意,便放心,“那就好,那小子要欺負你,你就來告訴我,我替你教訓他。”
“謝謝寶姑,您放心吧,阿瑞不會欺負我的。”林清玖再次說道。
他非常信任阿瑞。
“嗯。”許迎寶瞧着他那一臉認真的神色,不由好笑。
“寶姑,什麽時候回去?”林清玖一邊将鍋中的水舀幹,一邊問。
“等灏瑞把火籠做好,我再回你祖母那,今兒要在你祖母家用了晚飯才回鎮上,有空你和灏瑞到寶姑家坐坐啊。”
林清玖輕聲道:“嗯,好。”
許迎寶見他往洗好的鍋中加入糖和水,她在一旁站着看着一會兒。
見鍋中的糖水漸漸濃稠拔絲,林清玖将籃子裏的大米倒進鍋中,又往中倒入黑芝麻、碎棗幹、葡萄幹,再翻炒均勻。
她忍不住問道,“你這是在幹什麽?”
林清玖将炒好的米花糖鏟到木托中,邊用擀面杆滾壓,邊回答道:“我在做米花糖。”
“米是今早炸好的,本來想晚些做的,但見您恰巧過來,我就提前做了,等會兒寶姑帶些回家中昂。”
林清玖将木框中壓實的米花塊倒了出來,用刀切成小塊,拿起一塊遞給許迎寶,“寶姑嘗嘗,家中原先還有些許的,但是被我今早吃完了。”
他頗有些不好意思道。
許迎寶接過,咬了一小口,只覺香甜脆口,不住點頭,“很好吃,清哥兒很棒,這是你家那邊的糕點嗎?”
林清玖也拿起一塊咬着,聞言搖了搖頭,“不是,是阿瑞教我做的,他之前做過給我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