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背中七槍自殺啦!
背中七槍自殺啦!
“是這樣的陛下。”左軍都督佥事說:“我也有個朋友……”
永昌侯:“呵呵, 下賤。”
左軍都督佥事理直氣壯:“下賤就下賤!不圖那個的!是太監!”
其他武将、侯爺同樣非常激動:“陛下!打吧!”
“陛下!只要能避開邪風,區區倭國!臣彈指可滅!”
“陛下!臣願意當前鋒!”
“臣去左軍!”
“臣往右路!”
“陛下!臣有水戰經驗!”
反而是老皇帝這個時候,腦熱程度下降了, 開始思考了:“先等等, 還不能出兵……”
【哎呀!還等什麽!】許煙杪都急了:【可惡!恨我沒出過海!利益是最大動力,要是我能說一下, 那邊不止一座金山銀山就好了。老皇帝一定咔咔打!】
老皇帝在心裏搖頭。
許煙杪還是不太懂政事,出兵哪有那麽簡單。
“戰争不是打着玩的……”
【甲斐東北部黑川谷附近有座金山。】
老皇帝:“……”
按住心底的動搖。
努力往下說:“渡海作戰, 确實可以以周邊海島作為後勤補給地,但倭國同樣地處島嶼,逼迫其城下之盟可以,若想要長期統治比較困難……”
【南部還有湯之奧金山群,大概六座金山吧……】
“雖然困難也不是不可以克服……”
老皇帝艱難地繼續表達:“但是, 還得考慮一下,打下來後的運輸問題, 如果不花心思治理, 只是掠奪資源, 那些資源運輸回中原, 所廢人力物力只怕是用之如泥沙,其中最多的便是糧食消耗。”
“而且,你們可能不知道, 倭國的資源并非是糧食, 而是礦穴, 運回來後,想要變現成糧食, 還得再以其去鄰近小國購買,這其中, 若有什麽天災人禍,國中缺乏糧食,只怕……”
老皇帝嘆氣:“再有金銀,到時候也不能吃啊!”
【還有信濃、武藏、駿河……這些地方大概二十八座金山?】
【啊!對了!!!】
【足尾銅山!最鼎盛的時候,一年能産出兩百萬斤的銅!】
【那可是兩百萬斤的銅!】
兩百萬!
可解銅荒的燃眉之急啊!!!
老皇帝手一抖,迅速道——
“但是其實金銀也不是不能吃。”
在地方官和藩王懵逼的目光中,老皇帝以驚人的速度改口:“朕剛才想到了個辦法,可以先迫使倭國簽訂城下之盟,勒令他們每歲上貢歲幣,運輸往中原,其中糧食消耗,由倭國自己負擔。”
錢財使人心動。
只要能有錢,沒什麽是辦不到的。
在今天之前,老皇帝都沒想過自己能反應這麽機敏,想對策的速度能這麽快。
永昌侯的反應也突破了自己的極限:“陛下!臣有個辦法!可以困住倭人!”
“愛卿快快說來!”
“倭國位于海上是其優勢所在,誰要打他們,首先要訓練水軍,打造船只。其次,渡海而戰本就是兵家大忌,耗費頗大,再加上此地貧瘠,多山地,還多地動,縱是打下來也是一塊雞肋,是以,尋常人不會對他們動兵。”
——當然,這是在不知道那邊有多少金山銀山的情況下。
不少官員點了點頭。
打仗是要燒錢的,別看那銀山年産五百萬兩白銀很多,實際上,假如帶十萬人馬去打西域(新疆那塊),這點錢連路費都不夠。
在周、夏之前,還有着不少朝代。其中一個朝代也是大國了,派兵去攻打西域,花了三年才打下來,其中簡直和填無底洞一樣,統共花了二千六百七十萬兩白銀。
打下來後,派兵駐守,每年開銷足足八百五十萬兩,和打仗時的花銷也沒差多少。
而如果他們打下倭島,恐怕付出的軍費還要更多——至少西域沒那麽多山地和頻繁的地動啊!
永昌侯喉嚨動了動,雙眼簡直像是亮着光。
可能是金礦銀礦的光吧。
“但是!這也是倭國的劣勢!只要我們在海上對其封島鎖海,他們根本無法突破!”
雙方水軍力量就不是同一個等級的。
“以倭國周邊之島為基,譬如其北面的耽羅島,還有周朝進攻九州島前,先要進攻的對馬島、壹岐島,及周邊其他将倭島圍起來的島嶼,我們的水師将其占領,徹底封鎖倭人出海的路。之後,再打到倭王簽訂盟約,納貢歲幣。”
“好!!!”
老皇帝特別艱難地忍住嘴角的翹起,明明眼前已經起了金山銀山的幻覺,還能擺出一副嚴肅正經的模樣:“不愧是朕的永昌侯!不愧永昌之封號!”
又轉頭看向青浦縣知縣:“如此,可還有異議?”
青浦縣知縣拱了拱手:“臣無異議。”
永昌侯這一手,相當于把後勤補給線直接拉到寇島附近海上,畢竟那些占領的島嶼,水軍可以在上面打漁、種糧食、建堡壘,還有整個大夏當後盾,待到邪風吹起的季節,完全可以提前撤回大夏。
倭人如果不願意投降……
無所謂,一個島和一個大陸對抗,島上的人就算再能打,也只能絕望看着對面源源不斷的後勤,看着對面添人、添武器、添糧草,添一切戰略物資。
——以大陸的資源,大陸能輸很多次,但島國只要失敗一次,就完蛋。
青浦縣知縣想了想,又道:“陛下若是憂心攻打下來後的治理問題,其實可以将所有倭人遷到一個更小,且資源不豐的島上。”
腦子沒轉過彎來的官員下意識就:“為什麽?”
腦子一下子領悟到的官員到抽一口涼氣,看青浦縣知縣好像在看古時毒士。
那知縣語氣淡淡地說下去。
“他們沖不出島嶼,就只能在有限的底盤裏争奪資源,自然就會四分五裂。如此可以抑制其人丁增長。而大夏每歲來島上挑一個勢力貿易,帶來島上沒有的物資,他們自然就會為了争奪大夏的看重,竭力讨好與臣服。”
“而此前的倭島,空出來後,可以作為大夏的又一個流放地。”
既然是流放地,就可以不用過于考慮臺風、地震來了,要怎麽赈災的事情了。
毒,真的好毒。
但老皇帝對這個知縣簡直越看越欣賞,當場提拔:“待回去青浦縣,你準備一下卸任和轉交之事吧。”
青浦縣知縣臉上微微露出欣悅之色:“謝陛下恩典。”
老皇帝看他那副沒有特別喜形于色t的樣子,心裏突然有些不太适應。
——現在京官都因為許煙杪的心聲,搞得特別情緒外放了。
絲絲縷縷的壞心眼一起,老皇帝直接來勁了:“雖說你還未卸任,但在朕這邊你已不是青浦縣知縣了——如今朕賜你刑部主事一職,待今日公文一到,你可去領。”
“謝陛——”
【如果打倭人的話,那用什麽理由呢?使團對大夏皇帝不敬這個理由,應該夠了吧?】
一道聲音也不管他是不是在說話,就插了進來。
新上任的刑部主事話語一頓,将剩下那個字說完,正擰眉想着是哪個官員如此無禮時,又聽到那聲音了——
【如果不夠,我記得我看到過一個合理插手的……】
【找到了!】
刑部主事敏銳發現,不僅陛下的眼神飄向一個地方,他能看到的京官同僚的眼神,也控不住往一個方向飄。
“?”
【果然啊!這次使團隊伍裏,有倭國天皇的兒子!隐藏了身份的!】
“?!”
刑部主事感覺到了,這個人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話被人聽見了,不然不會用這種仿佛自言自語的口吻說話。
而且,其他人似乎也聽到了。
但是,世上怎麽會有如此奇事!
老皇帝瞥一眼刑部主事明顯被震撼到的神情,終于心滿意足了,高興地繼續去聽許煙杪的心聲。
倭國天皇的兒子!然後呢!
【我記得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宗主國可以插手屬國內政的?比如周文帝那會兒,西域有個國家,叔叔搶了侄子王位,周文帝就特意下诏,要求那個叔叔休兵止戈,保全骨肉親情?】
老皇帝啧啧了兩聲,左右看了看,把新上任的刑部主事叫上前:“愛卿啊,你字什麽?”
“臣字光彩。”
“光彩啊,我記得那個……周文帝,他自己也是搶了侄子的皇位上位的吧?”
刑部主事:“……是。”
是這樣沒錯,但陛下你為何一副……‘這事真有趣’‘沒想到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的樣子?
你一個皇帝,跟村口長舌之人一樣,真的好嗎?
【不知道錦衣衛有沒有發現那個倭國王子在隊伍裏,總覺得以老皇帝無恥的程度,能把這個王子玩出花來。】
老皇帝覺得許煙杪真不會說話。
他哪裏無恥了?
幾個月後。
倭國。
倭王手裏拿着新鮮出爐的大夏國書,面如蠟色,表情也想吞了蒼蠅一樣:“我兒怎麽可能請求夏朝出兵!”
大夏使臣文質彬彬地表示:“王子言天皇的《生類憐憫令》使國內民不聊生,國民禁肉,其言大夏為宗主國,請求大夏拯救可憐的倭民。我家陛下自然是拒絕的,無端端怎麽能插手他國內政呢?”
倭王松了一口氣,臉上挂了笑容:“是啊是啊……”
大夏使臣表情悲切起來,聲調都抑揚頓挫着:“可憐王子,為了他的國民,自盡了,請求我家陛下出兵……”
拍了拍手,讓人把背中七槍自殺的倭國王子的屍體擡上來。
“王子如此憂國憂民,我家陛下被其深深感動了,決意吊民伐罪。特派吾來知會天皇一聲——”
“勿謂言之不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