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起點
第72章 起點
兩人第一次在一起時,戀愛談得稀爛,保密工作倒是做得堪稱典範。
在溫書堯授意下,非但周牧不知情,他父母也被許知瞞得死死的。
現在兩人關系穩定,溫書堯又是個不愛藏掖的主兒,見家長自然要提上日程。
紀裴青幾分鐘前才被催生,現在驀然得知要見家長,一時又降了智,脫口問:“那他們會不會介意我不能生?”
溫書堯:“......”
溫書堯愣了好一會兒,在紀裴青脫離降智狀态想要補救時,狂笑着勾搭,“裴青,你不是上邊的嗎?”
紀裴青的心跳登時就亂了。
由奢入儉難,紀裴青體驗過了與溫書堯的同居生活,幾天不見,顯然想得不行。
親戚們還在樓下言笑晏晏,饒是知道自己說話傳不到她們耳朵,紀裴青還是壓低了聲,“那師弟肚子怎麽還沒動靜兒?”
溫書堯:“質量不行吧,我醫院有男科,趕明兒給你挂一個。”
你來我往鬧了半天,挂斷電話前終于敲定了紀裴青見家長的日子。
年假休完後,紀裴青忙着籌備見溫書堯的父母,項目組外部醫師的培訓工作提上日程,孫圓圓年前已經辦了出院手續,《走出塗林》的熱度已經降下,項目組衆人生活又重歸平淡。
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時,誰都沒想到,時隔多日,馬太效應還會有第三彈。
紀裴青也沒想到,最後一彈,竟然由他的師弟打出。
起因是陸蔚然接到的一個電話。
托各位同僚的福,陸蔚然的工作電話已經公開得不能再公開,最誇張時甚至在引擎中輸入她的大名便能直接帶出十一位的號碼。
這天陸蔚然正在診室裏看診,預備叫下一個號時,手機突然響了起來。
自從經歷了過年那段爆發式的電話期後,她的手機偶爾還是會有陌生號碼打進,陸蔚然習以為常地接起來。
對面單刀直入地表明了來電意圖:“陸主任考不考慮在項目後期鏈接社會公益資源?”
陸蔚然怔了下,“您的意思是?”
對面解釋:“是這樣,我們是一家民營社會公益組織,很有意向參與貴組的社區康複活動,陸主任方不方便詳談?”
他話說的明白,陸蔚然卻仍是一頭霧水,“抱歉,什麽社區康複活動?”
對面見她确實不知情,也疑惑問道:“請問溫書堯溫醫生是貴組成員嗎?”
“呃,是,”陸蔚然說:“他是我師弟。”
“那就沒錯了,”對面笑笑,“去年十一月底,溫醫生曾經找過我們,希望能借助社會第三方力量,為患者提供定期康複訓練,幫助他們進行社會融合。”
他不太好意思地說:“說來慚愧,公益組織資金來源畢竟有限,當時出于各方面考慮,我拒絕了溫醫生的提議。”
“但是項目動向我一直在關注,據同行們反饋,‘開門’行動第一批試點工作效果還不錯。”
“結合年前那篇公衆號爆火,我們也坐不住了,”他略有些尴尬地說:“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合作機會?”
陸蔚然用了近半分鐘才消化掉他的話,忍着激動指正,“‘開門’是我師弟的個人項目,跟‘偏遠地區精神衛生狀況調查’不是從屬關系。”
她禮貌地說:“您可以直接聯系我師弟。”
挂斷電話後,陸蔚然立即打開了網頁搜索。
“開門”項目啓動于去年十一月底,短短三個月,已經建立了第一批試點。
項目依托社區力量,先後鏈接了四個大型社會公益組織,并配置了多名專業社工,致力于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康複訓練。
陸蔚然滾動鼠标,看到了第一個試點城市。
D縣。
負責人也很熟悉,齊韻歡。
陸蔚然知道重名的概念幾乎為零,但還是打給了齊韻歡。
齊韻歡接得很快,接起後卻沒有說話。
陸蔚然頓了頓,“韻歡,新年快樂。”
齊韻歡冷冷道:“今天初八了。”
陸蔚然尴尬地咳了聲,生硬地轉移話題,“‘開門’項目是怎麽回事?”
齊韻歡:“你不知道嗎?”
陸蔚然:“不知道。”
齊韻歡不是愛賣關子的那種人,陸蔚然既問了,她便說:“年前溫書堯找到我,說他申了一筆社科基金下來,問我有沒有興趣參加他的項目。”
“精障患者重返社會是比較重要的課題,我挺感興趣,就答應參加了。”
她說到這,實在忍不住般,問陸蔚然:“我說你這個溫師弟,是不是就愛白嫖?”
陸蔚然不解,“怎麽說?”
齊韻歡語氣不滿:“說是拿我醫院做試點,到時候給我們醫院公衆號宣傳,結果把我全部醫護人員都拉到社區給病人做康複訓練了。”
“服藥訓練也就算了,”齊韻歡說:“為什麽職業技能訓練也要我們做?趙城工作日看診,休息天還得去社區教病人做串珠加工。”
她冷哼一聲,“他倒是打得好算盤。”
齊韻歡一向話少,這會兒吐槽起來沒完,想也知道已經被溫書堯煩得不行。
陸蔚然自然知道,這事兒确實是她師弟能幹出來的。
“前期對接不上公益組織,也是沒辦法的事,”陸蔚然小心翼翼地護了個短,“再說,那你們醫院公衆號關注量是不是漲了?”
她不提還好,一提這事兒齊韻歡就來氣,就差隔着電話唾沫星子啐她臉上了。
齊韻歡冷笑,“從去年到現在漲了不到三百,你師弟自己醫院的公衆號關注量倒是輕松破萬了。”
陸蔚然:“......”
陸蔚然只得安撫,“我去說他。”
她挂了齊韻歡的電話,又馬不停蹄地打給了溫書堯。
溫書堯電話占線,遲遲不通,于是她只好又打給紀裴青。
紀裴青接得很快,“什麽事?”
陸蔚然:“老裴,你知道近期有一個‘開門’項目做得還不錯嗎?”
紀裴青:“沒太關注,怎麽了?”
陸蔚然:“你知道項目負責人是誰嗎?”
紀裴青:“誰?”
說話間,紀裴青已經打開了引擎搜索,項目負責人後面跟着的那個名字令紀裴青驀然有股強烈的不真實感。
陸蔚然微微一笑,她說:“你師弟,溫書堯。”
随着她話音落下,咔噠一聲,時空的齒輪仿佛在此刻回到了原點。
紀裴青坐在寬敞的診室,電腦屏幕上“項目負責人:溫書堯”幾個字像有魔力般将他帶回了三院狹小擁擠的值班室。
那年陸蔚然也是這樣一通電話,這樣的語氣,跟他說,“你師弟一區同時錄了三篇稿。”
那晚他将溫書堯的全部論文打印出來,在空調風運轉不暢的夜晚一篇篇翻看,被人問起時便別扭又傲嬌地說:“這是我師弟。”
紀裴青低頭看向無名指上那枚戒指。
他曾經以為,自己對溫書堯的喜歡,可能是在臨堯山上,溫書堯說“我就想要做這樣的醫生”時。
也可能更早些,在兩人初次見面,溫書堯不肯主動與他握手時。
但直到此刻他才發現,自己一直錯認了。
他師弟是他人生的“代表作”,而溫書堯署名的每一篇文獻,都是他心動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