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讀後感
讀後感
後來,我尋遍網絡,卻怎麽也找不到當年心頭一痛的感覺。
再後來,我幾番嘗試,卻怎麽也仿不出它那種淡淡的悲哀感。
————題記
終于轉述完了,寫到最後一句話時,我還是像當初看到它那樣心頭一痛。
是的,它是我的入坑文,它雖然篇幅不長,文筆算不上優美,劇情也算不上一波三折,但是它那真實感卻讓我感動不已,尤其是最後的“我知道他走了,永失我愛!”這句話,真的是點睛之筆。直到現在,它依然擁有使我震撼的力量。那麽簡短的一句話,卻好像真的讓我看到了作者抱着自己的愛人跪在地上痛哭的情景。(真的,到目前為止我已經找了三年了,但還是沒有找到這種簡短,真實,連貫,能引起共情,有激情片段,結局還是Be的好文了)
悲劇雖令人不快,卻比大團圓結局更讓人記憶深刻。同性之愛,似乎注定就要以悲劇收尾。這條路,枷鎖更多,阻力更大,走的人也更少。但它配得上純愛二字——不以生育為目的,沒有三書六聘,不看財産,不是升職跨階的工具,僅靠愛意維系。
當然,這只是一部分的同性之愛,準确來說是極小一部分。根據我混跡小藍和小紅半年的經驗來看,同性之間以欲為主,愛為輔甚至沒有。小藍已經淪落為約炮軟件,“約嗎”已成為其主要打招呼方式。
上世紀的聊天室,公園,論壇,貼吧上的禮貌問候,長情告白早已無跡可尋,“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人”的時代或許已經過去了。如今風氣開放了,但愛情也所剩無幾。
(跑題了,這些事下次再細講,切回這篇文)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突然延長的假期,突然采用的網課讓這個寒假變得格外漫長。不過,我挺開心的。因為眼看馬上就要開學了,當時我還沒有做完作業,這下子我就有更多的時間來做作業了。當然,其實我當時也并沒有認真的在看網課,我清楚的記得我竟然在那段時間把小馬寶莉一到六季全刷完了!我真的佩服我自己。還看了一些電影。
在冥冥之中我找到了深圳同志網(鬼知道為什麽我記得我在上小學的時候,在會用搜索這個功能不久之後,就莫名其妙地在網上搜男人這個詞語。當別人還在看奧特曼的時候。或許吧。),在上面看到了很多軍警文,都是一個夜晚。我點開了這篇文,從此便和它産生了微妙的聯系,直到現在。
我仍然記得我當時的心路變化:從一開始的漫不經心,到他們在賓館對視接吻時的會心一笑,再到最後一人離世,一人斷腸的震驚與遺憾。
看完後已是深夜,我雖然當時沒有哭,但心裏還是非常不舒服,我再也坐不下去了,走到了陽臺上仰望漆黑的天空思考人生:導致這一切的根源究竟是什麽?究竟是什麽讓這對有情人最後陰陽兩隔?這條路真的就這麽難走嗎?難道同性戀就不配擁有愛情嗎?同性戀的未來到底在哪裏?難道是被扼殺嗎?
挺後悔當時我看完了卻沒有保存。因為後來深圳同志網改版了,是整個版面都變了。我再也沒有找到在它上面之前看過的任何小說了!其實我後來又刷到了一次。當時第一次刷到的時候它是沒有名字的,作者也是佚名。再後來我随手亂搜的時候又刷到了。這一次我還是沒有複制保存,也沒有截圖,因為我用的是電腦。這時候它才有了個标題,叫“藍色軍戀”。
再後來就死活都找不到了。但後來我找到了作者(疑似),但是他是發在博客上的,而且他的博文都封了。再後來我想起他去找的時候,發現已經找不到這個人了。我也忘了他叫什麽名字,好像裏面有一個兵字吧。
挺遺憾的,好多文都找不到了。不過有一篇文找到了,不過換了一個網站。後來問作者,作者說之前的那個網站關閉了,這個網站要收錢,之前那個是免費的,所以我就沒看了。
Advertisement
然後暑假閑的沒事幹,又一直都有想憑着自己的記憶把他複述一遍的想法。(因為我是真的怕以後我會把它忘記。)所以就鬥膽發到了晉江上。沒想到自己速度還挺快的,一天之內就想到了好幾章的情節。其實之前我也有發到過我找到的那個作者所在的網站,但是發了有一年都沒有審核通過,我就懶得發了。一開始點擊量只有不到十個,還以為沒什麽人看呢,不過也正好,因為這本來就是留給我自己懷念一下而已。但沒想到後面竟然有了幾百點擊量。
再後來在機緣巧合下,我在百度貼吧上找到了另一篇文,有人說他有完整的文章文件。于是我就去找他,然後得到了。他還給我推薦了其他幾篇文。但後來我出于無聊,竟然把自己轉述的截了圖,搭配音樂做成視頻發到了各個平臺。當發到□□小世界的時候,有人說去晉江看了,挺悲傷的。然後就被那個給發文件的那個好人看到了。他說我這篇文他的一個朋友看到了,很想要完整的文章,問我結局是不是很悲傷。我說挺悲傷的。然後他還給我發了文件,我就得到了原文,真的挺湊巧的。
所以在種種機緣巧合下,我讀到了它,我失去了它,最後又找回了它。
其實我一直都為這結局憤憤不平。因為我覺得他們但凡長點腦子就不會在家裏天天幹那種事,這也太容易被發現了吧?而是開個賓館做,或者說他們兩個約定好只在晚上做。然後兩個人分別好好工作,合租一個小屋搬出去做,那就是天天做,也沒人管他們呀,也也不會被發現呀,就不會被催婚呀,他們也不會分開呀。
有可能陸遙就不會喝那麽多酒,最終也就不會得肝癌。他們兩個也不會天人永隔了。所以想要避開最終這個結局,就不能讓他們兩個明目張膽的大白天在房間裏幹那種事。由此就有了我的第一篇衍生文。
不過我突發奇想,采取了倒敘的方法。結果就是到現在我也沒有編完整個故事。因為我發現雖然你有想法,你有激情,并不代表你就能寫完,寫好這個故事。我想改動情節,那勢必會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我懶得想了,發個結局就ok了。給大家當番外看個樂子也就行了。
屬于偶然,終于熱愛。謝謝大家的喜歡,祝有情人終成眷屬,永不分離。
……………………
剛才聽了龔琳娜老師唱的《小河淌水》,突然想到了這篇文,于是又去看了一遍。怎麽說呢,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我已經看完了,已經知道結局了,所以就算看到前面的最熱烈的情節也沒有任何感覺。然後看到結局也沒有什麽感覺了,可能是因為歌正好放完了。
老師的這首歌雖然歌詞不多,但是由于老師清亮的嗓音和婉轉的旋律,能讓人聽出一個女子對另一個男子的深深的愛戀與期盼。
感覺這個情節就是兩個人一同在農村長大,然後阿哥去城市裏上學,又或者是上戰場了,然後這個阿妹就一直盼着這個阿哥回來。然後可能這個阿哥最後沒能回來,阿妹在嘆息,也可能只是她還沒有等到而已。
這個情節和沈從文的《邊城》很像,兩個兄弟争奪同一個女子,結果一個人身亡,然後另一個人很愧疚,就出去經商了,然後這個女子就等着那個老二回來。最後說那個人可能很快就會回來,也可能永遠都不回來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讓讀者去想象。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