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十二時花書簽子
洗三過的特別簡單,他回來後,聽茉莉說,滿月和百日也不能大辦了,因為是個女孩兒,又在守孝期,恐怕得等周歲之後才能抱出來見見人。
吳有為聽了簡直無語了,難道以後孩子長大了,見到他不認識?
“罷了,滿月的時候,将那新做的書簽送去。”吳有為指着自己的傑作:“惟願将來她能知書達禮。
偏偏這幾日,有同窗的常随或是書童過來看他,小小曾經跟他們見過幾面,又曾經送禮到他們那裏,有點熟了,便跟他們炫耀吳有為那十二時花的書簽子。
吳有為十五的時候去給老夫人請安,可能是因為得了個新孫女兒,老夫人也不能沒有所表示,于是留了他們用早膳,這頓飯吃的吳有為淡而無味的很。
倒是有一點,吳俊集合所有人,給那新出生的女嬰起名字。
吳家女孩兒的名字都是單立人旁的,倩兒、佩兒、伊兒、優兒。
吳俊提出了很多單立人旁的字,衆人一起參詳,只有吳老夫人不高興:“起什麽名字?過了周歲再說也不遲,孩子這麽小,提前起名字,合适嗎?"
這個時候的人都很封建,并且很迷信,覺得小孩子起名字早了,會讓閻王爺記上。
“我吳家的女兒,不同別人家,須得有名有姓的才好。”吳俊卻道:“而且這孩子是老二的遺腹女,務必珍視。”
吳老夫人不明白大兒子的意思,但是聽着好像是為了吳家好,她就不吭聲了,其實她只是覺得二房得了個女兒就這麽勞師動衆的,太擡舉二房了。
至于什麽閻王記名的,她也只是找了個由頭罷了,二房的小崽子是死是活,跟她沒什麽太大的關系。
吳瑛無所謂,幾位小姐,也唯有吳倩兒讀書了,兩個庶女只是學了針線,還沒到讀書的時候,最小的那個也才周歲過了而已。
一堆文字裏,每一個吳俊都問吳傭,好像哥倆兒多好似的,鬧的吳有為不明所以。
但是既然人家問了,他就參考一下吧,反正一個孩子的名字,是要跟她一輩子的,故而看的還很認真。
“就叫俪兒吧,二哥跟二嫂伉俪情深,二哥去了,二嫂立志守.... 她又是遺腹....”吳有為指着“俪”字道:“吳俪兒,挺好。願将來她跟姑爺也能伉俪情深。
Advertisement
“不錯,就叫俪兒吧。”吳俊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麽,嘆了口氣。
于是,二房嫡出小小姐就有了名字,吳俪兒。
吳有為回去小院裏的時候,正好碰到來看他的劉大夏的書童,跟小小倆在一起看他的那十二時花的書簽。
劉大夏的書童可是跟小小這半路出家的書童不一樣,人家那學問,不輸任何秀才。
眼光也獨到,見到吳有為回來,立刻就道:“吳小老爺的這手藝真是越來越好了,這書簽做的,絕了!"
“一點愛好而已。”吳有為笑了笑:“你老爺可好?"
“好,夫人已經到了,少爺也到了,就住在中城的一個三進四合院裏,已經安頓好了。“書童笑着道:“您送去的東西,件件老爺都喜歡,大少爺見了,也喜歡那書簽,只可惜老爺不給,非要大少爺背了書,才給一個。“
吳有為聽了都笑,沒想到劉大夏竟然也有如此憐子之心,還以為他很嚴厲呢。
後幾日,陸續有人來看他,也有不少人知道了那十二時花的書簽子,一個個回去說的活靈活現,都道“精致”。
吳家,新生兒得了賜名,在孩子滿月的時候,吳俊開了祠堂,記在了族譜上。
吳有為的賀禮也送了過去,據說二房夫人十分喜歡,當時就說了,要留着給小小姐當嫁妝,這可是她小叔叔親手做的好東西。
大房的吳倩兒聽了,撇嘴道:“能是什麽好玩意兒?沒見識。
這話剛說了沒兩天,就被人打臉了。
原來是幾個書童常随的回去,都跟自家老爺說了,吳小老爺做的那十二時花的書簽,精致小巧,典雅天成。
吳有為在家守孝不知道,外頭他做的書簽已經嶄露頭角,尤其是他的兩位座師,更是将這位未見拜師的弟子誇了又誇,弟子送的禮物更是日日帶在身上,幾個同窗都在翰林院裏當實習生,一個個都是手不釋卷,看書,自然要用到書簽。
偏吳有為的書簽做得好,有人看到了眼饞,想去買,卻沒地方賣!
吳有為雖然人不出門,在外卻早已聲名遠播,都說他雖然年少卻是個愛好風雅的小名士。
在土林之中,也有了一點小名氣。
而孫家那邊也知道了吳孫氏原來辦的那點破事兒,孫镗的媳婦兒特意叫身邊的老媽子過來,不知道跟吳孫氏說了些什麽,吳孫氏後頭管家的時候,對吳有為這邊的小院子倒是态度好了許多。
走禮之類的東西,也提前備好,再也不克扣敷衍了。
再說過了端午節就是六月了,天氣開始熱了起來,幸好,這是在古代,雖然沒有空調,但是尚且能忍受得了這個熱度。
這一日,來了兩個翰林家的媳婦子,求見二房夫人。
當時吳孫氏正在教大女兒吳倩兒管家理事,一聽說當時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找誰?"
“拜訪二房夫人。“管家婆子也十分不解。
“老二家... 她娘家不就是個舉人嗎?”吳孫氏想了半天愣是才想起來自己弟媳婦娘家情況:“而且她娘家是在通州,父..... 都是舉人,在通州書院教學。”
吳老夫人當年愣是挑了許久,又因為吳傍當年在京中名聲太不好了,找不到合适的,京中人家是不行了,只能挑離京城近的通州地界、不知道他實際情況的,這才說了這門親事。
通州那邊的親家往年還好,只是如今知道他們家重孝,且女兒守寡,去年更是連年禮都沒多送什麽,往年還能有個火腿之類的東西,今年光送蘑菇幹了。
說起來,通州及所領四縣均屬順天府。
只不過是順天府大了點兒,他們離得比一般的同州府之間要遠一 一些。
而通州乃是京杭大運河的北端。
“這兩家翰林,跟她娘家什麽關系?”如今英宗在位,翰林清貴了起來,非翰林步入內閣,已經成了時尚定律。
所以,如今翰林學士也十分的矜貴了。
“不太知道,這兩家平時并無來往,來的人卻是當家夫人身邊的心腹管家娘子。“管家婆子道:“她們只求見二房夫人,也沒說為什麽。”
“帶去吧,讓二房的那個誰,好好打聽一下。”吳夫人打發了管家婆子,還在想事情。
吳倩兒剛才一直在旁聽,見母親有些迷茫,便開口道:“是不是二嬸娘家的父兄教導出來的學生?"
“不可能。”吳夫人搖頭:“你二嬸娘家父兄最多教導出來的人考中進士,也才得分到翰林院,最多是個庶吉士,還在翰林裏當個學生呢!
二弟妹娘家并非什麽顯赫家族,而且她父兄教導的都是童生,連個秀才都沒教,還是自己的學生科舉用功,名下才中了一些秀才,也有命好的考中了舉人,可是進..... 從未聽說過啊!
就在母女倆猜測的時候,管家婆子回來了,只是臉色很奇怪。
“到底是怎麽回事?”吳孫氏立刻就問她了。
“回夫人,那兩位是兩家翰林學士府的,她們是自家夫人派來的,皆因她們家老爺,回去提起小老爺送給小小姐那份十二時花的書簽子,據說精美異常,十分羨慕,她們夫人想求二房夫人借來一觀。“管家婆子匪夷所思的道:“為此,那兩家還送了厚禮。”
那麽大的靈芝,那麽好的人參,知道他們家守孝,一個送給二房夫人一套珍珠頭面,一個送給小小姐一盒子小珍珠,将來做個什麽小首飾給小小姐戴,正好。
“小老爺送的那套十二時花的書簽子?”吳孫氏是知道那東西的,可她也沒看出哪兒好啊?
而且因為是小老爺自己做的,值什麽呢?
吳倩兒更是瞠目結舌:“就那... 破爛的木頭?"
管家婆子嘴角抽了抽:“ ".... 是.....吳倩兒......!!”
後來再派人去打聽,還真是!
二房夫人倒是沒給出去,而是讓兩個擅長描畫樣子的管家娘子看了個仔細,描了下來,打算找人做一套。
這可比送過去看一眼,再換回來強多了。
得了花樣的人家自然高興,自家老爺親自動手,也做了一個帶有自己特色的十二時花書簽子。
等過了兩日,又有人來求見二房夫人,還是因為這事兒。
從普通的小翰林,到庶吉士,再到翰林院掌院,但凡是翰林院有頭有臉的人,來了一半!
這驚動可不小,更有人跟風,而且這事兒也是個風雅的事情,故而二房的小閨女才出生沒多久,這就名滿翰林了。
都知道吳家二房有個新出生的小小姐。
吳有為更是出名了,親叔叔給做的十二時花書簽子。
仿制的人多了,就連書肆裏都有賣的了,只不過幾個同窗的下人看了仿制的,都說好是好,但是依然不如原件好。
盛夏的知了在樹上吱吱的叫,吳有為伴着知了的叫聲午睡了一下,起來後依然出了一身汗,可見這盛夏,太陽還是很熱的。
吳家并不是什麽豪門,也沒個冰窖,将來自己當家做主了,一定要有一個大大的冰窖,當冰箱用!
使勁兒扇了扇蒲扇,熱啊!
恰好茉莉端了一盤新鮮的井灞過的果子進來,吳有為立刻拿了個小甜瓜,一口下去半個!
“小老爺,您當心涼了牙!”茉莉都快看傻眼“了。
“這天氣太熱了。”吳有為現在白天基本上不出屋,也不敢靠窗戶太近,覺得會被熱到,幸好屋脊高,窗戶上都糊了新的窗紗,通風良好,屋裏有過堂風,才能待得住。“是啊,熱的一身汗。”茉莉道:“可要燒點熱水洗個澡?"
“不用燒,這會兒在廚房的人都遭罪,咱們那茶水房更是悶的慌,你讓大山大海倆打了井水來,用大木桶或者大木盆裝着,放在院子裏曬着,到了太陽西下的時候,就能曬熱乎了,到時候想洗澡的,都找個隐蔽的地方洗個痛快,這一一天,都要被汗淹了!”吳有為可不想讓小姑娘大熱天兒的去燒水,不悶中暑了也得熱出痱子來。
他這個辦法多好?
既省了柴炭人又不遭罪。
節省能源,還沒有污染。
“好,都聽小老爺的。”茉莉笑嘻嘻的出去找人吩咐了。
其實這法子村裏人經常用,只是他們吳家好歹也是官宦人家,用這麽土的辦法熱洗澡水,總感覺有點兒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