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送禮是個技術活
過了七八日之後,小小果然帶回來一個木頭匣子,因為他這些日子時常出去,買東西回來也有那麽幾次,門口的人其實是要檢查的,但是小小說了,這是小老爺的東西,誰敢打開查?
下人們的東西他們碰了就碰了,主子的可不敢,尤其小老爺如今“兇名在外”,沒看連大丫鬟萱草都被貶成掃院子的了麽。
所以這些日子,他們竟是連查看都省了,小小進進出出猶如走城門一般。
進來之後,直奔正房,屋裏除了他,就是吳有為了,于是小小打開了盒子。
裏頭一排十二個玉佩,都雕刻的一樣的“人生如意”,一樣的質地,因是同出一塊玉料的緣故。
“好。“摸着這樣的玉佩,吳有為自己都舍不得了。
話說明朝的能工巧匠真不少,看看這雕刻的,人參須都纖毫必現,果然是好手藝,值得五十兩銀子。
“去叫芙蓉進來。”吳有為看着玉佩,總想着給搭配好點兒的東西,于是想到了女紅很好的芙蓉。
小小出去叫了芙蓉進來,恰好芙蓉剛從管家婆子那裏領了這一季的針線,想着給小老爺做夏衫用。
府上每季給下人兩套衣服,而小院子裏,小老爺說了,每個人再給加兩套,換洗着穿。
小老爺和小小以及丫鬟的衣服芙蓉帶着人做,至于男仆這邊的,則是交給四個仆婦做。
吳有為這段時間看得明白,這個叫芙蓉的女孩兒,和那個茉莉都是不錯的,雖然長相漂亮但是并不跟萱草是一路貨色,倆人明白着呢。
見她進來,行了禮之後,便指着書桌上放着的玉佩盒子:“你看看,這些玉佩該怎麽搭配絡子合适?"
芙蓉上前掃了一眼,見到都是一樣的,便猜測應該是送給不同的人,想了想,便道:“不如編制不同顏色的絡子挂上去?但看玉佩都一樣,這絡子的花樣須得一樣方才好
“那就用中.... 咳咳!”吳有為本來想說“中國結”的,後來一想,這個時候還不叫中國結。
中國結只不過是一個統稱,分為很多種。
Advertisement
“您想說什麽?”芙蓉問。
“你覺得用什麽花樣的絡子合适?”吳有為咳嗽完了,就反問了芙蓉。
“小老爺,請恕奴婢無禮,您給的玉佩十分好看,而且這是‘人生如意’,不如用‘平安結如何?”芙蓉道:“人生如意,平安吉祥。’
“是啊,平安.....”吳有為發了一下呆,明朝的官員,其實是最不好當的,清朝還能有個連帶關系,明朝卻因為錦衣衛和太監們,乃是歷史上最為畸形的封建王朝。
皆因這個朝代,要說開放,那是真開放,鄭和七下西洋,萬國來朝不為過;要說封建,也的确夠封建,男女大防在這個時代發展到了一個巅峰;要說中央集權,的确十分集權,皇帝都成立內閣了。
可是,官場詭異,明朝的官場更是跌宕起伏。
既有于謙那樣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硬氣人,也有嚴嵩“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的奸佞之人。
雖然現在于謙死了,嚴嵩他爹恐怕還沒出生,但是不妨礙吳有為的猜測,官場波瀾詭異,他只求讓幾個認識的人,別在如同史書上記載的那樣,走的一路艱辛。
于是,最終,選定了平安結系上玉佩。
因為都是男子,芙蓉選擇的繩線顏色都是淡雅的青綠藍等顏色,與他們家守孝并不相沖突。
待得殿試過後,名次放了出來,吳有為就讓吳旭帶着小小以及兩個常随出了門,他們帶的禮物,只有一個,就是小小貼身收着的一個小盒子,裏頭便是那玉佩。
吳旭見小小就這麽兩手光光的出了門,頓時頭大如鬥:“起碼帶點別的吧?"
“小老爺說了,不用!”小小滿不在乎的道:“左右家裏也沒給預備什麽厚禮。
“那....”吳旭看了看小小:“豈不是丢了小老爺的臉面?"
五百兩銀子,吳旭猜測小小肯定花了買東西,但是買了什麽,他還真不知道。
因為吳有為讓小小出去辦事,根本沒讓吳旭跟着,而派去的人,一個個悶葫蘆一樣,吳旭也問不出來什麽。
當然問不出來了,小小出去辦事情,他們只負責當保镖,拎包小弟以及給小小站崗當門神。
小小現在學了許多知識,有點底氣了,出門】雖然也貪玩兒,但是總算是知道輕重,故而吳旭現在就不知道,小小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又因為小小跟小老爺的關系比他親近,他也不敢真的刨根問底,憋得別提多難受了。
“走吧!”小小卻擡腿就走,他還有事情要替小老爺辦呢,等不起。
吳旭也沒辦法,只好硬着頭皮跟着出了門。
吳有為在小院子裏,看着窗前的杏樹出神,如果不是因為小小太小了,他何必讓吳旭跟着呢?
不過小小千般不是,唯有一點,他忠心,這就能蓋過所有了。
希望今天的戲,能演得好一點。
他這邊想着,外面小小已經進了一家大門。
見到了吳有為的同窗劉大夏。
劉大夏如今進士及第,家裏門庭若市,只不過劉家自有仆人管家出面張羅,劉大夏自己只接見那些親自來的同窗舊友。
唯有聽說是吳有為的書童來了,他立時讓人帶進來,見到真的是小小,立刻拉着他問:“你家老爺可好?
“回劉大人的話,我家小老爺安好。“小小是見過劉大夏的,知道他是自家小老爺交好的同窗,見到他,眼眶一紅:“小老爺知道您進士及第,特別高興,只是家裏不方便,出不來,特意将老太爺曾經送給他的一塊玉料破開,做了十二玉佩,言說送給同窗們的,今天來,沒什麽拿得出手的東西,這就送您一塊,希望您.. 生如意,平安吉祥。
小小掏出盒子,恭敬地遞給劉大夏。
劉大夏接了過來,打開一看,裏頭的确是一塊上好的羊脂玉佩,尤其是玉佩的花樣,還有絡子的結法,再再說明吳有為的心意。
也不禁眼睛一紅,其實他中了進士之後,授業恩師就曾經說過,他們在官場上,需要事事小心,處處留意,官之一道,并不好走。
但是為了天下蒼生計,他還是走了這條道。
別人只看到他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卻看不到前途命運多磨,隐藏在暗處的風險比比皆是。
唯有恩師,唯有同窗,才會想到他的難處,而不是只看見他的光鮮靓麗。
“好,好,好!”劉大夏接了東西,親自拿出來,解下自己腰間的玉佩,換上這個新的:“我當日日帶着,時時警醒。
警醒自己,切勿走錯一步,落得身敗名裂。
激動過後,立刻讓人上茶水點心,款待小小。
小小雖然是個小書童,卻代表着吳有為,故而拱手為禮道:“謝劉大人賞賜,只是小的還需要去別家,今天出門殊為不易,請劉大人寬恕則個。”
劉大夏一聽,怒目道:“難道那家子人還對你小老爺不睦?"
“那倒沒有,只是小的還有其他的事情,劉大人別誤會。”小小說這話的時候,口氣頗有點欲蓋彌彰之意。
劉大夏也知道,吳有為在家生活不易,故而每次他都派人去看的仔細,現在聽小小這麽說,恐怕吳家這段日子見他們沒什麽動靜,難道故态複萌?
只是這話他不方便問小小,就算問了,小小身為下人,也不一定說。
所以只好放了小小出去,并且讓管家賞了跟小小一起來的人一人一串銅錢,小小獨得一兩銀子。
吳旭在門口接了賞錢,羞的臉色通紅,皆因他們站在那裏,兩手空空,別人或是自己拎着賀禮,或是下人們帶着禮物,大箱小箱,大件小件,總歸不是空着手。
劉家的下人奇怪的看着他們,尤其是看到他們得了賞錢,更糊塗了,不知道他們是來送禮的,還是來打秋風的?
小小送了東西出去,第二家轉去劉健家裏,如法炮制。
殊不知,他走了之後,劉大夏立刻叫來随着他來京的管事,如今已經升任了他的管家:“吳府可送了什麽賀禮過來?”
“沒有。“管家搖頭:“他們來了一個書童,一個管事,兩個常随,具是空.....”
劉大夏聞言,臉都氣白了,很明顯,吳家沒給吳有為準備交際應酬的賀禮,吳有為能有多少存款?
迫不得已,只好破開了父親留給他的玉料,打磨了十二塊玉佩,打算分給自己的至交好友。
而且這做工,十分精細,可見工錢肯定給的也很高,用的肯定是成手的玉雕師傅。
如果不是山窮水盡了,他何故會拿出父親教給他的玉料?
那可是羊脂玉,如果不破開,大塊的羊脂玉,足以當傳家寶了。
不由得更恨吳家欺人太甚,想了半天,陰測測的道:“你去找一些市井流浪漢,就說吳家對庶子苛責至極,連走禮都不曾給他備下,害得他要自己派人出門】采購,再去打聽一下,吳俊是不是在活動,他那世職還沒決定吧?問問都是哪一位大人在管。
“老爺,何必呢?”管家勸道:“畢竟是吳家自己的事情。”
“你懂什麽?”劉大夏卻道:“有為賢弟當初可是我們那一榜年齡最小的舉子,座師都看着呢,我們當師兄的,難道還照顧不好他?那我們那一一科,都成什麽人了?"
“是,老爺。“管家見勸谏不進去,只好應了下來。
回頭想一想,吳家的小老爺其實人不錯,給老爺的東西也可心,就是出身有瑕疵,庶出。
這邊劉大夏這麽想,那邊接了東西的劉健也這麽想了。
小小不僅去了這兩家,其他人進士及第之後,他都到了,也不多話,就是奉上薄禮,謙虛兩句,領了賞錢,帶人回來了。
回來之後就跟吳有為笑道:“小老爺,下次還有這種事情,就讓小小去吧,這一天竟然得了十多兩銀子的賞錢呢!"
“你得了賞錢,別人呢?”吳有為問他:“可也得了?"
“得了,就是不多,吳旭管事跟別人一樣。“小小道:“不過那些大人們,為何都... 有點不高興?"
“以後你就明白了。”吳有為摸了摸小小的頭:“銀錢你是想花還是存着都随你。
這送禮也是個技術活,弄好了,吳俊的名聲又得受損,與他卻是有利。
“存着吧,将來長大了娶媳婦!”小小煞有其事的計劃:“再生幾個兒子女兒。”
吳有為頓時笑疼了肚子,這孩子才多大?就想的這麽長遠啦!
古人早熟,誠不欺我!
他們主仆倆在屋裏嘻嘻哈哈,吳旭卻在外頭一處角房裏,看着手裏頭的賞錢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