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煉氣期三層/春天,萬物生發
煉氣期三層/春天,萬物生發
第二十二章
等小王小趙回去的時候, 臉上的表情有點難以形容,看上去有欣喜,又有明顯的肉疼, 混在一起,看上去有點扭曲。
他們除了買了小白菜、草莓, 還買了木瓜和幾根甘蔗。
這幾根甘蔗到時候了, 安筱筠想砍了它,但她短時間內不想再吃了,她爸媽也不愛吃,給他們砍了一根試吃後, 就打包全賣出去了。
安廣川笑呵呵的:“店鋪推給他們了吧,他們肯定會成為我們的回頭客。”
陶蓮盈也有自信:“是啊。”
當晚, 安筱筠終于又突破了,她過年的時候就覺得差不多了, 但還是拖延了幾天才突破到煉氣期三層。
到了煉氣期三層,她就可以布置大型聚靈陣了,等小王小趙把監控一布置好, 在還未正式啓用的當天晚上, 她在半夜熟門熟路的摸黑上山, 在早就做好了準備的地方埋下陣基, 布置聚靈陣。
這一次,把她空間裏為數不多的靈玉大部分都用上了,還用了五顆靈石。
雖然肉疼, 但她以後就不用每天晚上勤勤懇懇的灌溉靈氣了,以後這五座山裏面的動物、植物, 包括人,都會受到聚靈陣潤物無聲的滋養。
短時間內人可能沒有感覺, 但時間長了,就能體會到這邊的“環境”有多好、有多養人。
其實靈氣濃度并不會太誇張,這個世界整體的靈氣現狀擺在這裏,哪怕有聚靈陣在,這裏的作物也變不成靈植,動物也不可能得到突破,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是沒問題的。
安筱筠要是真想要種植靈植的話,要麽是在一個天然靈氣濃度更濃郁的洞天福地,要麽就要動用安筱筠空間裏為數不多的靈石,源源不斷的從靈石中提取靈氣,滿足靈植的需求。
這樣一來,安筱筠就沒有靈石可用了,而且在後期,她的靈石多半會不夠。
所以在培育靈植和提升自己修為這兩個選項當中,安筱筠選擇了後一個。
Advertisement
她現在煉氣期三層了,如果她沒有什麽機緣的話,以現今世界的靈氣濃度,這差不多就是她的極限了,但她還有點靈石和其他靈物,所以安筱筠還能再往前。
至于說她有沒有打過洞天福地的主意,那肯定是有想過的,但要說這些已經存在的洞天福地沒有人霸占的可能性有多大,她認為極小極小。
安筱筠找過一些道教的書籍和資料,知道這個世界是有修真傳承的,只是因為現在靈氣淡薄,才讓這些傳承變成了騙人的假貨,多半還有一小部分人還有傳承,擁有“真本事”。
她一個後來人去跟這些不知道紮根了多少年、有什麽後臺的人争洞天福地,容易嗎?
要說那洞天福地真的有多好就算了,安筱筠覺得這些洞天福地裏面的東西八成還沒有她空間裏剩下的寶貝多。
畢竟這麽多年了,就算原本有好東西,一代代傳下來,不斷根就不錯了。
再者,安筱筠本人也沒有那些偉大的志向。
她就想在家裏跟爸媽待在家裏,種種地、享受享受生活。
*
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
一塊塊被機器平整的方方正正的田地上面分別點綴着不同的綠色。
有的種子才探出頭,有的是半大的菜苗,有的已經可以收獲。
五座山中間的這片地基本上已經被全部利用上了。
如果有人在上方用無人機拍攝的話,還可以拍到零星分布在其中除草澆水的村民。
跟這片平地相比,五座山的開發就很粗糙了。
有兩座山之前有果樹,分別種着龍眼樹和桃樹,年前請了人上去收拾整理,現在有了個樣子,等立春了就會有一批樹苗被送過來,在一些空地上補種,另外三座山上還是原生态的,各種雜樹雜草密密麻麻,沒有什麽經濟價值。
那三座山連上山的水泥路都沒有修好。
因為這三座山是被排在後面開發的,按照安筱筠的計劃,今年也會把它們收拾出來。
安廣川找人打了二十幾個大蜂箱,又買了蜜蜂,分別布置在兩座果山上。
現在桃花已經在陸陸續續開放了,正好可以授粉,回頭還可以收蜂蜜。
安筱筠看了一下光禿禿的圍牆,開了一小塊地,搭上大棚,撒上原生三角梅的種子。
回頭等它大一點,就可以移栽到牆根處。
這種三角梅有刺,可以防盜,開的花是紅色,顏色熱鬧喜慶,還可以供蜜蜂采蜜。
等到它們長成,她這圈圍牆就會多了一圈紅色的圍巾,點綴着單調的圍牆。
釣魚場那邊還沒建好,但安筱筠已經開始抽水了,她要先抽水放置、消毒,之後确定沒問題了,才可以進魚苗。
自從開始放水後,大威和金剛很喜歡到釣魚場去轉悠。
它們就沒有見過這麽大的水面。
大柳村也有別的魚塘,不過那些都是小魚塘。
看着兩只半大小狗,陶蓮盈:“筱筱,你指望這兩只狗看家嗎?不夠呢。”
他們這攏共八百多畝地,兩只狗哪裏夠。
安筱筠:“忘了,媽,你跟大舅,算了,我跟大舅說,讓他再多幫我留意哪裏有小狗崽,再多來幾只,我再去市裏買幾只邊牧,應該就差不多了。”她也不是真的指望狗狗防盜,主要還是威懾。
至于邊牧,是因為她要養牛羊,邊牧比較對口。
陶蓮盈:“行,你去說,對了,你也問問,豬崽有沒有那麽快生,我去看了,都弄好了,就等着豬崽了。”
沒過幾天,安筱筠就抱回來六只小黑豬崽,她又去買了六只比較快生長的小白豬崽回來,分別放進了一左一右兩個豬圈裏。
小小的豬崽,看着還是比較可愛的,現在吃的也不多,但等它們大了,那就不得了。
以前陶蓮盈也養過豬,一只豬就要提一桶泔水去喂,這十二只可是個大工程。
她算了算自己的時間,發現很快就要不夠用了。
“這豬以後吃的多了,喂它們就要費不少時間。”
安筱筠:“媽,你有沒有合适的人推薦,這是個長期的活,幫着喂豬、喂雞、鵝。”現在她媽還有時間,但等釣魚場那邊上正軌 ,肯定不能把她的時間都耗在這邊的雜事上。
陶蓮盈有些猶豫:“沒有必要吧,我還忙得過來。”
安筱筠:“你忙不過來了,以後你大部分時間都在釣魚場那邊,媽,遲早要招人的,早點招人早輕松。”
陶蓮盈動搖了,在腦海裏過了一遍她交好的人,想到了一個人:“你覺得你徐二娘怎麽樣?她年前就常來,上山下田都幹過,現在還在地裏幹着分苗的活,為人踏實,幹活也仔細,她以前養過豬牛,還有經驗。”
她來的這麽勤,就是因為她有時間,又缺錢。
她家兒媳婦去年年中生了一對龍鳳雙胞胎,早産又難産,孩子體弱,在保溫箱住了二十幾天,掏空了家底不說,還借了親戚一筆錢,她兒子男人過年都只回來了兩天,就又出去打工掙錢了。
她兒媳婦也因為這次生産元氣大傷,之前陶蓮盈看到她,半年了,臉上還是白的,沒養回來。
“現在她兒媳婦好點,能看人,還有兩個老的幫把手,她就想多掙點。”私底下跟她說有什麽需要人的地方,都別忘了她。
安筱筠:“徐二娘多少歲了?”
陶蓮盈:“跟我差不多吧,具體多大不知道。”
這樣算的話,她兒子是剛到結婚年齡就結婚生子了,現在一家人是四代同堂。
安筱筠:“那你問問她願不願意。”
陶蓮盈:“你給開多少工資啊?”
安筱筠:“她現在一天多少?”
陶蓮盈:“她現在是一百。”不用下大力氣的活,市價就是七十到一百一天,她們不包吃,給的一百。
安筱筠:“那你就跟她說一個月到手三千五,喂完再打掃一下就可以回去了,看她願不願意。”
三千五,要是出去打工的人多半會嫌棄這個工資低。
但在自己老家附近就不一樣了,他們這個小地方沒有什麽好的産業,老實的打工人拿兩三千工資的大有人在,就比如他們縣裏的電子廠,要是不加班,一個月到手兩千五,要是少加班,一個月三千出頭,要是訂單爆滿,加班多,那就是四千。
普通打工人廠裏會控制你的加班時長,到手的工資一般不會太高,就維持在三千出頭的水平。
安家給的這個工資在他們這地方競争力已經是不錯的了。
工作時間短。
距離近,就在家門口。
有五險一金。
節假日另有福利。
所以徐二娘不出意外的答應了。
她手腳快,一日三餐加打掃衛生,一天五六個小時就搞定了。
陶蓮盈平時喂這些不用這麽久,現在徐二娘這樣是她把打掃衛生這點執行的比較徹底。
有她專門負責喂食,這樣一來,陶蓮盈确實多了不少時間。
這個春天,安筱筠特別忙。
等樹苗種上、魚苗進了魚塘,事情告一段落,林嘉嘉打來電話:“你是不是忘了你有多久沒直播了?”
安筱筠算了一下時間,有點點心虛,不過很快這心虛就被趕跑了:“每天上線的魚餌都被搶光,直播不直播的,也不是那麽重要。”
她家的菜就更不用說了。
林嘉嘉:“……哼哼,你就是個沒有事業心的,最近有空沒,我這裏有個給你提供素材的好機會。”
安筱筠:“嗯?”
原來是林嘉嘉的發小約她去海釣,她第一時間就想起了安筱筠。
“去嗎,想不想要挑戰一下海裏的大魚?海裏是真的大魚,河裏的魚你釣上來最大的才十幾斤,在海裏這只能算小魚,要是運氣好,釣上金槍魚,流量自己向你沖過去,所以,來不來?”她的話裏充滿了蠱惑。
安筱筠承認,她心動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