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鬧鬼
鬧鬼
春意漸濃,哪怕是規矩森嚴的深宮,也逐漸顯露出活潑的氣氛來。
年輕姑娘們的心思還沒被碾壓成磐石枯木,八卦也聊得起勁。
而她們口中聊的,十句裏得有五六句都和那位貴妃娘娘有關。
選秀那日公然欺君,後來卻也并未承擔後果,可見太後是真照顧她,都肯幫她圓謊。
這樣的人,誰不想巴結呢?
于是皎月閣也跟着熱鬧起來。
前來拜訪不好空手,最開始聽說貴妃娘娘随着太後潛心禮佛,便都愛送佛珠玉牌之類,後來見貴妃屋子裏連尊佛龛都沒有,腕子上也不戴念珠,便開始打探祁玉笙從前的經歷,只她作為将軍之女,是不拘于世家們那一套嚴苛規矩,時常行走于民間的,便轉而送些巧思奇趣的小玩意兒,亦或親手做的糕點之類。
祁玉笙倒是有些理解帝王廣納後宮的心情了,漂亮姑娘們花着心思讨好你,溫聲軟語的陪你解悶,她一個女人都迷糊。
而圍着她打轉的姑娘裏,還有另一個風口浪尖上的人物,沐淑玉。
進宮當日就被寵幸,之後伴駕數日,已經被封了才人,是這批秀女之中最出挑的。
聖寵正濃,沐才人本該将心思都用在皇帝身上,怎麽也會來找她?
坐下聊了幾句,祁玉笙才反應過來,沐才人跟其他妃嫔還是不大一樣的。
其他人是來結個善緣,以待來日可以得她援手。
沐才人卻不是,她來并非為了讨好祁玉笙,而是借着和她結交的機會,在偷偷觀察她的神态和舉止。
沐才人的目的很直接。
Advertisement
她确實是被寵幸了不假,卻是如履薄冰。
皇帝身邊有兩個同樣十分得寵的婢女,不僅容貌和貴妃娘娘有幾分相似,就連神态舉止也清淨出塵。
她們倒也不跟誰争風吃醋,只是偶爾會朝沐才人投去略帶悲憫的眼神。
光是這樣,就足夠将皇帝的注意吸引過去。
沐才人并不因為自己是個替身,而且還是第三號替身而自苦。
她進宮又不是來當癡心怨婦的,能學多學,趁着如今聖寵正濃,快些進位份,多撈好處到手裏才是真。
為了當替身裏的魁首,她便來貴妃娘娘這取經了。
偶爾閑暇,和同期的秀女們一起摸葉子牌,忍不住閑話家常:“真想不明白,分明貴妃娘娘就在宮裏,陛下為何要尋替身呢?”
她左手邊的人道:“姐姐何不直接去問陛下?”
沐才人剜了她一眼:“哼,我才不給自己找不痛快呢。”
但也知道,這樣明着說的并非使壞,不過玩笑,所以沒當真生氣。
而對面本來一直在專心看牌的袁寶林突然道:“不是都說娘娘乃是佛前玉女轉生嗎?這樣的人,是不能沾染塵緣的吧,誰沾誰就要承受神佛的怒火。之前陛下剛和娘娘定親,立刻就被貶為庶人流放了,如今怕是只敢看着,但不能越雷池半步。”
袁寶林的外公是經營書齋的商戶,她自幼看的話本子上都是這麽寫的,很是篤定自己的猜測。
其他幾人面面相觑,都覺着這也太怪力亂神了。
但好像,也有幾分道理?
很快,皇上其實深深愛慕着貴妃娘娘,但因着她的命格特殊,只能遠觀而不得親近,這才放任自己沉淪在酒色中,這樣的傳言不胫而走,甚至傳到了時铄的耳朵裏。
聽的多了,他自己都覺着有點道理,且不說當初他訂婚就被流放,後來将祁玉笙接進宮,他便出了事大病一場。
便召了四方臺的方士們來測算。
方士心說,這佛前玉女轉世的事兒,關他修道之人什麽事?但又不能明着頂撞皇帝,只能糊弄說天機難測。
而皇帝将方士請進宮來的事又流傳開來,衍生了新的流言。
比如說,是要請他來給禦花園驅邪。
為什麽要驅邪呢?自然是因為鬧鬼了。
禦花園的西北角就挨着那幾座冷宮,夜裏常有哭聲傳出來,鬧鬼的傳言就沒斷過,但也不過就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直到竟有人真被沖撞了。
正是那個沐才人。
那日沐才人走的晚了些,經過拐角時突然看到一個黑漆漆的東西在動,起先還以為是只野貓,但走近兩步卻發現它大的不對勁,竟然是個縮成一團的人形,那人形輕飄飄的,一陣風吹過就被卷上了牆頭,眨眼間消失不見。
沐才人被吓得夠嗆,回去就發起燒來。
祁玉笙沒當回事。
這皇宮歷經兩朝,其中冤魂無可計數,但若是真鬧鬼,随便一道口谕就能要了人性命的皇帝和太後,才是首當其沖會被厲鬼找上的,輪不到新進宮,還來不及給纖纖玉指染上鮮血的小才人。
大概是她白日忙着偷師,晚間又要伺候皇帝,夜以繼日,累的精神都恍惚了,才會錯将旁的什麽東西看成了鬼影。
祁玉笙本不準備查,可卻被太後叫了過去,讓她調查此事。
“你到底也是宮裏的貴妃,等下個月哀家從那幾個孩子裏選出一個最好的,送進宮來,你就要封後,哪能整日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祁玉笙眼底閃過一絲不耐。
太後這也不知是搞了多少孩子,竟還挑揀起來。
也不知道那些沒選上的會被如何處理。
行,她去查。
但要是查出關于太後您老人家的陳年舊事,您可別發火。
祁玉笙決定去冷宮轉一圈。
倘若真有人在無人指示的情況下,不怕被降罪,非要搞些故弄玄虛的麻煩事,祁玉笙也只能想到本就活的不如鬼的冷宮棄妃們。
如果冷宮有線索,她就查下去,沒有麽,便作罷,去找炎問寒打聽些宮裏的舊事去搪塞。
她換了女官的衣衫去往冷宮的路上,也見鬼了。
只不過,身形瘦小,走過的地方還留下了些泥水印。
這怕不是只水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