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章
第 80 章
第八十章引種失敗
堅學達局長在蘭原縣農牧局和合并後的農林局當“一把手”,從九十年代初到現在已經有快十年了,算上他在蘭原縣農科所和農技推廣站,和後來當副局長在領導位子上的時間,加起來都将近二十年了。在這麽長的時間,在一個部門當領導,不得罪人那是不正常的,得罪一些人才是很正常的。技術幹部和技術工作都要評職稱,優秀年輕幹部的提拔任用,場站公司的領導職務晉升,一般職工的工作調動等,都得他這個當家人最後一錘定聲,拍板決定。幹部職工們想辦的事情,堅學達局長堅持原則按規定辦事,沒有如願以償,就會得罪一些人的。但是誰給堅學達局長貼了小字,堅學達局長最終還是不得而知。
沒有過多久,一紙紅頭文件,堅學達局長被任命為蘭原縣政府副縣級調研員,過一段時間工資關系和幹部手續全都轉到蘭原縣政府去了,人也就到那邊上班去了。在蘭原縣副縣級調研員的職數很少的,政府文件領導分工上雖然有堅學達副縣調,而且還是協助分管農口的副縣長工作,協助負責全縣農林工作等,但其實是無職無權,徒有虛名而亦。分管農業的副縣長還嫌自己管得事情太少,實權不多,還那有什麽權力分給堅學達副縣級調研員。
再說了,秦優進局長和水電局等領導根本就不聽他堅學達副縣調的話,直接找分管農業的副縣長才名正言順,該堅學達副縣調協助分管的事情,堅學達副縣調什麽都不知道,整個架空了。開始堅學達副縣調打電話,讓孔家旺給自己送農林局的文件材料,他就辛苦一趟去送。
好景不長,秦優進局長知道了他給堅學達副縣調送文件材料的事情,不知誰給秦優進局長通傳了這個信息,原不怪這幾天,他見了秦優進局長臉色馬上變了,總是不太好看。忽然有一天,秦優進局長,就搬着面孔,批評他說,我們局裏報給縣委和政府文件材料,不要給無關的人員胡送了,你今後一定要注意。再以後堅學達副縣調打電話找他要材料,送材料,他都找各種理由給推辭了。這樣推辭了幾次,堅學達副縣調要感覺來了,再也不向他要了。堅學達局長沒有事可幹了,就多時呆在家裏不出門,除非單位開會和非得本人參加的事情,他才勉強去報個到,上天班,好像退休了一樣,閑人一個,倒落了個清靜自在也好。
秦優進局長開始向他發難了,給他硬找茬了,扣挖他寫得材料。在秦優進局長辦公室裏,秦優進局長看他起草的文件材料表示很不滿意,對他無情且幹脆地批評道:“你寫得材料,我怎麽看了感覺還是提不起來,若隐若顯的,你們的材料就是這個老毛病了。”搞得他很沒有面子,心裏很窩火的,低着個頭擡不起來,吱吱唔唔說不出話來。這樣的不認可和否定秦優進局長不至講了一次了,不但在他辦公室單獨跟他講,更有盛這,他在局辦公室的會議上,也公然這樣批評和貶損他,在局辦公室職工面前下不了臺,秦優進是局長,他沒有解釋的機會。
讓他心裏更加難受,十分痛苦還有,農技服務中心的那個比他年輕的副主任,雖然也是個農大的大專生,但是不會寫材料,碰見了他,還就這事挖苦諷刺他說,新局長是搞材料出身的,給他的材料難寫,不像給堅局長寫材料,是怎麽寫下都行。這就是會做事兒的人,說得多好,一方面表揚了新來局長寫過材料,懂材料,材料水平高,另一方面是貶低走了的老局長堅學達是個搞行政的,沒有搞過材料,不懂材料,材料的水平抵,一擡一壓,真是一舉兩得。但看看這個副主任在堅學達當局長的以前,怎麽說得,老說堅局長是堅科學,是全縣甚至是全市的農業上的權威和專家,甚至把堅學達局長叫堅叔,更有盛者,說堅學達局長是老校友,狐假虎威,拉虎皮作大旗,與領導拉近關系,借以擡高自己。這種人狗臉變得挺快的,舊主子走了,馬上就以損舊主子為榮來巴結新主子。你看這種人無辱到了什麽地步,德性和品質何在呢?真是大奸大佞,恐怕官做得越大危害會越大的。
具體的他材料寫得不好在哪裏?秦優進局長也沒有指出來,他老是挨秦優進局長的批評,秦優進局長一直以來看不上他寫得材料,他想了好長時間,想通了,既然你看不上我寫得的材料,那你就另請高明,我何比要賴在這個爛地方不走呢,又不提拔你,又沒有什麽好處給你承諾,自己回到經作站,去當他的副站長還有農藝師,多自在,沒有局裏這麽多的材料和破煩事情,他就去給秦優進局長請示說,他想回經作站上去,秦優進局長聽了剛開始是沒有立即回答他的問題,請示了兩三次後,秦優進局長就對他說,你給我至少幹滿半年了再說走的話,他對秦優進局長無話可說了,等于就是默認了,兩人心照不宣。
從此,他和秦優進局長終于達成了君子協定。但秦優進局長還是照樣自己認為該批評時,就照樣毫不留情地批評他。他只能忍受着,到了半年時間期再作理會吧。秦優進局長好像害怕他半年到期走了以後,再沒有這麽好的這麽方便的機會罵他了,就盡量争取,有機會就批評,能罵上一次算一次。
秦優進局長為什麽對他這樣憎恨,以至于每每拿寫材料事兒,來整治他呢。他猜想,一定是在發洩宿怨。
因為,在縣上幹部們中間,有一種說法,秦優進局長在北原鄉任鄉長時,由于和北原鄉黨委書記,這一二把手之間,肯定是由于權力之争,會出現矛盾的。問題現在的這個北原鄉黨委書記上調升官進了縣委常委,要命的是還當上了縣委組織部長。秦優進在北原鄉上當鄉長升任書記後,幹了快十年了,就是調不上來,進不了縣城。聽人們講,秦優進光被褥卷就打了三四次了,就是走不了人。原因是原北原鄉黨委書記現在的縣委常委兼組織部長從中做梗,好幾次上會,好幾回機會,都沒有給秦優進給,所以秦優進一直就進不了城。還有人傳說的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原北原鄉黨委書記現在的縣委常委兼組織部長發過狠話說,只要他在縣上一天,秦優進就別想進城上縣了,叫他老死在北原鄉上。
現在,原北原鄉黨委書記現在的縣委常委兼組織部長并沒有調走,秦優進卻進城上縣了,而且還上任蘭原縣農林局局長,人們的流傳也就不攻自破了。人們的傳說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原北原鄉黨委書記現在的縣委常委兼組織部長與秦優進局長沒有矛盾,更有盛者,還吵吵說,原北原鄉黨委書記現在的縣委常委兼組織部長與秦優進局長關系很好,是鐵哥們的交情呢。
在秦優進看來,原北原鄉黨委書記現在的縣委常委兼組織部長,怎麽說也是蘭原縣縣級領導,算頂頭上司也不為過,他專門管的就是考察提拔任用幹部的事,就是有天大的不高興也不能表現出來,相反還得利用和巴結這個領導,如果你還想在官場有所作為的話。但這一口氣窩着總得找個地方出一出,或者說找個人,找個替罪羊,只能是他的下屬是最好了,他孔家旺就是最好的出年筒了。理由是很充分的,因為你孔家旺材料寫得太好了,要命得是給堅學達當局長時寫得太好了,所以他秦優進想當縣農林局局長,堅學達局長走不了,他就上不來,一切的責任是孔家旺你給堅學達老局長材料寫得太好了,擋了他秦優進進城升遷的官路了,這個罪過可确實是不小了,對不起,我秦優進就先拿你孔家旺整治來出這口惡氣了。
真是神仙打仗百姓遭殃。孔家旺他這個整天爬格子寫材料的受苦人,倒成了罪人了,白下了快十年苦,沒有撈着了提拔重用,還要繼續受新領導的氣,新老領導那裏都不感冒,兩頭都沒有落下好處,真個是吃力不讨好,寫材料的秘書難當,受苦人難當,好人難當。
秦優進局長新官上任,正當年富力強,大有作為,工作是雷厲風行,急于早出政績,出大政績。在平時的幾次局脫稿講話中,強調蘭原的農業首要的是要調整農業結構,以水調結構,以種調結構,以時調結構,以技調結構,以培調結構等措施,很有創意和新意,孔家旺在年終工作總結和年初的工作要點中都突出這個觀點。
特別是在今年的工作要點中,工作計劃最後部分,搞得相當細致,一條一條的小問題,列了十多項,每一條篇幅不多,就幾行字,但都是很具體的工作計劃指标。這種寫法,就打破了以往他六到八個大問題,每個大問題裏面,再分述幾個小問題,每個小問題裏面是更具體的作法。他懷疑秦優進局長的那種寫法不規範,不整齊,材料結構上不妥當,但秦優進局長是個固執已見的人,堅持要這樣寫,他就只能這樣起草了。秦優進局長批評的還不夠嗎,堅持自己的觀點,就等于是多挨秦優進局長的批評了。
秦優進局長不但在農牧局農業經營管理(農村會計輔導)站當過一把手,幫助局裏搞過一些相關的材料,而且先後在縣農牧局下屬的蘭原縣種子公司工作,後來又任職過縣農牧局下屬的蘭原縣良種場副場長,自恃對良種推廣工作熟悉,就在這個最容易突破的環節上下手,擴大開來到全局各項目工作,幹出一番事業來。
秦優進局長大會強調,帶領農技服務中心和種子公司、種子管理站、良種場等相關局屬場站公司的領導,親自深入到各鄉村和田間地頭,走訪農民群衆,調查研究,回來召開會議,在農技服務中心那個年輕副主任等人的慫恿下,大膽拍板決定,大力引進洋芋新品種,以此為龍頭,擴大秋糧,壓縮夏糧,促進全縣高産作物面積大幅增長,實現糧食總産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