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章
第 77 章
第七十七章送錢場景
改革開放以來,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迅猛發展,特別是通訊科技發展的最快了。有錢的人家和領導幹部們的家裏都陸續裝上了電話機,在蘭原縣的領導幹部們中,先是縣級幹部們都家裏拉上了電話,後來各局辦委的主要領導,所謂的正科級幹部,部門單位的“一把手”們,也都拉上了電話。
裝一部電話機,要拉一條電線,架電杆,用電話線和電話機,初裝費用得兩三千元,在當時九十年代中後期是很大的一筆錢。孔家旺一個月的工資,滿打滿算只有一百多元,剛過了百元了大關,電話初裝費是他不吃不喝不花得存兩三年的工資,就算加上他媳婦,兩個人的工資,也得整整一年半的工資。
縣上部門單位的領導拉電話機,可都是公家掏的錢,不但一次性的初裝費全部拿發票,單位全部給報銷了,而且,月月打得電話費也全額給報銷。孔家旺看到這些很羨慕,自己也夢想着裝一部電話機,那時就方便多了。但蘭原縣農林局只有堅學達局長和幾個公司場站的“一把手”,報到縣紀檢委、監察局和財政局同意後,才拉上的。後來有些單位的副職,副科級領導幹部也拉上了電話,說明了,就是公費報銷了初裝費,有些連帶電話費也實報實銷了。
還好,沒過多久,縣紀檢委、監察局和財政局發了紅頭文件,進行了規範,明确了全縣副科級以上的領導允許裝電話,電話初裝費可以報銷,電話費規定縣級幹部各單位各部門“一把手”實報實銷,打多少報多少,其它領導幹部定額補貼,副職和副科級領導幹部,局級的每月報銷八十元,二級副科級領導幹部每月報銷五十元,多餘部分電話費自己掏。
縣上有統一的文件規定了,孔家旺在處理局裏公文時,看到了副科級能裝電話的紅頭文件,心裏很高興。找了機會,看堅學達局長在辦公時,就乘送交一份局長講話稿時,給堅學達局長說了自己想家裏裝個電話機,雖然有文件規定,先請堅學達局長批準,沒有想到,堅學達局長爽快得的同意。
說裝就裝,他到郵局找來了工作人員,勘查線路,接線架線,只要掏錢,不到半天時間就裝好了。第二天拿着拉電話的初裝費發票,堅學達局長大筆一揮就給他批了,他興奮地拿着簽批的發票,找局出納打字員就把錢給報銷了。
又過了一年多,局裏的職工們,家家戶戶都把私人電話陸續都拉上了。電話已不再是單位和領導幹部享有的特權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仿佛一夜之間,電話機就在這個小縣城裏全進入了普通幹部職工之家了。
有了電話機,但你人不在家裏時,還是沒有辦法接。外面出去,家裏打來了電話,自己不知道,還是感覺有些不方便。又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發現了一個新玩意兒。他跟着堅學達局長到縣委縣政府大院去開會,走在路,可他聽到了“唧唧唧”像鳥一樣叫的響聲,很清脆的聲音。不對?分明就是從堅學達局長的身上發出來的,難不成堅學達局長的身上揣了一只鳥嗎?他邊走邊用異樣的眼光看着堅學達局長,打量着堅學達局長的身體上上下下。
堅學達局長沒有理會他的猜測,從腰間的一個小皮包裏,打開來掏出一個黑色的小方塊,比我們通常見到的用過的火柴盒大了一些。他側頭轉眼用眼睛的餘光看着,黑色的塑料外殼,大的一面還有顯示屏,有數字號碼出現在長方形的小屏幕上。堅學達局長看完了,就讓我先上統辦樓,他找進一間辦公室裏去打電話了。
這是第一次見這奇怪的東西,聽人們說它就叫傳呼機,在人也叫洋氣一些的名字是“BP機”,還有的人叫它“呼機”或者“扣機”等。堅學達局長戴的傳呼機是“摩托羅拉”,美國牌子,漢顯的,屏幕不但能顯示電話號碼數字,而且還具有顯示漢字留言的功能,是最好最貴的傳呼機了,從蘭原縣電信局買的,價格是一千五百多元,每月要交五十元的傳呼費,單位全給堅學達局長報銷了。
沒有過多久,縣上各部門各單位的領導們,甚至有些幹部職工們都腰間挂上了傳呼機。孔家旺也心裏有點熱,全縣副科級領導幹部也都戴上了BP機了,想找個機會和理由申請也買部傳呼機。
一天,乘着給堅學達局長交材料的時候,他對堅學達局長說,為了工作聯系方便,自己也想買個傳呼機,堅學達局長不以為然,甚至有點不高興地反問他道,戴上那個幹什麽呢?不知是堅學達局長由于這時為什麽事情心情不太好,還是別的什麽,認為他戴那個傳呼機不合适,沒有得到堅學達局長的同意,這是委婉地拒絕了他的請求。他心裏很不高興,想如果說他挂個傳呼機不好,你堅學達局長為什麽要戴傳呼機?
買傳呼機的事,再找機會吧。反正他也想起,聽人們說,發達國家的人們都已不戴這玩意兒了,現在已戲稱傳呼機為“拴狗機”。戴了這東西,你走到那裏人們都能一呼就找到你了,你的自由一點也沒有了。在發達國家裏,科學養牛的人們,給每頭牛脖子上都戴了一個傳呼機,在牧場裏放牛時,如要找那頭牛,只要給牛發個傳呼,“吱吱吱”傳呼聲一響,牛就會習慣性地條件反射,自動跑回來找養牛的人。不知道是真如這樣,還是人們開的玩笑,他也不清楚,人們也都這樣傳說和取笑,想到這些,他心裏也就釋然了許多。
但蘭原縣的幹部和人們也都樂此不疲,千方計都搞一部“拴狗機”挎在腰間,“唧唧唧”一響,炫耀一下自己的時尚和風采來,一想到這裏,他就又有些暗然傷感了。決心遲早也還是要弄一部傳呼機戴上為好,找堅學達局長已被婉言拒絕,就沒有再找堅學達局長申請,他心裏一動,有了一個主意,償試一下也無妨,興許真還能辦成了。
Advertisement
一天在局裏開會,是各場站公司領導和黨支部書記參加的中心學習小組開會議,他見到了他們經作站上的站長程維海,開完會後,他拉程站長到自己辦公室裏坐一陣,讓了支香煙,泡了杯熱茶,寒喧了幾句工作上的事情,他就急不可耐地對程維海提出了請求,為了我們工作聯系方便,自己想買部傳呼機,程維海站長一聽,沒有任何推辭的話就答應了,說行,你去買,我站上給你報銷,不要賣太貴的就行。他趕緊問程站長多少價格以內的,程維海站長回答,不要超過一千元的就行。不知道是程維海站長今天心情好,還是堅學達局長給他說過這事,今天沒有想到就這樣爽快地答應了他。他知道,程維海站長站上早已給他配了個最好的傳呼機,一千五百多元的,摩托羅拉漢顯機。
他來到蘭原電信局,走到傳呼機櫃臺前,給了幾款玻璃廚櫃裏擺放的樣機,挑了一部,價格七百元整,牌子是英文字母,叫“NEC”,雖然是部國産機子,但是漢顯的,比摩托羅拉機大一些,所以顯示屏大,金黃色的細拉鏈,顯得大氣。他很喜愛這款機子,就決定買回來了。交費開通後,花了七百多塊錢,但挂上了“子彈”盒子,心裏很高興。
又過一年多,蘭原縣城和全國各地一樣,先是出現了“大哥大”,是最早的無線能移動打的電話,像個長了獨角的黑磚頭一樣,打電話時像扛着一塊有天線的磚頭,走過來走過去,看見了很神氣,很牛逼,但也挺好笑的樣子。“大哥大”開始出現時,價格可不小,購買開通一部得幾萬塊,到晚些時候也得好幾千塊錢。沒有過多久,街上就出了小一些的移動電話了,天線有不太長而且固定的,也有些天線還能伸縮自如,像芝麻一樣有好幾節,可一節一節拉出來變長,能一節一節收縮進去變短了。移動電話變小了,人們逐漸不叫它“大哥大”了,而且叫它“手機”,開始人們很不習慣,後來就感覺自然和合适了,也就叫順口了。
孔家旺是個很時尚的人,喜歡新事物,沒有給媳婦說一聲,就悄悄從單位財務室借了一千八百元,自己又把當月的工資和零用錢湊上,一共花了兩千多元,到省城金州市電信局,購買開通了一部“金州通”的手機,當時不但要有錢買手機,還要有本人的身份證才能辦理,還發你一個持機證。金州通手機長方形,比較厚,深蘭色,天線就像犀角一樣,在手機上頭的中間。一步到位,還買了個人造革的手機套,穿在腰帶上,把手機裝進去。他做得很隐蔽的,不讓單位的人們知道,因為農林局裏,只有堅學達局長單位給公費配了個摩托羅拉的手機,連第一副局長也是自己掏錢買了個和他一樣的“金州通”。
一天晚上,剛吃過晚飯,他的“本地通”的“金城通”手機響了,是堅學達局長給他打來的電話,堅學達局長怎麽知道他也有手機,不想讓人知道,可單位上有人知道了。堅學達局長讓他晚上去給縣委副書記送一筆錢,他沒有聽清楚,又問了一遍,堅學達局長理解錯了,就說讓他先給了,明天回來再給他給錢。
他接受了任務,等到天黑了以後,乘着夜色,拿着堅學達局長說的錢數字,到蘭原縣委縣政府大院,邊走邊擡頭看四樓東邊靠南中間的兩間房裏亮着燈,估計這位副書記人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兼卧室裏,因為這位副書記家在省城金州市。上樓敲門進了副書記的辦公室裏,原來還有兩個人,一共三個人在這房間。
除了這位副書記,其他兩個人其實他都認識。年輕一點的一個是他們農林局原來的副局長,前些年下去擔任北原鄉鄉長,現如今在北原鄉任黨委書記已好幾年了。另一個是個子小一點的男的,是從佛洞鄉調到他們農林局任蘭原縣農技服務中心主任,後來接着又兼任了副局長,破壞了頭兩年蘭原縣換屆選舉,使堅學達局長等人落選的那個黑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