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章
第 74 章
第七十四章 換屆地震
他和堅學達局長從北京學習回來了,在金州市火車站,局司機吳克強開着桑塔納2000,拉着堅學達局長的老婆,去接他們兩個人出差回來。他們兩拉着拉杆箱,背着大包提着小包,從火車站西出站口出來。局司機吳克強緊步上前,接了堅學達局長的拉杆箱,堅學達局長的老婆接過堅學達局長的背包和提包,他們跟着吳克強上了局裏桑塔納2000小車。吳克強拉着他們四個人去市種子公司進了些蔬菜種子,又到市植保站購置了兩箱農藥和兩卷超薄膜地膜,就到了中午時分。找了個幹淨點的飯館,四個人在裏面點菜吃飯喝茶,他還有錢,就結了賬,四個人坐着打道回府了。
雖然全國農口事業單位改革學習班他們參加了,改革方案寫了幾遍,修改完善了幾遍,但大氣候變了,從中央國家部委到省上,再到市上,漸漸領導提得少了,到現在沒有人提了,改革的聲音慢慢消失了。“蠻霸道”書記的将機關事業單位逐步“限奶”到最後“斷奶”的企業化改革,不了了之,消聲彌跡了,但巴道書記積極地摘了蘭原縣國扶省扶貧困縣的帽子,卻在全縣幹部群衆的一片叫罵聲中離開了蘭原縣,調到省城所在地的中心區當了區委書記。
時間如白駒過缭,一晃又是幾年過去了。恰好到了年底,今年蘭原縣上又要“四大班子”換屆選舉了,縣上機關幹部,特別是縣科兩級領導幹部們人心惶惶,氣氛變得有些緊張。幹部們茶餘飯後,都談論着一些人事變動,領導職務安排,幹部們升遷等事情,其實好多是道聽途說的,有些是人們打聽的,有些是人們猜測的,有些是添油加醋,有些是以訛傳訛的,不一而足。叫人聽了又相信,又不信,感覺得有道理,也沒有道理,有根據,也沒有根據,難以定論。
就在這時,有人傳出消息來,說是市委常委會上定了的,蘭原縣的常務副縣長不走,還要幹一屆,縣委常委,辦主任要上副縣長,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要上副縣長,還有要讓堅學達局長上縣人大副主任等。謠言紛紛揚揚的,傳得神乎其神的,人們覺得還就是那麽回事兒。說是新上任的本地土生土長的市長,原來是副市長,後來也是常務副市長,老家是金州臨市烏鐵市烏鐵區堅家灣鄉的人,與蘭原傳言拟提拔的堅學達局長,縣委常委、辦主任,縣委常委、組織部女部長,這三個人都是老鄉,而蘭原縣常務副縣長是臨省外地人。
選舉馬上就到了,縣上安排他們蘭原縣農牧局一個縣人大代表分團開會讨論活動地點,堅學達局長這個縣人大代表,雖然沒有被分在這個團,但對這個團的接待服務工作十分的重視,專門把他孔家旺叫到局長辦公室裏,慎重研究部署會務服務工作,除了縣人大代表統一在縣委縣政府招待所蘭原賓館吃飯,其他的會議桌上上什麽水果,提水泡茶得事,每天會後衛生打掃的事,贈送縣人大代表什麽禮品的事等,都詳細作了安排部署。
他心裏其實很清楚,為什麽堅學達局長平時後勤會務服務工作不太關心,這次會議為何這樣重視和格外用心,主要是這次關系到堅學達局長自己要晉升副縣級,上個蘭原縣的人大副主任。堅學達局長歲數也老大不小了,機會難得,這次上不去,以後就沒有希望了,這次選舉的事兒一定要把握好。
聽誰說過一句,意思是說,原來縣上和市委組織部門,想讓堅學達局長上蘭原縣政協副主席,可是組織部門找堅學達局長談話,透一下堅學達局長的心裏話,聽口氣是堅學達局長不想到政協當副主席,而是想到蘭原縣人大去。堅學達局長對領導找他談話時說,有個縣醫院的院長也姓堅,都是烏鐵市烏鐵區堅家灣鄉上堅家灣一個村的一姓人,大一輩的親房老鄉,在輩份上說還是堅學達局長的父老子,已經當選為蘭原縣政協的副主席。還有一點更加重要的是,堅學達局長的下屬李為農,是原來蘭原縣農技服務中心主任,現在也提拔當選為縣政協的副主席,現在在他的老部下那裏去當政協副主席,還得排在老部下李為農之後,堅學達局長心有不甘。再說了人大畢竟要比政協好一些,管政府領導的選舉,管人大代表,管立法執法的事等,比政協權力大得多。
這一天,大約是休息日,他和堅學達局長,李為農副主席三四個人在縣農林局大門口,沒有事幹,閑聊天,忽然堅學達局長就變臉對李為農副主席瞪着眼,很生氣的說了這樣一句話,“你不要這樣牛,政協也在黨的領導之下”,這是堅學達局長針對李為農副主席的說得,當時就把李為農副主席說得一愣,但李為農副主席也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得迎頭痛擊,微笑着說了回答了這樣一句,“這個事連一年級的娃們都知道,第一課就是共産黨萬歲毛主席萬歲”。當時就鬧得不但當事人李李為農副主席和堅學達局長,其他幾個人都相當的尴尬,下不來臺了,沒有辦法再聊下去,幾個都作鳥獸散,不歡而別。
通過這件事,可見堅學達局長對動政協當副主席這個副縣職位,是有多麽深的成見。本來到政協去當副主席,其實是堅學達局長最好的一個選擇,最合适的一個歸宿。必竟,政協選擇沒有要人大競争那麽激烈。再說政協也适合堅學達局長充分發揮“堅科學”參政議政蘭原縣農業發展的大計,必竟,堅學達局長是以一個外地人,專家型領導的身份走向蘭原政壇,并活躍在蘭原政壇的。
蘭原縣今年的換屆選舉發生了“大地震”。上面确定的人選方案全面被推翻了,籍貫是外地的正式候選人基本上全軍覆沒了。許多蘭原籍本縣人都說是蘭原民主化進展加快了,全縣人民的民主意識增強了,因為蘭原縣人大代表是蘭原全縣人民選出的,縣政府和縣人大的領導也都是人大代表選舉産生了。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許多籍貫是外地的領導和幹部們,在蘭原本地人的興奮和激動的時刻,心裏明鏡似的清楚是怎麽回事,也非常的痛心和忿懑。
蘭原縣人代會說就開了。首先傳出來的消息是,這次選舉換屆的紀律特別的嚴格,縣人大代表們,全部都吃住在蘭原縣委縣政府招待所的蘭原賓館,堅決防止有關人員搞賄選,縣人大代表任何人不準在外面接受任何單位和任何人的吃請,不準夜間在外面留宿不歸,不準接受任何人的禮金和禮品饋贈。在選舉換屆期間,從蘭原縣委縣政府大院,到了條大街之隔的蘭原賓館,立時就形成了一個無形的網絡,許多人們的眼睛像壓在戰壕邊上的槍口,又像崗樓或城門上射過來的探照燈一樣,縣城中心的行政區域戒備森嚴,火藥味很濃烈,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他按照堅學達局長的遙控指揮,随時彙報他們局裏這面一個團的開會情況,一切都很正常。他安排局機關辦公室打掃衛生的工勤人員,會前就收拾幹淨局辦公大樓後面,小二樓局大會議室,并安排有關人員,準備了五六個暖水瓶,及時在局大竈上打好開水送過去,中間有喝空的暖水瓶主立即裝滿了提上去。根據堅學達局長參加自己那個團的情況,通知他賣來了水果和瓜籽上到會議桌上,他批發了兩箱桔子,買了正林牌袋裝五香大板黑瓜籽,趕緊擺上了代表們面前的桌子上。
他也很重視這個團的會議後勤服務工作,堅學達局長有交待,這幾天專門就忙這件事,分清主次,掌握輕重緩急,其他手邊的事暫且都放下了,忙過一這件要緊的事再說。每天下班後,人大代表們散了會回蘭原賓館後,他都上去看會場。會場一片狼籍,黑瓜籽從白瓷碟子出來,散落得滿桌子都是,黃白相間的香煙屁股,焦黃裏白的桔子皮,丢棄在滿地,茶杯裏還留着殘茶,窗臺上,地上,桌上,到處随意亂放。他督促局後勤人員清掃衛生,收拾好會場。
這一天,堅學達局長打來電話,讓他今天趕緊去買禮品,按參會人頭,年頭将近給每個代表送一幅新年的挂歷。看這個情況,其他代表團都在給人大代表們送東西了。他急忙跑到蘭原新華書店,挑挑撿撿得,買了二十七幅新年大挂歷,挂歷非常的精美,但價格也不菲的,單價一百三四十元,公對公的事情,價錢講不下來,就買了。新華書店認為是個大買賣,就幫他用三輪車拉到了局裏,這個團人大代表們正在開會,他上局小二樓大會議室進去,請出來了團長,把堅學達局長的意思說了,雖然這個人大代表團長嘴上推辭,但他往上把挂歷抱會議室裏時,還是連聲得對他笑着說感謝!
Advertisement
選舉會議很快就開完了,傳出來的結果讓人們大吃一驚,震得他目瞪口呆。先是紅頭文件發下來了,貫籍本地的蘭原縣財政局長,老家是本地人的北溝鄉黨委書記,本縣人的縣政府辦主任,新當選了副縣長,斜刺裏殺出來了三匹黑馬,而市委确定的三名正式候選人,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三個人全部落選了。
落選的原因聽人們傳說,是本地人組織起來,進行絕地反擊,擡翻外地人,必選本地人。在除了外籍代表們以外的本縣代表們中間,傳遞着一個紙條,上面寫着一句口號一樣的話,叫“打倒秦任尹”,原來,市委确定的三個正式候選人中,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姓秦,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姓任,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姓尹。文化程度差一點的人大代表,不會寫縣財政局長的姓名中的一個字,去問別人怎麽寫,可就是不給正式候選人打個對號就行了,寧選麻煩的,也不選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