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章
第 63 章
第六十三章交換處長
孔家旺拾起了鋼筆和鐵筆帽,将鐵筆帽套到了鋼筆頭上,挎到了上衣外套的左上方小兜口上。折好了那張暗紅的發票,裝到了上衣內衣上面的小兜裏。想碰碰運氣,找找還有沒有其他門道,把局裏霍會計交待的事情給解決了。急中生智,想到省農業廳計財處的辦公室裏,去找具體辦事的財會人員,能有什麽辦法把這事兒給辦了。
瞌睡時就遇見了個枕頭。正在這時,魯處長的雙間大辦公室門口,就忽然走進來了一個人,中等身材,高鼻梁,戴一幅近視眼鏡,文質彬彬的樣子。這人他太熟悉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他們縣農林局的堅學達局長。
堅學達進了省農業廳計財處魯處長的大辦公室,看着他站起來打招呼讓坐位,就點了個頭後,徑直走到了魯處長辦公桌對面的一把靠背軟椅子上坐下,看着魯處長微笑,算是和老同學打過了招呼。這陣兒他找魯處長發票上簽字,堅學達是送省農業廳彭副廳長去了。
魯處長這時有人陪着聊天了,他就出了魯處長的辦公室,找到了樓道斜對面的省農業廳計財處財務室的辦公室。這個辦公室是一個單間,進了這間辦公室裏,自報家門,自我介紹說是蘭原縣農林局的,跟随堅藝局長來廳裏辦事,裏面上班的兩個工作人員聽說是蘭原縣農林局的堅學達局長,立即臉上的表情就活泛起來了,給他又是讓座,又是招呼倒水沏茶,他堅辭沒有讓泡茶,說是在魯處長辦公室剛喝過了。
想必是堅學達局長省農業廳計財處的同志們們都比較熟悉,最起碼也是認識的,都是得益于他們蘭原縣農林局的堅學達局長 ,每年春節來省農業廳計財處拜訪魯處長和處裏的同志們。他看關系搭上了,氣氛融洽了,時機已經成熟了,就掏出了上衣內衣上面小兜裏的發票來,邊遞給其中一個年齡大一些的工作人員,好像是會計還是負責人,一邊解釋着說道,我們局裏堅局長和霍會計說了,發票上開着的這筆項目拔款,已經下拔到我們局裏了,資金已到位了,就是手續還沒有辦全,需要不需要省廳計財處魯處長簽字審批一下?
省廳計財處會計模樣的年紀大的工作人員仔細看了發票後,就對他很輕松地微笑着說,沒關系的,這張發票不用魯處長審批簽字,交到我們財務上做賬就行了。聽省廳計財處這個工作這麽說,他也就很高興地笑着,掏出身上裝着的香煙急忙抽出來一根,先敬到這個年紀大的工作人員面前說,請抽支煙,又走過去給年輕那位工作也讓了一支香煙。
辦了項目拔款發票的事,他心裏很高興,告別了計財處財務辦公室的兩個工作人員,出了辦公室門,一拐又敲門進了魯處長的大辦公室裏。這時,魯處長與堅學達兩個老同學,正面對面坐在一起,看見他進來了,堅學達的面部表情還算活泛一些,而魯處長的臉部肌肉還是特別的僵硬,像一尊雕像一樣,凝固着伫立在那裏。
曾經聽金州市農牧局認識的幹部說過,這個省農業廳計財處的魯處長那可不是一般人了,可歷害了。說這個魯處長有些事也做得的太過火了。紀檢委到他家裏搜查,他家一間房子裏面禮品盒就裝得滿滿騰騰的了,個別打開一看,都變質發了黴了。這些糕點什麽的禮品,都是全省各地州市農牧部門,下面的各縣區有關部門,都是為了多争取一些項目資金,年頭節下送來的。太多了,好多都沒有時間仔細來看一眼,陳年累月的糕點禮品,自己吃不了,送人也送不完,時間一長就變質發黴那是自然的事了。
當時,還有人匿名舉報說,這個省農業廳計財處魯處長貪污公款。但省紀檢委和監察局立案調查,根據舉報人提供的線索,對省農業廳計財處下屬成立的隴原省商品糧油經銷總公司的王總經理,實施了停職隔離審查,官方名詞叫做被“雙規”了,即就是在規定時間和地點,交待出規定的問題來。
但這位省商品糧油經銷總公司的王總經理,不知是他和魯處長都沒有幹貪污公款的事,還是他知道紀檢委和監察部門還沒有他們确鑿的犯罪證據,硬是死撐着,頂硬了,說自己沒有幹過貪污公款的事,省農業廳計財處魯處長更沒有幹貪污公款的事,省商品糧油經銷總公司如果有什麽違紀的事情,由他這個總經理來全權承擔,與省農業廳計財處魯處長沒有一點關系的。
除了查出這些禮品外,其他的東西并沒有搜出來。省商品糧油經銷總公司的事,有問題,那個魯處長的鐵杆哥們王總經理一身子給背了,何況他不是直接責任人,頂多是一個領導監督不力的間接責任。再加上這個魯處長在省上和省農業廳領導裏面都層層有人,活動活動,紀委和監察部門的人就都撤出了些事,群衆的很多舉報就是事出有因,但查無實據而不了了之了。
省農業廳計財處魯處長的事,在省農業廳,甚至于省城金州市農口部門傳得紛紛揚揚,莫衷一是,鬧了一場不小的地震。認識和不認識,熟悉和不熟悉的人們,對省農業廳計財處魯處長往日裏,所作所為心懷不滿,大為不齒,現如今就像一個決堤的大壩,聚集多時的大水,排山倒海而出,人們的議論終于找到了一個可以傾洩疏散的出口。說什麽的都有,有人說魯處長自以為是全省農牧業方面省上和國家投資項目建設的具體掌管者和操作者,管着錢管着物,權力很大,你要想從農牧業生産建設上拿到省上和國家的項目資金,就必須由他說了算,先過他這一關。省上和廳裏制定計劃,列項目,預算資金和工作經費,具體由他們計劃財務處實施,最起碼也得是他們省廳計財處具體辦理項目征集,項目計劃審報,審核審批等,各地區和下面各縣區農口部門都要經常和他們聯系走動,聯絡感情,由不認識逐漸到熟悉,不是請客吃飯,就是上門送禮,唯恐把這幫“財神爺”們伺候不到家,服務不好,就怕得罪了這幫爺們。招呼不好他們是小事,項目資金會泡湯的。
人們不能光怪罪魯處長,如果不是人們都這樣寵着慣着這些管錢管項目,有實權的人們,這些實權派人物們便不會這樣的有恃無恐,把收禮從當初不敢,再到接受,最後到心安理得的收受,甚至于敢明目張膽的點名索要,都一步步的習以為常了。人們為了得到項目資金,還要互相攀比競争,看誰送得禮多,誰和管事的關系鐵,誰就能争取來更多的項目資金,這樣就形成了惡性競争,惡性循環。但誰願意你們這樣做呢,而且從中得利更多的,也一定是掌握實權的人們了。這能怪誰呢,只能怪這些争取項目資金的人們。
今天,孔家旺和堅學達局長上省城金州,本來說好了,省農業廳計財處魯處長邀請了分管自己的彭副廳長,關系不錯的,一直叫這位女廳長為“大姐”,希望得到領導廳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他都為堅學達局長和魯處長高興哩。可是,沒有想到的是,樂極生悲,弄巧成拙,好事喜事給辦成了壞事掃興的事了。在槐間縣的示範田裏,魯處長和彭副廳長一不小心就吵了起來,搞得他和堅學達局長都當場下不了臺了,心裏很難受的,不要說是當事人魯處長和彭副廳長了。
Advertisement
本來想在今天中午,宴請魯處長和彭副廳長吃飯的,但是,由于處長和廳長之間發生了争辯,打起了嘴仗,硝煙驟然而起,戰火紛飛,風雲突變,打雷閃電,暴風驟雨劇致。魯處長和彭副廳長不歡而散,分道揚镳。他們小心翼翼地陪同着,送走了彭副廳長,又去安慰陪伴魯處長。中午過了,彭副廳長回家了,推辭了吃飯。喊魯處長去吃飯,可魯處長只是一聲不吱,滿臉橫肉塊塊暴突,死魚一樣眼睛盯着人看,瞪得他心裏直發寒碜。
經過這麽滿城風雨得一折騰,魯處長再有勢力,靠山再硬,背景再深,在省農業廳計劃財務處是待不下去了。果然,沒有過一年的時間,魯處長就被調到省農業廳生産處當了處長。還好,接任魯處長當省農業廳計劃財務處處長滕處長,正好也是魯處長和堅學達局長的老同學,滕處長原來是省農業廳生産處處長,現在只不過是兩老同學交換了一下而亦。
省農業廳他們蘭原縣農林局還是照樣去跑,不跑哪來的項目,哪來的錢。人雖然換了,但老關系還在,關系反而還越來越多了,孔家旺和堅學達局長他們的争取項目資金的陣地也拓展了。
在省農業廳裏,基本上現在都是堅學達局長他們那個年代畢業的老大學生,而且隴原農大的居多,省農業廳幾個要害部門的領導,也都是堅學達局長的老同學,不是一班的同學,就是一級的同學,最讓也是一個學校的校友哩。
在廳領導裏面,大廳長就是他們的老校友,在要害部門裏三個處長就是他們隴原農大的老同學。現任省農業廳計財處滕處長,堅學達局長的一級老同學,省農業廳生産處的魯處長,堅學達局長同班老同學。省農業廳生産處專門管理商品糧基地建設項目,主要有投資的化肥和地膜等物資補助,也是省農業廳的實權部門之一了。省農業廳科技處的喬處長,是省農業廳的老處長了,他也是隴原農大學生,也是堅學達局長的低一級的老同學。他們蘭原縣争取全國農業科技示範縣項目,就是省農業廳科技處具體分管的,通過堅學達局長的老同學喬處長的全力幫忙才拿下了這個有史以來蘭原縣最大的農業科技投資項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