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章
第 38 章
第三十八章賓館裝修
蘭原縣農林局,在堅學達局長的倡導和帶領下,多次跑省農業廳,通過老同學的關系,請省廳領導來縣上考察工作,争取省廳将蘭原縣列為國家農業科技示範縣建設項目。雖然路沒有少跑,錢也沒有多花,他每次都參加跑這個項目活動,不是請出來招呼省廳人們吃飯,就是送一些蘭原縣的農業特新産品。請廳長視察工作,介紹情況,再請分管的副廳長。請了計財處的鄭處長和處室人員,又請生産處杜處長們,還請科教處的喬處長和具體辦事人員。送蘭原的特色農産品,冬季裏送禾尚頭長壽面和日光溫室蔬菜,春季送日光溫室裏反季節秀珍西甜瓜,夏裏送地産水果,秋季送新挖出來的紅沙洋芋,什麽長下來就送什麽,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錢,主要是聯絡感情,争取項目。
蘭原終于被列為全國農業科技示範縣,項目得來不容易,雖然是意料之外的驚喜,但也在情理之中的算定。蘭原縣這幾年來的農業科技工作搞得是有聲有色,這“打鐵先得自身硬”,申請起來理直氣壯,腰杆子硬,氣粗,底氣足。他幾乎年年都參加全市全縣夏糧秋糧觀摩現場會,經常又跟着省市和縣局領導們,到各鄉各示範點參觀。看到聽到的是各鄉村和縣科技部門全力狠抓農業生産,高産作物玉米種植由南向北推進,遍地開花,帶田和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地膜覆蓋,小拱棚,塑料大棚,日光溫室等保護地栽培新技術推廣應用,穩步增長,暖棚規模養殖,新品種和農業機械新技術推廣,都得到了長足發展。
這幾年,由他們農牧局負責,他親自起草,堅學達局長把關,分管農業的副書記和副縣長審定報告材料,縣委縣政府研究同意後下發紅頭文件執行,關于在全縣實施“616”糧食豐産工程的方案。用三年時間發展六萬畝高産田,高産田下平均畝産達到一千斤左右,高産田總産量達到六千萬斤,全縣糧食總産達到一億斤。并将每年全縣高産田,高産作物,帶田,地膜玉米的面積分解到各鄉,列入目标管理責任制,縣鄉簽訂目标責任書,還建立了聯鄉幫村制度,縣上每個縣級部門包一上鄉,縣屬每個科級單位包一個村,進行年度考核,兌現獎罰措施。
“616”工程引起了全縣人民的巨大反響,全縣農民,特別是各級部門的幹部職工們,都熱議“616”工程,“616”工程成了全縣最流行,最關心的話題了。不僅是全縣工作的一個行動綱領和一面旗幟,也是全縣工作的一個中心和基本點。由縣委縣政府發起的,涉農和宣傳部門全力推進,形成全縣叫得最響亮的一個口號。經過全縣上下三年多的不懈奮鬥,“616”工程園滿完成了預期的目标和任務。蘭原縣糧食生産三年邁出了三大步,每年以一千萬斤總産速度增長,帶動全縣糧食生産,三年上了一個大臺階,突破了億斤大關。蘭原縣宣布,全縣農民已穩定脫貧了,把長期以來貧困縣的帽子,扔到黃河裏去了,貧困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一次,在縣農林局召開的黨總支中心學習小組會上,堅學達局長是這樣說的,現在縣上有好多幹部群衆說什麽全縣糧食總産達到一億斤是吹的,糧食産量的數字是虛的,我可不這樣看,糧食産量是從下向上,每個社,每個村,每個鄉,直到全縣,一級一級統計上來的,層層彙總上來的,再說了,讓我們算一個簡單和賬,按現在農村老百姓的生活水準,吃得,喝得,穿得,住得,用得,花得,人均糧食占有量達不到六百斤以上是辦不到的,人均六百斤糧食,全縣十五萬農業人口,就是一億斤糧食。
這幾年局裏搞了幾個課題,其實也就他一個人在那裏編寫課題材料。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他參加完成的《蘭原縣農村勞動力資源調查與區劃》課題,被省農業區劃委員會評為農業區劃成果三等獎。《蘭原縣“616”糧食豐産工程》,參加市科委專家組的評審驗收,審報了金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九九五年十月,被評為年度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堅學達局長作為課題主持人,是第一完成人,李為農主任是第二完成人,所有材料表格都是他寫得,他是第三完成人。一九九六年八月,他參加完成的《隴原沿黃灌區小麥優良品種及綜合增産技術》項目,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一九九六年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三等獎,為第十九名完成者。後來完成的《金州市“333”水地糧食高額豐産工程》課題,由市農牧局主持,是個全市性的大課題項目,向市科委申請報獎,一九九七年元月,被評為市科技成果推廣應用一等獎,全市的三個農業縣都是參加單位,全市報獎名額有十五個人,蘭原縣報了堅學達,李為農和他,共三個人,獎勵證書的紅本本後來就發下來了,有他一個。
蘭原縣能列入國家科技示範縣項目,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省農業廳的鼎力支持和幫助,起關鍵作用的是省廳幾個要害處的處長,恰巧都是堅學達局長的老同學。這也再次體現了這個國度的辦事規則了,“公章子磨盤大,不如熟人一句話”。
為争取到這個國家級農業科技示範縣項目,他也沒有少受累,加班加點,熬燈費油,忙活了幾個星期時間,親自撰寫了蘭原國家級農業科技示範縣項目的實施方案,經過反複修改完善後,送給堅學達局長審定,一次就通過了。接下來就是打電話聯系,從各鄉村的示範點,要基本情況的材料,他又親自整理修改編寫各示範點的實施方案或發展規劃、技術規程等。前面還特意把□□,國家財政部和國家農業部,省農業廳等上級部門,有關在全國開展科技示範縣工作的文件也收集進了材料彙編中,全部的材料都收集齊全弄好了,他報到堅學達局長那裏去審定,然後再印刷裝訂成冊。
過了兩周多時間,堅學達局長都沒有找他安排印書的事。忽然一天,朱賢彪到他房間,給他送過來一本淺黃色封皮的大十六開書,這本內部印的書厚有一公分多。他送走了朱賢彪,回來辦公桌前,細看,原來是他撰寫編輯的蘭原縣國家級農業科技示範縣文件材料彙編。
國家的項目要求很嚴的,要求列入全國科技示範縣項目的縣,縣級政府必須提供財務證明,即就是縣財政配套資金一定要每年落實的保證書。他拿着填寫好的表格和證明材料,來到縣政府辦公室蓋蘭原縣人民政府的大紅公章,但縣政府管公文處理和公章介紹信的是個剛參加工作沒有幾年的年輕人,做事還是十分謹慎小心,看了國家財政部和農業部聯合印制的財務證明保證書,覺得問題比較重大,就不敢擅自作主蓋給章子,就對他很有禮貌地笑着說道,孔主任這個財務保證書要縣政府領導同意才能蓋,你先找一下縣政府辦主任。他拿着這個財務保證書,找到同一層樓的縣政府辦公室主任那裏,辦公室主任是個個子矮小的胖子,手裏拿着財務證明書,大概翻着快速掃了一遍,對他說,找喬縣長安排或者批個條子再蓋章子。喬縣長是分管他們農林水電口的副縣長,他跟着堅學達局長來過喬副縣長的辦公室,也經常參加縣委縣政府有關農口的材料起草工作,在喬副縣長辦公室裏和喬副縣長等農口領導們一齊讨論定材料提綱的事,修改材料的事,知道喬縣長在那間房辦公,當時他就過去敲了喬副縣長的辦公室門,一個縣政府辦公室的秘書路過,問他找喬縣長?他點頭答啊,這個秘書對他說,聽說喬縣長今天到市上開會去了,明天可能在。他只好拿着財務證明保證書回到局裏,向堅學達局長彙報了情況,準備明天再蓋。第二天上班,堅學達局長給喬縣長辦公室事先打了個電話,說明了情況,他過去縣政府大樓找到喬縣長後,喬縣長讓他去叫管公章搞公文處理的年輕秘書,在喬縣長辦公室裏,當時口頭安排這個年輕秘書蓋了縣政府的公章子。
科技示範縣項目的經費也批拔下來了,縣上和國家財政部,農業部簽的項目計劃合同書上明确定規定,項目總投資四百五十萬元人民幣,國家財政每年投資一百五十萬元,省財政配套投資一百五十萬元,市縣配套投資一百五十萬元,建設期限為三年,每年國家,省和市縣各投資五十萬元。光國家和省財政投資就是三百萬元,每年一百萬元。這麽大的農業科技單項投資項目,在蘭原縣農林局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恐怕在全金州市都是少有的規模投資項目了。
每年一百萬的科技示範縣資金一批一批都撥下來了,科技示範縣項目在蘭原熱火朝天的幹起來了。給全縣千家萬戶建設的日光溫室補助一部分資金,對全縣推廣種植地膜玉米等高産作物,每畝地補助三百元的地膜款,給引進示範種植複種秋菜等經濟作物的農戶,每畝補助一百元錢的種子款等。
但蘭原縣科技示範縣最大的資金支出,也是最能看得見的建設項目,縣試驗林場建設的蘭原縣林業賓館,四層大樓,兩千多平米的建築面積,投資了一百多萬元,點了項目經費的大頭。
說幹就幹,堅學達局長在工作上也是雷厲風行,拍板定了的事,轟轟烈烈就幹了起來。沒過一年的時間,蘭原林業賓館主體工程已竣工驗收了。內部裝修堅學達局長提出了要上檔次,上水平,一樓搞餐飲,二三樓住宿,四樓是歌舞廳,起碼在蘭原縣城必須是一流的,自己有了賓館,還有蘭原第一家游樂園,發展集餐飲,住宿,休閑,田園風光為一體的旅游農業。還說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以後,局屬各單位的來人接待招呼,吃飯,住宿都必須在林業賓館消費。
Advertisement
接手林業賓館內部裝修的,是一個年輕的小老板名叫楊義寶,個頭稍高,身體結實的有點胖,年紀也就三十歲左右,長着一張娃娃臉,胖嘟嘟的,臉上的肉鼓了起來,顯得小眼窩嘴,就是皮膚黑明黑明的。雖然年輕不大,可在商場上混了有好幾年了,賊精賊精一個生意人,可謂奸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