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一章
深夜,皇宮。
養心殿外。
楊公公正挑着宮燈,步伐匆匆地朝養心殿趕去。
方才東宮那邊傳了話,說皇帝突然要去養心殿看折子。
而他作為太監總管,得趕緊去養心殿準備準備。
拐過宮牆,沒等看清養心殿的輪廓,楊公公一眼就看見此刻正守在殿外的兩人。
夜色籠罩下,楊公公看得并不太真切。
可即便如此,他也一眼就認出了那位個子稍矮的便是當朝唯二還在世的建國老臣——
定遠侯。
另一位則是前幾日才嫁了女的尚書大人。
楊公公身形一頓,腳尖立刻轉了方向,正欲垂頭躲開老臣的視線,卻不料定遠侯身邊站着的男人十分眼尖,一眼便瞥見楊公公想躲的身影,随即便一聲大喊:“楊公公!”
楊公公聞聲渾身一僵,不由得在心裏将喊住自己的尚書大人狠狠罵了一句。
眼見着自己終究躲不過,楊公公只得擡頭,裝作十分驚訝的模樣,硬着頭皮迎了上去。
“奴才還想着是誰呢!”楊公公走近養心殿外候着的二人,一臉的殷勤道,“原來是侯爺與尚書大人呀!”
“二位今日怎得有空進宮一趟哇?”
Advertisement
楊公公剛走近定遠侯,就見他面上正挂着夜色也掩蓋不住的怒氣。
他心下一緊,暗道不好。
皇帝今日又要挨罵了。
“楊公公!”一臉怒容的老侯爺見楊公公出現,一把抓住他胳膊,語氣十分暴躁,“陛下頭痛之症今日可有好轉?”
“诶呀我的侯爺,您先別着急呀!”楊公公忍着老侯爺的大手勁,安撫道,“皇上近日總說腦袋疼痛難忍,叫了一整個太醫院來也看不出什麽好歹。”
“他們只開了幾帖藥,叫陛下靜心修養幾日。”
“奴才眼瞅着這案上的折子越積越高,殿外的大臣來了一波又一波,心裏也着急的很呢,”楊公公哭喪着一張臉看向定遠侯,“可奈何陛下的頭痛就是不好哇!”
“靜心修養靜心修養!”定遠侯被楊公公氣地吹胡子瞪眼,他板着身子嚷嚷道,“從岑太傅走後就開始卧榻靜心修養,你且來算算,這都靜心修養多少時日了!”
楊公公看着眼前這位年過古稀身體卻依舊健朗的定遠侯,小心翼翼扶着他,生怕這位老侯爺一個不注意撅了過去。
“侯爺您先別急,說不定......”他觑着定遠侯的臉色小心翼翼說道,“說不定明日!明日陛下的頭痛就好了!”
“你說的不作數!”老侯爺聞言更生氣了,楊公公被他瞪地脖子一縮。
“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
“你自己算算,從二月初七至今,都給多少位大臣說了皇帝明日就能上朝了?”
說到這裏,定遠侯心裏便愈發來氣。
先帝早年南征北戰,帶着他們收複前朝割讓給其他各國土地,是何等的英勇神武。那時的大梁無人不贊頌、不愛戴先帝。
即便最後病痛纏身,先帝也未曾荒廢過一天國事。
可奈何皇帝是位難得一見的癡情種,雖為了堵住朝中大臣之口,納了幾個妃子在後宮之中,可他從未寵幸過任何一人。
直到後來将心上人皇後迎進宮,皇帝這才有了兩兒一女。
許是老天不願如此明君留有子嗣,大皇子不到三歲時便因病夭折,而晚他兩年出生的大公主則在成安二十二年的那場大火裏喪生。
只有與大公主同胞出生的二皇子程乾,因為那日恰巧被抱去外祖家,這才免了災禍。
面對自己一對兒女的接連夭折,先帝再無綿延子嗣的想法。
他不顧朝臣反對,執意将還不滿三歲的二皇子程乾立為太子,此後也只一心教導太子。
所以後來的大梁世人皆知,先帝在位的三十六年間,只與皇後一人舉案齊眉。
而在皇後誕下的兩位皇子和一位公主中,也只有太子一人平安無虞的長大。
誰知這位不滿三歲就被立為大梁太子的程乾,卻是個絲毫不喜國事的頑劣子弟。
他絲毫沒有先帝的穩重,也無皇後的顧全大局,不論老太傅如何教導,他只一心撲在如何玩鬧上。
這才有了後來的先帝不顧群臣反對,執意将新科狀元郎岑鳶提拔為了太傅。
只因入宮殿試那天,恰巧遇上太子無法無天。
而岑鳶一人,只用了一句話,便将程乾治住了。
想起那位才情驚人、為人處世又十分穩重的少年太傅岑鳶,定遠候在心裏沉沉嘆了一口氣。
那年殿試之上,虧得先帝慧眼識珠,他一眼看中了驚才絕豔的少年岑鳶,當場便點他作了太子程乾的伴讀。
緊接着第二年便力排衆議,讓岑鳶做了大梁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太傅。
還在東宮裏給他劃了寝殿,命他一直在太子身邊教導。
定遠侯至今都還記得,下旨那日,滿朝文武皆一臉震驚的模樣。
先帝有多看重這位少年太傅,所有人都看在眼裏。後來這位少年太傅也用他的忠心,讓最初反對他的朝臣都因此閉了嘴。
甚至再後來,先帝病重時,也常召岑鳶陪在身側。
也就是因為岑鳶在,彌留之際的先帝在聽到岑鳶承諾一定會盡心輔佐太子後,才放心地将龍椅交給他那絲毫不愛治理朝政的太子程乾。
看着眼前這位登基還未足四年的年輕帝王......
定遠侯心中忽然湧出一股莫名的悲涼。
先前有岑鳶壓着,他才好歹有個皇帝的模樣。
如今岑鳶受冤被貶,他便立刻稱病罷朝。
一直到今日。
“所以你讓我進去,讓我親眼看看陛下!”老侯爺越想越氣,他扯着楊公公袖子就要推開他,“若真是頭痛難忍,我定遠侯必定尋了名醫來為皇帝治病!”
“可若是陛下裝病......”
“若是朕裝病,定遠侯又要作何呢?”程乾的聲音突然響起,打斷了定遠侯的話。
随着來人愈走愈近,他身後跟随着的宮人手中執着的數盞宮燈,将周圍照亮。
楊公公聞言瞬間一激靈,他忙彎腰行禮,低聲喚道:“陛下。”
一直沒說話的尚書大人也随着楊公公默默行了禮。
只有方才被打斷了話的定遠侯絲毫未動,他眼眶有些泛紅,心裏還想着方才在腦中一閃而過的先帝。
眼見着那道明黃色的身影走近,這位曾經跟随先帝南征北戰的老侯爺,絲毫不在乎自己面前說話的是當朝皇帝。他揚高了聲音,接着先前的話茬繼續說道:“若是陛下裝病,那就免不得有言官口誅筆伐了!”
“他們想伐就讓他們伐啊!”越走越近的程乾語氣裏透着不耐煩,“朕何時拿刀逼着讓他們不伐了?”
“不就二三四五日沒有上朝嗎?至于追到養心殿外如此吵吵嗎?”
“國不可一日無君啊陛下!”
程乾聞言,正打算越過定遠侯的步伐一頓。
他微微扭頭看向一旁正目光炯炯盯着自己的老侯爺,聲音輕飄飄地不帶一絲感情:“那定遠侯你且來說說......”
“大梁是何時沒了朕的?”
見人不再說話,程乾又慢悠悠補上一句:“朕怎麽不知道自己已經沒了?”
話音落下,衆人皆驚。
楊公公更是恨不得将頭埋進地下。
“無君無君,那君這不來了嘛!”程乾看着終于閉上了嘴的定遠侯,臉上忽然挂起笑意,他微微彎腰湊近老侯爺,低聲說道,“還是說您老想替朕坐幾日龍椅啊?”
“陛下!”老侯爺臉色被氣得通紅,“你!”
眼見着老侯爺被自己氣得說不出話來,怕他怒火攻心折在了宮裏,程乾自認為十分貼心的說道:“楊承寧,去給太醫院的人說一聲,讓他們多去定遠侯府上,為朕的老侯爺診診脈。”
“畢竟朕還要繼續聽老侯爺三天兩頭上宮裏來罵朕呢。”
說完話,他也不顧身側被自己氣得半死的老侯爺,擺了擺手:“朕這就去看折子,明日就上朝。”
“老侯爺您就早些回去吧,如此深夜還不休息,朕很是替侯爺憂心身體啊。”
“哦對了,”程乾忽然回頭,“老侯爺你回府的時候,順道給齊老侯爺說一聲,讓他明日不要再來朕耳邊吵吵了。”
“上一個吵吵朕的人,此刻還在去往峮州的路上。”
還以為皇帝回心轉意了,卻不料後面的話又讓老侯爺心中一哽。
他看着程乾離開的背影,冷哼一聲,拂了袖轉身便走。
看了一眼已經進了殿的皇帝,又看了一眼身側站着還不動的尚書大人。
楊公公原本已經邁出的腿又收了回來。
“尚書大人,您還有什麽事嗎?”
鐘延川颔首,輕聲說道:“是關于太傅與臣之女的婚事......”
他頓了頓,然後擡頭看向楊公公。
“微臣有一事想不明白,還請公公替臣禀報一聲,有勞了。”
楊公公聞言,忽然想起幾日前他去岑府宣旨時的場景。
尚書大人看着十分彬彬有禮,可着尚書家的二小姐怎麽就......
“公公?”
見楊公公一直沒有動作,鐘延川忍不住喚了一聲。
“哦,好。”楊公公回過神,對着鐘延川點頭一笑,“奴才這就去為大人禀報。”
“那便勞煩公公了。”
***
養心殿內,燈火通明。
程乾坐在龍椅上,正漫不經心地翻看着堆在案上的奏折。
楊公公站在禦案前替皇帝翻折子。
他邊翻折子邊小心翼翼地擡眼看了一眼聖顏,見皇帝面無表情後又垂下頭繼續手上的事。
沒過一會,便又擡起頭看一眼。
見程乾仍舊看着折子後,又默不作聲地再次垂下頭。
幾次三番的擡頭垂頭,饒是程乾再看不到也難。
“有話說話!”皇帝眼皮掀都未掀,“盯着朕看了好幾次——”
他扔了手裏拿着的折子,這才慢悠悠擡眼看着楊公公:“從朕臉上看出什麽花了嗎?”
楊公公早就知道瞞不過程乾,見他此刻開口,便十分機靈地獻殷勤:“陛下臉上可不就有花兒。”
程乾皮笑肉不笑道:“你是不是覺着岑鳶走後,就沒什麽人值得你怕了?”
楊公公聞言,裝模做樣地退後一步,伏低身子語氣驚慌:“陛下饒命!”
“收起你那副嘴臉。”程乾垂眸,随手從案上又揀了一份奏折,“是鐘延川那個老東西讓你帶什麽話了吧。”
“皇上聖明。”楊公公就知皇帝不是真的怪罪他,見程乾再次拿起奏折,便直起身子重新回到禦案邊繼續翻折子,“方才在殿外,尚書大人托奴才向陛下禀告一聲,他想見見陛下。”
“聽大人意思......”楊公公頓了頓,悄悄擡眼觑着座上人的神色。
“他的意思無非就想求朕撤了賜給鐘家大小姐的婚約聖旨罷了。”程乾接了楊公公的話茬,直接說道。
他面上表情明明絲毫未變,可說話的聲音卻愈發冰冷:“眼見着岑鳶被貶,不想讓嫡女沾了罪臣的髒水,所以立刻讓庶女頂替嫁給岑鳶。”
“呵!”
“賜婚的聖旨都是他親自向朕求的......”楊公公顫巍巍地聽着皇帝冷笑,“如今竟還打着讓朕毀了聖旨的算盤。”
“這天底下,哪能有這麽好的事?”
見皇帝動了怒,楊公公唰地垂下眼,不敢再說一言。
“楊承寧。”皇帝突然開口叫他。
“奴才在。”
“将鐘延川的折子都給朕揀出來,拿給朕看。”
“朕倒要看看,尚書大人究竟打的什麽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