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102.第一百零二章高産
第一百零二章 高産
書房裏,白宗政父子兩個也在聊天呢。“你是說,靖國公對咱們家小七有意?”
一聽說靖國公對他家閨女獻殷勤,還親口承認了喜歡小七,白宗政這臉色可就難看起來。
他們家小七才回家一個來月啊,怎麽就這麽多人都惦記了?
孟家那個九郎,還有最近登門提親的那些人,如今又多了個靖國公?
這些狼崽子一個個眼睛毒的很,知道他家小七不凡,這是都盯上了啊。
“是,靖國公親口對兒子承認,喜歡小七。
說起來,這靖國公倒是真不錯,文采出衆風度翩翩,看似溫文低調卻又深藏不露。
今天下午兒子本來是要揍他的,沒想到他竟也是個高手。兒子慚愧,接連出招竟是連人家衣襟都沒挨到。”
白六郎嘴上說着慚愧,可那語氣裏卻對宋昱宬十分欣賞。
知子莫若父,白六郎心裏想什麽,白宗政還能不知道?“你啊,涉世未深,還是太單純了。
生在皇家,哪有幾個是單純的?靖國公能從一衆宗室子弟中入選,又豈是平庸之輩?”白宗政搖搖頭。
“說起來,靖國公此人着實不差,京城裏年輕一輩之中的佼佼者。
若他不是宗室皇親,不是皇子人選,将你小七妹許他倒也不委屈。
可偏偏,他身在皇家,又是這等身份,咱們家是萬萬不能與他結親的,否則就等于參與到了儲位之争。
白家歷來只忠于皇帝,立身清正,不可攪到這一攤渾水中去。”白宗政搖頭嘆氣。
閨女太出色了也不好,留不住啊,外頭那麽多狼崽子都盯着呢。
可憐他這老父親,才與閨女團圓了一個月,就要面對閨女很肯定被哪個王八犢子拐走的情景,真是一想就心酸。
“小七歲數還小呢,我總得再留她兩年。
六郎,你是兄長,一定要替阿爹看好了小七啊,別讓外頭那些別有用心的臭小子,把咱們家小七給拐走了。”
白宗政拍了拍白六郎的肩膀,語重深長的說道。
“阿爹放心,六郎會好好照顧妹妹,看住了妹妹不許那些別有用心的臭小子靠近。”白六郎一臉認真的點頭,信誓旦旦說道。
父子倆在書房裏聊了許久,直到夜色漸晚,更鼓聲起,白六郎這才離開,回自己院子休息。
芸香閣裏,白夢瑾送走了三位嫂子,沐浴後披散着頭發坐在窗前看書。
她習慣了晚睡,太早躺下睡不着,哪怕這些日子在惠民署累得不輕,回到府裏也沒有早睡的意思。
正看着書呢,忽然聽見遠處傳來奇怪的哨音,白夢瑾曉得,這是封三在找她。
“白薇白芷,我有事出去一下。”說完,便動作利落的束起了長發,換上一身玄色男裝,從窗口一躍而出,飛身出了白府。
就在白府後院外的巷子暗影處,封三手中捏着個奇怪的骨哨,不緊不慢的吹出長長短短的哨音。
沒等他哨音停止,一身男裝,高高束起頭發,英姿灑脫的白夢瑾已經出現在他面前。封三一見白夢瑾立刻上前行禮,“屬下見過少主。”
白夢瑾擺擺手,“這麽晚來找我,有要緊的事?”
這陣子她住在惠民署,那頭有靖國公安排的人守着,所以白夢瑾就沒有貿然與封三聯系。
“走吧,別在這兒說,去清河坊。”此處離着白府太近了,白夢瑾怕一不小心被白府的護衛察覺,還是去清河坊的宅子方便些。
白夢瑾二話不說擡腿就走,封三立刻跟上,二人一前一後到了清河坊的宅子。
“少主,楚州那邊傳過來消息,今年秋季玉米和番薯大豐收,産量非常高。
楚州知州非常高興,已經上奏折往朝中,懇求朝廷出面推廣這兩種作物。”一進門,封三就把桌案上一疊信件都遞給了白夢瑾。
白夢瑾在楚州擁有大量的田莊,早幾年她就開始在自家田莊上種植玉米、番薯、馬鈴薯等高産作物了。
去年開始,附近的一些鄉紳也開始跟着種植,今年更是将面積推廣至楚州全境。
當然,這其中少不了楚州知州的幫忙。
經過幾年的試驗,玉米、番薯等産量特別高而且還很穩定,種植難度也不高,對環境條件要求沒那麽嚴苛,完全可以在大趙境內推廣。
要知道這年月一畝地的産量才多少?麥子畝産一石左右,那得趕上好年月勤快人。
自從引進了占城稻之後,水稻産量有所上升,一畝産水稻兩石多些。
江南土壤肥沃之地,一年可兩熟,畝産高一些。
這個年月的一石稻米,約合一百二十市斤,一畝地兩石多些,頂多也就是三百斤。
而白夢瑾從系統裏兌換的是新品種玉米,在現代有化肥的情況下,畝産可達到一千六百斤。
如今這年月沒有化肥,但是白夢瑾研究了一種肥丹,效果也可以,楚州那邊的莊子上使用了,玉米單畝可産千斤。
即便是不用肥丹之地,畝産八百斤也是沒問題的。更不要說番薯了,畝産将近兩千斤,那是個什麽概念?
這麽高的産量,楚州知州能不高興麽?對于他來說,這就是政績啊,那還能瞞着?肯定要上奏朝廷。
“嗯,我算着時間也差不多了,楚州知州是個不錯的人,此次立下大功,肯定能升官了。”白夢瑾點點頭。
雖然她推廣高産作物有自己的私心,但是得知糧食喜獲豐收,還是很高興的。
一個國家想要發展,最要緊的是人口,而人口增長最關鍵的保障就是糧食産量。
大趙朝經濟水平還是很高的,糧食産量也是歷朝歷代以來最高的,但是跟她來的那個時代相比,還是差的太遠了。
她所圖之事太大,必須有穩固的基礎,高産糧食是從她的手中傳出來,會給她贏得巨大的聲望,對于将來有很大的作用。
當然,在給她帶來好處的同時,也能讓百姓的日子舒緩些,吃飽飯,總歸也是功德一件。
“少主,這麽大的功勞,那楚州知州不會獨占了吧?”封三有些擔心。
“不會,楚州知州也是咱們的人。
他是個孤兒,當年是師祖撿到了他養大,給他找了養父母,送他去讀書。
這人還不錯,不至于将功勞獨吞,再者,就算他真有這個心思,我也不會讓他得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