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章
第 47 章
就這樣林小月招呼着她住得這一片兒将近十個鄰居嬸子, 一起坐着她這個老鄉丈夫開的卡車後鬥到了人家家地裏面。
林小月那老鄉一看就是和林小月一樣是熱情、愛張羅的性格,一見面就是大着嗓門介紹自己,很是自來熟地讓大家喊她“小姜”。
她老公倒是個林小月丈夫一樣, 一看就是個腼腆憨厚的男人。
明明是給他添麻煩了,還憨笑着一個勁兒跟她們這群人問好, 還怕等會兒車開起來風大, 凍着她們。
還在後鬥放了幾床舊棉絮,讓她們等會兒車開起來的時候蓋着點。
搞得張秀琴她們覺得怪不好意思的, 去人家家撿玉米還麻煩人家專門接送她們一趟,甚至
可人小姜卻揮揮大手很是豪爽地說道。
“這舊棉絮我們家也蓋不成, 能派上用場我還覺得高興哩!”
這是多多第一次坐卡車, 還是在這寬大的後鬥, 和其他熟悉的奶奶坐在一起。
這讓她覺得很新奇, 自然是左看看右瞧瞧, 大眼睛滿是想要探索的好奇。
奶奶們見她不怕還笑眯眯地東張西望,也忍不住笑着說道:“多多膽子可真大!”
“這都不怕!還東張西望呢!”
楊建瑞雖然沒有坐過這卡車後鬥,但是各種環境他也經歷過, 就連牛車、驢車這種簡陋的都坐過。
在他眼裏這卡車後鬥和老家大隊隊部的那輛拖拉機差不多,聲音動靜都轟隆隆的。
但是這卡車可是比那拖拉機氣派不少。
Advertisement
當時在老家那拖拉機只有大隊隊部有這麽一臺,還寶貝得不行,他和其他小朋友每次想要看看、摸摸都會被大隊的人給趕走。
本來當時楊建瑞還想着自己以後肯定要坐一坐這拖拉機, 沒想到來到這兒自己就坐上了比那拖拉機還要氣派的卡車。
楊建瑞現在只希望自己老家的小朋友們都看看自己現在的樣子, 肯定會瞪大眼睛。
說不定還會羨慕自己羨慕得淌哈喇子呢!
楊建瑞得意的小表情在臉上挂着,同樣也和多多一樣在大人懷裏東張西望着。
自己現在的高度比老家的屋頂還要高些。
楊建瑞也不知道為什麽油田這邊的人不喜歡上房頂, 在他們老家不管多大的孩子。
只要能走會跑都喜歡爬上屋頂, 不管是一個人還是成群結隊的。
視野格外開闊。
楊建瑞想到這裏,就突然想到了多多。
他忍不住看向東瞧瞧西看看、臉上帶着新奇表情的多多, 想要問問她有沒有爬上屋頂過。
但是車開了起來,張秀琴怕多多在車上凍耳朵,專門把自己的手搓熱捂着她的兩個小耳朵。
再加上卡車發動機的聲音和呼呼吹過的風聲灌滿了耳朵,別說說話了,就算喊她名字,她都聽不清是在喊他。
楊建瑞看着她這模樣,硬生生将想問的話憋了一路,憋着到了地方才開口。
“多多,恁上過房頂不?”
說完這話,楊建瑞剛剛在車上憋得有些紅的小臉才恢複了平常略黑的顏色。
也不知道他剛剛是不是憋着想說的話,忘記了其實他憋着話的同時是能好好呼吸的。
“沒。”
多多依舊不改爬高上低的喜好,一聽到他這話起了好幾分興致,大眼睛亮亮的看着他。
見她這種眼神,還有沒上過房頂的回答,楊建瑞立馬笑眯了眼睛。
“那咱們倆回去,明天俺帶恁上俺家房頂上玩!”
說完還不忘拍拍自己的胸脯保證道。
而這邊的奶奶、嬸子們正忙着給自己的外套衣袖帶上袖套,頭發也都被束了起來。
一般下地幹活女人都是拿着頭巾裹着頭發,防止地裏的灰土還有莊稼的葉子、杆子藏到頭發裏。
但是她們這幫人都多久沒有到地裏來了,少說都有十幾年了。
好多人把自己家翻了個底朝天都沒有找到自己之前下地幹活兒的頭巾,只能把自己的毛巾拿出來當頭巾用。
所以各種鮮豔的粉紅色、橘黃色還帶着白色勾線花紋的毛巾都到了她們的腦袋上。
她們這模樣看着倒是有幾分有趣。
林小月這邊給楊建瑞系竈衣後面的帶子,看着她們頭上裹着毛巾這模樣,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呀,恁們這頭上裹毛巾真是鬧洋相啊!”
這段時間的接觸,嬸子們也都知道她這個人就是不會說話,人好、熱情确實也挑不出錯來。
所以也不生氣,就是回她一句,“等你在我們油田住上幾年,你看看你還找得見頭巾不!”
林小月手帶動着小臂往後一甩,“嬸兒,才不會喱!”
“這是俺吃飯的東西,怎麽會找不着呢!”
嬸子們看她此刻說得信誓旦旦,但是一個個都笑而不語——畢竟她們當年剛到油田的時候也是她這樣想的。
錢多多也穿上了竈衣。
雖然他們兩個小不點兒都不下地幹活,但是小孩子到了地裏面很少不撒歡的。
這地上堆着的稻草、玉米杆像是對小孩兒有着天生吸引一般,看到了肯定忍不住往上撲。
多多穿着是新外套,如果外面不套着竈衣,她到地裏玩上一圈就直接成舊衣服了。
所以張秀琴特意給她帶的竈衣,畢竟在小孩子心裏哪兒有什麽金貴的面料衣服,只有眼前的快樂。
雖然楊建瑞身上穿着的不是什麽新衣服,但是耐不住林小月可惜東西。
因為他們這個年紀的小孩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合身衣服穿半個月、一個月就要重新做了,向來做衣服全都是往大裏做。
但是林小月是使勁兒往大裏做,她可舍不得兩三個月就給孩子做一套新衣服。
所以楊建瑞的衣服褲子總是挽起來好幾圈,撿他姐姐楊巧舒的衣服穿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
她做衣服都這樣可惜料子,更別說楊建瑞不穿竈衣在地裏撒歡了。
她要是看到了肯定又要追着他打了。
就這樣兩個小不點兒穿着竈衣、戴着草帽和她們“全副武裝”的大人呆在一起,像是馬上要下地幹活兒的“娃娃兵”。
瞧着就可愛。
那個林小月的老鄉小姜看了他們兩個孩子就忍不住想笑,摸摸頭、摸摸臉、誇了他們可愛還不算完。
小姜還從屋裏的土竈裏拿了個烤好的紅薯,對半切開切開來給他們倆吃。
說是今年剛挖出來的新紅薯,在地窖裏放了剛好一周最是好吃的時候。
一聽有吃的,就直接把纏繞在多多身上秋天獨有的困乏給全部驅趕走了。
剛從土竈裏拿出來的紅薯,把外面那層草木灰磕掉,她那一雙小手往後縮被竈衣的袖口蓋着,捧着那紅薯。
隔着一層竈衣剛烤好的紅薯滾燙的溫度并沒有無法接觸,反而溫度适中,暖得她手心熱乎乎的。
紅薯在涼爽帶着些冷意的空氣裏還冒着熱氣,多多捧到嘴邊輕吹着熱氣,那紅薯香甜的味道就鑽進了她的鼻子。
漂亮的眼睛一下子就彎了,又快速且用力地吹了吹幾下手裏的紅薯。
然後趕緊咬了一大口。
入口的一瞬間,多多就閉不上嘴了——紅薯外面一層确實被她給吹涼了,但是滾燙的內心溫度燙無法接觸口腔。
她趕緊張着小嘴使勁往嘴裏吸氣,想要用微涼的空氣給嘴裏滾燙的紅薯降溫。
多多此刻的模樣,可愛中帶着點小孩子心急的滑稽。
讓在場的大人們臉上都忍不住露出不自覺的笑意。
一看就知道她沒有吃過這剛從土竈裏烤好的紅薯,平日裏肯定都是大人從蒸鍋、炕鍋裏拿出來剝好、晾涼才喂的。
一旁的楊建瑞就有經驗的多,知道這烤紅薯燙,拿到手的第一下就是把紅薯掰開。
這樣紅薯涼的快。
張秀琴看着小外孫女這樣,趕緊把手放到了她的小下巴下邊,想着她要是受不住那個燙,吐出來也比遭罪強。
“燙咱就吐出來,姨不心疼的!”
“喔唷,多多,這紅薯和豆腐一樣,心急可吃不了燙的!”小姜看了她小模樣,趕緊說道。
怕多多會不好意思吐,畢竟這油田的孩子一個個都可有禮貌、可客氣。
不過還好那紅薯并沒有燙到吓人,過了兩三秒那溫度就降了下來。
多多又像沒事人一樣,品味了起那香甜的烤紅薯。
這橘紅的烤紅薯內芯又綿又軟,一到嘴裏就散開成了香香甜甜的味道。
很是美味。
楊柳見多多這樣還是忍不住跟張秀琴說:“秀琴,多多這樣吃燙東西是不行的,你要好好說說的!”
她是真的喜歡多多,所以才會說這種關心的話。
“對,就是這樣孩子容易燙着,不好!”楊柳這麽一說,也有其他奶奶附和着。
張秀琴聽到這話她也無奈,要知道在家裏吃飯多多這樣子可不是一次兩次,她嘆了口氣。
“哎,她都好多次這樣了,每次我們說,她都點頭,看起來可乖可聰明了!”
“但是一看到吃的,就變得和剛剛那樣奮不顧身了!我們也沒招啊!真的頭疼!”
大人們說着話,雖然讨論的是她,但是她的神色卻完全投入在她手上的烤紅薯。
多多吃上兩口烤紅薯她的身子都暖和起來了,白淨的小臉上浮出了兩抹淡淡的粉嫩顏色。
面若桃花,像是在秋日裏的春色一般。
格外鮮活。
只是大人們說着話并沒有注意到她此刻的漂亮臉色,只有楊建瑞看到了她如此模樣。
他不由得看呆了,手裏冒着熱氣的紅薯,剛剛還騰騰不斷蔓延的熱氣都變弱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