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61章
第61章
前一刻,司徒演還在給年年演示一下什麽叫他的武勇。
然後呢?
司徒演瞧着秋狩的圍場上,那遠處突然傳來的鬧騰聲。
兵戈之聲,殺伐之聲。
司徒演有一點傻眼,誰遇上叛亂,誰都會慌得一批。
司徒演不例外。
特別是有人圍上來,把他們這一個隊伍也給圍起來後,司徒演用箭逼退一二人。
結果嘛,寡不敵衆。
衛子蘭的武藝不錯,可敵人多啊。
這等時候,就在司徒演覺得吾命要休矣之時。
圍了司徒演的幾十名的暴徒,這會兒連接慘叫一回。
司徒演扭身,他瞧見了一位持弓而立的女武神。
真不是誇張,而是一箭笑納一個人頭的樊年年在司徒演的眼中,那就是天降武神。
司徒演的腦海裏就一個念頭,這還是我那柔弱可欺的發妻嗎?
Advertisement
年年,她好英武啊。
司徒演的想法多,司徒演在現實面前,他還得趕緊的退兩步。至少避開面前的一些暴徒。
箭囊清空。
司徒演的跟前空了小片,這等時候的司徒演退到發妻跟前。
“……”司徒演想說話,可沒他說話。他就瞧見,他馬鞍上的橫刀被年年抽出。
翻身上馬,樊年年與司徒演共騎一馬。
拉着馬缰,樊年年更像是禦馬能手。她,此時此刻,她策馬而行,她抽刀向敵人。
借着馬勢,借着刀勢,樊年年的橫刀司徒演的面前起舞。
一直到圍來的敵人盡數誅滅。
司徒演瞧着血腥的場地,他瞧着擁他入的發妻。
司徒演還在愣神中。
“弟妹好武功。”衛子蘭贊一回。
“……”樊年年苑爾一笑,她回道:“衛二哥過獎了,我由着夫君教導,便是夫君教得好。”
聽着樊年年的話,衛子蘭的神色有一點古怪。
真是熟人,衛子蘭還能不知道司徒演的武力值。
這會兒的衛子蘭瞧一眼司徒演,他道:“演二,好福氣。”
“哈哈哈……”司徒演怎麽辦?他哈哈笑一回。
只是在心頭,司徒演就一個想法。
前世今生,會不會他誤會了許多東西。就像前世在邊地的苦日子,真苦。
可那些時候,更多是環境在太壞,身份太差。
想着被人針對?
好像真沒有。至少明面沒有。
再想想發妻年年,前世今生,她在他的面前一直是溫柔可人。
如今再瞧,瞧着面前滿地的敵人屍首。司徒演對于自己的判斷,他不太相信了。
司徒演覺得他可能真的做到睜眼瞎。關于枕邊人,他可能也是瞧得不太清楚。
“夫君。”
“二郎。”
“二郎……”樊年年喚了幾聲。
司徒演醒過神來。他想,管他呢,反正年年與他,他們恩愛即可。
想多了,也是煩惱事。
“無礙的,我無礙。”司徒演忙回道。
“我就是有一點走神。”司徒演替自己辯解。
永福五年,秋,皇家狩獵,有人謀反。
不是謀,應該造反。
至于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天子贏了。于是一批一批的倒臺了。被牽連的不計其數。
神京城,內城,魏陽侯府。
司徒演在明心院裏,他聽着兄長講了東宮太子殁了的消息。
太子死了。
司徒演挺淡然。反正前世今生,太子都是早一點夭亡的命運。
“幸運,我如今沒在皇長孫的跟前當差。”司徒演還覺得自己占着天大的便宜。
司徒湛瞧一眼弟弟,他不多語什麽。
兄長二人議一議,一道又去茂寧堂向親娘問安。
茂寧堂。
司徒演一來,他就瞧着茂寧堂內喜氣洋洋。
問安後,司徒演跟親娘問道:“瞧娘歡喜的,娘遇上什麽喜事,也說來讓兒沾一沾喜慶。”
“跟你關系大着,你确實沾上了大喜。”鄧婉宜瞧着小兒子,她是笑呵呵的回道。
“是嗎?”司徒演有一點好奇。
這會兒的鄧婉宜跟小兒子問道:“你瞧瞧,你就沒瞧着茂寧堂裏少了人。”
司徒演左右瞧瞧,他道:“少了爹,少了我媳婦。”
“……”鄧婉宜聽着小兒子的話,她自動忽略了夫君司徒順。
“少了二郎媳婦。前面請大夫給二郎媳婦請過脈,二郎媳婦有喜了。”鄧婉宜笑道:“我發話的,讓二郎媳婦回明德院仔細将養着。往後也不必早早晚晚請安問候。天早着,天晚着,萬一天色暗了,沒注意着磕着碰着,那哪成。”
“還是二郎媳婦腹中的子嗣要緊。我盼着二郎媳婦早一點給侯府添丁添喜。”鄧婉宜的眼中,那當然是子嗣為重。
兒媳請安問安什麽的,好像也不是那麽要緊。
“我媳婦有喜?”司徒演指一指自己。
“怎麽,二郎當爹了,歡喜壞了。”鄧婉宜笑問道。
“……”司徒演愣神在當場。
雖然司徒演挺想着上一輩子的親兒子菩薩奴。
可他記着自己的年歲小,發妻年年亦然。二人哪怕有一些男女閨房樂事,司徒演也是避着危險期。
就這,他家年年有喜了。他要當爹了。
司徒演的心情頂複雜,即高興當爹,又擔憂年年懷孕的時間太早了一點。
“我高興着。”當着親娘和親哥的面,司徒演的複雜心情不好表露出來。因為跟這一個世道不符合。
司徒演能表現出來的,就是他很歡喜。他要讓府裏人人知道,他高興着當爹,他盼着年年腹中的孩子。
總不好讓府裏人小瞧了年年,還有他們的孩子半分。
誰讓侯會的奴才,也是會跟紅頂白的。
在茂寧堂,司徒演坐立不安。
鄧婉宜把一切瞧在眼中。對于兒子愛重于兒媳,鄧婉宜有一點酸。不過酸歸酸,還是兒媳肚子裏的孩子要緊。
鄧婉宜頂為自我開解。畢竟兒媳腹中的孩子也是她的孫輩。
在茂寧堂裏,司徒演早早告退。倒是鄧婉宜留了長子談話。
明德院。
司徒演跨過門坎,他回了自己住的寝院。
這等時候的司徒演不在意什麽榮華富貴。
或者說他覺得一切頂好。
至于東宮太子倒臺後,一些人得着天大的好處。
像是衛子蘭,立有功勞,又有齊王府的世子給撐腰,這一位升官了。
衛子蘭升官,司徒演只是賀喜一回。他不羨慕。
可回了明德院的途中,司徒演的心情就忐忑着。或許他的心中,孩子更重要。
孩子,就是希望。
明德院。
小花園子裏,秋天的菊花成開。樊年年在賞菊。
“年年。”在樊年年摘下一朵時,她耳邊傳來喚聲。
樊年年擡頭,她瞧着向自己奔跑過來的枕邊人。
樊年年一笑。
在司徒演的心中,這一笑真美,如秋風宜人,如秋月皎潔。浸入心扉,沉于心湖。
這等時候的司徒演沒旁的想法,他就覺得有妻如此,真好。
特別是恩愛的夫妻有了子嗣,又或許期待,又或許忐忑。總之是甜蜜裏參雜着各色味道。就像是七彩的缤紛,添了美麗與動人。
(後卷一)
永福五年,司徒湛沒成婚。
這一年的秋,神京城傳出來的消息便是嫁入陳國公府的明月郡主小産了。
永福六年,明月郡主的夫君出事,她成了寡婦。
便是這一年,二皇子趙王被天子貶谪。
永福七年,魏陽侯司徒順大病一場。這一位遣散了養着的外室,他準備修身養性。
就是至半途,司徒順這一位老纨绔又有一點做不到。于是繼續花天酒地的過着快活日子。
永福八年,司徒湛成婚,迎娶了皇室裏成透明人的明月郡主。順道搭上了齊王府的路子。
永福八年,司徒順又大病一場。這一回被太醫診斷,酒氣美色傷身,傷着根本。
永福九年,燕王出事,這一回一道出事的也有齊王,這二位一起被天子貶為庶人。
永福九年,年關。
年關難熬,魏陽侯府司徒順沒能熬過這一年的年關。病逝。
魏陽侯府給朝廷上奏請,請求守孝。
永福十年,一開年,天子薨。齊王繼位。
齊王在位五月,未改年號,薨。
彼時的新帝嫡子,曾經的齊王府世子登基,是為新帝,改年號建康。
建康元年,魏陽侯府守孝中。
建康二年,魏陽侯府守孝中。
建康三年,初秋,司徒演得嫡子菩薩奴。彼時的司徒演膝下已經是一女一兒,家庭和睦。
(後卷二)
建康十年。
神京城的魏陽侯府。司徒湛這一位魏陽侯膝下無子。
茂寧堂,鄧婉宜老了,她跟長子商量着過繼子嗣事宜。
在鄧婉宜的心中,長子次子,都是她所出。
“娘,我已經跟二弟說好了,菩薩奴是司徒氏的子嗣,我和二弟都認這孩子。将來一人肩挑即可。”
“可二郎膝下有二子一女,過繼一人于你膝下是否更妥當。”鄧婉宜勸着長子。
“再瞧瞧,且不急。”司徒湛真不急。
鄧婉宜勸過長子。奈何勸不住。最後也便是嘆一聲,不再勸。
對于太夫人鄧婉宜的舉辦。明月郡主知。
只是裝做不知。
多年夫妻,明月郡主未曾誕下子嗣。她于夫君司徒湛還是有一點遺憾。
(後卷三)
明心院。
司徒演聽着兄長的安排,他有一點蒙圈。
長子菩薩奴好好的,他去北地做甚?
“兄長,你就是為着栽培菩薩奴,這會不會太早了?”司徒演心疼兒子。
“……”瞧着二弟,司徒湛擺擺手,他揮退了屋中的侍候人,還是安排心腹守了門。
“二弟對菩薩奴的前程怎麽看?”司徒湛問弟弟。
司徒演怎麽看,他坐着看。就待着長子次子一起交給兄長培養。甭管是菩薩奴,還是羅漢果,這兩兄弟且随緣。
司徒演真沒想太多。主要是兄長挺關心侄兒們。司徒演能少操一點心。
司徒湛瞧着已經擺爛多年,就擱府上吃公中的弟弟。他嘆息一聲。
司徒湛準備跟兄弟開誠布公的談一次。
這一談,就把司徒演談傻在當場。
“我兒菩薩奴,他将來會當皇帝?”司徒演不太信。
左瞧瞧,右瞧瞧,當年生菩薩奴時,也沒見着紅光滿天,也沒見着神仙降世。
或者說這些年裏,司徒演心中,長子就是一個好勇鬥狠,意氣豐發的少年郎。說不得,比起他弟弟還有一點小脾氣沖呢。
“不對,不對。”司徒演也清醒過來。
“兄長,前世歸前世。如今一切變了,兄長就确定了菩薩奴還能成大事?世移時變。”司徒演還是知道的,同一條時間的長河,很可能結出不一樣的果子。
“……”司徒湛沉默。
司徒演懂的道理,司徒湛如何不懂。
“世家生存,分散子弟,不外如是。”司徒湛回道。
司徒演聽懂了兄長話裏,那血淋淋的真相。
原來他的長子菩薩奴不過是一顆棋子。
或者說,兄長越說,司徒演心越涼。
長子去邊地,兄長暗中早早培養的家生子,那些在邊地之中買來的家生子也已經培養出來。
那是家族支持給菩薩奴的一筆原始投資。
為的是讓菩薩奴早些在北地紮根,是否如前世一般,最後席卷天下?
兄長不敢肯定。可兄長敢投子。
便是不成,司徒氏一族裏,魏陽侯府也留了後手。便是羅漢果,羅漢果是司徒演的次子。這便是退路。
“侯府的資源,今一分為二。一在菩薩奴,一在羅漢果。二弟,你也為家族子,你當明白真在亂世,半點不由人。不過都是掙紮求活。”司徒湛望着弟弟,他吐露心聲。
“……”司徒演能做的,不過沉默。
“二弟,為兄的時日不多了。”司徒湛打了苦情牌。
“若非如此,當不至于早早送菩薩奴去北地。唉。”司徒湛慨然而嘆。就是因着自己時間不多,司徒湛才不得不這般做。不為旁的,只為家族。
至于分給菩薩奴的資源,也不過是司徒湛多年下來,在暗中經營的家族陰脈。
至于明面上的一切,司徒湛會交給羅漢果這一個侄兒。
最後的最後,司徒演退了步。
“兄長,菩薩奴十歲了,他一個郎君,他且自己做主吧。”司徒演不想左右長子,且由兒子自己心意。
成不成,将來總歸是自己選擇的路。後悔不後悔,怨不得旁人。
(後卷、完)
二十年後。
即位太上皇的司徒演親自主持給兄長的修墓一事。
荒草凄凄。
春風搖搖。
司徒演望着兄長的墓,磚石為基。比着百姓之墳,已經華麗太多。可如今呢?
在皇家的威儀之下,兄長這幕還得挪,還得修。
“……”酒灑地面,司徒演有許多話想跟兄長講。到最後,他沉默了。
風傳來聲音,司徒演想着,也許那是兄長在跟他說話吧。
說些什麽?
司徒演不多說什麽。因為有些話,他知,兄長也知,又或者天也知,地也知。
說不說,全在酒裏。
想着這些時,司徒演笑了。笑的像少時自己。
他想着,或許就跟兄長最後的話語期盼一樣。
天下歸一了,頂好。
中原安定了,挺好。
九州外的開拓,兒孫們更多的分封去域,開枝散葉,當是如此。
便是将來有不忍言之事,那時候的中原出亂子,域外還有無數姓司徒的小社稷小宗廟,更好。
分散子嗣,布局天下。這天下不止中原,還有中原之外的花花世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