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藍盔戰士盼望星期一
第24章藍盔戰士盼望星期一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這一千古絕唱的份量,對于經常和親人在一起的人們來說并不一定體會得那麽深。然而,對于遠離祖國和親人萬裏之遙的中國赴柬工程兵大隊官兵來說,真乃是“美元天天有,不如家書抵金邊”(每人每天1.28美元零花錢)。
在炎熱的柬埔寨,周圍是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中國官兵除了施工、學習、訓練外,業餘生活還是豐富多彩的。有的打球,有的看電視、錄相等。官兵們出國時自帶了衛星接收天線,形狀如同一口“大鍋”,随時都可以收看中央一、二臺的電視節目,尤其是新聞節目,大家都必看。也奇怪,在國內看電視都希望看外國片,可出國了卻都最愛看國內新聞和電視節目。也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思鄉情”吧。
由于國外的中文錄相很少,從國內帶去200多盤錄相帶,只好反反複複地看。但是,戰士們最盼望的是能夠收到來自祖國親人的信件。
按照《出兵國政府指南》規定,臨時寄往國內的信件由聯柬維和總部通信處澳大利亞通信營負責。大隊在作戰科成立了臨時收發室,負責收發往返于國內的信件。
赴柬初期,由于郵路問題,加上中國與柬埔寨沒有正式通郵,官兵們寫信寄往國內較為困難,要想收到國內的來信就難上加難。
為解決官兵的通信問題,總參工程兵部經與國家郵電部和北京國際郵電局協商,确定在北京市太平路46號大院設立“北京3947信箱,郵政編碼100857”,專門辦理寄往駐柬官兵的信件和報刊。
在明确國內郵政業務後,1992年8月,經與聯柬總部協商,由聯柬機構安排法國航空公司負責中國赴柬工程兵大隊來往國內的郵件業務,每周1次,郵資由聯柬機構支付。郵路為金邊—曼谷—北京。北京國際郵電局每周到首都機場法航駐京辦事處領取郵包,發至北京3947信箱,然後蓋上軍用郵戳轉寄全國各地。
因此,赴柬工程兵大隊寄往國內的信件都是特殊的信件,沒有郵票,只有聯柬機構的藍色郵戳和紅色三角形的軍用免費郵戳。由國內寄往柬埔寨的信件,只要2角錢的郵票,寄至“北京3947信箱”轉赴柬工程兵大隊即可,同樣也很方便。
這樣,駐柬中國官兵每周都能收到祖國親人的來信。每個星期一是來往信件按慣例交換的日子,也是大隊全體官兵翹首以待的日子。
一位國內來柬的記者問面前站着的十幾名戰士:“你們最喜歡哪一天?”
“星期一!”大家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弄得這位記者一時莫名其妙。他仔細一問方才明白,星期一是戰士們每周一次收到國內來信的日子,能及時與親人通信,是官兵們最大的心願之一。
“來信了!來信了!”
每個星期一,當通信員抱着厚厚一沓信在屋裏這麽一喊,分散在各個地方的戰士們都會停下手中的活計,不顧一切地蜂擁過來,把他圍得水洩不通。通信員按信皮念着名字,戰士們一個個豎起耳朵聽,站在外圍的踮起了腳尖,生怕漏掉自己。聽到點名者興奮地答聲“到!”然後迅速離開拆信閱讀,也有的把已經拿到的信往口袋裏一揣,盼望通信員再點他的名字。眼瞅着通信員手裏的信越來越少,沒拿到信的人心裏像貓抓一樣難受。
李海軍估計這周他可能不該來信,但仍圍在這裏想碰碰運氣。朱先勇看到通信員把最後一封信送給了別人,不放心地叮問:“真的沒有我的?”通信員認真地告訴他:“真的沒了!”他感到掃興。劉永坐在鋪上看信,臉上不時地綻出笑容,見有人走過去便迅速将信收起來,戰友們都說這小子戀愛了。冼昌成眼睛盯着信直發愣,班長張少波過去一問,原來他父親因車禍致腰椎骨折卧病在床,大家紛紛走過去安慰他。肖旭的肚裏盛不下事兒,他邊看信邊告訴大家:“咱們部隊給家鄉政府發了慰問信,縣政府還專門派人到家中幫助解決困難……”這話像一石激起千層浪,引出了官兵們不盡的話題。
全國14個省(市)的180多個縣、鄉,接到了上級的函告,得知他們的子弟參加了赴柬維和隊伍後,很多領導同志表示出極大的關懷,他們親自看望家庭、慰問老人、解決困難。老沈家屬工作問題解決了,老淩小孩上學不成問題了,小張年邁的母親有人照顧了……每當聽到這樣的消息,大隊官兵都奔走相告,與當事人同享快樂。
Advertisement
信來了,帶來的不都是喜事。英俊漂亮的專業軍士李錦章如果碰上好機遇,完全可以當一個電影演員的,他原定在五一勞動節時完婚,而那時他已經在柬埔寨了。他失約了,提議婚期後推,而他的未婚妻卻變卦了,來信提出“吹燈”。當戰友問他是不是感到損失很大時,這位平素沉默寡言的安徽小夥子眼望着遠方平靜地說:“确有損失,如果不來柬埔寨,就結婚了!”從他的眼神看,他還愛着自己的未婚妻。
……
戰士們都盼望星期一。星期一有信來,幸福的信令人鼓舞,催人奮發向上,工作勁頭倍增;苦惱的信沒有使一個人消沉,從他們揮汗如雨、艱苦奮鬥的工作精神上,看不出有一絲惆悵。他們堅信“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就是赴柬工程兵大隊戰士們寬廣的胸懷。
每個星期一,是我心心念念的日子。
工程兵大隊與國內的通信暢通後,我便開始了與亞麗每周一次的鴻雁傳書,互相傾訴着相思苦。1992年10月,總參工程兵部慰問組捎來亞麗的書信和錄音磁帶,我躲到大隊部旁邊的茅草地裏一遍又一遍地傾聽、閱讀,熱血沸騰。亞麗在信中訴說着自己的思念:
“你是我在遠方的牽挂,是我最想安撫的心,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都請記起我這顆日夜為你守望的心。當你倦了、累了,請擡頭看一看,天邊那顆最亮的星,那是我看你的眼睛。不管前方有多麽迷茫,我都在照亮你的方向。孤獨的日子,請你看着我,我一直陪伴你身旁。
“曾有詩人說過,愛是一種感覺,很奇妙,很美麗。
“的确,愛是世上最純潔的情感,它是一種神聖的心靈。聽佛說:五百年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間而過。所以你加倍珍惜,你說等你回國後我們就領證結婚,我願意……”
不論是陽光明媚的午後,還是月光皎潔的夜晚,捧一卷書信,沏一杯碧螺,袅袅然沉澱着思念。亞麗在信封內裝了3張自己的玉照,我放在桌頭案邊,陪伴我工作,陪伴我度過那段難忘的維和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