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一回聽說,山上有啥肥料的呢!
等擔着擔子,跟着幾個孩子上山了之後才明白,謝蘭香嘴裏說的“肥料”居然是枯樹葉底下的漚出來的那一層黑泥一樣的東西。
三個孩子熟稔的把一層枯樹葉扒開,那一層黑泥就出來了。
這層黑泥都是植物的葉子或者是果實啥的,混合着山上動物的糞便堆在一起後,經過長時間的發酵,慢慢形成的。
李家村的村民們,每年在春天施肥的季節,都會被安排到山上來扒這個。別的不多說,那肥力确實是還不錯的。
然後李志軍先把從地裏弄來的泥鋪到地上,弄了厚厚的一層,再把從山上扒下來的“肥料”倒在上面。
弄完這一切之後,李志軍這才打算開始種蔬菜了。
至于種什麽,他也想好了。
韭菜是肯定要種的。因為這東西很耐寒不說,還長得快。割完一茬用不了多久,它就又長出來了。
除了韭菜,還有小白菜,蒜苗這一類的。
不過因為第一回種,很多東西李志軍也不大懂,所以家裏留的一些種子啥的,是有啥他都一樣種了一點。
這樣到來年,他就能明白,到底什麽适合種,什麽不适合種了。
其他的都是靠種子發芽的,只有韭菜最簡單。把韭菜根移植過來放到裏面,再稍微淋點水就好了。
因為有了事情可以忙活,所以最近的日子過得飛快。
別看謝蘭香對于李志軍剛開始說要種菜持懷疑态度,但是真等李志軍開始幹的時候,她又開始幫着忙前忙後了。
很多不懂的方面,還真得多虧了謝蘭香在一旁提醒着。
比如保暖方面,謝蘭香還在暖房門口,用稻草又幫着編織了一道簾子出來。有了這道簾子,屋內更不容易跑進來冷空氣了。
這樣到後來,李志軍只要在暖房留出來的那個竈臺旁,稍微燒點火,屋子裏的溫度很快就上來了。
然後三孩子特別的懂事,每次出去玩,要是碰上幹牛糞啥的,那是立馬就撿回家的。
總的來說,李志軍還算是比較幸運的。
不光他移植過來的韭菜已經開始生長了,就連撒下去的那些種子,也陸陸續續的發芽了。
但是苗還小,他也認不出來到底是哪幾種。
天氣是一天比一天寒冷了。
村民現在基本都不用出工了,大多都是貓在家裏面了。
謝蘭香把上次李志軍帶回來的毛線,給打了好幾雙毛線鞋出來。鞋子的底是拿家裏的舊衣服,一層一層粘好了納起來的。
李志軍喜滋滋的拿着剛從暖房裏面割下來的一小盆韭菜,遞給謝蘭香看,“嗯,韭菜長的不錯,估計要不了多長時間,能割的更多了。還有那個小白菜,都有這麽長了……”
一邊說,一邊拿手比劃着,顯得格外的興奮。
說完了之後,看了那一小盆韭菜,對謝蘭香說,“這個我們留一半一會自己吃,我再拿一半給媽那邊送過去。”
這個謝蘭香自然不會有什麽意見,于是李志軍将韭菜分成兩半,另一半拿個小籃子裝好了就出門了。
不過怕人看見了不好,他特意拿塊舊毛巾放上面搭着。
李志軍拎着籃子剛進李志剛屋子,把籃子裏面的韭菜拿給謝桂花一看。謝桂花立馬就喜笑顏開了,一面拿手摸着那水淋淋的韭菜,一面誇李志軍,“我們家軍子可真是能幹!”
李志軍被謝桂花這麽當孩子一樣的誇,誇的都有幾分羞赫了。剛把籃子遞了過去,還沒來得及和謝桂花說上兩句話,外面忽然響起了喇叭聲。
“村民們注意,村民們注意,請立刻到大隊集合!”
“村民們注意,村民們注意,請立刻到大隊集合!”
“村民們注意,村民們注意,請立刻到大隊集合!”
喇叭照舊一連喊了三遍,李志軍有點疑惑,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啥事了,接過謝桂花空出來的空籃子,然後就跟着謝桂花他們一起去了隊上了。
到了那裏,才發現已經陸陸續續的來了不少人了。
然後只看到李佑喜拿了個大喇叭站在院子中間,等人到的差不多的時候,才把事情給村民們都說了一遍。
原來是接近年關了,村裏面有幾口大塘,到了幹塘撈魚的時候了。
這次撈到的魚,照舊是可以分給村民一些的。所以大部分的人聽了這個消息,還是特別的高興。
這會子天氣冷了,也越來越接近年關了。分到的魚熏幹了之後,大多都是要留到過年吃的。年夜飯上面要是有魚的話,那就是年年有餘的好兆頭!
而且比起以往村民們最喜歡的草魚來說,這一回,他們更希望分到的是鯉魚。
沒辦法,鯉魚躍龍門啊!
除了撈魚,還需要勞動力去塘裏挖淤泥出來。挖出來的淤泥是很好的肥料,這個是要弄到田裏去的。
不過挖淤泥很辛苦,大部分的村民都不大喜歡幹這個。所以隊上就幹脆分配了指标,每家每戶都得出一個勞動力。
李志軍家就他這一個勞動力,挖淤泥的活自然是躲不掉的。往年也有這活,但是即便是分到了,這人都能使個懶出來。
別人挖一耙,他也挖一耙。不過他的這一耙,往往是低低舉起,再輕輕的落下。這人是懶到,連做個樣子都不願意做的那一種了。
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和他分一組,挖同一口大塘。
但是按照分配制度來,總得有人和他搭一組的。這一回,除了李志剛和他一組,還有村裏的其他幾個年輕的小夥子,和李志軍是一個班輩的。
跟其他人相比,這分配一出來,那幾人臉色立馬就變得有些難看了。但到底是一個村子裏面住着的,難看歸難看,也多少顧忌了點面子,沒有當場說出點啥不好聽的話來。
幹塘和幹壩到底還是有些不一樣的。至少幹塘沒有那麽麻煩,也不需要趕那麽早起來。一般都是天亮了之後,才開始的。
像李志軍這樣,要是分到的活是挖淤泥的話,一般是要等幹塘之後,過幾天裏面的泥變得沒那麽濕的時候,才要開始挖的。
第二天,大夥還是都早早的過來了,手裏照舊背的背背簍,拿的拿籃子。
同樣的,裏面照樣可以摸田螺什麽的啊!
魚很快就撈了上來了,收購站的人照舊是算好了時間,等魚撈的差不多的時候,車也“突突突”的開了過來。
很快的,魚就被拉走了。
有村民立馬就奔到了塘裏面開始摸田螺了。
明明很冷的天,但大夥就像是感覺不到寒冷一樣的,摸得特別的帶勁。
這會幹塘剩下來的魚,當天下午就分給了各家各戶了。
大概等了差不多兩三天,就有通知說,要開始挖淤泥了。李志軍因為要挖淤泥,還分到了一雙深桶的水靴。
然後李志軍挖的時候,李紅利則帶着弟弟妹妹,背着個小背簍跟在離他不遠的岸邊上。
李志軍一看,一起挖的幾乎都有孩子背着背簍跟過來了。
一開始他還沒鬧明白為什麽,可是一耙頭挖下去,挖到了不少泥鳅出來的時候,岸邊上的李紅星急的一個勁的喊,“爸爸,抓,快抓啊!”
然後這孩子喊的時候,還把背簍給直接扔了下來。得虧了李志軍反應快,立馬就接住了,不然準砸腦袋上面了。
但是有點可惜的是,剛挖出來的那些泥鳅早就跑得沒影了。
但是後面李志軍就有經驗了。
他力氣大,面對這種帶着很強黏性的淤泥,輕輕松松的就挖了一大片。而塘裏的泥鳅說起來還真不少,又肥又大。沒一會兒,背簍裏面就老多了。
惹得一旁圍觀的孩子們一個勁的在那裏喊,“爸爸,爸爸,你快點啊!快點!”
然而就算是他們使出吃奶的力氣,那也是追不上李志軍的速度啊!他們就不明白了,明明那麽不好挖的淤泥,怎麽到了李志軍手裏就變得這麽輕松了。可偏偏岸上自家的孩子有一個勁的猛催着,弄得大家心裏都有點煩躁了。
于是,李志軍再一次的不招人喜歡了。
有的人一邊挖,一邊還時不時的拿眼睛往李志軍那邊瞟,心裏特別的不是滋味。
不過李紅利幾個孩子倒是特別的興奮,幾個人一直在岸邊守着李志軍。李志軍在塘裏挪動一下,他們也跟着挪動一下。
小臉蛋被冷風吹的紅撲撲的,但是眼睛卻亮晶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