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18.第十七回:牢中定計
第十七回:牢中定計
玉面妖姬設下香餌釣金鳌,準備将傅天鵬等人一舉成擒。當晚,平江府城四處火光沖天,叫嚷之聲此起彼伏。百姓們緊閉大門,躲在家中不敢出來。
他們從外面從一連串的吵嚷聲中,隐隐約約聽到了這樣一句話:“那兩個肯定是出城了,大家分作四隊從四個城門出去,沿途搜尋他們的蹤跡。”
嘈雜的聲雖然漸漸遠離百姓們的耳畔,他們已經困意皆無,每一個人都帶着好奇和忐忑的心情,苦苦熬過了漫漫長夜。第二天晨陽初升、雄雞三唱,寂靜的街市又恢複了昨天的喧嚣。
這個時候,路邊茶棚就像消息的中心帶,不斷向外擴散着訊息的漣漪。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兩人并排,一邊品嘗着茶點,一邊小聲議論着昨夜發生的事情。
一個茶客手端蓋碗茶,輕呷了一口,然後說道:“哎,你們聽說了嗎?平江府衙天牢裏關押的重要犯人,原來是被衙門裏的頭號神捕馮正放走的。”
他的話音剛落,對面的一個茶客接過話來說道:“大夥說說,馮捕頭居然甘冒奇險私放人犯,他心裏是怎麽想的啊?”這一問話,引起了在場衆人的猜測,左邊茶桌的一位茶客饒有興致地參與到了讨論。他滿嘴唾沫星子亂飛地說道:“這不是明擺的事情嗎?那個馮捕頭肯定是收了犯人的好處,利令智昏,所以才幹出了這樣的蠢事。”
這位茶客的話,恰好引起了打此經過的一位賣魚小夥的注意。他将魚簍放在地上,走上前去和這位茶客争辯。
茶客輕蔑地瞥了打漁人一眼,用不容置疑的口氣告訴打漁人,事情就是如此。賣魚小夥臉上怒氣充盈,他用嚴厲的語調提醒這位茶客無憑無據不要胡亂攀誣。那裏成想,茶客居然反唇相譏,他嘿嘿冷笑道:“我說賣魚的,我說馮捕頭,與你有什麽相幹?難不成你是他的兒子?看到有人罵你老子,你就急了。”
賣魚小夥聽到這句話,他的怒火迅速在胸膛裏熊熊燃燒起來。他回罵了一句:“放屁”。接着惡虎撲食般,揮動着拳頭朝着茶客打去。惹事的這位茶客,身高不過五尺,瘦削如猴。而賣魚小夥則是身高九尺,雙臂壯碩有力。兩人從身形上看,實力已經高下立判。茶客胡亂抓起桌上的茶點和茶碗就向外擲。一時間糕點亂飛、茶花四濺,而在場的茶客們紛紛逃離茶棚,遠遠躲到一邊隔岸觀火。
在衆人看來,平常難以遇到的現場“武鬥”,要遠比那些老掉牙的曲藝好看得多。因此,他們不時打個口哨,刺激賣魚小夥和茶客的情緒。不過随着一夥公人的到來,“武鬥戲”就此戛然而止了。
“都給我住手”。領頭的捕快喝令一聲,賣魚小夥和茶客紛紛停止了打鬥。這位捕快歪着腦袋,反剪雙手在兩人身邊走了一圈。他用鼠目小眼一會兒看看茶客,一會兒又瞟瞟賣魚小夥。接着他用破缽似的嗓音問道:“怎麽回事,為什麽在大庭廣衆下大打出手?”
茶客告訴捕快:“自己就在這裏談論昨夜發生的事情,沒想到這個賣魚的,一聽我說出了馮捕頭的不是,他惱羞成怒就動手打人。”聽完茶客的講述後,捕快轉過臉,用犀利的眼神瞪視着賣魚小夥。然後他用帶有蔑視的鼻音“哼”道:“李大田,人家好好的喝茶聊天,礙着你什麽事了。真是嗑瓜子嗑出個臭蟲。”
李大田見問話的人是何捕頭,他的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怨氣。這個何捕頭叫何貴,與馮正是死對頭。二人為了能夠在公門中更進一步,沒少暗暗較勁。然而何捕頭不走正道,專取偏門。什麽溜須拍馬、阿谀奉承、喝花酒、逛賭坊,真本事沒有,破爛事一大堆。
吳曦本來想擡舉他,可是何貴爛泥扶不上牆,有一次他在煙花巷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導致一名江洋大盜逃走。失職事件發生後,朝廷大為震怒。吳曦仰仗祖父吳璘的戰功,保住了官職,但是卻失去了入京的機會。為此他一氣之下,提升了馮正為平江第一捕。
舊日恩怨歷歷在目,李大田心想:“這個何捕頭一定會挾私報複,今天自己算是有把柄落在他手裏了,怎麽處置随姓何的便吧。”不過何捕頭并沒有照着李大田所猜想的那樣,将他繩之以法,扭送公門。何貴喚來一門公差,讓他監督李大田和茶客簽下不再鬧事的保證書後,就将兩人放走了。
Advertisement
接着何貴驅散圍觀衆人,恢複了茶棚的經營秩序。李大田見何貴放了自己一馬,心中對他的厭惡消除不少。何捕頭帶着公差準備離開,臨行前他告訴李大田沒事趕快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李大田已經知道馮正打入了大牢,他此刻很是擔心。
因此李大田請求何貴帶着他去探監。何貴點頭應承下來,李大田将魚簍遞給何貴,并對他說道:“何捕頭,這些生鮮您拿去吧。”何貴沖着李大田擺了擺手,對他說道:“這些個玩意兒,你還是自己拿回家吃吧。”說罷,他頭前帶路,領着李大田直奔平江府衙而去。
何貴帶着李大田來到大牢後,他讓牢頭放李大田進去探望馮正。馮正見到李大田後,剛毅的臉上現出難以抑制的喜悅。李大田此刻淚如雨下,口中喊了一聲:“馮大哥。”馮正立刻向他遞了個眼色,二人就此沉默不語。
何貴見狀,帶着牢頭鎖上牢門,到外面去了。實際上,何貴并未走遠,他悄悄挪開附近牢房的一塊牆磚,然後将耳朵貼在牆體上窺聽。馮正故意幹咳了幾聲,然後他将頭在鐵枷欄前,壓低聲音告訴李大田,一定要将肖劍秋的蛇形镖及密信交給傅天鵬,接着馮正說出了藏镖地點,并将吳曦将要聯絡的人員名單遞給了李大田。
李大田将名單塞進魚肚,然後晃了晃魚簍。馮正叮囑李大田,密信事關重大,一定要妥善保管。李大田點了點頭,馮正擡頭望了望不見光亮的天牢。他對李大田說道:“兄弟,吳曦一定會利用我,誘捕傅少俠他們。所以我決定舍生取義,萬一我遇到不測,告訴傅少俠,引蛇出洞。”
李大田緊緊握着馮正的手,眼淚撲簌掉落下來。他哽咽地說道:“馮大哥,你放心。我決不會讓吳曦那個惡賊輕易加害于你,等我見到傅少俠,就和他商議營救你的良策。”
聽完李大田的話後,馮正斬釘截鐵地說道:“兄弟,你好糊塗。我只要在天牢多待一天,傅少俠必然會想盡辦法營救我。而吳曦只會等他們自投羅網,只有斬草除根消除了後患,他才能安心實施自己的計劃,這點你明白嗎?”
李大田連連點頭,他告訴馮正,自己當然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只是像他這樣頂天立地的豪傑就這樣死在天牢裏,實在是太不值得了。馮正堅毅的眼神望着外面,他的嘴裏反複吟誦着司馬遷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輕如鴻毛,或重于泰山。”
此刻李大田轉過身去,向馮正抱拳作別。馮正提醒他,小心吳曦派人跟蹤,以便暴露傅少俠的行藏。李大田點頭答應,馮正又将藏于指縫間的一點青磷粉灑在李大田的掌心,他告訴李大田,可将青磷粉置于草叢間,若有人追蹤,青磷粉便會發光。
李大田收好青磷粉後,與馮正作別,離開了天牢。捕頭何貴令牢頭打開牢門,放他出來了。雖然說李大田出來時并未發現有人尾随,但他知道馮正是個心思缜密的人,他提醒自己多加小心,一定是有深意的。因此,為了保險起見,故意在小湖附近轉了轉,伺機将青磷粉灑在行經的草叢。
在前面茂密的草叢蹲伏了一會兒,他果然見到身後的草叢不時的亮起了光。李大田知道這是吳曦派人前來跟蹤,他加快腳步賂小湖邊飛奔,突然“撲通”一聲,李大田墜入了湖裏。
身後何貴帶着楊彪和馬進飛快地趕到了湖邊,何貴呆望着茫茫湖面,沖着楊彪和馬進罵道:“都是你們兩個蠢貨疏忽大意,被李大田發現了。現在好了,跟蹤對象投湖了。咱們只能回去向吳大人請罪了。”
三人離開後,李大田接照馮正在牢裏的囑咐,将蛇形镖和密信交到了傅天鵬的手裏。李大田對傅天鵬說道:“傅兄弟,馮大哥為了不讓你們被吳曦誘捕,他決定舍生取義。他作決絕的時候,讓我告訴你一句話,引蛇出洞。”
傅天鵬仔細看了看名單密信,又将它遞給了趙雪晴。趙雪晴如月彎眉緊蹙,細細思量着馮正的話。過了一會兒,她對傅天鵬說道:“天鵬哥,馮捕頭引蛇出洞意思一定是讓咱們與李氏兄弟聯絡,再謀劃讓吳曦現出反跡,以便讓朝廷舉兵前來讨伐。”
趙雪晴的話分析的入情入理,傅天鵬将密信收好,随即和趙雪晴向李府進發。這時,李大田詢問傅天鵬,問他需要自己做些什麽?傅天鵬讓李大田帶着精通水性的好手,伺機潛進吳曦的荷池。吳曦的荷池連接着金雞湖,萬一吳曦乘水路出逃,就派人鑿穿他的行船。
李大田依計而行,傅天鵬亦和趙雪晴施展輕功,快步來到李府。待叩響府門後,李府家将看到面前站着一男一女兩位劍客,男的俊逸潇灑,女的清麗動人。家将細瞧了兩人後,覺得兩人自有一股英氣,因此心中好感頓生。接下來,傅天鵬抱拳向前施禮道:“煩請将軍通禀李将軍,就說江湖後輩傅天鵬久慕将軍威名,還望賜面相見。”
家将見傅天鵬聰敏過人,談吐優雅,便詢問道:“敢問少俠,尊父何人?”傅天鵬實言相告後,家将的臉上現出驚訝的神情。過了一會兒他笑容滿面,将傅天鵬和趙雪晴請了進來。正是丹心碧血存忠義,英雄千秋傳美名。傅察的名聲無人不知,李府衆人有幸得見忠良的後人,心中俱感到無比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