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章
第 31 章
北城在12月初,終于下了第一場雪。
初雪,是冬天對人間的告白。
所有接受冬天告白的人們,都會盛裝出席。
女人們似乎一夜間都套上了棉質長襪,蹬上了長筒棉靴。就連大街上的寵物狗,也被它們的主人給套上了五顏六色的毛絨背心和小鞋子。
自從小水搬到北城,爸媽總是不放心。入了冬,更是常打來電話,問她有沒有備好冬天的衣服。不同于在海州有舅舅一家關照,爸媽對小水明顯多了許多擔心。
前幾天是月底,工資到賬後,小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買了一件長款羽絨服和一雙馬丁靴。靴子的內襯是軟軟的兔絨,穿起來剛好能暖暖的包住腳踝。
上班路上,小水找路人幫忙拍了張照片,發給媽媽看。她戴上了羽絨服的帽子,用棉圍巾裹住口鼻,蹬着新買的靴子,酷酷的站在路邊一棵高大的楊樹下。腳底是雪融化後混着泥土濕漉漉的地面,身後是喧嚣的早高峰車流。
媽媽收到照片,立刻就發回來語音信息:“還行,就是靴子不夠長。寒從腿腳生,如果是買個高筒靴,能蓋住膝蓋就好了。”
小水回複道:“放心吧,羽絨服那麽長,已經遮住膝蓋了,如果靴子太高走路就不方便了。”
媽媽緊跟着又發來一條語音:“這兩天,你小哥有沒有聯系你?你大姑前幾天說心口疼,你爸和你小哥帶着你大姑去市醫院看了,人家說沒問題,開了點高血壓的藥回去。但你大姑吃了幾天的藥,還是說有點喘不上氣。人家醫生說,你們家屬如果實在不放心,就帶去外面的大醫院再看看。你小哥就想着帶她去北城,這兩天正好在買火車票呢,你多留意着電話啊。”
小水回複沒問題,讓小哥随時聯系她,她現在已經有住的地方,家裏來人都能住下。
放下電話,有些疑惑。大姑一向身體好,中氣十足的。因為小水是老葉家這一輩裏唯一的女孩兒,大姑、小姑、大伯、小叔都很疼她。尤其是大姑,每年都曬好一大缸的地瓜幹,精心藏到冬天,專門把糖霜長得最好看的那一些挑揀出來,留着給小水吃。小水在海州的時候,大姑就讓小哥往海州寄,還從沒間斷過。說起來,大姑今年也六十多了。
晚上下班回家,小哥的電話打過來了:“水兒,你下班了沒?”
“小哥,我下班了,你買到票了嗎?”
“還沒,買不到卧鋪票。這兩天我也打聽了,大城市的專家不像咱們小城市能托些人情随時找的,咱們在北城不認識什麽人,還是得先預約好了再買票。”
Advertisement
“對,是要預約挂號的。大姑怎麽樣?”
“看不出來,但我媽自己說是覺得心慌氣短,吃了市醫院開的降壓藥,好像也不管事。”
“那...來北城是看心內科吧?我這邊當地的同事們說,北城最出名的心腦血管科專家大多都在彙峰醫院。”小水早晨上班時聽媽媽說了大姑的事,就在公司裏跟本地同事們打聽了一下,同事們都建議去彙峰醫院。
“是嗎?我打電話給你,就是想讓你在那邊幫忙,跟北城的同事朋友們打聽一下哪家醫院好,咱們該挂哪個專家的號?好不容易去一趟,就想做最好的專家,一次性查清楚了。我這邊也在網上查到了幾個主任醫生,但咱也不能都挂,總得找個大家都說靠譜的才是。”
小哥是大姑的獨子,爺爺奶奶的第一個大外孫,小水真正的表哥。但因為年紀只比小水大半歲,所以小水一直都叫他小哥。小哥畢業以後一直在家鄉當公務員,守在父母身邊照應,為人一向都很周到玲珑。
“這樣吧,小哥,咱們先把要去的醫院定下來。你也查查彙峰醫院,覺得行,咱們就只在彙峰醫院裏找專家。明天我跟朋友們再打聽打聽,那裏哪個專家比較好,再告訴你。”
“我已經上網提前了解過彙峰,你們同事說的對,那家醫院很出名,就定彙峰。”
“行,小哥,你跟大姑不要着急,專家號一般不會那麽快,該吃的藥先繼續吃着。”
“謝謝你啊,小水。二舅說你剛去北城還不到兩個月,你也別替我們太着急,能問到就問到,問不到也沒關系的。”小哥怕小水跟着擔心,囑咐了一番。
挂了電話,小水一時的确想不起還能問誰,同事們都問遍了。洗澡時,看到了楊柳上次離開時留下的取暖器。這個冬天多虧了這個小太陽,不然洗澡真的是要鼓起很大勇氣。
一拍腦門,對啊,可以找展萍他們幫忙問問,展萍他們在北城這麽多年,朋友自是比她認識的多。說起來,因為跟楊柳置氣,已經有小半個月沒敢聯系展萍了。
展萍在電話裏聽小水說了情況,連道這事只管交給她和大林就好了,不必再問別人。
片刻鐘,展萍就回了電話過來。小水還納悶,展萍怎麽這麽快就有消息了。
“清水,打聽好了,你只要找彙峰的鄭懷民主任就好。大林的一個叔叔也是心髒問題,一直都是鄭主任負責治療的。這個醫生很關心病人,醫德醫術都很高。他叔叔說別的專家都不用挂,只要這個專家看了片子說沒什麽事,那就盡管放心。但老專家的號都不好挂,只有每周周三上午這半天有他的專家門診,你們如果着急,這周六有特需門診,就是挂號費比專家門診貴一點。不過特需門診人少清淨,時間也比較寬松,你跟你家人商量下...”
展萍說的清清楚楚,小水聽的明明白白。小水直說後面挂號的事不用幫忙,自己和家人解決就可以,不必再麻煩展萍他們,感謝了一番,展萍直嫌她多餘見外。
小水知道小哥的個性,所以打電話之前,自己也上網查了一下鄭主任的介紹,又在展萍的介紹之上,補充了一些信息。才打電話給小哥詳細說明了一番。
小哥說手裏已經有市醫院的檢驗單,大可以直接約特需門診,這樣周末一個來回就可以,也不耽誤他上班。
挂完電話沒多久,小哥就發來信息說,已經在APP上預約好了本周六下午鄭主任的特需號,讓小水放心。
小水問他火車票怎麽辦?
小哥說也已經買到了,只是曲折了一點,要先坐動車去省會,再從省會轉一趟高鐵到北城。這樣雖說比那趟綠皮夜班車貴,但很省時間,周五晚上就能到。
沒多久,小哥又補充了一條信息:“周五好好上班,不要來車站接我們。已經訂好醫院附近的酒店兩晚,也不必收拾床鋪。”
小哥從小就是這樣,什麽都想在她前面,說一不二,不容她拒絕。
......
待到周五,小水早早下班,往酒店趕。十月份因為奶奶的事回家時,看到大姑還好好的。也不知大姑現在情況到底如何了?
“小哥,你和大姑吃飯了沒?”小哥開了門,還沒說一句話,就被小水先搶着說道。
小哥一眼看出了她剪的超短發,有些吃驚但也不多過問,只回道:“在桌上呢,正好,你也跟着我們吃一口,給你也買了一份的。”
小水白了他一眼:“小哥你真的是夠了!下午就說好了,帶你們去飯店吃飯,我都訂好位子了!”
小水還想要争取。她早就定好了旁邊不遠的一家餐廳,想着大姑和小哥舟車勞頓,今晚好好接風一下的。偏偏一進門,小哥就說點好了外賣,還給她也點了一份,明擺着就是沒把她的話聽進去。
“水兒,都是自己家裏人,別那麽破費了。我跟你哥這一路也沒遭罪,人家火車開的老快了,早晨還在家裏呢,天剛擦黑就到北城了,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大姑拉着小水往床邊坐,不讓她去外面吃飯。
“你們午飯在車上就吃不好,晚上這頓多重要啊!我小哥也真是的,來這裏吃外賣!”小水不滿意,還是想帶大姑出去吃。
“大姑,咱倆出去吃吧,讓小哥他自己吃這些外賣,誰讓他不聽話!”小水瞪了一眼小哥,小哥哼了一下才不怕她。
“水兒,大姑知道你懂事兒。但你聽大姑的話,外面路黑,大姑不想出門。你小哥買的餃子,你也跟着吃點兒,吃完了陪大姑坐着說會兒話。”
小水看水餃已經吃了一些,想來大姑已經吃過了。小哥遞了一雙筷子給小水,按着頭讓她別啰嗦,趕緊吃。被大姑和小哥這樣一輪番的勸服,小水也只好作罷,老老實實吃起水餃來。
“你在這裏工作都順利吧?”小哥邊吃邊關心小水。大姑吃飽了,正坐床邊收拾衣服。
“嗯!還行,就是比在海州的時候忙了一點。”小水往嘴裏送了一個水餃,囫囵的回着話。
“同事們對你都好嗎?”小哥又瞄了眼她的超短發。
“都好,都是北方人嘛,習慣都一樣。”小水繼續吃。
“哎呀,小哥,你別擔心我 ,我都參加工作多少年了,我去的地方可比你多!”小水昂着臉,驕傲的說着。
“是是是,你是咱們家跑得最遠的了。從最東邊去最南邊,又從最南邊跑來最北邊,你最有本事了!”小哥笑起來。
“那當然,不要因為你比我大半歲,就跟大人似的,老想管我。”小水繼續鬧小哥。
“哥不是管你,哥是覺得你一個人在這裏,家人都不在身邊,希望你能照顧好自己。錢是賺不完的,別太辛苦,也別委屈自己。要是幹得不痛快,咱們就回家! 哥給你找工作...三萬的找不到,三千的還找不到嗎!”
小水本來嬉皮笑臉的,被小哥這麽一說,眼底裏就有些不争氣。小時候就這樣,雖然小哥也頑皮,時常跟她鬥嘴、吵架、争寵。但是只要外面的小孩欺負小水,小哥都第一個站出來擋在她前面。典型的只準他欺負,不許別人欺負。小水打小就跟在他屁股後面,招貓逗狗、上山下水、到處胡鬧,有禍一起闖,有打小哥挨。小時侯性子那麽野,有一半都是小哥的功勞。
長大以後,搬到了市區,和小哥就沒有小時候那麽親近了。現在突然聽小哥這麽一說,小水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跟在小哥後面的樣子。
“喲喲喲,哭啦?幹嘛,嫌三千塊錢少啊,在咱家那小地方,夠你花的了!”小哥還在逗她。
小水卻哭得越來越大聲。
“媽!媽!媽你快看!葉清水這麽大了,還哭鼻子!哈哈哈哈!”小哥跳起來,喊着大姑快轉身看葉清水現在的囧樣子。
“我看你是找打,好好的,怎麽惹你妹了!”大姑狠狠打了一下小哥的後背。
小哥立馬坐回椅子,收起架勢,被打的不輕。
“水兒,別搭理你哥,擦擦臉接着吃啊。”大姑伸手來擦小水的臉。
“嗚嗚嗚...我哥太鬧心了...”
“對對對,你!你去一邊兒待着!別跟這兒杵着了!”大姑坐下來,揮着手趕蒼蠅似的,把小哥趕到窗邊去了。
小水收了收眼淚,繼續吃大姑塞過來的水餃。
“明天上午,我再過來找你們。中午我定館子,我們在外面吃完午飯,下午一起去醫院。”小水一邊還在嗚嗚咽咽,一邊又要安排這一番。
小水哭着說的話,誰也不能拒絕她。大姑連說好好好,我們都聽你的安排。從酒店離開的時候,小哥塞了一大包東西給小水,是今年剛曬好的地瓜幹。
這麽大老遠的,有那麽多重要的東西要帶,卻還沒忘記要給她帶這麽重的地瓜幹。少吃一年的地瓜幹又不會怎麽樣,她也沒小時候那麽饞了,而且北城也不是買不到的。但是,家人就是這樣。
小水恨不得自己能再長大一點,讓他們也能真的依賴自己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