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41章
後半夜, 淅瀝的細雨又下了一陣,氣溫逐漸轉冷。別墅樓上樓下都熄了燈,黑魆魆的。翌日的江北市整片天都灰蒙蒙, 林立高樓後邊壓着一團團烏沉的雲,遠處的天邊氤氲,空氣中彌漫着一股陰冷的土腥味。
早上只有十四五度, 偏冷, 得多穿兩件外套才能出門。
宋祁于一晚上都沒怎麽睡好, 到淩晨五點多了才勉強睡踏實,還沒歇夠就又得起床上學了。
由于昨兒的幾場雨,街上兩邊到處都是飄落的樹葉,層疊堆在沿路的石板小徑上。宋祁于沒讓黎洛開車送,天還黑着就去學校了, 等步行走路到教室裏, 腳上的單鞋早就變得又髒又濕。
班裏開了空調, 不像外面那麽冷, 進去後好受了許多。
——高三學子金貴, 這是附中給的“特權”。
新的一天平平無奇, 除了下午學校開始公示本校的奧賽獲獎名單。
部分參賽學生早都通過各種渠道得知了自己的成績,宋祁于沒關注這些, 這時才曉得自個兒的排名。
附□□有32名學生在數奧中獲得省一等獎,七人入圍省隊, 三名同學進了省前五。其中,高三(1)班此次共有六名同學獲省一等獎, 包括宋祁于。而這六名獲得一等獎的學生中, 另外還有三位同學進了省隊。
宋祁于跟着看了眼名單, 她沒進省隊, 只是拿了個獎而已。
班裏從早自習就在談論這個,一衆學生十分激動,連上課的心情都沒有了。
孫昭也得了獎,雖然是省二等獎,但她很高興,畢竟好歹有名次,不是光杆司令。且省二等獎也有用處,後面也許能在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中起到兜底的作用。
劉亞君一來就提了這事,之後黎老師他們也在課上着重強調了幾句。即使如今奧賽的含金量遠不如前些年,以前省一都能保送名校,現在是不行了,可得獎也有諸多隐藏的好處,比如可獲得部分高校的降分錄取待遇,能入圍一些名校的強基計劃,以及在參加高校綜合評價招生時更具優勢。
附中的競賽生占比不少,但随着近幾年教育政策的收緊和保送名額的大幅減少,很多學生基本都是競賽、高考兩手抓,雙管齊下以求更加保險的路子。
學校很重視這個,黎老師他們還專門點名獲獎學生到辦公室細談,逐個私聊,甚至請學生家長到學校一起商量,幫忙參考等等。
Advertisement
一連幾天,(1)班都在談論競賽相關的方面。
在食堂,周舟悄摸說,其實那種真正的種子選手早在初中甚至高一就被保送了,他初中的同桌就進了中科大的少年班,不走尋常路的天才們總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壓根不用為好的大學發愁。
“咱也沒這腦子,差太遠了。”李卓恺感慨,倒是挺有自知之明。
“那是你,誰跟你‘咱’了。”孫昭反駁,一開口就犀利損他,“你是爛泥扶不上牆,我們是後起之秀。”
李卓恺聽了卻不生氣,還挺自豪,糾正道:“我這是肆意人生,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境界不一樣。你不懂就算了,以後你就懂了。”
孫昭和他拌嘴:“我不需要懂。”
李卓恺欠不拉幾,狗嘴裏吐不出象牙:“別急,總有你挨社會毒打的那天。”
旁邊的周舟跟着樂呵,
被這倆活寶逗得不行。宋祁于慢條斯理嚼菜,聽着他們互損。
宋祁于不大了解他們講的那些,無論競賽還是保送之類的,她獲獎以後還挺淡定,比起其他人簡直就是奇怪的異類。省一等獎對她要報考的學校和專業都沒太大的加成作用,她是肯定要參加高考的那類學生,壓根沒打算一定要靠競賽,因而比誰都沉得住氣。
黎洛在這方面少有地認同宋祁于的想法,當初讓宋祁于參加競賽只是讓她去試試,比起那些從小就被重點培養的專業競賽生,這人正兒八經參加高考才最有優勢,先過了這個階段再說,眼下的當務之急是沖刺六月份的考試,只要宋祁于能平穩正常地發揮,後面沖清北的路子也會更多。
“宋同學這學期的狀态很好,一直都在進步。”英語老師找黎洛單獨談話,“她高二下學期的平均成績才一百一十多,現在已經快接近一百三了,平常小考的發揮也較為穩定,有時候能考到一百三十多。”
宋祁于現在能進入班級前二十五,年級前六十,六科總分一般高于680。雖然相對于數學和理綜而言,她的英語和語文仍舊薄弱,不像別的同學能每次都能穩定考一百三四甚至一百四十幾,可比起高二剛轉校到附中那半年,現今的提升絕對算是神速。
各科老師都很關注班裏前十五的學生,特別是劉亞君。除開保送的少數人,附中每年都有六七十名學生能考上清北,學校對此給予了很高的期望,老師們也都在争取可以多教出一兩個清北苗子來。
按照往年成績推算,宋祁于目前屬于是踩線的那一批,在标準上浮動。她要是能再提高一截,語文和英語成績再高幾分十幾分,那幾乎就是一只腳已經踏進top2的圈子了。
任課老師們比宋祁于急,恨不得卯足了勁兒拉她一把。
劉亞君私下裏聯系過黎洛好多次,也找黎老師單聊,希望家長能對孩子多上點心,這種時期千萬不能松懈,可也別逼宋祁于太緊了。
每年高三上學期的下半段時間總是最惱火的,高強度的學習是一方面,越來越重的精神壓力又是另一方面,個別學生要是抗壓能力不強,走極端只是一念之間。附中去年高考成績出來後就有跳湖的,也是個非常優秀的女孩子,本來能考複旦,但後面發揮失常,查完成績後就直接自殺了。
劉亞君不是很了解宋家的情況,對葉知文和趙志峰亦知之甚少,秉着負責的态度,劉亞君提出要和宋祁于的父母聊聊。
這事黎洛自是不答應,委婉回拒了。
并非想隐瞞什麽,而是擔心這對奇葩來添亂。
黎洛這邊已然放棄聯絡葉知文了,連郵件都不發了,徹底與那邊斷開聯系。
最後的這半年葉知文不出現就是最好的,省得擾亂小孩兒的心态。黎洛倒希望葉知文以後都別回來了,也許和那個華裔定下來是不錯的選擇,對母女兩個都不失為一種好結果。
劉亞君識趣,大概懂了,心知宋祁于的爸媽極有可能不太負責,過後便再也不提這個。
黎洛說:“麻煩劉老師了。”
劉亞君擺擺手:“沒事。”
宋祁于蒙在鼓裏,既不知道差點被請家長,也不清楚所謂的前六十預估準則。老師們在課堂上并不會打包票講什麽前六十名一定能進清北,事實上,所有老師都在不停敲打學生,哪怕是全校第一也逃不過被說教的命。
為了讓所有學生靜下心,附中還将期末考試的難度加大,要挫挫全體學生的浮躁氣。
這年的考試難度直線上升,才考完第一課語文,好些人就蔫了,還沒走出教室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等到再後面的數學和英語結束,連平日裏吊兒郎當的李卓恺都變得嚴肅起來,臉上不再傻樂。
兩天的考試可謂以慘淡一片告終,沒多少學生能笑着走出考場。
以防部分同學崩心态出事,劉亞君專門拉着大家開了一節班會,告知高考不會這麽難,讓別有太大的壓力。
“你們還有一學期的時間可以查漏補缺,這次的考試只是想讓大家重視起來,希望過完年回來,各位同學能更加認真對待咱們剩下的一百多天,放假回去後別把心耍野了,時間不等人,別給自己留下遺憾。”
宋祁于擅長做難題,這次的考試對她挺友好,在別人都哐哐下滑後,她依然□□,雖總分稍有下降,可名次上升奇快,直接進了班級前五。
同組的李卓恺他們就很慘淡了,孫昭和周舟的排名都略有降低,李卓恺和其餘三個更是被摔到三百名開外。
李卓恺回家的那天就被他爸揍了一頓,當晚就建了一個小群,把宋祁于和孫昭他們全拉進去,對着大家一通哭訴。
宋祁于很少玩社交軟件,看到群裏飛快刷屏的消息也無動于衷,偶爾會點進去看兩眼,別的時候就直接無視。
李卓恺在群體@全體成員,叨叨起來就沒完沒了。孫昭故意膈應他,使勁在群裏發紅包,不斷轉移話題,就是不安慰他的玻璃心。
這小子又單獨@宋祁于,讓宋祁于評理。
宋祁于不客氣回複:「你很煩。」
李卓恺:「……」
李卓恺:「小魚兒你變了,好狠的心啊你。」
孫昭和周舟他們接着附和宋祁于,反過來@李卓恺。
「你很煩。」
「你很煩。」
……
一會兒,聊天界面有別的好友發來消息。
對方沒有備注,網名是“LiL”,頭像是一幅抽象派畫作。
點開消息,對面問:「假期想怎麽過?」
不再點進群聊界面,宋祁于只專注這一則聊天。
「不知道。」
LiL:「要不要出去走走?」
宋祁于不正面回答,反問:「你呢?」
LiL發來了一個定位,是郊外的一處景點。
宋祁于打了一排字,又删掉,好一會兒才回複:「都随你。」
再是:「到時我跟你一起就行。」
對面不回了,算是同意了。
小群裏還在瘋狂閃消息,李卓恺他們都在@宋祁于,讓趕緊回去。
看着不再變動的界面,宋祁于點開LiL的頭像,進入備注那裏,遲疑了半晌,還是給對方添上備注。
“AL”.
對方立馬成了好友列表裏的第一,排在孫昭和李卓恺他們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