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章
第 47 章
睥睨天下 第二
中原在南,天狼在北,兩國占據東方大片土地,再向東便是大海。除去兩個大國,剩下還有一些小部族,整日牆頭草一般,卻總不免被兩國挾持。兩個大國毗鄰,雖紛争不斷,卻都盡量避免大動幹戈,畢竟大國交戰實在傷元氣,索性牽出小部族替他們在前方叫嚣一番,做了大國的看門犬和替死鬼。
越向西走,林越見疏,草越見少,直到不見林、不見草、不見人,只剩大片戈壁灘,便是天狼和中原的盡頭。戈壁灘以西的所有土地,都被一概而論稱作“西方”。那裏語言、風俗、禮儀教化都自成一派,與中原和天狼迥異,卻坐擁一片沃土,物産齊備,且是東西交通必經之路,十分富庶,又以茫茫戈壁隔絕東方,防止東方蠶食鯨吞,是個得天獨厚之地。唯一不足就是西方諸城個個富庶外溢,自滿自足,唯獨提防他人分食,故而皆三二獨立成邦,城主個個擁兵自立。因此所謂西方并非混鐵一塊,而是一盤鐵豆,适合逐一攻破撿拾,這便也是壽少樞和沈沖天看中,并敢于跨過戈壁出兵之處。
西方以國土和財力論,最大的城邦結盟為國的共十六處,統稱十六國,還有散落分布各處,處處獨立的大小城池二十三處,共計三十九地。從天狼的西南邊境開始數,第一便是呼羯。呼羯乃緊鄰天狼的西方第一國,也是西方第一大國,與天狼,中原在西北成鼎立态勢。雖則國土地域無法比肩天狼與中原,卻因此處氣候宜人,沿途較為平坦通達,是商人來往東西的首要通道。此國人口比天狼要稠密許多,從國至民都十分富庶,兵力自然不容小觑,否則當年也不敢與天狼作對。
沈沖天分析一番局勢,召諸将到大帳中議事。待衆人齊聚,沈沖天穩坐紋絲不動,緩緩言道:“這是我天狼子弟第一次到國境之外作戰,勢必要開一個好彩頭,振奮振奮士氣,揚揚國威,因此,第一戰必須穩贏。眼下我們帶來的兵力雖不多,但帶着大部隊越過戈壁灘,也不是件容易的,容易引起呼羯警覺,打草驚蛇。到了那邊,若不能一擊而中,拖延一天,危險就增加三成,不用呼羯出兵,我們自己陣腳就先亂了,此其一。其二,傾巢而動,勝算雖大,卻會暴露實力,一樣遭到對方的算計。再說咱們兵力有限,甫一開戰就傾注全部實力,先機被對手占去,白白喪失機會。諸将請看陣圖,戈壁那頭,呼羯邊境上有兩個堡子,一個偏西南,一個偏東北,”衆人聽見這話,擡眼看向輿圖。
只有沈沖天仍舊雙眼茫然向前,不慌不忙布置道:“從咱們駐紮之處直向西南堡,乃是戈壁灘東西最窄處,故而呼羯在此地駐兵,卻最宜先取,其後順勢東進,拿下第二個,似卸下兩扇門板,令呼羯門戶大張,之後大軍推進,一路向南打下去,這是後話。眼下,即使橫亘在天狼與呼羯之間的這片戈壁灘最窄,大部隊全部通過少則也要五日,若遇上風暴,更是難說。五天,要消耗多少糧草,到了那邊,去哪裏補給,誰給咱們補給。呼羯那邊聞風而動,能在五天內做多少防備,增加多少勝算,決不能把這個時間留給他們。我決定派遣一支小隊,輕裝簡騎橫穿沙漠,直逼西南堡,速戰速決。”
話音一落,下面衆将均點頭稱是,當即有人陸陸續續表态:“末将不才,願當此任。”
沈沖天擺擺手:“不急,将來有的是重任由諸位将軍承擔,大可不必争一時。文惜寶出列,你可敢去?”
文惜寶站在下面,恭敬道:“義父下令,寶兒敢去。”
沈沖天點點頭:“好孩子,我從兵士中挑出十五歲以下的一共一千五百人,還有一個向導,由你帶隊。不負辎重,每人馬背上只帶三天的水和幹糧、随身兵器。日落後趁天氣涼爽出發,能走多快就走多快,疾速奔馳西南堡。我不管你用什麽兵法路數,務必攻下堡壘,為我天狼大軍開路。事成之後,在西南堡稍作休息,趁熱打鐵,繼而攻下東北堡。一千五百零二人,連你在內,一個不許折損,務必保全,你能不能做到。”
惜寶當即跪地,斬釘截鐵道:“寶兒定不負義父囑托,完成使命。”
底下見沈沖天挑兵點将,竟然點出一個十來歲的小孩,立時喧然一片:“王爺,我等一衆大人在此,豈能讓個孩子去冒險,再說一千五百人實在不多啊。”
沈沖天平靜道:“既到軍中,哪有孩子,都是我天狼軍士。再說,一個孩子帶着一群兵伢子,人小身輕,動作敏捷靈便。大部隊五天穿不過去的沙漠,交給他們不出三日便可辦到。等呼羯那邊看到一群孩子前去叫戰,勢必放松警惕,豈非正中下懷。文惜寶,接令。”
壽少樞這幾日始終心神不寧,他盤算着日子,不論輸贏,該有個回音了。這日他正召集中書省大臣和六王、九王議事,忽聞西南前線軍報到,忙命呈上來,從頭到尾細細看過,又看一遍,撫掌擊案大笑。底下群臣不解其意,都被壽少樞笑得不知所措。
壽少樞不理群臣,只是開心問道:“送軍報的是誰,人現在哪裏?”
Advertisement
內侍回答:“是齊王手下的一名傳令官,正在宮外候着。”
壽少樞爽朗道:“宣他進來,朕要詳細了解。”
不多時,內侍帶進來一人,恭敬行叩拜大禮,低頭規規矩矩跪着。此時諸位議事大臣都已離開,只有六王、九王留在殿上。壽少樞問道:“奏報上說,開戰第一功竟是文惜寶所立,可屬實?”
傳令官回答:“回陛下,回二位王爺,奏報屬實,不敢欺瞞。齊王選了一千五百不足十五歲的娃娃兵,交給文惜寶小将軍,囑每人只許帶三日口糧及随身兵器,不負辎重,日夜兼程橫穿戈壁灘,突襲呼羯與天狼交界的西南堡。小将軍帶着人到了沙漠那邊的呼羯邊境,口糧早已消耗殆盡。一衆人背靠戈壁灘,無有退路,做破釜沉舟壯舉,個個奮勇當先。呼羯那邊見一個小娃娃領着一衆娃娃兵,頂着被風沙吹得髒兮兮的小臉前來叫戰,據說一個個皆不在意,嘻嘻哈哈地就出來了,不提防被一群孩子殺了個落花流水。”
壽少樞和兩個兄弟聽到此處不禁大笑,過一時抹抹眼角淚水,繼續聽着。
“那群孩子到底身姿靈活。在交戰中,有一小隊人不知怎麽三鑽兩扭地滑過呼羯防守,趁虛奪了西南堡,在城樓上高擎我天狼大旗,呼號叫喊助威。呼羯軍隊扭頭回看,以為大勢已去,更加無心戀戰,除去重傷陣亡的,剩下全都繳械投降。可是齊王囑咐小将軍在西南堡稍作休息,趁熱打鐵奪下東北堡,為後續的天狼大軍開路。小将軍畢竟第一次帶兵,沒有經驗,不知道如何處置戰俘,又怕他們一旦離開,天狼大軍又未至,西南堡再次落回到呼羯人手中,左右為難,因此一個狠心,将西南堡中所有呼羯人,不論軍士還是百姓,全部射殺。小将軍留下五十人守着空城,盤點糧草兵械,等待天狼大軍,他自己帶其餘的人火速趕到東北堡,依樣畫葫蘆,以迅雷之勢拿下。”
壽少樞終于收起笑容。六王和九王驚愕對望,忙問道:“都殺啦?”
傳令官點頭:“回陛下,回王爺的話,是的。兩個堡子,總計一萬一千呼羯軍民,一個活口沒留。”
壽少樞嚴肅問道:“這件事,齊王怎麽說?”
傳令官回答:“待文惜寶小将軍地娃娃兵啓程,齊王率大軍也開拔翻越戈壁灘。直到第三日,大軍終于在呼揭援兵之前趕到,先在西南堡休整補給,順便替先鋒擋下對方大批人馬。事後,齊王才顧上檢視文小将軍戰果,見文小将軍手下的娃娃兵,除了少數輕傷,無一折損,而且小将軍始終派人看守堡中的文書、兵器、糧草物資,處處井然有序,不住口地誇贊小将軍‘虎豹之子’。齊王索性将這一千五百娃娃兵直接劃到文惜寶小将軍麾下,供他調遣。”
壽少樞聽及此,詫異問道:“他竟只口未提文惜寶殺人的事?文惜寶一個先鋒官,不報主帥知曉,私自妄殺俘虜和平民,齊王竟毫不加斥責?”
傳令官道:“也算斥責吧。齊王倒是說了一句,‘你好歹留下幾個,也打聽打聽這邊的情勢,差點吃下暗虧’。文小将軍也認錯了,就沒再說別的。”
壽少樞揮揮手:“也罷,你繼續說下去。”
傳令官道:“齊王将五路大軍整合為東西兩路。原先的東路、南路合并為東路軍,原先的西路、北路,中路合并為西路軍,文惜寶小将軍帶着他的娃娃兵照舊為先鋒,在邊境休整三日之後,一路南下。東西兩路軍都是騎兵在前掠陣,步甲兵緊随其後,對呼羯各個關隘行分抄包圍,然後兩路逐漸合攏将關隘逐一吞沒。按照齊王的計劃,我天狼大軍一路從容不迫,逐步逼近呼羯國都。”
壽少樞繼續發問:“軍中如何?”
傳令官不慌不忙地回答:“齊王治軍嚴格,賞罰分明,不管軍階如何,即使他自己和身邊兒女都是一視同仁,一應配給從無偏頗。因此從上到下凝聚一條心,兩路軍不争功,不退縮,在戰場上配合十分默契,所向披靡。齊王每到一處,便派專人看管保存當地所有造冊,書籍,另外收繳財物糧草統一分配,勿使混亂搶奪。齊王還說,他失算了,當日出發時的糧草盤算得有些多,從天狼帶過去一路怪沉重的,誰想到西方如此富庶,真是要什麽有什麽,此等寶地不歸我天狼所有,着實可惜。”
壽少樞笑道:“得了便宜還耍嘴。”
九王爺趁機問道:“你們齊王雙目失明,還要率領大軍步步深入,他怎麽指揮啊?”
傳令官據實回答:“齊王在出征前就已将西方地圖全部背下來,何處城,何處堡,何處水源,何處戈壁,相距多遠,什麽路況,都熟記在心,張口即來。更有趣的是,帶去的輿圖有出錯的地方,被及時改正後,齊王心底的圖也跟着立時修改過來。因此諸将領都看陣圖,唯獨齊王只需動動口。”
六王爺和九王爺驚咋之聲頓起。
壽少樞自豪之情滿溢:“虧他有這個本事。還有要說的嗎?”
傳令官尋思一番,緩緩回答:“齊王每攻陷一處,便将當地子民除去主管的一位官員,其他一個不留,全部坑殺焚埋。若是這位官員不願歸順,也便不留。”
壽少樞撇嘴:“這父子兩個真是一副德行,我就說文惜寶如此行事,定有人引導。”
傳令官解釋道:“齊王說了,凡收複的土地都歸我天狼所有,自然是天狼人住在上面,要那麽多呼羯人做什麽,我天狼人又不是不會生育。”
壽少樞警醒道:“現在他還在呼羯的地盤上,如此嚣張行事,會遭到那邊大肆報複的。”
傳令官回答:“別人也這樣擔心,勸過齊王。齊王說,當初他們合謀害死四王爺之時,難道沒想過有朝一日我會報複他們嗎?血債血償,這些人的命,這個國家,早在二十年前就不該在,讓他們多活二十年,我殺起來還費事呢。眼看呼羯國土不保,國将不國,其他西方小國、城邦紛紛向齊王讨要說法,齊王卻只說為先四王爺複仇,向呼羯讨債,不提他國的事。事後齊王嘲諷那些國家,說他們互為割據,獨立成邦,多少代的富庶生活早磨滅鬥志,只知道抱守自己一方財物,待一日神兵天降,叫他們欲哭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