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41章
“咱們要一百萬名凝液修士?”第二天一早,柳明川直接來到了M23基地。
周聞和杜江善等人正在演算靈氣陣法的可行性,聽到後認真點頭:“對。”他們這幾天計算過,只要有足夠的修士,藍星靈氣的恢複幾率在95%以上。
“咱們還有二十五年時間,夠不夠用?”柳明川之前問過修士等級間的區別——
感氣期:感受到空氣中的靈氣。
煉氣期:将靈氣運轉到身體四周,能夠使用一些勁氣,輕功,鐵砂掌水上漂之類的體術。
凝液期:将靈氣彙聚丹田化為液體,可以短暫的禦空飛行,隔空取物等。
聚合期:在丹田裏形成一片凝液湖,可以施展穿牆破壁,撒豆成兵之類的法術。
金丹期:丹田裏的凝液形成金丹。
……
如果用龍夏小說表示,煉氣期像是傳統武俠中的武林高手,凝液期則超脫凡人正式進入修仙行列。現在龍夏的金子能堅持二十五年,就算從其他國家采購,因是戰略儲備資源,也最多再加五年。
“這需要修仙者的修煉天賦了……”周聞想了想道。修仙時期,有的修士煉氣後一年就可以達到凝液期,有的一輩子都無法觸碰凝液期的屏障,這也跟個人悟性有關。
柳明川思索後繼續問:“咱們開啓黃金法陣後,會不會對其他國家的環境産生影響?”
龍夏有三百五十個國家,現在因環境問題時局動蕩,他們因政治問題無法要求其他國家建立黃金法陣——他們就算提了也沒有國家相信,甚至會為自身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他們暫時管不了其他國家,但也不想消耗其他國家的生存環境來成就龍夏,大家國籍不同,但普通居民是無辜的,他們做不到這麽殘忍。
“不會。”周聞非常肯定道,他們開啓法陣後會從太空中吸取靈氣,不會牽扯其他國家的靈氣環境。
Advertisement
“那就好。”柳明川又問了一些細節,再次彙報給高層。
三天後,國家運來了一百噸黃金。
“這些都放在這裏了?”周聞雖早有準備,但看着這一車車黃金還是有些意外,這裏是一百噸黃金,折合成華夏幣570億元。
“這些都是工具,要是世界末日,再多的金子也沒用了。”柳明川以為周聞心疼黃金,擺了擺手道。他話雖這麽說,但這麽多金子需要嚴格的國家審批,整體拉過來并不容易。
柳明川切入正題:“咱們多久能布置好黃金法陣?”
改善龍夏環境需要黃金法陣。
改善藍星環境需要靈氣法陣和一百萬名修士,現在條件有限,他們決定先建好黃金法陣之後再考慮靈氣法陣的事情。
“要是沒有意外,預計三個月左右。”周聞算了下時間道。
“盡量快些了……”柳明川感慨了一下,他這話倒不是心急,自八月份以來,南方進入了汛期,北方持續幹旱,即使有改良後的種植基地,但居民物資一直處于緊缺狀态,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半小時後,柳明川離開,杜江善複雜的看向面前黃金:“我們現在怎麽辦?”
“先把這些金子熔了,再去實地确定一下陣眼……”周聞有些無奈,這些黃金可以讓秘境再維持三百年,現在這麽多金子擺在他們面前……還是非常考驗定力的。
他們雖然心動,但和國家合作講究一個‘信’字,他們既然承諾了黃金法陣,就斷不會再打這些金子的注意。
第二天一早,政府送來大量的銅鋁鋅錫等金屬材料,經過不斷煉制,村民終于根據藍星環境煉制出了第一枚聚靈芯片。
龍夏總占地1000萬平方公裏,按照版圖比例,共需要一千萬枚特質芯片,他們會将這些特質芯片按照法陣紋路排列起來,最後在龍夏土地上形成黃金法陣。
他們煉制好後,直接啓動了芯片制造機——
“這個機器好啊。”九月六號,葛長義來到黃金芯片生産車間。
要是以前,他們需要人工煉制芯片,現在有了芯片制造機,他們只需要制成一枚母芯片,再由母芯片不斷複制就行,這大大解放了村民們的勞動生産效率,要不然1000W枚芯片一年都不一定煉制出來。
“确實好用。”周聞這段時間跟杜江善等人考察了龍夏的地理環境,經過實地探查,他們共需要三百七個陣眼,這些陣眼會像信號基站一樣遍布全國。
………
“東天貿易打電話了,說他們那批洋蔥挺搶手的,現在出貨價五塊七,問咱們要不要……”十二月十七,就在國家大力搭建陣法的同時,羅海遠豐貿易公司,小助理認真彙報工作,李平濤則沉思的看着最新新聞。
李平濤今年三十九歲,主做蔬菜貿易生意,一般是低價采購蔬菜,趁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售出。他做生意謹慎,蔬菜在手裏絕不超過三個月,憑着謹慎性格和敏銳的市場判斷力,這兩年生意做的非常不錯。
現在市場環境不好,他敏銳的判斷,今年年底的菜價還會上升。
他現在看中一批洋蔥,在倉庫裏放三個月,年底可能翻一倍。
就在他準備入手時,現在有些犯難了,原因無它,今年早上七點,農業頻道剛公布了一則新聞——
【2036年一月一日起,龍夏将放松蔬菜出口管制,土豆洋蔥等農産品将恢複為準出口農産品。】
今年三月之後,全球農業環境不理想,各國都在加大進出口農産品管制,基本屬于只進不出。
龍夏四月起就已經全面限制大豆花生,土豆洋蔥等農作物的出口,今年國際環境普遍不好,就在他以為會繼續限制下去時,沒想到國家放松了出口管制,雖有明顯的數量限制,但這是一個信號:國家的蔬菜環境可能好轉。
李平濤看了看這半年的農業新聞,除了增加農業補助,好像也沒什麽特別的事情。
“咱們什麽時候過年?”李平濤思索了一下問。
“農歷還是陽歷?”小助理一愣。
“當然是農歷。”
“二月五號。”小助理連忙查了下手機,接t着猶豫道:“東天那邊一直打電話,咱們還要不要那批洋蔥?”
“不要了。”李平濤最終決定道。
“為什麽?”小助理有些疑惑,李平濤之前是非常上心這批洋蔥,只要他們囤三個月,很有可能在過年期間賣到八塊以上,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因為不賺錢了。”李平濤說完後繼續道:“把倉庫裏的黃瓜豆角西紅柿都賣了。”他上周剛收了兩千萬的貨,現在賣出去肯定虧本,但見微知著,他雖不知道國家為什麽抛售蔬菜,但有直覺,這兩年的高價蔬菜時代即将過去了。
李平濤做完決定後癱坐在椅子上,他雖然不差錢,但這是兩百萬以上損失,真決定起來還是有些肉疼。
他平複了一下心情,接着打開窗戶,他的辦公樓是在三十層,每次打開窗戶後,都能俯瞰整個市區,看到遠處的高山。
他站在窗戶前深吸氣,就這麽反複平複間,他忽然睜眼眼睛:“小趙……”
“李總!”小趙是他辦公室秘書,聽到後連忙上前。
“你在這站站。”李平濤讓出位置,讓小趙站在他的位置上。
“怎麽了……”小趙有些疑惑,只是剛站了一會兒,就感到了一絲不對勁兒:“是不是空氣變好了?”
不知道是不是他在辦公室呆的時間長了,竟感覺現在的空氣非常清爽。
“你也感覺吧?”李平濤終于知道自己不是錯覺。
他每天都有開窗呼吸的習慣,以前的空氣是悶悶的,像是在胸腔裏打鼓,但今天的不一樣,好像,真的非常清爽。
李平濤擡頭看天,不僅空氣清爽,就連天空好像也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