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38章
“把無油空氣壓縮機和分子篩塔部分打上禁制,是不是可以緩解靈氣分離不穩定的問題?”五月二十九,京市M23基地,王柚認真看着手中的實驗數據。
王柚是京市大學電子學教授,一想到這一個月經歷,她還有些回不過神。
一個月前,她剛完成手中的的真空微電子項目,國家高層突然聯系她,要讓她參與一個國家級項目。她是全國有名的電子學教授,之前也參加過多項隐秘項目,因此沒有猶豫的直接同意。再然後,M23實驗基地,靈氣,修仙,聚靈法陣……她四十年的世界觀遭到的巨大沖擊。
她最開始和江松傑等人一樣,并不相信修仙。直到一名名叫葛長義的修仙者拿出一把飛劍在空中禦劍飛行,衆人才徹底相信,世界上真的有修仙!
他們這段時間成立了修仙研究小組,組內除了青松村民,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學者。大家集合後也了解了自己的任務:研究出可廣泛生産的靈氣制造設備。
新的靈氣設備需滿足三點——
1,可以工業化生産。
2,使用中不會影響周圍環境的靈氣平衡。
3,可以達到吸力石的靈氣效果。
……
研究員們不斷試錯,終于設計出了靈氣吸力機。吸力機的主要工作原理:将空氣中的靈氣分層篩選—這些靈氣用于植物生長—植物生長過程中産生新的靈氣。
吸力機只是搬運靈氣,對生态系統幾乎沒影響。但有一個弊端:吸力機不生産靈氣,要是藍星上的靈氣減少,吸力t機分層出來的靈氣也會越來越少,直到徹底沒有。
“你說,咱們二十年後真的有世界危機?”王柚想到這一點問。她們到這裏的第一天就被告知了靈氣危機。
鄭雲深是王柚的大學同學,想了想道:“應該堅持不到二十年。”
二十年是靈氣徹底消失的時間,随着靈氣消失,全球會出現的大範圍的自然災害,瘟疫疾病,人類可能堅持不到那個時間。
Advertisement
“唉……”王柚想起了萬物有靈這個詞,萬物有‘靈’不單指着生物的靈魂生機,或許也有一定的靈氣,靈氣沒了,一切都散了。
現在下午三點,外面的陽光非常燥熱,王柚往窗外看了看:“咱們這裏是不是有兩個月沒下雨了?”
“快三個月了。”去年幹旱大多處于西南西北一帶,今年已經蔓延到了華中華北,全國雖在大範圍的人工降雨,但是效果不大。
“葛組長和杜組長呢?”鄭雲深轉移話題問。他問的是葛長義和杜江善,兩人現在是基地的特別組長。
“在芯片實驗室。”
他們想要建造吸力機工廠,肯定要有生産吸力石的機器,經過群策群力,衆人設計出了芯片制造機。
芯片制造機的原理來源于光刻機,葛長義等人先是在芯片機上打上聚靈法陣,再利用EVU光線和晶圓刻制原理,使機器在運作的時候雕刻出新的聚靈法陣,這些法陣全都集中在拇指大小的芯片上,是吸力機的主要芯片。
六月二十,基地終于研究出了第一臺芯片制造機。
“我們是不是可以量産了?”鄭雲深看着面前的機器激動問。這是一個長十米寬十米,足有一百噸重的大型設備,設備內部複雜的像一個機械心髒。
“可以了!”葛長義說完,将提前準備好的設備放在芯片機的卡槽裏。
芯片機運轉,五分鐘後,一個聚靈芯片制造成功。
衆人将芯片插進制造好的吸力機裏,接着用專業設備進行檢測。
經檢測,吸力機可有效分離空氣中93%以上靈氣,一臺設備可作用于一百畝土地。
“太好了!”在檢測結果出來的那一刻,現場衆人十分興奮,現在芯片機和吸力機研究成功,說明他們可以專業化的量産,再運用到農業種植中了!
……
“豆角上個月四塊五,這個月五塊二,漲價漲的太快了!”就在基地組建吸力機工廠的同時,山省巢連基地,戴樂樂皺眉看着面前豆角。
她是山省農貿市場的一名普通蔬菜商,自豆角去年漲到三塊七後就一直沒降過,今年更是破天荒的破五了,這種拉到菜市場得八塊以上,消費者們買不起,他們也根本賣不動。
“今天的蔬菜不好種,我們都是人力拉水買肥料的……”基地負責人嘆了口氣。現在全縣範圍幹旱,他們都是從其他地方拉水灌溉,肥料也從之前的基礎款換成了精品肥料,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
“能不能便宜點?”戴樂樂讨價還價問。
“最低五塊,再便宜就虧本了。”
“好吧……”戴樂樂最終要了一噸豆角,他們自己開車運輸。
“今年的行情不太好啊。”一小時後,兩人開上國道。今年蔬菜價格漲的太厲害,很多蔬菜商們都轉行了,今年的進貨車輛比去年少了一半。
“都吃不起了。”戴樂樂看着窗外嘆氣,別說消費者吃不起,她媽條件不錯,現在也不吃蔬菜改吃維生素片了。
她想了想繼續道:“咱們回去了囤點糧食,我感覺下半年的糧食可能漲價。”其實現在的糧價已經比去年小幅度上升,因國家控價才沒有那麽明顯。
“嗯。”小助理認真記下。
這時車子路過青松基地,和其他基地相比,青松門前門庭若市非常熱鬧。
“他們基地的價格不錯,現在都是最便宜的了……”小助理心情非常複雜。他記得青松蔬菜剛出來那會兒,有不少顧客吐槽青松蔬菜價格高,沒想兩年不到,青松蔬菜已經成了最便宜實惠的。
“這個村子挺有魄力的。”戴樂樂看過青松轉讓時的新聞。青松是這兩年崛起的蔬菜品牌,要是持續經營很有可能上市,沒想他們在最好的關頭轉讓,這不是一般企業能辦到的。
下午三點,戴樂樂拉着豆角到合作的蔬菜超市。現在豆角7.7/斤,黃瓜西紅柿十塊,豆芽三塊五……這些價格已經維持了兩個月,并還有上漲趨勢。
她放好豆角後來到了糧油區。現在有不少消費者都在排隊購買大米方便面等物資,這側面反應居民對今年幹旱的信心不足。
“希望多下點雨了……”戴樂樂希望今年不要旱下去,或者維持去年的天氣就行。
事與願違,六月二十七,全國發布大範圍的幹旱預警。西南西北,華中華北等天氣出現大規模的高溫預警,土地幹裂,居民們出去一趟就跟進高溫房一樣。
……
“我們家的黃瓜好像蔫了……”七月五號,王曉佳坐在自家蔬菜大棚裏,有些發呆的看着地裏黃瓜。
王曉佳今年二十一歲,陝省師範大三學生,家裏面承包了三百畝黃瓜地,日子一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去年六月,她聽家裏說過菜地長勢不好,不過那時只是少部分黃瓜長的不好,加上蔬菜價格上漲,他們去年沒虧本。
但是今年不一樣了……
今年的黃瓜價格不便宜,但長起來比去年費勁兒。去年的黃瓜不好,好歹水靈靈的是個黃瓜樣子。今年……
王曉佳伸手比劃了一下。
她面前的黃瓜僅有兩個手指粗,彎彎曲曲的長滿了小刺。她用剪刀剪下,掰開,裏面幹枯的沒有什麽水分,完全不像一根黃瓜。
“你們地的黃瓜都是這樣?”王曉佳正在和舍友聊天,對方見到地裏的黃瓜非常意外。
“有一半都是這樣。”
“這些都熟了?”
“還沒完全熟,要是半個月內沒長開,這片地基本就廢了。”黃瓜的結瓜周期30~100天,這些還有半個月徹底成熟,要是到時候沒變化,今年肯定賠本。
“今年蔬菜長的都不好,我看了看國外新聞,國外菜地也挺慘的。”舍友試着寬慰道。她這話倒是不假,因這兩年天氣不好,國外的蔬菜價格也是不斷飙升,聽說還有不少環保主義者舉行示威游行,要求關閉核電站化工廠采礦廠之類的污染工廠,全球已經打起了蔬菜戰。
“謝謝。”王曉佳笑了笑,知道對方是在安慰自己。
舍友見王曉佳情緒不高,轉移話題:“叔叔阿姨呢?”
“去農業局了。”她們這塊有不少人經營蔬菜大棚,今年全省大旱,縣裏面邀請了不少種植專家,她父母去縣裏面咨詢情況了。
十分鐘後,王曉佳挂斷電話,父母正好從縣裏面出來。
“怎麽樣了?”王曉佳迎出去問。
“說的是天氣太旱,土壤肥力流失嚴重。”王父喝了口水道。
“有沒有什麽解決辦法?”
“讓多澆水,最好換成了超強肥力的化肥。”
這兩個聽的簡單,但他們這裏屬于重災區,需要去外地水庫買水,加上額外的化肥成本,至少再投資十萬元。
“咱們投不投?”王曉佳沒想到投資這麽高。
“不知道……”父母嘆氣,他們就擔心投了還是長不好。
砰——
這時外面傳來一陣慌亂,王曉佳跟王父王母連忙出去。
他們蔬菜大棚都是一片連着一片的,現在有很多人都在往隔壁的大棚跑,三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也跟着跑過去。
“怎麽了?”王父拉着一個相熟的承包商問。
“老劉媳婦喝農藥了!”老劉是他們本村的,家裏承包了五百畝土地,主要種植一些芹菜西紅柿。
三人到的時候,救護車剛把老劉媳婦拉上車。
“造孽啊!”一個六十多的婦人坐在地上嗷嚎大哭。
衆人聽了一會兒明白過來,老劉家承包蔬菜大棚時曾在網上貸了七十萬,現在錢還沒還完,今天從縣裏面回來,聽說蔬菜地還需要投資十五萬買水買肥料,他們家是真的拿不出了。
老劉媳婦感覺壓力太大,回來後就直接喝農藥了。
“唉……”衆人聽到後一陣唏噓。現在外面感覺種菜的賺錢,但菜地裏的菜長不活,租地冷凍肥料都是成本,這世界上哪有那麽多的錢讓他們賺!
王曉佳三人在鄰居大棚呆了一會兒,心事重重的回家。
回到家後,三人都沒有提剛才的事。
現在蔬菜大棚把t他們都架在了火架子上了。
繼續投資可能血本無歸,不投資,之前幾個月的心血白費了,更血本無歸。
三人難得的睜眼到天亮。
“我感覺還是得繼續投資,總不能讓這些菜都廢了……”第二天一早,王父難得的點煙道。
“搏一搏了。”王曉佳和母親也想冒一次險。
三人商量後來到了自家大棚,王父把通風設備打開,正準備給縣裏打電話詢問運水情況,手機突然響了。
來電人:三和縣農業辦公室。
這個電話是昨天存的,王父有些疑惑的接聽。
“你們是三鑫蔬菜基地的?”
“是。”
“還沒訂水買肥料吧?”
“沒有。”
“先不用買了,國家剛發布了新一輪的農業通知,重災區的農産民經營者有農業補助,大家還可以拿營業執照去銀行辦理設備租賃……”
王父聽的暈暈乎乎,問:“什麽設備?”
“M23吸力機,國家剛剛研究的。知道青松基地吧?就是他們公司的同款設備。”
王父知道青松基地,青松剛火的那會兒他還買過青松黃瓜。他種了一輩子黃瓜,一嘗就知道青松黃瓜無論口感還是含水量都是特等品。他之前也羨慕對方能種出這麽好吃的黃瓜,現在……他們能種同款蔬菜了?
當天上午,王父就跟其他種植戶一起來到了農業局。
“這是政府的補貼政策和設備申請政策,你們可以看一下。”工作人員拿出政府剛發的通告道。衆人逐字逐句的查看,這次政策主要分為三項——
1,通告當日起,西南西北,華南華北等十二個省份的種植商可向當地政府遞交申請。政府會根據種植面積,品種等統一運送澆灌水和特級肥料。(澆灌水及肥料禁止轉讓買賣)
2,種植商可向當地政府無償租賃M23吸力設備,免費租賃期兩年。到期後,租賃單位可選擇折舊購買/退還/貸款購買,無息貸款購買可向當地政府申請。
3,合作種植的蔬菜需優先出售給政府采購,禁止高價出售。
……
國家農業政策的內容非常簡單。
王父看完問:“這個真的是青松基地的同款設備?”
“對,說是改良後的設備,種植的品種會比青松的好一些。”
“租賃期間要是損壞,會不會強行扣費?”王父問出所有種植商們最擔心的問題。
“不會,不過這些設備只能由申請單位使用,要是實際應用和申請不符,肯定要負法律責任的。”
他們家的設備申請後肯定是自家使用。王父認真看完,問出最後一個問題:“這裏政府統一送水和配備肥料,這些灌溉水和肥料夠用嗎?”
“國家這次發放了四千億的農業補助,這些灌溉水和肥料都是農業院計算過的,可以滿足種植戶的基本需求。你們要是感覺不夠用,可能需要自行出資。”
這場國家補助的力度非常大,就算自行出資,也是國家大頭他們拿小頭。王父問完後徹底沒有了疑惑,當即拿出身份證,營業執照等複印件遞交了申請。
第二天下午,有工作人員來基地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和測量。
七月十號,第一桶灌溉水和高效肥料到了。這些都是市面上的優質肥料,王父看着這一袋袋肥料和菜地裏的水突然想哭。
他們擔驚受怕了兩個月,情況好像也沒有想象的糟糕。
七月十三,三鑫大棚申請的M23吸力機到了。
“這些真的是免費使用的?”王曉佳看着車上搬下的吸力機非常震驚。因是免費使用,他們跟其他大棚一起申請了吸力機。
吸力機是按使用面積發放,他們基地三百畝,共有三臺吸力機。
這是國家剛研發的設備,因沒有實物,她以為吸力機就像普通的農耕設備一樣潦草。但此時,她面前是三個長寬一米,高兩米的白色設備。這些設備最上方是一些過濾網一樣的裝置,需要連電使用,看着像美容院的高端儀器。
“這些需要挂在大棚上面,連電就能使用。”工作人員近一周一直運送吸力機。他說完後就在大棚裏找到了合适的安裝點,然後像挂空調一樣挂了上去。
每臺設備都配備着遙控和APP,可以看到吸力機的适用範圍,操作起來非常方便。
王曉佳按照說明書操作了一下,感覺就像開關空調一樣。
“這些零售多少錢?”王曉佳好奇問。
“國家還沒有正式上市,要是零售,應該十萬以上。”
王曉佳咂舌,不過這些設備的外觀和重量看着确實不便宜。
半小時後,三臺吸力機安裝完畢。
王曉佳将三臺全部打開:“這些耗電嗎?”
“不耗,要是一天二十小時全開着,一個月最多一百度電。”
他們大棚的電價的0.7元/度,王曉佳算了下确實不耗電。
下午一點,工作人員離開。
“這些能管用嗎?”王曉佳和王父王母站在吸力機下面,有些不确定道。
現在高效肥料用了,吸力機用了,菜地每周都會定時定點的澆水,至于能不能好轉……三人都不知道。
就在這忐忑中,七月十七,菜地裏的黃瓜長粗了也長直了。
“好像開始長了……”王曉佳翻出舍友間的視頻記錄。
她之前發的那根黃瓜已經剪下來了,但旁邊還有不少黃瓜。經過對比,這些黃瓜确實比一周前粗了直了!她再次剪下,現在的黃瓜已經能掐出水了,就像重新煥發了生機。
“好像真的有用……”王曉佳看向大棚骨架上的吸力機,也不知是不是錯覺,她感覺安上設備後,大棚裏的空氣都好了。
……
“我家種了三十畝生菜,跟隔壁一起用的M23吸力機,真是絕了!吸力機安上後,空氣質量明顯好了。”
“我查了下,這些吸力機是青龍制造廠生産的,這是今年注冊的新廠子。”
……
國家這次共安裝了30W臺吸力機,自吸力機安裝後,網上一直有吸力機的熱門讨論。這是龍夏自主生産的設備,網友們十分驕傲,接着查詢吸力機的具體信息。
吸力機的核心裝置是裏面的青龍芯片。
吸力機問世後,有一些外國機構偷渡了芯片,他們想破解這些芯片,但這些芯片加了專屬密鑰,他們別說破解,連芯片運轉的原理都不知道,這也為青龍芯片蒙上了一層傳奇。M23吸力機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全民讨論中,有人扒出了芯片的具體專利。
專利所有者:龍夏青松村。(集體所有)
“青松村?”
“是不是青松公司的青松村?”
……
之前青松公司出售基地時曾上過一陣熱搜。大家原以為青松村變賣資産後會開心躺平,現在……轉戰科研圈了?
步子邁的太閃,網友們一陣恍惚。
……
“這是咱們的吸力機廠,現在裏面有五臺芯片機,每天最大産量一萬枚芯片……”就在網友恍惚的同時,京市東郊的重工生産基地,柳明川帶着周聞考察青龍吸力機廠。
修仙基地和吸力機廠都位于京市,但兩者一東一南,加上周聞要處理士兵們的學業,這還是第一次來廠子裏。
此時周聞在柳明川的帶領下來到了核心車間。
這裏有五臺猙獰的芯片制造機,因采用的全自動化,制造機旁邊只有三名工作人員巡查,基地看起來非常幹淨敞亮。
周聞走到最近的芯片制造機前。
他能感受到上面的聚靈法陣,但構造和原理又跟修仙時期的法器不同,用現代語言,就是非常有創造力。
“葛大哥和杜大哥呢?”周聞有些好奇問。
“跟鄭教授他們在實驗室,好像在研究《靈氣的生成與運轉原理》……”靈氣對于現在的科學界醫學界是一個全新學科,現在大家正在尋找大量增加靈氣的方法。
“過去看看?”柳明川說完後問。
“不去了。”周聞不打算打擾對方工作,他工廠轉了一圈,笑着道:“走吧。”
兩人離開後沒有回修仙基地,而是坐上了一輛軍綠越野,朝市外方向駛去。
一天後,兩人來到了甘省南區的紫雲航空發射基地,這是龍夏最老的航空發射基地之一。周聞來這裏的目的很簡單:登月。
……
“咱們這次出發時會帶一個其他基地的,你知道是誰嗎?”
同一時間,航空基地訓練部,梁舟好奇問道。梁舟和王海珠都是紫雲基地的宇航員,他們去年帶回隕石樣本後,因大氣可見度條件差,一直沒有重新發射的條件,直到上周确定,他們将于十八號重t新前往月球。
他們以前都是三人團隊一起前往,這次會臨時增加一名特殊人員。
這個特殊人員不需要任何工作,但因航天工作太重要,只要出現一步差錯是将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所有人都在好奇這名‘特殊人員’。
“不知道。”梁舟問完後,王海珠搖了搖頭。
今天十七號,他們已經定于明天下午五點發射。不管這個人是誰,到現在都還沒有進行任何培訓和人員熟悉,不管怎麽看都是有些潦草。
“明天登月的宇航員們,請到航空部進行集合。”
“明天登月的宇航員們,請到……”
……
這時兩人對講機傳來聲音。
梁舟和王海珠對視一眼,明天一起登月的‘特殊人員’應該來了。
十分鐘後,兩人來到航空基地的總指揮室內,從這裏可以看到長空三號——他們明天乘坐的航空飛船。
“我介紹下,這是梁舟,王海珠,孫一可,長空三號的三名宇航員。”
“這是周聞,明天跟你們一起登月的特派員。”基地負責人十分認真為雙方介紹,接着看向周聞:“咱們飛船只有三人載人艙和一個備用艙,要是臨時增加座椅,容易引起超重……”
基地負責人已經了解了周聞身份,他們本想多安排兩個座椅,但是其他飛船不适合發射,因此斟酌後只能有周聞一個名額。
“沒事,現在的就很好。”周聞笑了笑,接着看向王海珠三人:“您好,非常期待接下來的合作。”
“您好。”王海珠三人禮貌握手。但內裏非常不悅——
他們雖提前接到臨時加人的通知,但一直以為是其他基地的宇航員或者維修人員,現在看周聞和年齡和外表……這是跟了一個航天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