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之前王大柱幫着清理出來一條小路,不過院子裏仍舊布滿了雜草。
李玲現在恢複了一些體力,就想着盡快把院子收拾出來,過兩天也好撒上一些菜種,到時候她們母女倆冬天才能有菜吃。
拔草這活看起來簡單,但是也不算太容易,李玲戴上了一副手套,開始蹲在院子裏用力拔草。
院子裏的草足足有一米高,在院子裏生長了不知道多長時間,紮根十分的深,清理起來着實費力。
好在随着時間一點點過去,漸漸的院子裏的草全都被拔出來了。
等李玲把所有的雜草清理出院子後,她不由得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後捶了一下自己有些發酸的腰。
“哎呀,這下地幹活真是太累了。”李玲脫下手套,伸手抹了抹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一屁股坐在雜草上,擡頭望了一眼湛藍的天空,十分感慨的說道。
李玲想着,本來還想着在鄉下紮根,等這十年過去,就進城做些小買賣然後發家致富。
但是現在想來,她根本不适應這農村的生活,每天有幹不完的活計,這哪裏有什麽舒心的日子啊?
看來,她得想個辦法,盡快離開農村了,還有原主的親生父母那邊,雖然不準備真帶着丫丫進魏家,但是要能通過對方的關系,脫離農村的辛苦生活,想來也不是不能利用一下。
李玲稍微平複了一下劇烈的心跳聲,然後才轉身回到屋子裏。
“呀,丫丫,你已經把碗都洗了。不是跟你說了嘛,就放在那裏好了,等娘忙完了,我會洗的。”
李玲進屋之後坐在椅子上,給自己倒了滿滿一大碗水,咕嚕咕嚕喝下肚子之後,這才發現竈臺上很是幹淨整潔,她觀察了片刻,對着丫丫說道。
丫丫瞅着大口喘氣的李玲,臉上浮現出明顯幾分擔憂的神色,她小腦袋搖了搖,十分堅定的回道,“娘親,丫丫是個大孩子了,我能幫你幹活的哦,洗碗刷鍋對我來說再輕松不過的了。”
“好,你最乖了。”李玲聞言,心裏暖呼呼的,感覺好像渾身的疲憊都消失不見一般,她摟着丫丫的小身子,嘴角噙着一抹大大的笑容。
與母女倆這邊溫情模樣不同的是,老宋家的溫度仿佛是在冰天雪地裏一般。
沒了李玲這個任勞任怨的苦力,所有的家務活都要剩下的幾個女人做,宋婆子顯然是不可能動手的,那麽剩下的人就只能是金瓊芳和宋巧巧了。
可是金瓊芳總是拿孩子做借口躲避勞動,這讓宋巧巧很是生氣,做飯的時候,她就在竈臺旁邊小聲的抱怨着,就這樣她也不能公開發脾氣,畢竟二嫂如今仗着有了長孫,她不傻,跟她對上,那就是自找苦吃。
不過一想到日後這做不完的繁重家務,宋巧巧就眼前一黑,她暗自想着,說什麽也得想個好辦法,盡快嫁出去才行。
很快的,老宋家和李玲分家,李玲搬到山腳下老獵戶房子一事,就傳遍了整個靠山村。
到了傍晚下工的時候,三五成群的喜歡八卦的婦女們就湊在一起,叽叽喳喳的開始對着老宋家這次分家讨論了起來。
“天啊,宋婆子那麽嚣張跋扈,說一不二的性子,怎麽能容許她大兒媳婦脫離她的手掌心,搬出去單過呢?”說話的這個女人穿着褐色衣服,眼睛裏閃過一絲看笑話的神情。
村子裏的很多人都和宋婆子吵架動手過,多數都是輸家,她也不例外,現如今,看着宋婆子不好過,她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穿着格子外套的女人聞言,心裏是十分的好奇,她在一旁疑惑的開口問道,“我感覺這件事真挺奇怪的,聽說分家得時候,老宋家并沒有苛刻李玲,最起碼明面上分家很公平的,給了她不少錢票和糧食。”
不少人聽見這話,相互看了看,都像是見了鬼一般,張大了嘴巴,一臉不可置信的說道,“難道是老宋頭夫婦倆良心發現了,想要做做好事兒?”
“這也說不準哈。”很多人不明所以,只能把宋婆子良心發現當成了事實。
但是卻有人持不同意見,“我覺得另外有原因。”說話的這人往四周看了看,沒察覺有外人,于是接着沖着身邊幾人招呼,說到,“來,你們過來一點,我小聲和你們說。”
不少人見狀,十分好奇,談過身子,疑惑的問道,“怎麽了。”
之前那人這才解釋道,“我之前聽說宋婆子去赤腳大夫那裏看手了,宋老二則是去衛生院看了腿。說不定啊,就因為這件事兒,她覺得自己遭了報應,才想着對她大兒媳婦好點兒呢!”
衆人聽完這話之後,心裏紛紛有了猜測,于是就有了點頭附和道,“也說不準有這方面的原因。否則按照老虔婆那斤斤計較的占便宜的性子,怎麽會讓李玲那麽好的一個使喚丫鬟離開他們家呢。”
“是呗……不過現在,人家李玲已經脫離苦海了。”
“不過一個女人帶着一個孩子住在山腳下老獵戶的房子裏,還是有點兒危險。”
“估計李玲也是在定決心了,畢竟要一輩子生活在宋婆子的手底下,還不如掙紮着搬出來,日子能過得舒心一些,總比在宋家每天提心吊膽的強吧。”
“是啊,我聽說,那宋婆子忒不是個人了,每天對着李玲的女兒丫丫非打即罵,那孩子身上青青紫紫的。”
“哎呦,她一個做奶奶的,怎麽下得了這般的狠手啊,真是沒良心。”
“對呗,不過一個三五歲的小孩子,哪裏能惹到她了,對孩子不停地打罵。”
……
這邊人的議論聲慢慢的傳到了宋婆子的耳朵裏,她頓時火冒三丈,出去找人吵了幾架,之後神清氣爽的回了家。
到了家裏,她的女兒就旁敲側擊的說家裏的活全都被她幹了,希望能明天洗衣服。
宋婆子人老成精,哪裏不知道宋巧巧這話內裏的含義,她心裏琢磨着,等大孫子斷奶之後,一定好好的給金瓊芳一頓教訓,讓對方明白明白老宋家是誰說的算。
另一頭,李玲這邊則是迎來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春梅嬸子,您怎麽會來?”
正在收拾房子的李玲聽見外邊的招呼聲,走出房門一看,來人竟然是與原身和丫丫交好的春梅嬸子,于是連忙擦了擦手,臉上帶着幾分尊重和感激的笑容,把人恭敬的迎了進屋。
“快,快進來,我給你倒杯水。”好在今早去打了水,否則現如今就會落得昨天那般,連客人一杯水都提供不了的尴尬場景。
“我聽說了你的事情,就過來看看你們母女倆。”魯春梅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她頭發花白,臉上布滿了皺紋,但是神情确實很精神。
因為一生操勞的原因,魯春梅面上帶着幾分愁苦與嚴肅,而此時見到丫丫之後,臉上卻綻放了真誠的笑容,語氣溫和的問道:
“丫丫,和你娘搬到這裏來,高興不高興呀?”
“春梅奶奶,丫丫好高興呀。”丫丫伸出小手在魯春梅面前比劃了一個大大的圓,奶聲奶氣的回答着對方的問題。
瞧着小丫丫這般歡快的模樣,魯春梅上下的打量着丫丫,見她臉上手上幹幹淨淨的,臉頰帶着幾分紅暈,顯然是精神頭不錯的樣子,于是這樣滿意的點點頭。
緊接着魯春梅打開把背過來的包袱遞給了李玲,示意她說道,“對了,小玲,這是我帶過來的一些不用的東西,你收下留着給丫丫用吧。”
“春梅嬸子,我怎麽能要你的東西呢?”李玲聞言,連忙推拒了對方的好意。
在李玲心裏,魯春梅是一個孩子不在身邊的寡婦,她一個年逾五十的老人家,平日裏在農村一個人生活就夠辛苦了。她一個年輕人,又怎麽好意思拿對方辛辛苦苦攢下的這點兒東西呢?
“你才分家,手裏肯定什麽都缺,就算不為了自己,但是你也得考慮一下丫丫不是,馬上就到冬天了,我給你們拿了一套舊棉衣,回頭你自己改改,冬天也就能對付過去了。”
“對了,還有這個,我兒子給我寄過來的一些幹海帶,我一個人也吃不了多少,你收下,回頭也算是加個菜了。”
李玲往裏邊瞅了一眼,裏邊還有一些小東西,比如刷子、糊牆的報紙、煤油燈、針線等零碎的物件。
李玲瞅着對方的臉,心下大為震動,沒想到無親無故的春梅嬸子,竟然願意這麽不遺餘力的幫助自己,這心腸簡直比菩薩還要慈悲了。
李玲看了一眼靠在春梅嬸子身上笑眯眯的丫丫,再瞅了一眼慈祥的魯春梅,她當下沒有拒絕,直接答應了下來,同時,李玲也提出了一個要求。
“嬸子,東西我可以收下,但是今晚上,您必須在家裏吃飯,否則的話,這寫東西您就拿回去吧。”
魯春梅見李玲執意如此,她頓時明白了對方的想法,于是也不再推辭,笑呵呵的答應了下來。
說實在的,自從兒子當兵之後,他很久才能回家之後,魯春梅一直以來都是自己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工,一個人幹活,平日裏的生活着實是寂寞了一些。
所以她才會看見丫丫哭泣的時候,走上前去,關心對方,從而照顧這乖巧到讓人心疼的孩子。魯春梅想着,如果自己兒子結婚了,要是有一個孫女像丫丫這般乖巧懂事就好了。
逐漸的,魯春梅就把這股情緒移情到了丫丫身上,時間久了,她真的在心裏把丫丫當成了自己的親孫女,因為丫丫很聽話懂事,也慰藉了她的寂寞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