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約戰書院2
約戰書院2
第五場,書。
應戰出列的,當然又是王琳。
“王家書法,甲于天下。”林岱安微笑道,“岱安自知贏不過。”
王琳前頭輸了,正心中不爽,蹙眉道:“少那麽多廢話!不許認輸!你既然想入書院,咱們就寫書院的銘訓。”
早有人備好筆墨,兩人提筆沾墨,在潔白紙張上各寫下: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王琳手上運力,大有江河之勢,筆走龍蛇,縱任奔逸,大氣磅礴。
林岱安的筆法則瘦勁挺拔,骨力遒健,若鐵畫銀鈎。
三位判官瞧着兩份墨跡,你瞧我,我瞧你,竟一時難下定論。
最中間的判官道:“以我看,下半句雖王琳更優,上半句則是林岱安更勝一籌。”
他猶豫良久,最終還是投給了王琳。
林岱安以一票之差,輸了這一場。
雖輸了,但能從王琳書法下拿得一票,也叫衆人十分吃驚了。
第六場,數
林岱安瞧着出列應戰的薛靈均,大為驚詫。
Advertisement
薛靈均站立場中,眉眼含笑,宛若人間仙子。
“我可不會讓着你,”薛靈均笑道,“你既住在錦鯉居,咱們就算一算,錦鯉居的地、頂、牆、窗,統共面積幾何。”
衆人聽聞,不禁交頭接耳,都說薛靈均這題出得刁鑽。
錦鯉居經過幾番改造,內部諸多房間,一樓還有分割出許多小塊區域做雜物倉庫,奇形怪狀的犄角旮旯可不少。
莫非薛靈均與這新來的林岱安有什麽過節舊怨,為何要如此刁難他?
若林岱安計算結果與答案相去甚遠,豈不叫人笑話。
判官們商議一番,命人去書院藏書閣取出複刻工部的錦鯉居丈量圖冊。
“一炷香為限,結果最為接近工部統計結果者為勝。”
檀香點燃,一縷煙氣絲絲萦繞。
林岱安打開圖冊,蹙眉心算,一旁薛靈均也悠悠然一頁一頁地翻着圖冊。
不到半柱香,薛靈均便合上圖冊,提筆寫下答案。
林岱安也不焦急,專心演算,直到一炷香燃盡,才提筆。
三位判官拿着着兩人心算結果,與工部答案比對。
兩人結果,與工部的結果一模一樣,可算平局。
但薛靈均速度上更勝一籌,最終,三位判官判薛靈均勝。
見林岱安那裏又被挂上一枚藍牌,薛靈均歉意笑道:“耽誤你一局,晚膳我請你。”
林岱安笑着回道:“心悅誠服!”
此局他着實意外,沒想到薛靈均在算術上竟能有此造詣。
第七場,經
是一名叫謝問的學子。
林岱安不認得他,薛靈均卻知道,他是謝家遠親,私下已入拜謝丞相門下。
林岱安有宋濂教導,自然不可能輸。
又一枚紅牌挂上。
史、詩兩科,不出林岱安意外,又是薛靈均。
詩文上薛靈均勝,史論上再次難分高下,中間那位判官這次将票投給了林岱安,
兩人一勝一負。
最後一場,策論。
是出自武家的武濟世,乃刑部尚書之子,武濟川的親弟弟。
這一次,判官将三票全都給了林岱安。
最終,林岱安拿得六枚紅牌,第二日就可入書院讀書。
宋徽下了前兩場,便在一旁刷刷刷地不停畫着速畫,将林岱安幾場賽事都畫了下來,與賽場所留下的書、經、詩、史、策一道,送入宮中呈給殷寧皇帝。
殷寧皇帝凝視着玉案上林岱安那篇題為《革故鼎新》的策論,沉思良久。
——————
十日後,宋徽來找林岱安。
“陛下對你約戰長明書院的事已盡知曉,托我給你帶句口谕!”宋徽道,“他命你三日後酉時,到蓮香樓中等候。”
馬上就要過年,蓮香樓近來排了許多新戲。
林岱安早有聽聞,殷寧皇帝平日沒什麽娛樂喜好,除了聽戲。只是殷寧對自己頗為嚴苛,未免玩物喪志,從不許在宮中排演戲場,只偶年上元節私下微服去過蓮香樓幾次。
如今尚未到除夕,殷寧此番算是破例。
林岱安幽黑的雙瞳若暗夜銀河,閃爍着燦爛星光。
他所等待的時機,終于來了。